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铜时代的恐龙战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的地方,把可爱的有脑筋的阳处父给刺死了。
大怒,开始搞肃反,处死杀人凶手(续鞫居,狐射姑的亲戚),然后猛揪幕后元凶不放。狐射姑被揪急了,只好逃奔翟国赵盾倒不多计较,把狐射姑的妻子家产也都送到翟国,于是狐射姑就一辈子呆在那里,狐偃一家的势力算是完结了。'评'呵呵,从前重耳也逃亡至此,翟国真是窝藏恐怖分子的阿富汗。'评'
等于说从狐偃追随先君立功以来,享福不到18年,狐家的好日子就好完了。这是一个短命的家族。这主要怪狐射姑无能,刺杀阳处父是下下策,给自己戴上了恐怖份子的帽子。另外狐射姑也不善于培植人材,有个叫骈臾的聪明人,一直给他出主意,他不听,还把骈臾揍了一顿。后来,骈臾奉赵盾命,护送狐射姑家小入翟。骈臾的属下都劝骈臾趁机杀光狐氏的狐子狐孙。臾骈说:“以私害公,非忠也,我不能利用出公差的机会报私仇!”把狐家的老婆孩子安全送到翟国。骈臾不计前仇,狐射姑非常惭愧。看来,对于一个家族的兴亡命运来讲,选个好接班人,至关重要。狐偃选错了自己的接班人。这也说明了,老子英雄,儿未必是好汉。
老赵家的运气就比较好,选对了人。从前,赵衰跟着重耳流亡在翟国,娶了性感的狄女做媳妇,生下了有名的赵盾。赵盾从小长在广阔的大草原,跟马儿跑在一起,为人梗直激烈,敢动真格的,从不畏首畏尾,这是他击败狐射姑的成功基因。
赵盾利用自己的杂交优势与火烈脾气,在掌政后,继续消除异己兼坏蛋,一天之内杀死了五个反对政府六卿的晋国大臣,震动朝野和外国诸侯。这五个人分别是先都、士谷、箕郑父、梁益耳、蒯得,这帮人反老赵家的同时也反老先家,谋杀了先且居的儿子先克(中军佐,先轸的孙子)。至此,狐家,赵家和先轸家,就剩老赵家这一枝独秀了。'注'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先都、士谷、箕郑父、梁益耳这四人,本来是有机会做上军和中军的将、佐的,但是先克跑到晋襄公那里大声疾呼,说狐氏和赵氏,一直是追随重耳的老叫化,在国内人气最高,应该得到善报。于是晋襄公就命狐偃的儿子狐射姑为中军将,赵衰的儿子赵盾当中军佐,后来又换了个个儿。这样,就把先都、士谷、箕郑父、梁益耳四人的机会给挤了。于是他们伙同和先克有私仇的蒯得,合伙杀了先克。赵盾脾气火爆,毫不客气地把这五个人处决了!'注'
逃跑到翟国的狐射姑非常庆幸自己保住了脑袋,当别人问起赵盾的为人,他回答说:“赵衰是冬日之日,赵盾是夏日之日,冬日赖其煦暖,夏日畏其炎烈。”(这倒是满中肯的,两种不同的御国手法)。狄人听了,笑说:“想不到堂堂的狐偃之子,惧怕赵盾也到了这个地步。” '评'这段话还成了典故,被引用在古人编的小学课本《幼学琼林》里:“如夏日之可畏,是谓赵盾;如冬日之可爱,是谓赵衰。”——狐射姑也算是善于描刻人物啊。'评'
阳处父先生二三事:
阳处父在赵氏、狐氏权力角逐中,当了光荣的垫脚石和炮灰,我们不得不多给他一点镜头。
阳处父是晋国公认的聪明人。有一次他奉命攻打蔡国,楚令尹子上驰救,晋楚两军隔河对垒了很久,互相都不出战,事情变得无聊起来。阳处父倒没有像诸葛亮那样送女人衣裳去激战,不过,他一样是很狡猾的。他打算撤军,因为粮食已经吃光了。但是撤退是最敏感的事情,弄不好,敌人追杀上来,就不能全身而退了。于是,阳处父下战书给楚令尹子上(就是被楚成王冤枉干掉的那个令尹,引用马克思的话的)。阳处父说:“你们有两个选择,一是我军后退三十里,你们过河来,咱们交上一战;第二呢,是你们后退三十里,我们过河去,打上一场。总之,不要这么干瞪眼对峙了。”
子上觉得,自己过河交战的话,刚渡一半,阳处父挥晋师开杀,就吃大亏了。不如自己后退三十里,让晋军过河来。于是楚军后退三十里,退完以后,等了大半天,却没动静。一哨听,原来,晋军卷旗裹甲撒腿回国了,并且宣称把楚军打退了三十里。哈哈,气死人了。
