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经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北屈,东南至狐奴县,西南,入于沽河。

昔彭宠使狐奴令王梁,南助光武起兵,自是县矣。漯馀水於县西南,东入沽

河。故《地理志》曰:漯馀水自军都县东,至潞,南入沽,是也。

○沽河

△沽河从塞外来。

沽河出御夷镇西北九十里,丹花岭下。东南流,大谷水注之。水发镇北大谷

溪,西南流,迳独石北界。石孤生,不因阿而自峙。又南,九源水注之。水导北

川,左右翼注,八川共成一水,故有九源之称。其水南流至独石,注大谷水。大

谷水又南迳独石西,又南迳御夷镇城西。魏太和中置,以捍北狄也。又东南,尖

谷水注之。水源出镇城东北尖溪,西南流,迳镇城东,西南流,注大谷水,乱流

南注沽水。又南出峡,夹岸有二城,世谓之独固门,以其藉险凭固,易为依据。

岩壁升耸疏通若门,故得是名也。沽水又南,左合乾溪水,引北川西南,迳一故

亭东,又西南注沽水。沽水又西南,迳赤城东。赵建武年,并州刺史王霸,为燕

所败,退保此城。城在山阜之上,下枕深隍,溪水之名,藉以变称,故河有赤城

之号矣。沽水又东南与鹊谷水合。水有二源,南即阳乐水也。出且居县,《地理

志》曰:水出县东。北流,迳大翮山、小翮山北,历女祁县故城南。《地理志》

曰:东部都尉治。王莽之祁县也。世谓之横水,又谓之阳田河。又东南迳一故亭,

又东,左与候卤水合。水出西北山,东南流迳候卤城北,城在居庸县西北二百里,

故名云候卤,太和中更名御夷镇。又东南流注阳乐水。阳乐水又东南傍狼山南,

山石白色特上,亭亭孤立,超出群山之表。又东南迳温泉东,泉在山曲之中。又

迳赤城西,屈迳其城南。东南入赤城河。河水又东南,左合高峰水,水出高峰戍

东南,城在山上。其水西南流,又屈而东南,入沽水。沽水又西南流出山,迳渔

阳县故城西,而南合七度水。水出北山黄颁谷,故亦谓之黄颁水,东南流注於沽

水。沽水又南,渔水注之。北出县东南平地,泉流西迳渔阳县故城南。应劭曰:

