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怀王是个好的凝结剂和催化剂,自从他加入楚军以来,形势就往好的方向走,项梁连续取得了东阿、濮阳、斩李斯之子李由等系列胜利。
是啊,堂堂方二千里的楚国,居然没有一个王,是难以想象的。
可惜好景不长,由于项梁太能打了,结果把自己打死了。项梁战死以后,楚怀王命令楚军诸部向彭城地区收缩。
楚怀王这时候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一些“不听从”的羊,笼络凝结成一个可以对抗狮子的集中的羊群。
楚怀王先从诸羊之中最“很”的项羽开刀,夺了项羽、吕臣的军,由他自己直接指挥。这是怕项羽势大欺主。
“楚王是我家所立的,何至于此呢。”项羽终于忍不住冒出这句话。
范增在一旁边淡淡地笑了一下:“你还年轻,楚王没有错。”他很欣赏这个八尺男儿,但他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呢。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当初你们要把他叫来。”项羽说。
“这是从民所望啊,民望的所在是什么,是复立楚国啊。你不能卷入这场运动却不知道这场运动的实。实和名要相符。有其实而无其名,实就要散落。有其名而无其实,实就行之不远。楚王就是给这场运动的实加上一个相符的名的不二之选。”
“亚父说的,也是。”项羽仰头长喘出了一个哑口无言的长气。
楚怀王知道,触怒一些羊的同时要拉拢一些羊。他觉得刘邦这人面善,于是把他封为为武安侯,让他驻守彭城以西北的砀郡——当然这也是刘邦自己打下的地盘。
还需要一头最大的羊。楚怀王觉得刘邦、吕臣都还达不到做领头羊的水平,如果他自己依旧是一个牧羊人的话。
新来的牧羊人要选一头由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崭新的领头羊。
这时候,宋义出现在他的视野。
在项梁死前不久,齐王的使者高陵君在出使去联络楚武信君项梁的时候,半路遇上了武信君项梁派至齐国求救兵的使臣宋义。俩人进行了一场史料失载的幕后交易。
当时得齐国,田儋已经战死,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相国是田荣,大将是田横。王侯将相都配齐了。田荣作为田儋的弟弟是实际的主事者。
从齐国的角度来讲,必须结好楚国,才能互相自保,并且更重要的是,齐王获得楚国支持,使自己在齐地各派系力量的竞争中立于不败。齐王迫切需要在楚怀王下面有一个高官是齐利益的守护神和促进者。从宋义角度来讲,要想凌压项羽、刘邦等诸将成为楚怀王看重和依赖的第一号高官,需要有一国譬如齐国的军事力量支持给自己撑腰。
如果他自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一克重的小砝码,有了齐国磁力线的助推力,他的分量就胜过一个秤砣。
“我真的希望齐楚能够交善啊,可惜我人轻言微。”
在驿站吃饭,宋义举着耳杯说。
耳杯是个小船样的漆器,红色的内底泛着酒的微光。
高陵君眨了眨自己的眼睛,瞳孔开始收缩,反复聚焦,好像一个发现了食物的变色龙,他鼓起勇气说:“寡君和下臣都以为宋将军韬略过人,如果宋将军愿意辱临敝国为相,实是寡君之不敢奢望之福。”
宋义放下杯子说:“我现在侍奉楚王,只能遥谢贵齐王的盛意了。”
“那么,宋将军的贵子宋襄,怀抱异禀,也堪为王者之佐啊。索性请您的贵子宋襄来齐国为相好了。”
宋义说:“犬子为人庸碌,名不副实,恐怕只能有辱王庭。”
高陵君说:“以宋将军文武韬略,诚能为楚王器重,贵公子又辱临齐国以为相,齐楚交善,岂不是两国共同之福?”
宋义的心终于落定了,对高陵君会心一笑:“人事尽在天意!”于是俩人高高兴兴地碰起杯来了。
十几天之后,高陵君随楚军到了彭城,以齐使者身份晋谒楚怀王。一定的礼仪和正式谈话过后,高陵君说:“项梁将军的败死,诚为可惜,若早听宋义将军之言,或许可以免乎此难啊。”
楚怀王说:“您是什么意思?”
高陵君说:“外臣日前出使项梁军,路途遇上宋义将军。宋义将军说,用兵最需慎重是在屡战屡胜的时候,屡战屡胜,将骄兵惰,很容易被敌军所乘。但是项梁将军不听宋将军的进言,终于兵败垂成,卒死甚众,致使楚王有今日之困窘。宋义将军不待兵交而先见败征,可谓是知道兵法韬略的人呐!”
