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铜时代的恐龙战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灵公即位,那边秦国还不知道信儿呢。先蔑、士会已经到了秦国,禀告秦康公,要接公子雍回去当国君。秦康公(秦穆公的儿子)说:“先前晋文公回到晋国时候,没有卫士,所以发生了吕、郤恐怖份子袭击文公宫殿的事件。这次,饿要送给晋公子雍好多好多卫士,保着他高高兴兴回去接收晋国。” 
秦国的护送队伍保着晋公子雍象保着一个泥菩萨那样渡过了黄河,刚刚进到令狐(今临猗,关羽的老家),撞见赵盾将领的中军在那里怒目而视、列阵以待了。赵盾说:“秦军止住,我们已经有国君啦,请你们回去吧。”
先蔑、士会是此次赴秦请菩萨的晋国代表,分外诧异,急赤白脸对赵盾喊:“赵盾,是你叫俺俩去秦国请菩萨,菩萨就在眼前,你又不要了!?你耍赖!”
赵盾说:“这个菩萨不好!退货!”
士会说:“你这是开什么国际玩笑!没那么容易,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
赵盾和大夫们一商量,请神容易送神难,必须动武,于是连夜进兵,袭败秦军,秦军人数少,被晋国人咬着屁股一直蹿过了黄河才脱身。(古代兵法云:用袭击打乱敌人秩序,不给他谋虑的时间,乘其恐惧而进攻,往往得胜。)
这次战役就叫做“令狐之役”,因为发生在令狐地区。这也是最早一次出现的夜色偷袭,以前打仗都是公开行军到指定地点去会战,现在开始偷着来了。
“请菩萨代表团”的先蔑和士会,看了看,自己很没面子,就决定不回晋国了,带着晋公子雍,随秦国溃兵逃回秦国呆下。
打跑了秦国人,赵盾开始掌权,他大修政令,治理刑狱,追捕逃亡,推行契券,削除积弊,整肃礼仪,修治废官,提拔贤能,晋国政制日趋完备,国人大悦服。为了庆祝灵公即位,赵盾在河南原阳跟齐、宋、卫、陈、郑、许、曹等国结盟,互相喝了牛血,开创了大夫主盟的先例(以前都是国君主盟,现在大家族的力量在上升)。
到了晋灵公第四年,晋国攻打秦国,夺取少梁(以前旧梁国,韩原大战时被秦穆公抢走)。灵公六年,秦康公讨伐晋国,夺取羁马。秦晋一对儿冤家在互相等待了十年以后互相又掐起来了。
就在晋灵公六年,秦国为了报复令狐之役好心好意送“菩萨”却挨揍的宿恨,秦康公派西乞术发出战书,向晋国挑战。晋国立刻响应,组成了三军六卿序列如下:
中军将——赵盾;中军佐——荀林父。
上军将——郤缺;上军佐——骈臾。
下军将——栾盾;下军佐——胥甲。
这三军六卿的人选,我们略为详细介绍一下:其中,赵盾亲自担任中军元帅不用说了,荀林父为中军佐将。这位荀林父也不是凡人,他后来领导了邲之战,惨败给楚庄王。荀林父的荀姓,后来又分化出中行、知、程三家,都是年头久长的私门,后来政权日益落入大夫私门手中,特别是知氏,势力最大,还出了个功败垂成的傻瓜知伯,死后脑袋被漆成尿壶供赵襄子使用。
介绍完中军,说上军,晋上军将领是郤缺,此人是恐怖份子郤芮的儿子。二十年前,吕饴甥、郤芮发动袭击重耳宫殿的恐怖事件,逃跑后被秦穆公诱杀。不久,胥臣在郤芮的老家发现了于那里种地的郤缺并向重耳推荐。郤缺本事很大,最终在赵盾死后,接任了晋中军元帅职务。
上军佐将由骈臾充当,此人有勇有谋,本来是狐偃家的人,被狐射姑揍过一顿,但他不记仇,狐射姑逃亡翟国以后,骈臾把狐家的子女财产护送至翟。
下军将领是名人栾枝的儿子栾盾(看来那时候取名字也赶时髦,什么盾啊、甲啊、克啊,类似我们的军啊、振啊。“克”的意思是战胜,“甲”是甲胄,说明当时人爱打仗)。栾氏和狐氏一样,是晋国最早的旧宗公族,曾迎接重耳回国有功,受封接续为卿,其结局是被灭族。栾枝在城濮之战踢边锋位,如今他儿子栾盾继续踢边锋。
下军佐将是八袋长老胥臣的儿子胥甲,胥家、赵家和先家(先轸)都是跟晋国君不带血亲的异姓大夫,全是因为追随重耳才有了名位。
上述三军将佐合计六人,在晋国就是所谓的六卿,相当于政治局,可见,六卿的人选也是动态变化的。
