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尝献一诗。诗曰:
并力攻辽盟共寻,功成力有浅和深。
君王莫听捐燕议,一寸山河一寸金。
由此金人要求不已,故无许燕之意。七月,金人来归燕山六州。那六州是甚
州涿州,易州,顺州,景州,檀州,蓟州。既是六州地,童贯、蔡攸帅师入燕,
初称交割,又称宣抚。燕之金帛、子女、职官、民户,尽为金人席卷而去。朝廷
捐岁币数百万,仅得空城而已。童贯、蔡攸奏抚定燕城,燕城老幼,欢迎呼谒,
南向烧香,上祝圣寿。其地自冬至及春皆无雨,才王师抚定,雨泽随降。王黼率
百官称贺。于是降赦两河、燕、云等路。
金国阿骨打死,其弟吴乞买改名晟,嗣立。八月,辽将夔离不犯燕山,我师
伐之。后有人一诗云,诗曰:
世事皆然未必然,是非谁定百年前;
今人不恨宣和误,却恨宣和误伐燕。
宣和五年五月,燕人张瑴仕辽,知契丹必亡,尽籍丁壮得五万,密地教练兵
卒为备。金人既取燕,粘罕谓参政康公弼道:“我欲遣兵擒张瑴何如”公弼答曰:
“若以兵加之,是趋其叛也。”公弼昔居平州,愿轻身见张瑴,谕以金国招徕之
意。瑴谢曰:“契丹八路,今所留者,仅平州耳,怎敢有反心所以未释甲者,盖
防备肃幹耳。”厚赂康公弼。公弼以其语告粘罕,粘罕信之,将平州改南京,命
张瑴同平章事。及是年,吴乞买新立,遂遣左企弓等归。
时燕人怕远徙,私诉于张瑴曰:“企弓不谋守燕,而使吾民流离至此。近闻
天祚复振,若明公仗义,首图兴复,先责企弓等罪而杀之;纵燕人归南朝,宜必
纳。如金人复来,内用平州之兵,外借南朝之援,又何惧乎”瑴召翰林学士李石
问之,石以为然。遂执企弓,数其罪而杀之。李石与三司使高履,同诣燕山,说
王安中云:“平州形势之地,张瑴总练之才,足以御金人,安燕境,幸招致之。”
安中送李石、高履赴阙,诣王黼白事。朝廷从其请。张瑴以平州来降附。
金人听得张瑴叛归我朝,遣阇毋国王部领军马二千人攻之。张瑴统所部兵拒
战。阇毋国王自知兵少,更不接战,大书于州门云:“今冬复来。”遂不交锋而
退。张瑴虚自张大,以捷闻于宣抚司。金人之叛盟,亦指纳张瑴为南朝失信之罪
也。
且说那徽宗自得燕山之后,与高俅、杨戩、朱勔、王黼之徒,无日不歌欢作
乐。遂于宫中内列为市肆,令其宫女卖茶卖酒,及一百二十行经纪买卖皆全。有
时上皇妆乞化贫子,行乞于中,以取其乐。又为长夜之饮,以宵达旦。及使民夫
增修万岁山,重运太湖石,自苏、杭起程达汴,人家有一丁,着夫一名,两丁着
夫两名,民不聊生,两河岸边,死于相枕,冤苦之声,号呼于野,上竟不知之也。
后半载,徽宗与林灵素、李明妃,并高俅、杨戩宴于千秋庭。是夜月色如昼,
徽宗与林灵素、明妃三人赏月,酒阑,令林灵素宿于禁内。徽宗与李妃寝睡不着,
披衣而起,与国师闲话,坐于千秋庭。徽宗道:“见说月宫方圆八百里,若到广
寒宫,须有一万亿,如何得到”林灵素闻言道:“陛下要看广寒宫甚易。”望空
用手一招,见青鸾二只落于帝前。林灵素请天子上青鸾之背,林灵素也跨一只,
“请陛下合眼”,喝声“起”,二人乘青鸾望乾方西北而升。
不多时,交天子开眼,时过一大门楼,但冷光万顷,清寒袭人。徽宗与林灵
素前行时,见一树清阴密合,见二人于清光之下,对坐奕棋:一人穿红,一人穿
皂,分南北相向而坐。二人道:“今奉天帝敕,交咱两个奕棋,若胜者得其天下。”
不多时,见一人喜悦,一人烦恼。喜者穿皂之人,笑吟吟投北而去;烦恼之人穿
红,闷恹恹往南行。二人既去,又见金甲绛袍神人来取那棋子棋盘。徽宗使林灵
素问:“早来那两个奕棋是甚人”神人言曰:“那着红者,乃南方火德真君霹雳
大仙赵太祖也;穿皂者,乃北方水德真君大金太祖武元皇帝也。”言罢,神人已
去。
徽宗已备知天机事,无心游赏月宫,闷闷不悦。迅步闲行。俄至一城,见红