楚怀王暗暗记下来,随后召见宋义谈话。
宋义进来,楚怀王求贤若渴地说:“请先生就眼下的兵事谈一下吧。”
宋义说起兵法和治国滔滔不绝,文辞飞扬,口吐音乐喷泉,言辞淋漓铺陈,逻辑绵密入扣,把个楚怀王听的膝盖不知不觉前移出了席子外面。连旁边的小羊都听的直打瞌睡(这好像不太合逻辑)!
每当宋义走后,楚怀王一个人就顿时如离群之雁,踽踽凉凉,倍感寂寞。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很有文学素养的楚怀王说。
获得了楚怀王的信任和敬佩以后,宋义建议楚怀王密结齐国,办法是:派宋义的儿子宋襄到齐国为相国。这对于齐国的好处是,齐国如果未来遭到攻击,或者齐王的地位受到威胁,宋襄可以拉来楚兵赞助。对于楚国的好处是,派宋襄去齐国参控齐国政事,可以使齐国一定意义上成为楚的从属国,可以调动齐军随楚军行动。对于楚怀王的好处事,如果楚怀王地位受到威胁,那么齐国宋襄那个棋子放在那里,可以拉动齐国遥为楚王呐喊撑腰。而对于宋义的好处是,有这个儿子在齐国立功,可以维系楚怀王对他得宠信,又拉着齐国人做后援团,自己在楚王朝廷中的地位,也才可以凌压群臣。
总之,这是一团乱麻一样三方得益的美满计划。
楚怀王遂把它决议下来了。
不待宋襄启程,时局像公元前207年诡异多变的天气一样,又出现了新的情况。章邯在消灭了“大泡沫”项梁的主力部队以后,觉得东南地区的小泡沫已经不值得挤压,遂把主力军队北上移动,北渡黄河去进攻赵国。
赵王歇吓坏了,派出使者相望于道路,数次来请楚怀王。
楚怀王和宋义等人研究后决定,派出一只野牛和一只角马,去对付章邯。野牛军北上,是楚国的主力,去解赵国之围,与章邯军决战;角马军西去,长驱直行向关中,章邯若分兵追救,则与野牛军决战必不能得意,若不分兵追救,则角马军直捣关中,径入咸阳,亡秦在此一举。
“章邯是个打花了眼的人啊,找不到自己最凶猛的敌人在哪里了,为什么不把这里的事情做完,跑到赵国去呢。”
楚怀王把这个计划反复推敲,他披着衣服,抱着小羊,站在王庭得院子里,月光从头顶倾泻而下,似乎看见了楚国的复兴就在不远。他像一个看瓜老头从他的一片瓜地里站起,而春天绿色的瓜秧就正在地球上蜿蜒。
彭城是在一马平原上,平原的日出,先是一线滚浪般的红云涌出地表,下面耸出太阳,火焰炽烈,照得南北西三个天边也都红了,好似君临天下一般。
楚怀王准备召开一次Kick…off Meeting。
在彭城里,被指定作为王宫的建筑里,楚怀王坐在主席(所谓主席,就是主要人物屁股下铺的席子,当时人们坐在地上,但是有席子,作用就像椅垫儿)。一群令尹啊、柱国啊、君侯啊、诸将啊,全体跪下,给楚怀王施礼,高呼大王,然后分到两厢侍坐下。
项羽施礼和坐下的姿势最规范,他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其他将军也不是粗鲁之辈,据后来的郦食其在观察了数十个经过他的家乡高阳的起义诸将后,对刘邦说:“这些诸将都是好苛礼自用。”意思就是讲求苛细繁琐的礼节,并自以为是。这令我们惊讶地感到,这些起义诸将,多数都应该是豪杰官吏来的,所以才会这样,而不是李自成的部将那种——看李的部将的名字“闯塌天”什么的,就知道都是农民出身。如果秦末运动主体是农民起义,为何掠地经过高阳的诸将先后数十人,都是“好苛礼自用”的人呢?而且不能听“大度之言”,即不喜欢大咧咧的发言者如郦食其。
相比之下,刘邦是最不好苛礼,也最大度(大咧咧)的。
项羽往对面瞧去,看见刘邦以目观鼻地坐着,尽量正经一些。刘邦本来是个魁伟的身量,现在一副大胡子也有点潦草了。他是从一百里以西的砀郡赶过来的。项羽记得几个月前自己和刘邦联手击秦,在杞县大破李由,刘邦手下的曹参阵斩李由,当时多么喜悦。刘邦项羽两人都是项梁麾下的骁将,在并肩战斗中所向无坚不摧。项梁败死,俩人还正在中原共同攻打陈留,看看形势不好,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