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忙有自己的良心答曰,“是的。我同你们有家族关系,我不能拒绝你们向我拜年,
可见我同你们不是路人。‘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还是你们乡
下人对,我一向所持的文明态度,君子态度,完全不合乎国情了,本着这个态度讲
学问谈政治,只好讲社会改革,只好崇拜西洋人了,但一点没有历史的基础了!”
接着莫须有先生佩服陶渊明,陶渊明那样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换一句话说他瞧
不起当时的国家社会政府官吏,而他那样讲究家族关系,一面劝农,自己居于农人
地位,一面敦族,“悠悠我祖,爱自陶唐”,“同源分流,人易世疏,慨然寤叹,
念兹厥初”,在魏晋风流之下有谁像陶公是真正的儒家呢?因为他在他常当中过日
子。别人都是做官罢了,做官反而与社会没有关系。农人是社会的基础,农人生活
是真实的生活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在这里了。否则是做官。一做官便与民
无关。所以中国向来是读书人亡国的,因为读书人做官。中国的复兴向来是农民复
兴的,因为他们的社会始终没有动摇,他们始终是在那里做他们的农民的,他们始
终是在那里过家族生活的。中国古代的圣人都是农民的代表,故陶诗曰“舜既躬耕,
禹亦稼墙”,后代做皇帝的也以知道稼穑艰难为唯一美德了。难怪陶渊明总是喜欢
同乡下人喝酒,“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他是知道农人的辛苦,而且彼此忠
实于生活了。于是莫须有先生很感谢太太预备了新年喝酒的菜,自己在土桥铺买的
那两条大鱼也真是很有意义了,此地是山乡,山乡佃农从来没有吃过大鱼的,据说
高山土著请客有一盘菜是“木鱼”,即是拿木头雕一尾鱼,表示鱼的名贵,徒徒心
向往之而已,主人待客之诚而已。但莫须有先生家的拜年客都是来拜年,都没有拜
年吃饭的意思,他们从来不被请吃饭,因为大家都是贫家,自己的食粮够一年吃的
(只有冯竹老一家)便算是托天之福了,哪里还给人吃呢?今天莫须有先生太太特
地为他们做了许多菜,没有到吃饭的时候,他们是绝对的不知为不知了。龙子等三
个小儿则本来以拿糖为目的。往下都属于莫须有先生太太的传记范围了。莫须有先
生始终是笑而不言。
三个小儿,一齐挤到里屋里去。莫须有先生太太在里屋里。里屋之门甚小,故
曰挤。一齐拜年,如磕头虫。莫须有先生太太在县城家里时,每年有此热闹光景,
因为离娘家近,娘家的侄儿辈都来了,人数在十人左右,旁人都羡慕莫须有先生太
太娘家的人丁旺。侄子向姑母拜年,如满地磕头虫。想不到到这个穷乡僻壤来也是
人多嘴众了,这真叫莫须有先生太太欢喜。于是拿东西出来分,每人兜着花生,兜
着糖粑,另外还兜着云片糕,兜着龙酥饼,这是三个小儿未曾得见的。但不见□儿
来,莫须有先生太太问道:
“□儿怎么没有来呢?”
□儿的爸爸从外面屋子里答道:
“他怕人,他不来。”
说这话时,仿佛人生真有不足处。
“这是□儿的,龙子替我拿给他。”
龙子拿着便走了,弟与妹也便走了,□儿虽然没有来也拿了一份儿走了,同时
又只有□儿的爸爸坐在那里最是心安理得了。此地人情,或者是各地人情亦未可知,
小孩子得了人家给的东西,必要赶快拿回家去给妈妈看,授者希望如此,受者小孩
子的妈妈亦希望如此,简直是翘首而企望之,一方面是怕人情失落了,即莫须有先
生太太亦如此,一方面是看看“我的小孩子到底得了一点什么?”此事可谓完全不
以小孩子为主,莫须有先生常常为小孩子抱不平,因为小孩子总应该首先是吃东西,
何以拿回去给妈妈看呢?而奇怪,小孩子都不要吃,直到见了妈妈之后才要吃了。
大概小孩子是见了妈妈才要吃的。以前是视觉,见了妈妈才是食觉。
照例,新年拜年,当主母的,只受小孩子的拜,不受成年人的拜,故当主母的
亦不见成年人拜者的面。家族之间情形则略有不同,主母受拜,即是主母出来见面,
无可无不可。今天莫须有先生之家情形更不同,若莫须有先生太太不出来,则几个
庄家汉对着莫须有先生的庄严面孔必无所措手足了,结果大家坐的时间是不会久的。
故小儿们的赏赐发出去之后,莫须有先生太太便从里屋里喊出口号道:
“你们三位拜年客都不要走了!”
