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经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曰治干也。馀水北至鄡阳县注赣水。

赣水又与鄱水合,水出鄱阳县东,西迳其县南武阳乡也。地有黄金采,王莽

改曰乡亭。孙权以建安十五年,分为鄱阳郡。鄱水又西流,注于赣。又有缭水入

焉。其水导源建昌县,汉元帝永光二年分海昬立。缭水东迳新吴县,汉中平中立。

缭水又迳海昬县,王莽更名宜生。——谓之上缭水,又谓之海昬江,分为二水。

县东津上有亭,为济渡之要。其水东北迳昌邑城而东出豫章大江,谓之慨口。昔

汉昌邑王之封海昬也。每乘流东望,辄愤慨而还,世因名焉。其一水枝分别注,

入于修水也。

△又北过彭泽县西。

修水出艾县西。东北迳豫宁县,故西安也,晋太康元年更从今名。修水又东

北迳永修县,汉灵帝中平二年立。修水又东北注赣水,其水总纳十川,同溱一渎,

俱注于彭蠡也。

△北入于江。

大江南赣水,总纳洪流,东西四十里,清泽远涨,绿波凝净,而会注于江川。

○庐江水

△庐江水出三天子都,北过彭泽县,西北入于江。

《山海经》三天子都,一曰天子鄣。王彪之《庐山赋·叙》曰:庐山,彭泽

之山也。虽非五岳之数,穹窿嵯峨,实峻极之名山也。孙放《庐山赋》曰:寻阳

郡南有庐山,九江之镇也。临彭蠡之泽,接平敞之原。《开山图》曰:山四方,

周四百馀里,叠鄣之岩万仞,怀灵抱异,苞诸仙迹。《豫章旧志》曰:庐俗,字

君孝,本姓匡,父东野王,共鄱阳令吴芮佐汉定天下而亡。汉封俗于鄡阳,曰

越庐君。俗兄弟七人皆好道术,遂寓精于宫庭之山。故世谓之庐山。汉武帝南巡,

睹山以为神灵,封俗大明公。元法师《庐山记》曰:殷、周之际,匡俗先生,受

道仙人,共游此山,时人谓其所止为神仙之庐,因以名山矣。又按周景式曰:庐

山匡俗,字子孝,本东里子,出周武王时,生而神灵,屡逃征聘,庐于此山,时

人敬事之。俗后仙化,空庐犹存,弟子睹室悲哀,哭之旦暮,事同乌号。世称庐

君,故山取号焉。斯耳传之谈,非实证也。故《豫章记》以庐为姓,因庐以氏,

周氏、远师,或托庐墓为辞,假凭庐以托称。二证既违,三情互爽。按《山海经》

创志大禹,记录远矣。故《海内东经》曰: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是曰

庐江之名,山水相依,互举殊称,明不因匡俗始,正是好事君子,强引此类,用

成章名耳。又按张华《博物志·曹著传》,其神自云姓徐,受封庐山。后吴猛经

过,山神迎猛,猛语曰:君王此山,近六百年,符命已尽,不宜久居非据。猛又

赠诗云:仰瞩列仙馆,俯察王神宅,旷载畅幽怀,倾盖付三益。此乃神道之事,

亦有换转,理难详矣。吴猛,隐山得道者也。《寻阳记》曰:庐山上有三石梁,

长数十丈,广不盈尺,杳然无底。吴猛将弟子登山,过此梁,见一翁坐桂树下,

以玉杯承甘露浆与猛。又至一处,见数人,为猛设玉膏。猛弟子窃一宝,欲以来

示世人,梁即化如指,猛使送宝还,手牵弟子,令闭眼相引而过。其山川明净,

风泽清旷,气爽节和,土沃民逸。嘉遯之士,继响窟岩。龙潜凤采之贤,往者忘

归矣。秦始皇、汉武帝及太史公司马迁咸升其岩,望九江而眺钟、彭焉。庐山之

北有石门水,水出岭端,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因有石门之目焉。水导双石之

中,悬流飞澍,近三百许步,下散漫十数步,上望之连天,若曳飞练于霄中矣。

下有磐石,可坐数十人。冠军将军刘敬宣,每登陟焉。其水历涧,迳龙泉精舍南,

太元中,沙门释慧远所建也。其水下入江。南岭,即彭蠡泽西天子鄣也。峰隥

险峻,人迹罕及。岭南有大道,顺山而下,有若画焉。传云匡先生所通至江道。

岩上有宫殿故基者三,以次而上,最上者极于山峰。山下又有神庙,号曰宫亭庙,

故彭湖亦有宫亭之称焉。余按《尔雅》云:大山曰宫。宫之为名,盖起于此,不

