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埋伏于隘道两侧的先轸,这时候手心里依然忍不住渗出汗水。悬崖绝壁下面,是可容纳一辆战车的小道,你甚至可以看见秦国人的鼻子,除了牲口的嘶叫和车轮的辚辚,你甚至可以听见秦国人的呼吸。其实那是你自己紧张的呼吸,晋国伏兵们,趴在草丛中蓄势待发。为了避免谁激动得忍不住大喊一声,埋伏者嘴里都含枚——就是横含着一个竹筷子样的东西,这导致很多人的口水流出到草上,招来很多古代的蚂蚁。
最后的惨剧如期而至。先轸传令击鼓。
这时候,春秋时代流行的各种青铜武器,都不如满山的石头最有攻击效力——放箭还有个命中率的问题,石头却一定会滚到谷底。
关于秦国人三百辆战车和三万余骁勇的士兵(相当于现代五个师),如何在石头的轰击中化为满沟的劈柴和肉饼,我们不必再做细致的描述和猜测了。也许你去看一看平型关大捷的电影,就可以试想当时的场面,或者看一段山体滑坡或山崩的录象,也能够模拟当时的战场。或者想想“掐虱子”,把虱子放在背对背的两手拇指之间,指甲背互相一挤,虱子就爆炸了。秦军三百辆战车就像三百只弱不禁风的虱子,扑哧扑哧全部稀烂。不见天日的狭沟里,无辜的秦国子弟兵很快在石头滚起的尘雾中化做了山脉的一部分,只余下鬼哭狼嚎声袅袅在历史的记忆中。他们甚至至死都不知道敌人是谁,这挨千刀的坏事他妈是哪个混蛋干的。
笑着从山腰站起来的山西人,取得了阻遏秦国东向争霸的决定性胜利。
毛主席不是有那句词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崤之战,秦军全军覆末,有三个张辉瓒被俘:孟明,西乞术、白乙丙。这哥仨给囚禁在曲沃,准备带到绛城献俘。
现任国君晋襄公的老妈,文公重耳的九个媳妇之第五,秦国留学生晋怀公的原配,秦穆公的女儿,小资文嬴女士,开始扮演她的历史角色了。虽然曾嫁给前后两位晋国君,但是这位国母却是“身在晋营心在秦”,一看老爹的总司令和俩军长给捆住了,赶紧向晋襄公求情,她说:“秦晋世为婚姻,本来太平无事,都是这三个战争贩子挑拨离间,贪功起衅,导致两国干戈相见。你放他们回去吧,我爹想把他们仨作成菜吃了解恨,怎么样?”(所谓“贪功起衅”,这是军人的通病,军人只有立了功才能受赏,所以他们总想找理由出去打仗。)
晋襄公犹豫不决。文嬴虽然不是他的亲妈,但毕竟是爹的二等媳妇啊,也得给些面子啊。文嬴又说,“从前,你叔叔晋惠公韩原大战被秦国俘虏,我爹待他以礼,请他吃七牢大饭,最后送他回国。你忘了吗?”
晋襄公吃冰棍拉冰棍,没话了。礼尚往来,自己也别太小气了,当即下令,放孟明等三帅归秦。
先轸次日早朝,还打听呢:“俘虏哪去啦?什么时候杀啊。”晋襄公说:“俘虏已经坐飞机回去啦,文公夫人求情,我就放了。”
先轸气得叫道:“我们前方流大汗的武士花了多大力气才捉到这仨,她妇人一句话就给免了,自毁战绩,长敌威风,亡无日矣!”说完就对着晋襄公吐了一口唾沫。
(注:先轸元帅在情急之下对晋襄公“不顾而唾”。当时的朝堂上,都铺着席子——诸侯国君铺三层席子,天子五层,当时没有地毯,战国以后席子进化为地毯,地毯是中国和波斯人的首创——由于席子太宝贵了,大臣们上朝都脱鞋,穿袜子进去。而当面乱吐唾沫,实在有失君臣之礼。于是四个月之后,在对白狄的作战中,先轸领导三军抓住白狄首领,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武功以后,先轸又驾驶着单车冲入敌阵,以变相自杀的形式死掉,以谢君王。可是狄人死活就是打不过他,于是他只好像许褚那样脱掉甲胄,赤膊搏杀,终于被狄人乱箭射杀。这个壮烈的悲剧人物的头颅最终被狄人恭恭敬敬地归还,面色如生时一样。(以自杀的方式表示了对晋君的忠诚。)
“两朝开济老臣心”,超群出众的俊义之士先轸,是春秋时代最牛的军事战略家和战术指挥家。早年他以九袋长老身份跟随重耳流浪,备尝险阻艰难,尽知民之情伪。流浪途中,他学习考察了各国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特别是管仲辅佐齐桓公治齐称霸、令尹子文辅佐楚成王治楚图强、百里奚辅佐秦穆公治秦的成功经验。(都做了认真笔记。)回国后,在晋文公、晋襄公两代长期担任三军元帅,性格刚直,多谋善断,指挥城濮之战和崤之战,均获得压倒性胜利,为晋文公、襄公父子两代霸业打下了强硬的军事基础。晋文公生前常说:“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先大将军。”
