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的,只好在自己的名字上下工夫,写下这几百个字,说明我这人还活着!1990年12
月10日阳光满室之晨给《福建日报》副刊编者的信
原编者按:最近,九十高龄的著名作家冰心为本刊
出刊一千期题了词。我们给她复了信,把不久前在福州举行的“冰心文学创作七十年学
术讨论会”有关报道的剪报寄给她,并请她为家乡省报副刊写一篇文章。本月十日老人家亲
自给本刊编者复了信。现将此信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先生:
示悉。您让我为《武夷山下》写文章,我认为不如写封信,会更自由、更亲切一些。
这次故乡的文联、作协和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馆为我办一个创作学术讨论会,还从各地
请来了好几位专家学者来参加。这件事使我感到荣幸而又惭愧!
您们为了我在几十年中写下的几篇短小的、所谓的“创作”,而举行了这么一个消耗了
许多精神和物质的大会,请让我说一句道谢的,引用北京最新的一句歇后语,是“高射炮打
蚊子——小题大做”!
我的小女儿吴青回来,高兴得不得了!她得到了许多礼物,特别是福州的特产漆器,还
对我诉说她的终身不忘的遭遇,比如她到长乐赤峰镇(即金峰镇——编者)去拜谒我的祖居
时,居然得到“鸣放鞭炮”的迎送!这是她以前和以后都不会得到的、这样盛大的迎送仪
式!她是一个在中国北方长大的女孩子,虽然也到过欧美各国,但对于山清水秀榕绿花明
的、她的母亲的故乡和她母亲的乡人对她的深情厚意,这些背景和人物,将永远铭刻在她的
心版上!
我的好友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就比她能干多了,他不但会说(他在会上把我吹“爆”
了吧?)而且也会做。他买了许多福州特产如光饼(我有半个世纪没有吃到又脆又香的光饼
了)、桂圆、福桔等,还照了许多相片。他说长乐十分富庶,长乐的孩子的衣着打扮,都不
在北京的孩子之下。又说他在福州吃过许多名贵的他自己不花钱的海鲜。他谈得眉飞色舞。
我觉得他这时高兴而幽默的表情,真像他的父亲老舍先生。
在这里,我愿通过《武夷山下》,向我的乡亲们深深地道谢。你们把一个在福州居住不
过两年多的人,“放大”到这个程度,这是我一生九十年中从未想到的最大的光荣。
冰心1990年12月10日雪晴之后新春寄语
——愿《民主》同人有话就说《民主》编辑部寄来1990年12期的《民主》月刊。
我从头看了一遍,深深地感到我们真有好几篇“吐出心声”的好文章!
首先是易梅同志的《对教育的一点思考》,就觉得他替我倾泻了一腔心事!前几年我写
了一篇《我请求》,也是为中小学教师请命的文章。文章倒是登出了,但是却删去了一些片
段,例如我引用了一段日本文部省的一条公告是:“中小学教师的工资,要在一般公务员之
上。”为什么要删?为什么我们不能和日本比?日本的科技、经济为什么这么发达?正因为
他们重视中小学教育,重视教师和人才。日本一个小国,土地和我们的四川省差不多大,人
口也只有我们的五分之一,资源也比我们少得多。为什么今天他们敢和西半球的、强大的美
国比高低?只因他们重视教育,人才辈出。名师出高徒,教师们教出来的学生,个个都能当
个人才来使,都能创作。只举一例子,我伤腿后,十年不出门,便有许多朋友来看我,来了
一定照个相,我问他们用的是哪一国的照相机?一百个之中,只有两架是中国的!只从这一
点来看,我们的人民币有多少流到日本去!
我还听说因为师范大学是不交学膳费的,投考的学生较多,但是毕业后,愿去当教师的
却很少,因为教师工资太低养活不了一家老小,就都想去搞旅游或去就其他职业。去教书的
只是找不到其他职业的人。我记得我看到我的小外孙的作文本,教师给他写的批语中就有错
别字!
听说近来的情况是好多了,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也增加了,住房也盖起来了,我很高兴!
