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冰心作品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家大院”是周围的孩子们集会的地方,放风筝的、抖空竹的、跳绳踢毽子的、练自

行车的……热闹得很。因此也常有“打糖锣的”的担子歇在那里,锣声一响,弟弟们就都往

外跑,我便也跟了出去。这担子里包罗万象,有糖球、面具、风筝、刀枪等等,价钱也很便

宜。这糖锣担子给我的印象很深!前几年我认识一位面人张,他捏了一尊寿星送我,我把这

尊寿星送给一位英国朋友——一位人类学者,我又特烦面人张给我捏一副“打糖锣的”的担

子,把它摆在我玻璃书架里面,来锁住我少年时代的一幅画境。

总起来说,我初到北京的那一段生活,是陌生而乏味的。

“山中岁月”、“海上心情”固然没有了,而“辇下风光”我也没有领略到多少!那时

故宫、景山和北海等处,还都没有开放,其他的名胜地区,我记得也没有去过。只有一次和

弟弟们由舅舅带着逛了隆福寺市场,这对我也是一件新鲜事物!市场里熙来攘往,万头攒

动。栉比鳞次的摊子上,卖什么的都有,古董、衣服、吃的、用的五光十色;除了做买卖

的,还有练武的、变戏法的、说书的……我们的注意力却集中在玩具摊上!我记得最清楚的

是棕人铜盘戏出。这是一种纸糊的戏装小人,最精彩的是武将,头上插着翎毛,背后扎着四

面小旗,全副盔甲,衣袍底下却是一圈棕子。这些戏装小人都放在一个大铜盘上。耍的人一

敲那铜盘子,个个棕人都旋转起来,刀来枪往,煞是好看。

父亲到了北京以后,似乎消沉多了,他当然不会带我上“衙门”,其他的地方,他也不

爱去,因此我也很少出门。这一年里我似乎长大了许多!因为这时围绕着我的,不是那些堂

的或表的姐妹弟兄,而只是三个比我小得多的弟弟,岁时节序,就显得冷清许多。二来因为

我追随父亲的机会少了,我自然而然地成了母亲的女儿。我不但学会了替母亲梳头(母亲那

时已经感到臂腕酸痛),而且也分担了一些家务,我才知道“过日子”是一件很操心、很不

容易对付的事!这时我也常看母亲订阅的各种杂志,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妇女杂志》,

《小说月报》和《东方杂志》等,我就是从《妇女杂志》的文苑栏内,首先接触到“词”这

种诗歌形式的。我的舅舅杨子敬先生做了弟弟们的塾师,他并没有叫我参加学习,我白天帮

母亲做些家务,学些针黹,晚上就在堂屋的方桌边,和三个弟弟各据一方,帮他们温习功

课。他们倦了就给他们讲些故事,也领他们做些游戏,如“老鹰抓小鸡”之类,自己觉得俨

然是个小先生了。

弟弟们睡觉以后,我自己孤单地坐着,听到的不是高亢的军号,而是墙外的悠长而凄清

的叫卖“羊头肉”或是“赛梨的萝卜”的声音,再不就是一声声算命瞎子敲的小锣,敲得人

心头打颤,使我彷徨而烦闷!