必一由三宫也。山庙甚神,能分风擘流,住舟遣使,行旅之人,过必敬祀而后得

去。故曹毗咏云:分风为贰,擘流为两。昔吴郡太守张公直自守征还,道由庐山。

子女观祠,婢指女戏妃像人。其妻夜梦致聘,怖而遽发,明引中流,而船不行。

合船惊惧,曰:爱一女而合门受祸也。公直不忍,遂令妻下女于江。其妻布席水

上,以其亡兄女代之,而船得进。公直方知史女,怒妻曰:吾何面目于当世也。

复下己女于水中。将渡,遥见二女于岸侧。傍有一吏立,曰:吾庐君主簿,敬君

之义,悉还二女。故干宝书之于《感应》焉。

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净,照见人形晨光初散,则延

曜入石,豪细必察,故名石镜焉。又有二泉,常悬注,若白云带山。《庐山记》

曰:白水在黄龙南,即瀑布也。水出山腹,挂流三四百丈,飞湍林表,望若悬素。

注处悉成巨井,其深不测。其水下入江渊。庐山之南,有上霄石,高壁纟面然。

与霄汉连接。秦始皇三十七年,叹斯岳远,遂记为上霄焉。上霄之南,大禹刻石

志其丈尺里数,今犹得刻石之号焉。湖中有落星石,周回百馀步,高五丈,上生

竹木。传曰有星坠此,因以名焉。又有孤石,介立大湖中,周回一里,竦立百丈,

矗然高峻,特为环异。上生林木,而飞禽罕集,言其上有玉膏可采,所未详也。

耆旧云;昔禹治洪水至此,刻石纪功,或言秦始皇所勒,然岁月已久,莫能辨之

也。

 卷四十

○渐江水斤江水

江以南至日南郡二十水

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渐江水出三天子都。

《山海经》谓之浙江也。《地理志》云:水出丹阳黟县南蛮中。北迳其县南,

有博山,山上有石,特起十丈,上峰若剑杪。时有录鼓潜发,正长临县,以山鼓

为候,一鸣,官长一年,若长雷发声,则官长不反,浙江又北历黟山,县居山之

阳,故县氏之。汉成帝鸿嘉二年,以为广德国,封中山宪王孙云客王于此。晋太

康中,以为广德县,分隶宣城郡。会稽陈业,洁身清行,遯迹此山。浙江又北迳

歙县东,与一小溪合。水出县东北翁山,西迳故城南,又西南入浙江。

又东迳遂安县南。溪广二百步,上立杭以相通,水甚清深,潭不掩鳞,故名

新定。分歙县立之。晋太康中,又改从今名。

浙江又左合绝溪,溪水出始新县西,东迳县故城南,为东西长溪。溪有四十

七濑,睿流惊急,奔波聒天。孙权使贺齐讨黟、歙山贼,贼固黟之林历山,山甚

峻绝,又工禁五兵。齐以铁杙椓山,升出不意,又以白棓击之,气禁不行,

遂和奇功平贼。于是立始新之府,于歙之华乡令齐守之。后移出新亭。晋太康元

年,改曰新安郡。溪水东注浙江。浙江又东北迳建德县南。县北有乌山,山下有

庙,庙在县东七里。庙渚有大石,高十丈,五尺围,水濑睿激而能致云雨。

浙江又东迳寿昌县南,自建德至此,八十里中有十二濑,濑皆峻崄,行旅所

难。县南有孝子夏先墓,先少丧二亲,负土成墓。数年,不胜哀卒。

浙江又北迳新城县,桐溪水注之。水出吴兴郡於潜县北天目山。山有高峻,

崖岭竦叠,西临峻涧。山上有霜木,皆是数百年树,谓之翔凤林。东面有瀑布,

下注数晦深沼,名曰蛟龙池。池水南流迳县西,为县之西溪。溪水又东南与紫溪

合。水出县西百丈山,即潜山也。山水东南流,名为紫溪,中道夹水,有紫色磐

石,石长百馀丈,望之如朝霞。又名此,水为赤濑,盖以倒影在水故也。紫溪又

东南流,迳白山之阴。山甚峻极,北临紫溪。又东南连山夹水,两峰交峙,反项

对石,往往相捍。十馀里中,积石磊场嘈希掳咨诚甘慈羲

水木相映,泉石争晕,名曰楼林。紫溪东南流,迳桐庐县东为桐溪。孙权藉溪之

名以为县目,割富春之地,立桐庐县。自县至於潜,凡十有六濑,第二是严陵濑。

濑带山,山下有石室。汉光武帝时,严子陵之所居也。故山及濑,皆即人姓名之。

山下有磐石,周回十数丈,交枕潭际,盖陵所游也。桐庐溪又东北,迳新城县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