光密合,有天丁守御。遂问曰:“此何城也”天丁曰:“此昊天大帝玉皇之城。”
徽宗闻之大骇,与林灵素望天门路,恰待呼青鸾欲离天阙,忽值一人,松形鹤体,
头顶七星冠,脚着云根履,身披绿罗阑,手执着宝剑,迎头而来。徽宗见了,思
想这人好面熟,欲待询问。其人见了徽宗,大怒。此人是谁乃张天觉也。言道:
“陛下看看遭囚被虏,由自信邪臣向此行踏。你也恋不得皇宫内苑,宠不得皓齿
朱颜,虐不得万邦黎庶。有分离乡背井,向五国城忍寒受饿!”言讫,用手扯住
天子衣,望天门,与一推。林灵素叫苦不迭。把天子推下九天来!不知天子性命
如何
金风未动蝉先觉,暗算无常死不知。
徽宗叫苦不迭,向外榻上忽然惊觉来,唬得浑身冷汗。李明妃问道:“陛下
缘何惊惧而觉”天子曰:“其梦甚异。”上皇将梦中之事,说了一遍。明妃道:
“梦寐之事虚无,不足尽信。”久而天明,徽宗将天上之事,说与林灵素。灵素
道:“兴废分已定,盖不由人。”徽宗自此之后,朝欢暮乐,无日虚度。
徽宗一日问林灵素曰:“朕昔到青华帝君处,获言改除魔髡,此何谓也”林
灵素答曰:“今通天下之为教者三:曰儒,曰道,曰释而已。儒以夫子为宗,道
以老子为宗,释以释迦为宗。孔子之道,垂法万世;盖曾问道于老子,其道本同。
惟有佛氏之教,唐傅奕曾道:‘削发而不拜君亲,易衣而苟逃租赋,不忠不孝,
非我中国之人,乃是西方胡鬼。’佛教最为害道,今纵不可遽灭,合与改正,将
佛氏改为宫观,释迦改为天尊,菩萨改为大士,罗汉改为尊者,和尚改为德士,
皆留发顶冠执简。”徽宗依奏施行。有皇太子上殿争之,令胡僧一立藏十二人,
并五台僧二人道坚等,与灵素斗法。僧不能胜,情愿顶冠执简。太子乞赎僧罪。
圣旨:“胡僧疏放,道坚乃中国人。送开封府刺面决配,于开宝寺前令从。”当
时敕天下,依准灵素所奏奉行。
五台山寺长违命不从,以此官司拘刷抗命僧人,拘囚押至京师,奏闻天子。
龙颜大怒,将僧下大理寺狱中去。有僧人带来行童见师囚了,一气走至汴河岸上,
手中拿着个小红葫芦儿,往汴河中只一倾。不倾时万事俱休,倾下葫芦中物,不
知是甚物件,只见就那汴河岸上,起一阵狂风,俄顷中间,云生四野,雾长八方,
轰雷闪电,雨若倾盆,则见汴河水厌厌地长上岸来。排岸司官急申告开封府,开
封府急申省,省官即时奏闻天子。
天子闻之大惊,诏宣林灵素至。天子问林灵素道:“此水如何治得”林灵素
奏道:“请我主同上城看水去来。”以此徽宗同文武官僚离朝直来城上看那水去。
天子同文武官上得城来,则见那水便似千堆雪浪湖天滚,万派洪波合扇流,艳艳
长上半城来!上皇及官里见了大惊,觑林灵素问道:“卿有何法可以退水”灵素
登城治水,敕之不退,回奏:“臣非不能治水,一者事乃天道;二者水自太子赦
胡僧而得,但令太子拜之可退。”遂遣太子登城,赐御香,设四拜,水退四丈。
京城皆喜。
次日,有童子再把葫芦一倾,水势越涨,将欲平城。徽宗出黄榜召人退水,
见一行童将榜收了,有看榜大使即时同行童来城上见天子。天子见道:“尔小童
如何得治此水”行童曰:“小行不会,俺师父善能治水。”天子见说,道:“这
和尚见禁在大理寺。”即时交宣至。天子也不问抗敕之罪,便将僧人罪赦了,交
治水去。僧人既见免其罪犯,即引行童往水边,望洪波起处把行童与一推在波心
里面。天子见了大惊,看时却见行童在波心中,涌出半截身体,一只手把个红葫
芦,一只手拍着葫芦口道:“业畜不要作业,收来收来!”不多时,风恬浪静,
水势合漕,行童亦不见所在。天子见了道:“这和尚必是南方二会子左道术,使
此妖法唬朕。交金瓜簇下斩讫报来!”道罢,武士一发向前,正欲擒那僧人,则
见霞光耀目,不能近前,只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