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母塔之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在那儿,我们同样会受到威胁,却没有保护。在这儿,我们找到了助手和朋友。我们可以从他们那儿知道我们必须知道的情况。”

“本尼西是对的,”哈勒夫同意,“安拉把这个朋友及其未婚夫派来保护我们。基督教肯定是好的,因为它马上与心灵相通。我是穆斯林,不能是基督徒。但是,假如我不是穆斯林,那我要做圣母玛利亚之子的门徒。你们看!告密者裁缝在那儿招手哩!”

我们到了花园墙角跟前,沿墙边走。大门敞开着,裁缝在门口等我们。

“快来,快来!”他对着我们叫喊,“你们受到热烈欢迎。阿迦在等你们哩!”

“他自己不能来迎接?”

“不能,因为他腿有伤,不能行走。”

“那我们就太打扰他了。”

“一点儿也不。阿迦很高兴,在他寂寞的时候,有人来看他,和他聊聊天。生病的人,最怕寂寞。”

“恭敬不如从命。我们将使他感到不寂寞。”

13.“邪恶目光”

我们进了大门。根据向导给我们的描述和从远处得到的印象,我预料这是一座宫殿式的建筑物。可是大失所望!

它虽然高大,但是有一半已经坍塌。门窗残缺,室内空空,屋顶破损,墙砖裸露。墙顶上的瓦久经风雨根本保证。书中还指出布尔什维克党革命经验的国际意义,以,铺着一层厚厚的粉尘。

高大而宽阔的大门前,有一个男子在迎接我们,他拉长的、没有任何表情的脸没有引起我们丝毫好感。

“这是胡穆姆,阿迦的侍从。”苏耶夫介绍说。

好家伙,我们马上就遇到我们要提防的人了!他向我们深深鞠了一躬,指着两个站在我们后面的强壮后生说:

“长官,我的阿迦不幸地听到,你不能行走。因此,他命令我,派这两个人来抬你。他们力气很大,你完全可以放心。”

我下了马。两个被指定的人各伸出一只胳膊,互相交叉,用另外两只手抓住。我坐在他们的手上,靠着他们的胳膊,构成了一乘轿子。我被这乘轿子抬着,经过过道,穿过两间房,进入客厅。我的同伴们跟在后面。裁缝却溜之大吉。

这个客厅陈设简单。墙边摆着一排长沙发。对着客厅正门的沙发高一些,宫殿主人坐在上面。他的旁边还有一张类似的高沙发,是为我准备的。他的座位前面有几个位子是给我的同伴们的。两个轿夫抬着我在门前停下脚步。阿迦鞠了一躬,没有起身。他说:

“欢迎,长官!安拉恩赐你进入我家,并赐给你和我呆几天。抱歉的是,我不能起身。足痛风折磨我的腿,使我不能动。只好派人抬你到我这儿来,在我的右边就坐。你的同伴们可以在我前面歇息歇息。”

他们把我放到他身边,其他三人则在他对面就坐。我说了几句表示感谢的客气话。他抱歉地打断我的话,说要表示感谢的不是我,而是他。轿夫们走了,侍从拿来了烟袋和咖啡。在东方,人们习惯于按烟袋质量来评价一个人的富裕程度。用这种尺度衡量,穆拉德是个很富的人。他抽的和递给我的烟袋,都是用正宗花梨木做烟筒,上面缠着金线,饰以珍珠宝石,花边都是豪华的,琥珀是半透明的。在东方,这种琥珀比全透明的价值高得多。小巧玲珑的无耳瓷杯放在金碟上面,金碟是透雕细工。我不得不承认,我在这儿喝的咖啡比在开罗喝的还好,是按东方的方法加细盐泡制的。一个小咖啡杯的容积大约四个顶针那么大。

烟叶也是上等的。可惜烟袋头太小!抽十五口以后,就得重新装烟叶。由他的贴身侍从胡穆姆装烟袋。

按照良好的风俗习惯,对客人不能一见面就问这问那,所以我们只是泛泛地聊聊。然后,穆拉德的话题逐渐深入。他问:

“今天旅途愉快吗,长官?”

“安拉陪同我。”我回答。

“阿夫里特,就是那位裁缝,告诉我,你是从什干屈来的?”

“我是昨天到那儿的。”

“在那之前?”

“在拉多维什和奥斯特罗姆察。”

“这么说来,你每天都在旅途中?”