三位拜年客都连忙回答道:
“二奶奶,拜年!”
“‘到屋就是年’,——你们都不要走了,我拿茶给你们喝。”
谚云,“到屋就是年”,意思是说到屋就等于拜年,不必真个的要拜也。莫须
有先生太太尚在里屋忙于拿茶他们喝。拿出来乃是四个碟子,一碟花生,一碟瓜子,
一碟酥糖,一碟龙酥饼。这些东西都非莫须有先生太太亲手拿不可,因为小孩年幼,
不能帮着作事,莫须有先生是拜年客的主要的对象,今天当然不便帮着作事了。三
位拜年客,都被庄严面孔的莫须有先生陪着坐着,莫须有先生太太一出里屋的门,
一齐便都站起身,一齐说道:
“二奶奶,拜年!”
“不拜不拜,礼是个意思,‘到屋就是年’,——你们看我手上拿着东西,怎
么受你们的拜呢?”
是的,三个庄家汉就都看一看那手上拿着东西,四个碟子,四个碟子里的什么
一眼都看清楚了,连忙便不用得再看了。天下的事情都没有假的,难怪读书人家高
贵,难怪旁人都敬重吾家莫须有先生,这四个碟子里装的东西不是真的吗?这个反
乱年岁哪里有呢?其实他们的本意是说一个碟子,这个碟子里的酥糖。
接着一人倒一杯茶,也是生平第一次喝这一杯热茶了。茶真是热得好。莫须有
先生从旁窃笑,中国的农人一方面是勤苦,另一方面因勤苦之故也非常之懒散,或
许是病态,因为他们比莫须有先生斯文人还喜欢喝茶了。莫须有先生只喝开水。他
们贪喝茶正如贪吃烟。
“请,你们请,随意请。”
莫须有先生太太坐在一旁请他们请。莫须有先生太太今天是一年最闲的日子,
凡属主母,都以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天为最闲的日子,这三天虽然拜年忙,有客来,
有的客要留吃饭,然而佳肴美味尽其所有都于去年年底预备好了,饭也于去年年底
煮熟了,共吃三天,谓之“吃剩饭”。吃剩饭者,预兆仓禀实有吃有剩也。莫须有
先生颇喜欢这个风俗,等于替农村社会的主母放三天假。
“这个酥糖是白糖做的,是垅坪来的,是垅坪的一个学生从莫须有先生读书送
莫须有先生的,黄梅县现在没有得买,有的都是假的,不甜,因为白糖贵,就是太
平时候也是垅坪的酥糖好吃。”
三位拜年客不敢赞一辞。
“你们怎么不吃呢?东西不是摆样式的,你们只管吃!”
莫须有先生窃笑主母武断了一点,东西有时是摆样式的,所谓“尔爱其羊,我
爱其礼。”
最后还是花子发表意见:
“二奶奶,我们吃瓜子,这个东西我们也总没有吃过,大概也总是田地里长的。”
花子开始伸手抓了一粒瓜子拿在眼前尽看尽看,惹得大家都笑了。于是大家都
吃瓜子了。花子又连忙道:
“这个东西还很不容易吃,——我剥不开。”
大家又笑了。莫须有先生太太使也向着莫须有先生笑道:
“我去年叫你买瓜子,你说瓜子有什么用处呢?乡下人都不吃!你看,现在是
我的话对了罢!——我是这样想,你们来拜年,莫须有先生又不陪你们打牌,要坐
到吃饭的时候不太难坐吗?剥瓜子吃大家谈谈话儿,一会儿饭就熟了,——我告诉
你们,你们今天都不要走,就在这里吃饭,莫须有先生早已为你们买了鱼,——我
现在去烧炉子,一会儿就熟了,——你们吃瓜子。”
莫须有先生太太这一连串话转了好几个方向,说到最后自己坚决地转到厨房里
去了,只剩了莫须有先生的庄严面孔陪着三位拜年客了。三位拜年客因此不知道事
情怎么办,今天似乎一定要在本家先生家里吃饭了。于是他们立刻入于自然状态了,
三人也不要莫须有先生奉陪,三人自己说话了。从此以后,他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