人民是最实际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每一次施政方针里都提到,只有真正重视了,
人民才真正把话当话。
往下又看到李贻训同志写的《“肥”与“瘦”》,提起周总理是如何地“自奉俭薄,艰
苦朴素”,而现在有的人,是只有个人之“肥”而无天下之“肥”等等,我就不往下抄了。
我记得我十岁左右,看到那时民办的报纸上有一副对联,是:
司农常熟百姓饥
大概当时的宰相是安徽合肥人,司农是江苏常熟人,这副对联充分发泄了人民对官
“肥”民“瘦”的痛恨!
在姚砚库同志写的《读“无逸”有感》中也有好些是我一直想说的话,如说某些党政领
导“或非进口豪华车不坐,互相攀比,以致车辆超编、滥用、私用、浪费,以车谋私现象严
重”。
我自1980年伤腿后,闭门不出已有十年之久。但我每月都到北京医院去做一次体
检,在走过天安门广场时,看见人民大会堂门前停的小轿车,都是“奔驰”、“皇冠”等
等,从前周总理和胡耀邦同志坐的红旗车,几乎没有了!我想若是用买这么多的外国车的外
汇,去改进“红旗”的构造,那么我们的官员们也可以和印度、泰国的官员媲美,因为我知
道他们从来不乘坐外国的轿车。
我认为这期《民主》办得很好!我常说,我们有和执政党“长期共存”的权利,就该尽
上“互相监督”的义务。我们要做对他们“促进”的诤友,不应该做一个只懂得“握手,举
手,拍手”的被人漠视的,无足轻重的所谓朋友!1990年12月27日急就致铁凝①
铁凝:
你真行!会写文章还会画画。这是我外孙陈钢照的相,他让我把它作为贺片。我还好,
什么时候再到北京来呢?匆祝新年好!
冰心十二、廿二、一九九○①铁凝,女作家,河北赵县人,1957年生于北京。19
75年高中毕业赴河北农村插队落户。1979年调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组
编辑;1980年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河北省分会副主席。主要作品有《哦,香雪》、《没
有纽扣的红衬衫》、《玫瑰门》等。致颜学琴
学琴吾友:
贺片和兰文先生的文章都收到了。我在《中国作家》上也写了一篇悼念金近的文章,我
实在想他!
我很好。祝您
新年如意!
冰心一九九○、十二、廿六致宫玺
宫玺小友:
你的信使我惭愧。
吴青回来很好,她又开始忙她的代表事!我很好。此片代我和我爱猫给你拜年
冰心十二、卅一、一九九○1991年
漫谈“视听之娱”
我虽因伤腿,十年没有参加社会活动了,但正因为我整天在家,便不断地有客人来访;
老的、小的、男的、女的,告诉我社会新闻,和我讨论时事的交谈,就十分新鲜有趣。此外
我还收到许多信件,今年得到的贺寿贺年卡片的数目,是空前的,把我客厅里的两张书柜的
玻璃门里都立满了!
此外,我几乎天天有新的书刊可读,这些都是一些出版社送的,我从心里感激他们!
最重要而且是最方便的,是我每天上午7时半至9时,下午12时半至2时,都躺在床
上休息。但我并不睡着,只在枕上听收音机,听些新闻和报纸报道。到了晚上我从来不看书
也不写字,只开开电视机,听着时事联播,或者听听京剧或电视小说。
我觉得在我的身躯里有军人之血。听收音机我爱听军事消息,看电视喜欢看“人民子弟
兵”节目。这两段节目里,都有中外各国的陆海空军事消息,有人物也有武器,十分令人兴
奋。
我也喜欢听收音机和电视机里的歌唱表演,如胡松华的“颂歌”和董文华的“十五的月
亮”,听了都使我感到回肠荡气,不能自已!我想我若有像他们那么好的歌喉,那么当我在
大海之滨或高山之巅的时候,就可以纵情歌唱了,可惜——1991年1月5日晨急就我得
到了中国第一尊女寿星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上午,民主促进会三位中年干部,给我送来了一
个长方形金红色的锦盒,打开看时,里面是一尊女寿星和一把上面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