写到这里,我微微起了感喟。我的生命的列车,一直是沿着海岸飞驰,虽然山回路转,

离开了空阔的海天,我还看到了柳暗花明的村落。而走到北京的最初一段,却如同列车进入

隧道,窗外黑糊糊的,车窗关上了,车厢里电灯亮了,我的眼光收了回来,在一圈黄黄的灯

影下,我仔细端详了车厢里的人和物,也端详了自己……

北京头一年的时光,是我生命路上第一段短短的隧道,这种黑糊糊的隧道,以后当然也

还有,而且更长,不过我已经长大成人了!一九八一年六月十六日。《吉檀迦利》译者序

泰戈尔是我青年时代所最爱慕的外国诗人。他是一个爱国者、哲人和诗人。他的诗中喷

溢着他对于祖国的热恋,对于妇女的同情和对于儿童的喜爱。有了强烈的爱就会有强烈的

恨,当他所爱的一切受到侵犯的时候,他就会发出强烈的怒吼。他的爱和恨像海波一样,荡

漾开来,遍及了全世界。

印度人说他是诞生在歌鸟之巢中的孩子,他的戏剧、小说、散文……都散发着浓郁的诗

歌的气味。他的人民热爱他所写的自然而真挚的诗歌。当农夫、渔民以及一切劳动者,在田

间、海上或其他劳动的地方,和着自己的劳动节奏,唱着泰戈尔的诗歌,来抒发心中的欢乐

和忧愁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唱出自己情感的歌词是哪一位诗人写的。

我最初选择他的《吉檀迦利》,只因为它是泰戈尔诗集中我最喜爱的一本。后来我才知

道《吉檀迦利》也是他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本。从这本诗里,我游历了他的美丽富饶的国

土,认识了他的坚韧温柔的妇女,接触了他的天真活泼的儿童。一九五三年以后,我多次到

印度去,有机会看到了他所描写的一切,我彻底地承认泰戈尔是属于印度人民的。

泰戈尔的诗名远远超越了他的国界。我深感遗憾的是我没有学过富于音乐性的孟加拉

语。我翻译的《吉檀迦利》和《园丁集》,都是从英文翻过来的——虽然这两本诗的英文,

也是泰戈尔的手笔——我纵然尽上最大的努力,也只能传达出这些诗中的一点诗情和哲理,

至于原文的音乐性就根本无从得到了。

我是那样地喜爱泰戈尔,我也到过孟加拉他的家,在他坐过的七叶树下站了许久,我还

参观过他所创立的国际学校。

但是,“室迩人远”,我从来没有拜见他本人。一九二四年泰戈尔来到中国的时候,我

还在美国求学。后来我听到一位招待他的人说,当他离开北京,走出寓所的时候,有人问

他:

“落下什么东西没有(Anythingleft)?”他愀然地摇摇头说:

“除了我的一颗心之外,我没有落下什么东西了(Nothingbutmyhear

t)。”这是我间接听到的很动我心的话。多么多情的一位老人呵!

现在是清晨八点钟,我案边窗台上花瓶里的玫瑰花,正不时地以沁人的香气来萦绕我的

笔端。我相信,在这个时刻,这种环境为我译的泰戈尔诗作序,是最相宜的。一九八一年六

月二十三日以有生之年努力奋斗——在首都文艺界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上的书面

发言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我感到欢欣鼓舞。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

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它不仅全面地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

经验,而且进一步指明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沿着中国共产党指引

的正确道路前进,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

我是从灾难深重的旧中国走过来的。在沉沉长夜中度过了前半生,我经历了前清、袁世

凯、北洋军阀、蒋介石独裁统治等几个不同的年代,我亲眼看到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被帝国

主义分割强占;波光潋滟的港湾,泊满了列强的商船和军舰;我们的同胞任人欺压蹂躏,在

剥削者的鞭挞之下,当牛做马。广阔丰饶的大地,疮痍满目,中华儿女,谁能不为国家民族

的前途忧心忡忡!可是,谁能挽救危亡的祖国?历史的事实回答了这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着全国人民,经过百折不挠的长期艰苦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才真正站起来

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才恢复了她的青春活力,我们的祖国像巨人般屹立在世界的

东方!我从历史的比较中,深刻地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确是一条颠扑

不破的真理。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亲切关怀下,我从海外奔回社会主义祖国。三十年来,我又亲眼

看到了新中国的巨大变化。尽管我们前进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有过曲折,十年内乱给国家带

来极大的损失,但是社会主义事业毕竟是在前进。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

强大的生命力,是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比拟的。“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

一百多年来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总结出来的根本经验。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

会主义道路,我们的国家一定会繁荣昌盛,中华民族一定会以自己的光辉业绩,挺立于世界

先进民族之林!

我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我渴望她早日富强。今年我已经八十一岁了,去年我曾说

过“生命从八十岁开始”,我将以有生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