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颍阴县之狐宗乡也。又东合狐城陂水,水上承陂水,而东南流注于黄水,谓之合
作口。而东迳曲强城北,东流入潩水。时人谓之敕水,非也。敕、潩音相类,
故字从声变耳。潩水又迳东西二武亭间,两城相对,疑是古之岸门,史迁所谓
走犀首于岸门者也。徐广曰:颍阴有岸亭,未知是否?潩水又南迳射犬城东,
即郑公孙射犬城也,盖俗谬耳。潩水又南,迳颍阴县故城西。魏明帝封司空陈
群为侯国。其水自城西分为二,枝津东南出,又东迳许昌城南,东流入濩陂水。
潩水又东南,与宣梁陂水合,陂水上承狼陂,于颍阴城西南,陂南北二十里,
东西十里。《春秋左传》曰:楚子伐郑,师于狼渊是也。其水东南入许昌县,迳
巨陵城北,郑地也。《春秋左氏传·庄公十四年》,郑厉公获傅瑕于大陵。京相
г唬候4衮O囟倍謇铮泄示蘖晖ぃ糯罅暌病F渌侄椋
谓之宣梁陂也。陂水又东南入潩水。潩水又西南流迳陶城西,又东南迳陶陂
东。
△东南入于颍。潧水出郑县西北平地。
潧水出郐城西北溪络坞下。东南流迳贾复城西。东南流左合泌水,水出贾
复城东,南流注于潧。潧水又南,右会承云山水,水出西北承云山,东南历
浑子冈东注,世谓冈峡为五鸣口,东南流注于潧。潧水又东南流,历下田川,
迳郐城西,谓之为抑泉水也。故史伯答桓公曰:君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若克
虢、郐,君之土也。如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疲o而食潧洧,修典刑以守
之,可以少固,即谓此矣。潧水又南,悬流奔壑,崩注丈馀,其下积水成潭,
广四十许步,渊深难测。又南注于洧,《诗》所谓溱与洧者也,世亦谓之为郐水
也。
△东过其县北,又东南过其县东,又南入于洧水。
自郐、潧东南,更无别渎,不得迳新郑而会洧也。郑城东入洧者,黄崖水
也。盖《经》误证耳。
△渠水出荥阳北河,东南过中牟县之北。
《风俗通》曰:渠者,水所居也。渠水自河与泲乱流,东迳荥泽北,东南分
泲,历中牟县之圃田泽北,与阳武分水。泽多麻黄草。故《述征记》曰:践县境
便睹斯卉,穷则知逾界。今虽不能,然谅亦非谬。《诗》所谓东有圃草也。皇武
子曰: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圃。泽在中牟县西,西限长城,东极官渡,北佩
渠水,东西四十许里,南北二十许里。中有沙冈,上下二十四浦,津流迳通,渊
潭相接,各有名焉。有大渐、小渐大灰、小灰、义鲁、练秋、大白杨、小白杨、
散哧、禺中,羊圈、大鹄、小鹄、龙泽、密罗、大哀,小哀、大长、小长、大缩、
小缩、伯邱、大盖、牛眠、等浦,水盛则北注,渠溢则南播,故《竹书纪年》梁
惠成王十年,入河水于甫田,又为大沟而引甫水者也。又有一渎,自酸棘受河,
导自濮渎,历酸棘,迳阳武县南出。世谓之十字沟而属于渠。或谓是渎为梁惠之
年所开,而不能详也。斯浦乃水泽之所钟,为郑隰之渊薮矣。渠水右合五池沟。
沟上承泽水,下注渠,谓之五池口。魏嘉平三年,司马懿帅中军讨太尉王凌于寿
春,自彼而还,帝使侍中韦诞劳军于五池者也。今其地为五池乡矣。
渠水又东,不家沟水注之,水出京县东南梅山北溪。《春秋·襄公十八年》,
楚蒍子冯、公子格率锐师侵费,右回梅山。杜预曰:在密东北,即是山也。其水
自溪东北流,迳管城西,故管国也。周武王以封管叔矣,成王幼弱,周公摄政,
管叔流言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公赋《鸱鸮》以伐之,即东山之师是也。《左传
·宣公十二年》,晋师救郑,楚次管以待之。杜预曰:京县东北有管城者是也。
俗谓之为管水。又东北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注黄雀沟,谓之黄渊,渊同一百
步。其一水东越长城东北流,水积为渊,南北二里,东西百步,谓之百尺水。北
