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须有先生于腊月二十八日从县城回龙锡桥,经过土桥铺时,看见土桥铺街上摆了
许多大鱼卖,回来告诉太太道:
“土桥铺街上同太平时县城里一样,有许多卖鱼的,有许多大鱼。”
“有白鱼么?”
“有。”
莫须有先生说着便活现着许多白鱼,这些鱼虽然不在水里,莫须有先生一向作
小说的丰富的想象便是水了。
“正月里我们应该请这里几位本家吃饭,他们都是晚辈,特意请他们来他们恐
不肯来,他们一定来拜年,我们先把菜预备着,他们来拜年就留他们吃饭。乡下有
什么吃的?土桥铺有鱼卖,最好,就是鱼肉两样,鱼又买两样,买大白鱼做一大钵
鱼圆,鲤鱼总一定是有的,买大鲤鱼煮一个全鱼装一钵,另外一钵肉,一钵狮子头,
共四个菜。”
龙锡桥有一家卖肉的,肉已经于腊月二十六日买回来了,合了“二十六,买年
肉”的谚,故莫须有先生太太只考虑着买鱼的事。连忙又道:
“明天要还是下雪,你怎么去呢?”
说着望着外面的大雪,人情的温暖与恩爱何以“自然”完全不能同意呢?而莫
须有先生明天一定要去办年的,因为办年就只有明天一天了,后天三十日照例街上
没有卖东西的了。就不说请客要办莱的话,家里两个小孩子,好容易盼到今年平安
在乡下过年,能不买点东西么?而莫须有先生今天刚从城里回来,走了三十五里的
长途,明天又要冒雪到土桥铺去么?莫须有先生大约因为走得乏了,他的豪放性格
果然暂时束之高阁,懒懒地答道:
“明天再说罢,——明天也许晴了。”
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莫须有先生太太还说了这句不完全的话:
“现在盐贵,很少有人做豆腐乳,……”
莫须有先生知道太太是要做豆腐乳。太平时,盐贱,乡下人过年都是做豆腐乳
的,故谚云:“二十五,打豆腐。”二十五,即腊月二十五日。今年腊月二十五做
了豆腐乳,可以供明年一年的甚至多年的不时之需。莫须有先生太太想做豆腐乳,
而话不便出口,不便出口之故有二,一是盐贵,从前做豆腐乳是俭,现在则是奢;
二,假使明日大雪呢,要做豆腐乳岂不等于吩咐莫须有先生冒着雪出门么?然而莫
须有先生心知其意,莫须有先生之为人心知其意便放心不下,他便非体贴人把这事
做好不可,所以无论正面或反面吩咐莫须有先生做一件事便无须再吩咐的,结果总
是太太胜利的,即是说事做成功了。
“做豆腐乳要买多少黄豆呢?”
“做一窠要一斗,做半案五升,现在做只做半案,盐太贵了,——明天再说罢。”
这一说,莫须有先生太太实在觉得盐大贵了,现在涨到五角一斤。“明天再说
罢”,同刚才莫须有先生的“明天再说罢”语气完全不同,莫须有先生重于说“去”,
即是明天到土桥铺去;莫须有先生太太重于说不去,若说去,若天下雪呢,岂不等
于吩咐莫须有先生去么?
