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修政语下

周文王问於粥子曰:“闻问君子将入其职,则其於民也何如?”粥子对曰:

“唯。疑。请以上世之政诏於君王。政曰:君子将入其职,则其於民也,旭旭然

如日之始出也。”周文王曰:“受命矣。”曰:“君子既入其职,则其於民也何

若?”对曰:“君子既入其职,则其於民也,暯々然如日之正中。”周文王曰:

“受命矣。”曰:“君子既去其职,则其於民也何若?”对曰:“君子既去其职,

则其於民也,暗暗然如日之已入也。故君子将入而旭旭者,义先闻也;既入而

暯々者,民保其福也;既去而暗暗者,民失其教也。”周文王曰:“受命矣。”

周武王问於粥子曰:“寡人愿守而必存,攻而必得,战而必胜,则吾为此奈

何?”粥子曰:“唯。疑。攻守而战乎同器,而和与严其备也。故曰:和可以守

而严可以守,而严不若和之固也。和可以攻而严可以攻,而严不若和之得也;和

可以战而严可以战,而严不若和之胜也。则唯由和而可也。故诸侯发政施令,政

平於人者,谓之文政矣;诸侯接士而使吏,礼恭於人者,谓之文礼矣;诸侯听狱

断刑,仁於治,陈於行。其由此守而不存、攻而不得、战而不胜者,自古而至於

今,自天地之辟也,未之尝闻也。今也,君王欲守而必存,攻而必得,战而必胜,

则唯由此也为可也。”周武王曰:“受命矣。”

周武王问於王子旦曰:“敢问治有必成而战有必胜乎?攻有必得而守有必存

乎?”王子旦对曰:“有。政曰:诸侯政平於内而威於外矣,君子行修於身而信

於舆人矣。治民民治而荣於名矣。故诸侯凡有治心者,必修之以道而与之以敬,

然后能以成也;凡有战心者,必修之以政而兴之以义,然后能以胜也;凡有攻心

者,必结之以约而谕之以信,然后能以得也;凡有守心者,必固之以和而谕之以

爱,然后能有存也。”周武王曰:“受命矣。”师尚父曰:“吾闻之於政也,曰:

天下圹々,一人有之;万民藂丛,一人理之。故天下者,非一家之有也,有道者

之有也。故夫天下者,唯有道者理之,唯有道者纪之,唯有道者使之,唯有道者

宜处而久之。故夫天下者,难得而易失也,难常而易忘也。故守天下者,非以道

则弗得而长也。故夫道者,万世之宝也。”周武王曰:“受命矣。”

周成王年六岁,即位享国,亲以其身见於粥子之家而问焉,曰:“昔者先王

与帝修道而道修,寡人之望也,亦愿以教,敢问兴国之道奈何?”粥子对曰:

“唯。疑。请以上世之政诏於君王。政曰:兴国之道,君思善则行之,君闻善则

行之,君知善则行之。位敬而常之,行信而长之,则兴国之道也。”周成王曰:

“受命矣。”

周成王曰“敢问於道之要奈何?”粥子对曰:“唯。疑。请以上世之政诏於

君王。政曰:为人下者敬而肃,为人上者恭而仁,为人君者敬士爱民,以终其身。

此道之要也。”周成王曰:“受命矣。”

周成王曰:“敢问治国之道若何?”粥子曰:“唯。疑。请以上世之政诏於

君王。政曰:治国之道,上忠於主,而中敬其士,而下爱其民。故上忠其主者,

非以道义则无以入忠也;而中敬其士,不以礼节无以谕敬也;下爱其民,非以忠

信则无以谕爱也。故忠信行於民,而礼节谕於士,道义入於上,则治国之道也。

虽治天下者,由此而已。”周成王曰:“受命矣。”

周成王曰:“寡人闻之,有上人者,有下人者,有贤人者,有不肖人者,有

智人者,有愚人者。敢问上下之人,何以为异?”粥子对曰:“唯。疑。请以上

世之政诏於君王。政曰:凡人者,若贱若贵,若幼若老,闻道志而藏之,知道善

而行之,上人矣;闻道而弗取藏也,知道而弗取行也,则谓之下人也。故夫行者

善则谓之贤人矣,行者恶则谓之不肖矣。故失言者善则谓之智矣,言者不善则谓

之愚矣。故智、愚之人有其辞矣,贤、不肖之人别其行矣,上下之人等其志矣。”

周成王曰:“受命矣。”

