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月丁卯朔,河南、河北大水,许遭水处往江、淮已南就食。丁亥,户部尚
书崔知悌卒。辛卯,改交州为安南都护府。九月丙申,彗星见于天市,长五尺。
冬十月丙寅朔,日有蚀之。乙丑,改永隆二年为开耀元年。曲赦定襄军及缘征突
厥官吏兵募等。丙寅,斩阿史那伏念及温傅等五十四人于都市。丁亥,新罗王金
法敏薨,仍以其子政袭位。十一月癸卯,徙庶人贤于巴州。十二月,吐火罗献金
衣一领,上不受。辛未,太子少保、甑山县公郝处俊薨。
永淳元年正月乙未朔,以年饥,罢朝会。关内诸府兵,令于邓、绥等州就谷。
二月癸未,以太子诞皇孙满月,大赦。改开耀二年为永淳元年,大酺三日。
戊午,立皇孙重照为皇太孙,欲开府置僚属。吏部郎中王方庆曰:“按周礼,有
嫡子无嫡孙。汉、魏已来,皇太子在,不立太孙,但封王耳。晋立愍怀太子子彧
为太孙,齐立文惠太子子昭业为太孙,便居东宫;而皇太子在而立太孙,未有前
例。”上曰:“自我作古,可乎?”曰:“可。”然竟不立府僚。是春,关内旱,
日色如赭。四月甲子朔,日有蚀之。丙寅,幸东都。皇太子京师留守,命刘仁轨、
裴炎、薛元超等辅之。上以谷贵,减扈从兵,士庶从者多殍踣于路。辛未,以裴
行俭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与将军阎怀旦等三总管兵分道讨十姓突厥阿史那车薄。
行俭未行而卒。安西副都护王方翼破车薄、咽面,西域平。戊寅,次渑池之紫桂
宫。乙酉,至东都。丁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中书侍郎郭正一、
吏部侍郎魏玄同并同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上谓参知政事崔知温曰:“待
举等历任尚浅,且令预闻政事,未可即与卿等同名称。”自是外司四品已下知政
事者,遂以平章为名。
五月壬寅,置东都苑总监。自丙午连日澍雨,洛水溢,坏天津及中桥、立德、
弘教、景行诸坊,溺居民千余家。六月,关中初雨,麦苗涝损,后旱,京兆、岐、
陇螟蝗食苗并尽,加以民多疫疠,死者枕藉于路,诏所在官司埋瘗。丁丑,以岐
州刺史苏良嗣为雍州长史。京师人相食,寇盗纵横。秋七月己亥,造奉天宫于嵩
山之阳,仍置嵩阳县。又于蓝田造万全宫。庚申,零陵王明薨。是秋,山东大水,
民饥。吐蕃寇柘、松、翼等州。冬十月甲子,京师地震。丙寅,黄门侍郎刘景先
同平章事。十二月,南天竺、于阗各献方物。突厥余党阿史那骨笃禄等招合残众,
据黑沙城,入寇并州北境。
二年春正月甲午朔,幸奉天宫,遣使祭嵩岳、少室、箕山、具茨等山,西王
母、启母、巢父、许由等祠。二月甲午,洛州长史李仲玄为宗正卿。庚午,突厥
寇定州、妫州之境。己卯,左领军卫大将军薛仁贵卒。三月庚寅,突厥阿史那骨
笃禄、阿史德元珍等围单于都护府。丙午,彗见五车北,二十五日而灭。癸丑,
中书令崔知温卒。夏四月己巳,还东都。甲申,绥州部落稽白铁余据城平县反,
命将军程务挺将兵讨之。
五月庚寅,幸芳桂宫,阴雨,还东都。突厥寇蔚州,杀刺史李思俭,丰州都
督崔智辨率师出朝那山掩击之,为贼所败,遂寇岚州。秋七月已丑,封皇孙重福
为唐昌郡王。甲辰,相王轮改封豫王,更名旦。己丑,令唐昌郡王重福为京留守,
刘仁轨副之。召皇太子至东都。己巳,河水溢,坏河阳城,水面高于城内五尺,
北至盐坎,居人庐舍漂没皆尽,南北并坏。庚戌,荧惑入舆鬼,犯质星。十一月,
皇太子来朝。癸亥,幸奉天宫。时天后自封岱之后,劝上封中岳。每下诏草仪注,
即岁饥、边事警急而止。至是复行封中岳礼,上疾而止。上苦头重不可忍,侍医
秦鸣鹤曰:“刺头微出血,可愈。”天后帷中言曰:“此可斩,欲刺血于人主首
耶!”上曰:“吾苦头重,出血未必不佳。”即刺百会,上曰:“吾眼明矣。”
戊戌,命将军程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以招讨总管讨山贼元珍、骨笃禄、贺鲁
等。诏皇太子监国,裴炎、刘齐贤、郭正一等于东宫同平章事。丁未,自奉天宫
还东都。上疾甚,宰臣已下并不得谒见。十二月己酉,诏改永淳二年为弘道元年。
将宣赦书,上欲亲御则天门楼,气逆不能上马,遂召百姓于殿前宣之。礼毕,上
问侍臣曰:“民庶喜否?”曰:“百姓蒙赦,无不感悦。”上曰:“苍生虽喜,