二十九日大早,雪地里没有一个人走路,莫须有先生独行于往土桥铺的路上。
由龙锡桥往土桥铺,要走一段蕲黄广一带有名的横山大路,山如长江大河,一路而
来,路如长江大河的岸。此刻大雪则高山如天上的白云,不知是近是远,而路无人
迹,只是一条洁白的路,由人心去走不会有错误的了,又仿佛是经验告诉你如此的。
莫须有先生本着人生的经验如此往前走,走过三衢铺则把高山撇开了,即不走横山
大路了,再是平野了,是黄梅县山乡一片肥沃的平野了。土桥铺之所以富足,便因
为这个平野了。踏上平野,离了山,却有一小河流跟着走,这个平野之所以肥沃,
便因为这条河流了。土桥铺之所以名土桥铺,实际上并没有桥,古时大约有桥,民
国三十年以后由一新任乡长建了一长桥,便因为这条河流了。莫须有先生本来是一
空倚傍独往独来的人,走在这个平野上倒觉得孤独了,水不知怎的不如山可以做行
路的伴侣了,山倒好像使得自己没有离群似的,水的汩汩之音使人更行更远更孤寂。
因为孤寂的原故,乃完全是感情用事,为什么这么的清晨一个人走在雪路上呢?有
谁知道我的伟大呢?世界明明是有知,何以大家都认为无知呢?我不是做父亲我今
天早晨不出来走路了,因为我自己小孩子的原故我要买点东西过年。我不是做丈夫
我今天早晨不出来走路了,因为我体贴妻的心情要买鱼待客买黄豆做豆腐乳。她之
为人事不如愿是不甘心的,无心之间要发脾气的。那么莫须有先生已经打定主意买
黄豆了,只买五升,便是五升己有相当的重量,将怎么拿回呢?他望见后面有一挑
柴的来了,心为之喜,他可以等一会儿,同挑柴人攀谈攀谈,他也一定是往土桥铺
卖柴的,回头他可以托他把黄豆带回来了。莫须有先生这样想时,挑柴的——莫须
有先生一见他觉得压在他的肩膀上的分量太重了,大雪里他额上完全是汗了。莫须
有先生便在道旁做一首白话诗:
我在路上看见额上流汗,
我仿佛看见人生在哭。
我看见人生在哭,
我额上流汗。
莫须有先生在人群之中,即如此刻清早遇见一个人,每每感得人生辛苦了,有
时牛马也辛苦了,但人生的语言是无用的,因为不足以说辛苦,而辛苦足以代表人
生的意义,即是苦,即是人与人的同情心了。莫须有先生没有同挑柴人说话,因为
他没有那样卑鄙,忘记别人的辛苦,记得自己的私事,彼此算是路人走过去罢了。
这时上桥铺已经近在目前,走路人望见了目的地亦足以代表人生的意义,其事甚可
喜,自己的跋涉明明有一个目的了,而且路上的寂寞只有同类可以安慰之了,故远
远望见房屋就欢喜,见了面却又每每是仇人,莫须有先生很觉好笑,他虽丝毫没有
仇人之意,但是事实,因为他首先遇见的是八月间莫须有先生向他买白糖的人。土
桥铺只有此人开的铺子最大,他是开铺子,他是卖东西的,而他站在他的宽广的铺
门口买东西,即是买柴。大清早是卖柴的时候,亦即是商人买东西的时候,他见了
莫须有先生以莫须有先生的真名姓同莫须有先生打招呼:
“你先生这么早上街来了,请进来坐一坐。”
莫须有先生瞥见他店里有黄豆,就乘机进去买黄豆而已,至于那人为什么前倨
而后恭,而且他今天何以认得莫须有先生,莫须有先生一概认为是没有价值的事了,
他认为商人都不及农人可取。莫须有先生也确是不念旧恶。他向他问黄豆的价钱,
比平时当然要高好些,因为黄豆是孔垅的土产,孔垅是敌区,运输不易。但还不是
一个压迫性的价目,因为莫须有先生不久便忘记了。若盐涨到五角一斤,则莫须有
先生感得压迫,故记得清清楚楚了。莫须有先生买了五斤盐,也在此家店里买的。
你买五斤盐,显得你很阔气,你买五升黄豆又显得你不阔气了,那么你家只做半案
豆腐。莫须有先生看得出商人面上的表情了。莫须有先生自己解释道:
“我家人口少,有半窠豆腐就够了。”
莫须有先生这一解释时,自己觉得自己很可笑,自己在商人面前不能够“人不
知而不愠”了,怕人家说他家贫了。
“先生从前在北京住得很久,现在到乡下来,委屈委屈。”
莫须有先生心想,他到土桥铺一共不知有几回,大约有五六回,第一回买白糖,
最后一回是昨天从城里转头,再加之进城去那天的经过,已是明明白白三回了,中
间有两三次来探听敌人打游击的消息,从什么时候起这位掌柜的已经注意莫须有先
生呢?说起莫须有先生,本来乡人没有不知道的,未见其人罢了,其人在门前经过,
有识者俟其人经过之后便街谈巷议了。商人印象最深,这位掌柜的更有一块银洋的
印象,他还记得是一块“相洋”,即“袁世凯”,他贪了莫须有先生的便宜收进来
了。“袁世凯”在这个商家里,据说可以汗牛充栋了,而他收的莫须有先生的一块,
因莫须有先生之故,单独地留一个印象了。他今天对于莫须有先生改变态度,简直
有点故意解释前嫌。而莫须有先生看不出他说话的诚意,微微一笑置之。赶快数钱,
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