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冰心文选》。其平日作文则莫须有先生偶尔抽出一李姓学生在私塾里的作文本一
看,开首是一篇“张良辟谷论”,这个私塾的老师便是攻击莫须有先生的那腐儒。
要教这些小学生,大孩子,读国语,写国语,不是一件顺利的事,但莫须有先生他
说他有把握。他把小学的国语课本从第一年级至第六年级统统搜集来一看,都是战
前编的,教育部审定的,他甚是喜悦,这些课本都编的很好,社会真是进步了,女
子的天足同小学生的课本是最明显的例子,就这两件事看,中国很有希望。这都是
为都会上的小学生用的,对于乡村社会的小学生,对于金家寨的大孩子,则不适宜。
此时,民国二十八年,教科书也没有得买,莫须有先生所搜集的都是荒货,于是莫
须有先生不用教科书,由自己来选择教材了。这里莫须有先生想附带说一句话,关
于中国文化是否应该全盘西化的问题,莫须有先生认为是浅识之人的问题,而中国
教国语的方法则完全应学西人之教其国语,这是毫无疑问的。中国的小学教科书便
是全盘西化。独是中学教科书又渐渐地走入《古文观止》的路上去了,这是很可惜
的事。莫须有先生因为教小学国语而参考到中学国文教科书,于是又受了一个大大
的打击,觉得世事总不能让人满足了。他虽不以他所搜集的国语教科书做教材,他
却把这些战前的教科书都保存起来,各书局出版的都有,各年级的也都有,他预备
将来拿此来教纯了。莫须有先生如果有珍本书,这些教科书便是莫须有先生的珍本
书。纯后来果然从一年级的猫狗读到三年级的瓦特四年级的哥伦布了,而日本乃投
降。莫须有先生教金家寨的大孩子到底拿什么教呢?他教“人之初”,教“子曰学
而”,教“关关雎鸠”。然而首先是来一个考试。这个考试是一场翻译,教学生翻
译《论语》一章。莫须有先生用粉笔将这一章书写在黑板上: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大孩子们便一齐用黄梅县的方言质问莫须有先生,用国语替他们翻译出来是这
样:
“先生,你写这个给我们看做什么呢?这是《上论》上面的,我们都读过。”
“你们都读过,你们知道这句话怎么讲吗?你们各人把这句话的意思用白话写
在纸上,然后交给我看。”
“这样做,为什么呢?有什么用处呢?”
“你们给我看,我给你们打分数。”
大孩子是私塾出身,向来虽爱好虚荣,却无所谓得失,现在听说“打分数”,
仿佛知道这是法律的赏罚,不是道义的褒贬,一齐都噤若寒蝉,低头在纸上写了,
有的瞪目四面望。这使得莫须有先生甚有感触,便是,人生在世善业与恶业很难分,
换一句话说,中国的儒家有时是理想,而法家是事实,即如此时做教师的要答复学
生的质问,以道理来答复是没有用的,“打分数”马上便镇压下去,天下太平了。
而这一个效果,对于教育的根本意义,又算不算得效果呢?可笑的,莫须有先生一
旦当权,也不知不觉地做起法家来了。
孩子们的试卷,莫须有先生一个一个的看了下去,给了他甚大的修养,想起孔
子“学不厌海不倦”以及“有教无类”的话,——孔子的这个精神,莫须有先生在
故乡教学期间,分外地懂得,众生品类不齐,不厌不倦,正是“不亦悦乎”“不亦
乐乎”了。有时又曰“后生可畏”,老则不足畏。由这些孩子们写在纸上的字句,
使人想到有口能说话已是人类之可贵,何况文字呢?那么作文不能达意,同时无意
可达,应不足异了。莫须有先生考虑到以后的教学方法,首先要他们有意思,即作
文的内容;再要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一个句子”。在第二次上课的时候,莫须有先
生是最好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榜样,和颜悦色,低声下气,而胸中抱
着一个整个的真理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空空如也,他以这个态度,把学生们的翻
译卷一个一个的发下去了,告诉他们道:
“你们的卷子我都没有打分数,你们是第一回写白话,还不知道什么叫做一句
话,慢慢地我要教给你们,等你们进步之后,我再给你们定分数。昨天的试题应该
这样做:孔子说道,‘谁说微生高直呢?有人向他讨一点儿醋,他自己家里没有,
却要向他的邻家讨了来给人家。’”
莫须有先生把这句翻译在黑板上写了出来,班上有一个顶小的孩子发问道:
“先生,孔子的话就是这个意思吗?这不就是我们做菜要用酱油醋的醋吗?”