入圃田泽,分为二水。一水东北迳东武强城北。《汉书·曹参传》称:击羽婴于
昆阳,追至页,还攻武强,因至荥阳。薛瓒云:按武强城在阳武县,即斯城也。
汉高帝六年,封骑将庄不识为侯国。又东北流左注于渠,为不家水口也。一水东
流,又屈而南转,东南注白沟也。
渠水又东,清池水注之,水出清阳亭西南平地,东北流迳清阳亭南,东流,
即故清人城也。《诗》所谓清人在彭,彭为高克邑也。故杜预《春秋释地》云:
中牟县西有清阳亭是也。清水又屈而北流,至清口泽,七虎涧水注之,水出华城
南冈,一源两派,津川趣别,西入黄崖沟,东为七虎溪,亦谓之为华水也。又东
北流,紫光沟水注之,水出华阳城东北,而东流,俗名曰紫光涧。又东北注华水。
华水又东迳棐城北,即北林亭也。《春秋》文公与郑伯宴于棐,子家赋《鸿雁》
者也。《春秋·宣公元年》,诸侯会于棐林以伐郑,楚救郑,遇于北林。服虔曰:
北林,郑南地也。京相г唬航褴粼妨晗赜泄柿窒纾谛轮1保试槐绷忠病
余按林乡故城,在新郑东如北七十许里,苑陵故城东南五十许里,不得在新郑北
也。考京、服之说,并为疏矣。杜预云:荥阳中牟县西南有林亭,在郑北。今是
亭南去新郑县故城四十许里。盖以南有林乡亭,故杜预据是为北林,最为密矣。
又以林乡为棐,亦或疑焉。诸侯会棐,楚遇于此,宁得知不在是而更指他处也?
积古之传,事或不谬矣。又东北迳鹿台南冈,北出为七虎涧,东流,期水注之,
水出期城西南平地,世号龙渊水。东北流,又北迳期城西,又北与七虎涧合,谓
之虎溪水,乱流东注,迳期城北,东会清口水。司马彪《郡国志》曰:中牟有清
口水,即是水也。清水又东北,白沟水注之。水有二源。北水出密之梅山东南,
而东迳靖城南,与南水合。南水出太山,西北流至靖城南,左注北水,即承水也。
《山海经》曰:承水出太山之阴,东北流注于役水者也。世亦谓之靖涧水也。又
东北流,太水注之。水出太山东平地。《山海经》曰:太水出于太山之阳,而东
南流注于役水。世谓之礼水也。东北迳武陵县城西,东北流注于承水。又东北入
黄瓮涧,北迳中阳城西。城内有旧台甚秀。台侧有陂池,池水清深。涧水又东,
屈迳其城北。《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七年,郑釐侯来朝中阳者也。其水东北流
为白沟,又东北迳伯禽城北,盖伯禽之鲁往迳所由也。屈而南流,东注于清水,
即潘岳《都乡碑》所谓自中牟故县以西,西至于清沟,指是水也。乱流东迳中牟
宰鲁恭祠南。汉和帝时,右扶风鲁恭,字仲康,以太尉掾迁中牟令。政专德化,
不任刑罚,吏民敬信,蝗不入境。河南尹袁安疑不实,使部掾肥亲按行之。恭随
亲行阡陌,坐桑树下,雉止其旁。有小儿。亲曰:儿何不击雉?曰:将雏。亲起
曰:虫不入境,一异;化及鸟兽,二异;竖子怀仁,三异。久留非优贤,请还。
是年,嘉禾生县庭。安美其治,以状上之。征博士、待中,车驾每出,恭常陪乘。
上顾问民政,无所隐讳。故能遗爱自古,祠飨来今矣。沟水又东北迳沈清亭,疑
即博浪亭也。服虔曰:博浪,阳武南地名也,今有亭,所未详也。历傅浪泽,昔
张良为韩报仇于秦,以金椎击秦始皇,不中,中其副车于此。又北分为二水,枝
津东注役水。清水自枝流北注渠,谓之清沟口。
渠水又左迳阳武县故城南,东为官渡水,又迳曹太祖垒北,有高台谓之官渡
台,渡在中牟,故世又谓之中牟台。建安五年,太祖营官渡,袁绍保阳武。绍连
营稍前,依沙堆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相御,合战不利。绍进临官渡,起
土山地道以逼垒。公亦起高台以捍之,即中牟台也。今台北土山犹在。山之东悉
绍旧营,遗基并存。渠水又东迳田丰祠北。袁本初惭不纳其言,害之。时人嘉其
诚谋,无辜见戮,故立祠于是,用表袁氏覆灭之宜矣。
又东,役水注之。水出苑陵县西,隟侯亭东,世谓此亭为却城,非也,盖
隟、却声相近耳。中平陂,世名之泥泉也,即古役水矣。《山海经》曰:役山,
役水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