兵不厌诈从这一时期起,就逐渐变厉害了,世道开始浇漓,人心慢慢不古。从前打仗是观兵,非常文雅,现在已经没有那种古风了,譬如阳处父这次,开始不守信用,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了。打仗是如此,世道也是如此。
子上回国以后,楚太子商臣诬陷他是收了晋军的贿赂,不然为何退避三十里呢。楚成王于是就把子上杀了!这件事情前面已述。令尹子上真是倒霉啊。
风度翩翩的阳处父先生有一次出门,住在宁赢氏旅馆里。宁赢氏对妻子说:“我很久以来一直在寻求一位有德行的君子,今天总算遇到了。”于是追随阳处父上路,没多久他又跑回家来了,说:“我看他仪表堂堂,可是实际上性格太刚,不知处柔。天是那么刚阳的东西,尚且不敢干扰四季寒暑的转换,刚中亦含有柔,何况人呢,太刚能行吗?一定会凌犯别人的。而且阳处父华而不实(成语出处),自以为才能超群,就会招致众人的怨恨。刚而招怨,岂能安活,所以我离开了他。”
第二年,狐射姑发难,阳处父被刺死。(阳处父向晋襄公推荐赵盾,替换狐射姑,被狐射姑愤怒地杀死了。狐射姑出道很早,政绩上也没什么错,阳处父无故把他给硬拉下来,确实有点欺人太甚。这是不按事物规律办事,比天还刚。难怪死得比较难看。)
后来,赵盾的孙子赵武与叔向到晋国的墓地游玩,赵武说:“如果死者可以复生,你喜欢跟谁在一起呢?”叔向说:“那应该是阳子了!”赵武说:“阳处父行事廉洁正直,然而为人太刚,不免身亡,他的智慧不值得称道啊。”叔向说:“那应该是狐偃了!”赵武说:“狐偃见到利益好处的时候,就忘了自己的国君,他的仁义不值得称道。我想应该是‘士会’吧!他向国君进谏,不结纳党羽,推举贤人,从不阿谀奉承,却能辞斥小人。”上述种种迹象表明,阳处父是个智商很高但情商不高的人。
'蓝'(注:现山西太谷县,据说从前是阳处父的封邑。有一个网友是太古的,他告诉我说的,且颇自豪之。)'蓝' 
赵盾上台的同年(公元前621年),晋襄公也死了。晋襄公死了到没关系,我们书中的主要人物眼下都忙着在死。但晋襄公在死前给赵盾出了个难题。
晋襄公把嫡长子托孤给赵盾,说:“赵盾啊,我临死前的愿望,就是你要认真地辅佐太子,成为合格的新国君。” 
赵盾接过孩子一看,这位爷也实在岁数太小了,正在努力呀呀地学习晋国话。赵盾想提点儿个人意见,但是晋襄公把孩子塞给他之后,就急着乐呵呵地不由分说地死了。
赵盾担心,强敌环伺的诸侯会欺负自己的娃娃主子,于是想换个岁数大的。这个想法似乎不错,虽然对死去的老国君未免太叛逆。(相比之下,他爸爸赵衰多忠义啊)。但赵盾是为了国家考虑,倘使为个人方便,赵盾应该立小孩子,那样便于控制——如同慈禧太后喜欢立妙不可言的娃娃当傀儡。
赵盾挑了半天,觉得留学秦国的公子雍(晋襄公的庶弟)比较学好,而且跟秦国关系铁,借他可以和秦国修复邦交,是合适的国君人选。于是赵盾派大夫先蔑、士会赴秦国邀请晋公子雍回来报效祖国,主持政府。
当时狐射姑还没垮台,唱对台戏的狐射姑主张迎立陈国留学生公子乐(襄公另一庶弟)。赵盾坚决反对,陈国弱小,不足以依靠。但是狐射姑偷着派人往陈国召公子乐。赵盾听说之后说,乱弹琴!吩咐人拦截公子乐,公子乐望着故乡的云,被杀死在归乡的路程上。(“畏其炎烈”,信然)。
这时候,晋襄公的遗孀穆赢却急眼了,天天抱着太子堵在朝堂门口像刘备那样哭:“先君的嫡生长子,临终指定好的继承人,奈何你们就不要了啊,偏去外国找什么国君,现成的国君就在这里,襄公的遗言,还在饿的耳边,饿……哇……”下朝以后,穆赢又抱着太子追到赵盾家里,向赵盾直叩头(像讨欠款似的)。
孤儿寡母这么一哭,国人闻之,无不哀怜穆赢而归咎于赵盾。赵盾顶不住了,只好向“先君之余威”屈服,按照“立子立嫡”的传统,奉嫡长子夷皋即位,是为晋灵公。
晋灵公即位,那边秦国还不知道信儿呢。先蔑、士会已经到了秦国,禀告秦康公,要接公子雍回去当国君。秦康公(秦穆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