同时我们还发现一个情况,就是这些将佐们,都是来自大家族,晋国的政府和军队高官,总是垄断在赵氏、栾氏、胥臣、栾书等等大家族手里。这就是春秋时代的贵族政治的特点,也是分封制的特点。
公元前615年,赵盾、栾盾、胥甲这一班儿子辈的将官,雄姿英发,横戈跃马,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传统,开赴河曲前线去阻击秦国入侵军,要与秦穆公的儿子辈一见高下了。
孙子曰:凡作战,先发起进攻的容易士气衰竭(因为打仗是个体力活,打会儿就累了),后发起进攻的所受心理压力要大。晋军到达今山西永济县的河曲(黄河大拐弯处),赵盾决定既不先出战,也不后出战,而是按上军佐骈臾的意见深沟高垒,拒不出战,想把跨河来犯、给养线漫长、难以持久的秦军耗垮。
军事战斗中的给养运输的确是麻烦事,据司马迁说,向前线转运三十石粮食,只有一石能最终抵达目的地。所以,一般春秋时代出兵就裹三五日之粮,三天粮食吃光了,就让士兵散到附近,抢敌人田野里的小米或稻子——士兵还得掌握稻谷去壳技术。这就是孙子所谓:“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武器从本国解决,粮草从敌国解决。所以大家都喜欢夏天秋天去打仗,只有傻子才在坚壁清野的冬天出征。
总之,当时运输给养能力差,弄得人民劳顿,赋税加增,战马疫病,辎重损坏,所以兵贵神速。“请菩萨代表团”的士会深明此理(他现流亡在秦国,故也在秦军中),他建议秦康公诱敌出战,尽快交兵。可是,诱谁好呢?
士会说:“赵盾的堂弟赵穿,有勇而狂,诱他好了。”
于是,秦国人跑到晋的壁垒外面,天天对着晋壁垒撒尿吐口水扒眼睛。晋营里的莽撞人赵穿,就愤恨了,怒道:“我们啃着难吃的干粮,穿着讨厌的牛皮甲,目的不就是为了打仗吗?眼前就有仗可打,却不敢打,干什么吃的!”于是,他带着自己那个把人儿,直取秦国主阵地。
赵盾听说以后,心想,一旦赵穿孤军进战被俘,秦等于俘获了晋的一个卿,对于晋国是莫大侮辱。于是,只好硬着头皮跟进,命令晋军全员出壁垒交战。晋三军并肩突破,支持赵穿先头部队。秦军飞蝗乱射,钳制晋军攻势。但两国十年来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打起架来也就不够秋风扫落叶。两伙兵油子互相打了一会,各自敲钲,收拢队伍回去。
当晚,秦国人过来吹牛:“我们秦国是一点伤亡都没有,你们不行了吧!咱们说好,明天再打,再让你们好好尝尝我们‘秦国火腿’的厉害。”——意思是用脚踹你。
骈臾对赵盾说:“钧座,根据我的观察,秦国使者说话时眼睛乱滚,目光闪烁,净拿大话压人,显然他是在虚张声势。我估计,秦军是想逃跑,所以发起佯攻讯号,以保护主力平安撤退。我们将计就计,在黄河岸边设下埋伏,他们撤退,正好把他们逼死在黄河边上。”
旁边的赵穿和胥甲听了,非常嫉妒骈臾的高明主意,于是俩人故意使坏,莽撞人赵穿和大嘴巴胥甲跑到辕门口,当着临走的秦国使者的面乱喊:“你们不行了就快跑吧,我们晋军是不会在黄河边上设伏的,那样赢了也不算好汉!”
秦国人一听,吗呀,不设就好,不然我们就跑不掉了。赶紧连夜拔营强渡黄河而去。
大嘴巴胥甲和赵穿泄露了军机,晋国人也就不好设伏了,秦军遂迈着“火腿儿”,顺利逃遁了。胥甲因为此事被革职。赵穿呢,因为有堂兄赵盾这层关系,就不了了之了。(赵盾这种宽于律己的马虎态度,终将酿成大祸,最后,他这位倒霉的堂弟害苦了他)。
此次战役,还走红了另一个年轻人——韩厥(“赵、魏、韩”的韩姓先人)。韩厥原本是赵盾门下一个拎包的,从小被赵家收养,因为伶俐,赵盾举荐他给晋灵公,让他当“司马”。小孩儿晋灵公毫不含糊地批准了。(当时朝廷重臣推荐用的人,国君都会同意,但要是推荐得不好的话,出了问题,推荐者也要负连带责任。)
“司马”是个什么官呢?众所周知,战车,是青铜时代军队的主要突击力量,就像骑兵是后来铁器时代的突击力量一样。这种古代坦克,由两到四匹马拉着,车厢是扁的,左右宽,前后扁,左右宽三米,前后含马匹长三米(是占地面积,不是使用面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