在渔水之阳也。考诸地说则无闻,脉水寻川则有自。今城在斯水之阳,有符应说,

渔阳之名当属此。秦发闾左戍渔阳,即是城也。渔水又西南,入沽水。又南与螺

山之水合,水出渔阳城南小山。《魏土地记》曰:城南五里有螺山,其水西南入

沽水。沽水又南迳安乐县故城东。《晋书地道记》曰:晋封刘禅为公国。俗谓之

西潞水也。

△南过渔阳狐奴县北,西南与漯馀水合为潞河。

沽水西南流,迳狐奴山西,又南迳狐奴县故城西,渔阳太守张堪于县开稻田,

教民种殖,百姓得以殷富。童谣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

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沽水又南,阳重沟水注之,水出狐奴山,南转迳

狐奴城西,王莽之所谓举符也。侧城南注,右会沽水。沽水又南,漯馀水注之。

沽水又南,左会鲍邱水,世所谓东潞也。沽水又南迳潞县。为潞河,《魏土地记》

曰:城西三十里有潞河,是也。

△又东南至雍奴县西,为笥沟。

漯水入焉,俗谓之合口也。又东,鲍邱水于县西北而东出焉,

△又东南至泉州县,与清河合,东入于海。清河者,派河尾也。

沽河又东南迳泉州县故城东,王莽之泉调也。沽水又东南合清河也,今无水。

清、淇,漳、洹、滱、易、涞、濡、沽、虖池,同归于海,故《经》曰派河尾

也。

○鲍邱水

△鲍邱水从塞外来,南过渔阳县东。

鲍邱水出御夷北塞中,南流迳九庄岭东,俗谓之大榆河。又南,迳镇东南九

十里西密云戍西。又南,左合道人溪水。水出北川,南流迳孔山西,又历密云戍

东,左合孟广水。水出下,甚嶒峻,峨峨冠众山之表。其水西迳孔

山南,上有洞穴开明,故土俗以孔山流称。水又西南至密云戍东,西注道人

水,乱流西南,迳密云戍城南,右会大榆河。有东密云,故是城言西矣。大榆河

又东南流,白杨泉水注之。北发白杨溪、望离,右注大榆河,又东南,龙刍溪水

自坎注之。大榆河又东南出峡,迳安州旧渔阳郡之滑盐县南,左合县之北溪水。

水出县北广长堑南,太和中,掘此以防北狄。其水南流迳滑盐县故城东,王莽更

名匡德也。汉明帝改曰盐田。右承治,世谓之斛临城,西北去御夷镇二百里,南

注鲍邱水。又南迳虒奚县故城东,王莽更之曰敦德也。鲍邱水又西南,迳犷平县

故城东,王莽之所谓平犷也。又南合三城水,水出臼里山,西迳三城,谓之三城

水,又迳香陉山,山上悉生槁本香,世故名焉。又西迳石窟南。窟内宽广,行者

依焉。窟内有水,渊而不流,栖薄者取给焉。又西北迳伏凌山南,与石门水合。

水出伏凌山,山高峻,岩鄣寒深,阴崖积雪,凝水夏结,事同《离骚》峨峨之咏,

故世人因以名山也。其水西南流注之,是水有桑谷之名,盖沿出桑溪故也。又西

南迳犷平城东南,而右注鲍邱水。鲍邱水又东南,迳渔阳县故城东,渔阳郡治也。

秦始皇二十二年置,王莽更名郡曰通潞,县曰得渔。鲍邱水又西南流,公孙瓒既

害刘虞,乌丸思刘氏之德,迎其子和,合众十万,破瓒於是水之上,斩首一万。

鲍邱水又西南历狐奴城东,又西南流注於沽河,乱流而南。

△又南过潞县西。

鲍邱水入潞,通得潞河之称矣。高梁水注之,水首受漯水于戾陵堰,水北有

梁山,山有燕剌王旦之陵,故以戾陵名堰。水自堰枝分,东迳梁山南,又东北迳

《刘靖碑》北。其词云:魏使持节、都督河北道诸军事、征北将军、建城乡侯、

沛国刘靖,字文恭,登梁山以观源流,相漯水以度形势,嘉武安之通渠,羡秦民

之殷富;乃使帐下丁鸿督军士千人,以嘉平二年,立遏于水,导高梁河,造戾陵

遏,开车箱渠。其遏表云:高梁河水者,出自并州,黄河之别源也。长岸峻固,

直截中流,积石笼以为主遏,高一丈,东西长三十丈,南北广七十馀步。依北岸

立水门,门广四丈,立水遏,长十丈。山水暴发,则乘遏东下,平流守常,则自

门北入,灌田岁二千顷,凡所封地百馀万亩。至景元三年辛酉,诏书以民食转广,

陆费不赡,遣谒者樊晨,更制水门,限田千顷,刻地四千三百一十六顷,出给郡

县,改定田五千九百三十顷。水流乘车箱渠,自蓟西北迳昌平,东尽渔阳潞县,

凡所润含,四五百里,所灌田万有馀顷。高下孔齐,原隰底平,疏之斯溉,决之

斯散,导渠口以为涛门,洒滮池以为甘泽,施加於当时,敷被於后世。晋元康

四年,君少子骁骑将军、平乡侯弘,受命使持节、监幽州诸军事,领护乌丸校尉、

宁朔将军。遏立积三十六载,至五年夏六月,洪水暴出,毁损四分之三,剩北岸

七十馀丈。上渠车箱,所在漫溢。追惟前立遏之动,亲临山川,指授规略,命司

马、关内侯逢惲内外将士二千人,起长岸,立石渠,修主遏,治水门,门广四丈,

立水五尺。兴复载利,通塞之宜,准遵旧制。凡用功四万有馀焉。诸部王侯,不

召而自至,繦负而事者盖数千人。《诗》载经始勿亟,《易》称民忘其劳,斯

之谓乎?于是二府文武之士,感秦国思郑渠之绩,魏人置豹祀之义,乃遐慕仁政,

追述成功。元康五年十月十一日,刊石立表,以纪动烈,并记遏制度,永为后式

焉。事见其碑辞。又东南流迳蓟县北。又东至潞县,注于鲍邱水。又南迳潞县故

城西,王莽之通潞亭也。汉光武遣吴汉、耿弇等破铜马、五幡于潞东,谓是县也。

屈而东南流,迳潞城南。世祖拜彭宠为渔阳太守,治此。宠叛,光武遣游击将军

邓隆伐之,军于是水之南。光武策其必败,果为宠所破,遗壁故垒存焉。鲍邱水

又东南入夏泽。泽南纡曲渚一十馀里,北佩谦泽,眇望无垠也。

△又南至雍奴县北,屈东入于海。

鲍邱水自雍奴县故城西北,旧分笥沟水东出。今笥沟水断,众川东注,混成

一渎,东迳其县北。又东与泃河合,水出右北平无终县西山、白杨谷。西北流

迳平谷县,屈西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