我命危笃。天地神祇若延吾一两月之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恨。”是夕,帝崩于
真观殿,时年五十六。宣遗诏:“七日而殡,皇太子即位于柩前。园陵制度,务
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群臣上谥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
文明元年八月庚寅,葬于乾陵。天宝十三载,改谥曰天皇大弘孝皇帝。
史臣曰:大帝往在藩储,见称长者;暨升旒扆,顿异明哉。虚襟似纳于触鳞,
下诏无殊于扇暍。既荡情于帷薄,遂忽怠于基扃。惑麦斛之佞言,中宫被毒;听
赵师之诬说,元舅衔冤。忠良自是胁肩,奸佞于焉得志。卒致盘维尽戮,宗社为
墟。古所谓一国为一人兴,前贤为后愚废,信矣哉!
赞曰:藉文鸿业,仅保余位。封岱礼天,其德不类。伏戎于寝,构堂终坠。
自蕴祸胎,邦家殄瘁。
卷六 本纪第六
◎则天皇后
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父士䴙,隋大业末为鹰扬府队正。高
祖行军于汾、晋,每休止其家。义旗初起,从平京城。贞观中,累迁工部尚书、
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初,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
尼,居感业寺。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时皇后王氏、良娣萧氏频与
武昭仪争宠,互谗毁之,帝皆不纳。进号宸妃。永徽六年,废王皇后而立武宸妃
为皇后。高宗称天皇,武后亦称天后。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帝自显庆已后,
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
时称为“二圣”。
弘道元年十二月丁巳,大帝崩,皇太子显即位,尊天后为皇太后。既将篡夺,
是日自临朝称制。庚午,加授泽州刺史、韩王元嘉为太尉,豫州刺史、滕王元婴
为开府仪同三司,绛州刺史、鲁王灵夔为太子太师,相州刺史、越王贞为太子太
傅,安州都督、纪王慎为太子太保。元嘉等地尊望重,恐其生变,故进加虚位,
以安其心。甲戌,刘仁轨为尚书左仆射,岑长倩为兵部尚书,魏玄同为黄门侍郎,
并依旧知政事。刘齐贤为侍中,裴炎为中书令。嗣圣元年春正月甲申朔,改元。
二月戊午,废皇帝为庐陵王,幽于别所,仍改赐名哲。己未,立豫王轮为皇
帝,令居于别殿。大赦天下,改元文明。皇太后仍临朝称制。庚午,废皇太孙重
照为庶人。太常卿兼豫王府长史王德真为侍中,中书侍郎、豫王府司马刘祎之同
中书门下三品。
三月,庶人贤死于巴州。夏四月,滕王元婴薨。改封毕王上金为泽王,葛王
素节为许王。丁丑,迁庐陵王哲于均州。闰五月,礼部尚书武承嗣同中书门下三
品。秋七月,突厥骨咄禄、元珍寇朔州,命左威卫大将军程务挺拒之。彗星见西
北方,长二丈余,经三十三日乃灭。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光宅。旗帜改从金
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初置右肃政御
史台官员。故司空李勣孙柳州司马徐敬业伪称扬州司马,杀长史陈敬之,据扬州
起兵,自称上将,以匡复为辞。冬十月,楚州司马李崇福率所部三县以应敬业。
命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为大总管,率兵三十万以讨之。杀内史裴炎。丁酉,追
削敬业父祖官爵,复其本姓徐氏。十二月,前中书令薛元超卒。杀左威卫大将军
程务挺。
垂拱元年春正月,以敬业平,大赦天下,改元。刘仁轨薨。三月,迁庐陵王
哲于房州。颁下亲撰《垂拱格》于天下。夏四月,内史骞味道左授青州刺史。五
月,秋官尚书裴居道为内史,纳言王德真配流象州,冬官尚书苏良嗣为纳言。诏
内外文武九品已上及百姓,咸令自举。是夏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