“是这么回事,因为我是从埃迪尔内和伊斯坦布尔来的。”

“从伊斯坦布尔!安拉对你真好,让你出生在这个都城!”

“我不是那儿出生,而是从大马士革经过巴勒斯坦到那儿去的。”

“原来你是大马士革人?”

“也不是。我是法兰克人,即阿拉曼人,从我的祖国出发到撒哈拉大沙漠,再从那儿到埃及和阿拉伯。”

“安拉是伟大的!你的旅途这么长?你的买卖兴隆吗?”

“我旅行不是为了做生意。我想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语言风俗。我是为了这个目的而离开家乡这么长的时间的。”

他看着我,表示不相信。

“为了这个目的?安拉!你看这么多山水、人畜、沙漠和森林,给你带来什么好处?你看别人的衣着,听别人的话语,得到的是什么?”

这都是些旧观念,是我常见的。这些人根本不理解,怎么会有人出于纯粹的兴趣去拜访陌生的人民和国家。他们只知道做生意,朝觐,别的一概不懂。

“你喜欢地理?”我问他。

“很喜欢。我喜欢读这类书。”

“谁写的,阿迦?”

“到过那些国家的学者。”

“你懂得要感谢那些学者,是他们使你能与这些书交谈,得到知识?”

“肯定的!”

“那好,在我的故乡,也有人喜欢这类书籍。成千上万的人阅读这类书籍。因此,需要一些人撰写。写书的人要到遥远的国度去,了解那些国家。我就属于这种人。”

“你是地理学家。不过,我还是要问你:你得到什么?你离家外出,放弃天伦之乐,到遥远的地方去受尽折磨,忍饥挨饿,甚至与危险作斗争。”

“这是理所当然的。”我同意他的说法。

“然后,你坐下来,写得眼睛红肿,以便好奇者知道,你看到了什么。可是,你得到什么益处?”

“难道旅游不是一种享受?”

“不是享受,而是受折磨。”

“看来,你大概不会花费力气去爬高山,观日出?”

“不会,因为我的头脑是健全的。我为什么要离开舒舒服服抽烟和喝咖啡的沙发?为什么要去攀登,然后又跑下来?这是毫无益处的。即使我不上山去坐,太阳照样升起和落山。安拉用智慧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帖帖。我的攀登不会对他的决定作出丝毫贡献。”

是的。这样的人,这样的观点!安拉,万能的安拉啊!这是他的格言,也是对他灵与肉的惰性的原谅。

“这就是说,你像那些不会仅仅为了解异国风情而去承受长途跋涉的折磨和风险的?”我问。

“不会的。我不干这种事。”

“可是,我还是有利可图。我靠这个维持生活。”

“怎讲?你可以吃你看到的山,饮你看到的河?”

“不是。我如果写出这样的书,就会得到一笔钱。这笔钱就是我的收入。”

我终于说出来的,并不完全是疯话。

“啊,”主人说,“现在我明白了。你不是地理学家,而是书商。”

“我不是书商,而是书商付钱给我,买我写的东西,把它印刷成书,再出卖给读者。我们两方面做的是一笔生意。”

穆拉德把手指放到鼻子上,想了一会儿,答道:

“现在我明白了:你像那些从阿拉伯批发咖啡去零售的人?”

“是的,大体上是这么回事。”

“你把你看到的统统写进去?”

“不是全部,而是有阅读价值的部分。”

“例如,你认识的一个非常好的人。”

“是的,这种人要写进我的书。”

“或者一个相当坏的人?”

“我也写这种人,让读者了解他,厌恶他。”

他板出一副严肃的面孔,把烟袋嘴放进头巾底下。他不喜欢这种事。这事看来让他忧虑。

“噢!”他嘟囔着,“就是说,好的和坏的,都通过你,在你的国家变得众所周知?”

“是这样。”

“你把他们的名字也写上?”

“当然,阿迦。”

“他们是什么人?干什么事?家住什么地方?”

“甚至更详细。”我强调指出。

“他们的所作所为,你和他们的谈话内容,你对他们的了解?”

“所有一切!”

“安拉,安拉!你是个大告密者!人们肯定会怕你!”

“好人用不着怕我,而且会名扬天下,因为这些书会翻译成其他文字。恶人则是罪有应得,如果他们变得臭名昭著,引起厌恶和蔑视的话。”

“你也写什干屈?”

“甚至很多,因为我在那儿有很多经历。”

“或许还有基利塞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