先轸的生前杰作,漂亮的“崤之战”,首次利用山地复杂地形战胜敌军,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首个著名的大规模伏击歼灭战。先轸在此战役中,暗中设伏,利用险阻,一改从前 “君子不困人于厄,不以阻隘”(宋襄公语)的刻板方式,开创了战争诈谋化的先河。从此,“兵不厌诈”的新思想,日渐取代了传统的“奥林匹克”、堂堂正正的打法,深远地影响了后来的战争技术。
先轸还是个高明的战略家——他所极力主张和发动的这次崤之战,对于扼制秦人东出,打击秦人势焰,保持晋人霸权地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秦人从此在一百多年的春秋时代余下的时间里,沉沦下去。
但这场漂亮的崤山歼灭战,也有个别古人埋怨,说它破坏了晋秦联盟,使晋国处于与秦楚两面作战的地位,乃战略上的失误。然而,秦晋两只恐龙争霸中原是迟早的事情,甚至韩原大战时已经在预演,我们不能要求晋国坐视秦师驰骋过境,而一味以退让来维持同床异梦。能者多劳,两线作战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嘛。先轸崤之战的决策,得大于失。)
当时,先轸一口唾沫,使晋襄公也大惭,后悔了,吩咐晋大夫“阳处父”追赶三帅回来。
阳处父追到黄河边上,三名秦国战犯已逃上渡船啦。阳处父打算诱他们。他把拉车的左马解下,对船上喊:“喂——,寡君叫我送马匹给你们呢,骑着马回国走啊,快回来——拿上马再走吧——喂——哎——。”
可是三个秦将早是惊弓之鸟,哪里肯信,支吾了几句,开船逃走了事。
虽然没追回来,阳处父还是很有脑子的,是典型的圆滑善变的晋国人,后面还有他的故事。
这时,秦穆公正在西边大发其愁呢。他的三军精锐全部在崤山升天,心中又急又闷,寝食俱废。后来听说三位大帅金蝉脱壳,龙归大海了,秦穆公方才泣极而喜。左右管刑罚的官儿请求以丧军辱师罪杀掉三帅。秦穆公说:“咱们秦国的这一筐土豆,扒拉来扒拉去,就这么仨好的了,杀了还找谁去啊?”
秦穆公老爷子穿着素服(白的)弓着腰迎于郊外,在大河边哭道:“饿,嬴任好,违背蹇叔劝谏,以至于二三子受辱于前敌,都是饿的罪啊。‘大风有隧,贪人败类’,是我贪心太大,害了你们。饿不能因为谁长了个针眼就掩盖他的大德,孟明啊,你继续当总司令吧,我不撤你。”有情有义的话使听者无不动容。秦穆公全面承担了战败的责任,对孟明俞加礼敬。孟明本来战战兢兢,准备“就戮于秦”,看见秦穆公对自己信任有加,感愧万分,惟图报效。
次年,总司令孟明带着他的两个旧军长,以四百乘兵车伐晋,欲雪崤山之耻。秦晋这一对“之好”的国家,现在实在没法好了。
晋襄公任命先且居(先轸之子)为大将、赵衰为副,率一军迎秦兵于境上。先轸的儿子先且居也是牛人,他不给晋军以犹豫胆怯的机会(晋兵人少),借助前次胜利的余勇,使劲煽火,采取主动出击战术,硬碰硬地去迎击秦军。晋国猛将“狼覃”曾经被先轸降过职,满肚子闹意见,此时临阵,他率少量从属猛轰秦军,直至战死于阵前。当时的战场范围不大,晋国人全看见了,大受鼓舞,一拥而上,秦师不能敌,大败而归。晋国人把这次失败的秦军戏称为“拜赐之师”。拜赐是对孟明的嘲讽,孟明当年逃跑的时候,曾在黄河船上说过:“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如果我能侥幸活下来,三年以后“答谢”你们晋国啊,意思是要讨伐你们晋国。结果这次答谢又是大败而回,把甲械等好东西都丢给了晋人。好像专程是跑来给晋国人送了一回礼似的。
(另外,狼覃以前不受先轸赏识,他原本是晋襄公的车右(保镖),非常勇猛,却不知什么原因被先轸换下去了,换上了续简伯。而国君的车右,是一个非常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