“是的,孔子的话就是这个意思,孔于的书上都是我们平常过日子的话,好比
你是我的学生,有人向你借东西,你有这个东西就借给人,没有便说没有,这是很
坦直的,为什么一定要向邻人去借来给人呢?这不反而不坦直吗?你如这样做,我
必告诉你不必如此。微生高大家都说是各国的直人,孔子不以为然,故批评他。”
“那么孔子的话我为什么都不懂呢?”
“我刚才讲的话你不是懂得吗?孔子的话你都懂得,你长大了更懂得,只是私
塾教书的先生都不懂得。我教你们做这个翻译,还不是要你们懂孔子,是告诉你们
作文要写自己生活上的事情,你们在私塾里所读的《论语》正是孔子同他的学生们
平常说的话作的事,同我同你们在学校里说的话作的事一样。”
莫须有先生的门弟子当中大约也有犹大,这一番话怎么的拿出去向私塾先生告
密了,一时舆论大哗,在县督学面前(县督学姓陶,恰好是金家寨附近的人)对莫
须有先生大肆攻击。同时有些父老,他们是相信新教育的,失了好些期待心,也便
是对于大学教员莫须有先生怀疑,孔子的书上难道真个讲酱油吗?
莫须有先生第一训练学生作文要写什么。第二,知道写什么,再训练怎么写,
即是如何叫做一个句子。为得要使得学生知道如何叫做一个句子,莫须有先生在黑
板上写三字经给他们看,问他们道:
“这是什么?”
“《三字经》。”
学生有点不屑于的神气。
“那里算做一句呢?”
“人之初。”
“不对,——我且问你们,‘子曰学而’算不算得一句呢?”
“子曰学而是一句。”
“不对,——‘子曰学而’怎么讲呢?凡属一句话总有一个完全的意思,好比
你们喜欢在人家的背上写字,我亲自看见一个人写‘我是而子’,‘而子’虽然错
写了,应该是‘儿子’,然而‘我是而子’四个字有一完全的意思,字写白了,意
思不错。‘子曰学而’有什么意思呢?‘子曰’是‘孔子说’,‘学’就是求学,
‘而’是‘而且’,那么‘子曰学而’如果是一句,岂不是‘孔子说求学而且’吗?
所以‘子曰学而’决不是一句,只是乡下先生那么读罢了,要‘子曰学而时习之’
才有意义可讲,是不是?”
“是,——先生,我知道,‘人之初’不能算一句,要‘人之初性本善’算一
句。”
“是的。”
莫须有先生说着把那说话的学生一看,又是首先发问的那个顶小的孩子了。于
是学生都改变了刚才不屑于《三字经》的神气,同辈中也有人听来津津有味了。
莫须有先生接着在黑板上写四个字——
关关雎鸠
连忙问他们道:
“这四个字你们读过吗?”
“读过,《诗经》第一句。”
“这四个字算得一句吗?”
学生都不敢回答了,都怕答错了。慢慢地那顶小的孩子道:
“先生,我说这四个字算得一句。”
莫须有先生连忙回答他道:
“我说这四个字算不得一句,要‘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八个字才算一句。凡属
一句话总有一个主词,一个谓语,好比‘我说话’是一句话,‘我’是主语‘说话’
是谓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雎鸠’是主词,‘在河之洲’是谓语,意思是
说有一雎鸠在河洲上,‘关关’则是形容那个雎鸠,故单有‘关关雎鸠’不能算一
句话,必要‘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才是一句话了。”
关于关关雎鸠不能算一句的消息传布出去之后,社会上简直以为了不得,连一
位不爱说话的秀才也坚决地表示反对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