周成王曰:“寡人闻之:圣王在上位,使民富且寿云。若夫富则可为也,若

夫寿则不在天乎?”粥子曰:“唯。疑。请以上世之政诏於君王。政曰:圣王在

上位,则天下不死军兵之事。故诸侯不私相攻,而民不私相斗阋,不私相杀也,

故圣王在上位,则民免於一死而得一生矣。圣王在上,则君积於道,而吏积於德,

而民积於用力。故妇人为其所衣,丈夫为其所食,则民无冻馁矣。故圣王在上,

则民免於二死而得二生矣。圣王在上,则君积於仁,而吏积於爱,而民积於顺,

则刑罚废矣,而民无夭遏之诛。故圣王在上,则民免於三死而得三生矣。圣王在

上,则使民有时,而用之有节,则民无厉疾。故圣王在上,则民免於四死而得四

生矣。故圣王在上,则使盈境内兴贤良,以禁邪恶。故贤人必用而不肖人不作,

则已得其命矣。故夫富且寿者,圣王之功也。”周成王曰:受命矣。”

卷十

○礼容语上

(原阙)

○礼容语下(杂事)

鲁叔孙昭子聘於宋,宋元公与之燕,饮酒,乐。昭子右坐,歌终而语,因相

泣也。乐祁曰:“过哉!君。非哀所也。”已而告人曰:“今兹,君与叔孙其皆

死乎?吾闻之,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已失,何以能

久?且吾闻之,主民者不可以媮,媮必死。今君与叔孙其语皆媮,死日不

远矣。”居六月,宋元公薨。间一月,叔孙婼卒。

晋叔向聘於周,发币大夫及单靖公。靖公享之俭而敬,宾礼赠贿同,是礼而

从,享燕无私,送不过郊,语说《昊天有成命》。

既而叔向告人曰:“吾闻之曰:一姓不再兴。今周有单子以为臣,周其复兴

乎?昔史佚有言,曰:‘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资。’今单子

皆有焉。夫宫室不崇,器无虫镂,俭也;身恭除洁,外内肃给,敬也;燕好享赐,

虽欢不逾等,让也;宾之礼事,称上而差,资也。若是而加之以无私,重之以不

侈,能辟怨矣。居俭动敬,德让事资,而能辟怨,以为卿佐,其有不兴乎?夫

《昊天有成命》,颂之盛德也。其诗曰:‘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

夙夜基命宥谧。’谧者,宁也,亿也;命者,制令也;基者,经也,势也;夙,

早也;康,安也;后,王也;二后,文王、武王。成王者,武王之子,文王之孙

也。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面治未成。及成王承嗣,仁以临民,故称

‘昊天’焉。不敢怠安,蚤兴夜寐,以继文王之业。布文陈纪,经制度,设犠牲,

使四海之内懿然葆德,各遵基道,故曰‘有成’。承顺武王之功,奉扬文王之德,

九州之民、四荒之国,歌谣文武之烈,累九译而请朝,致贡职以供祀,故曰‘二

后受之’。方是时也,天地调和,神民顺亿,鬼不厉祟,民不谤怨,故曰‘宥谧’。

成王质仁圣哲,能明其先,能承其亲,不敢惰懈,以安天下,以敬民人。今单子

美说其志也,以佐王室,吾故曰‘周其复兴乎’。”故周平王既崩以后,周室稍

稍衰弱不坠,当单子之佐政也,天子加尊,周室加兴。

晋之三卿,郄锜、郄犨、郄至,从晋厉公会晋诸侯於加陵,周单襄公在会。

晋厉公视远步高。郄锜见单子,其语犯;郄犨见,其语讦;郄至见,其语伐;齐

国佐见,其语尽。

单襄公告鲁成公曰:“晋将有乱,其君与三郄其当之乎?”鲁侯曰:“寡人

固晋而强其君,今君曰‘将有乱’,敢问天道乎?意人故也?”

对曰:“吾非诸史也,焉知天道?吾见晋君之容,而听三郄之语矣,殆必有

祸矣。君子目以正体,足以从之,是以观容而知其心。今晋侯视远而足高,目不

在体,而足不步目,其心必异矣。体目不相从,何以能久?夫合诸侯,国之大事

也,於是观存亡之徵焉。故国将有福,其君步言视听,必皆得适顺善,则可以知

德矣。视远曰绝其义,足高曰弃其德,言爽曰反其信,听淫曰离其名。夫目以处

义,足以践德,口以庇信,耳以听名者矣,故不可不慎也。偏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