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盛弘之《荆州记》、常璩《华阳国志》、辛氏《三秦》、罗含《湘中》。此之谓

地理书者也。帝王桑梓,列圣遗尘,经始之制,不恒厥所。苟能书其轨则,可以

龟镜将来,若潘岳《关中》、陆机《洛阳》、《三辅黄图》、《建康宫殿》。此

之谓都邑簿者也。

大抵偏纪、小录之书,皆记即日当时之事,求诸国史,最为实录。然皆言多

鄙朴,事罕圆备,终不能成其不刊,永播来叶,徒为后生作者削稿之资焉。逸事

者,皆前史所遗,后人所记,求诸异说,为益实多。即妄者为之,则苟载传闻,

而无铨择。由是真伪不别,是非相乱。如郭子横之《洞冥》,王子年之《拾遗》,

全构虚辞,用惊愚俗。此其为弊之甚者也。琐言者,多载当时辨对,流俗嘲谑,

俾夫枢机者藉为舌端,谈话者将为口实。及蔽者为之,则有诋讦相戏,施诸祖宗,

亵狎鄙言,出自床第,莫不升之纪录,用为雅言,固以无益风规,有伤名教者矣。

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施于本国,颇得流行,置于他方,罕闻爱异。其

有如常璩之详审,刘昺之该博,而能传诸不朽,见美来裔者,盖无几焉。家史者,

事惟三族,言止一门,正可行于室家,难以播于邦国。且箕裘不堕,则其录犹存;

苟薪构已亡,则斯文亦丧者矣。别传者,不出胸臆,非由机杼,徒以博采前史,

聚而成书。其有足以新言,加之别说者,盖不过十一而已。如寡闻末学之流,则

深所嘉尚;至于探幽索隐之士,则无所取材。杂记者,若论神仙之道,则服食炼

气,可以益寿延年;语魑魅之途,则福善祸淫,可以惩恶劝善,斯则可矣。及谬

者为之,则苟谈怪异,务述妖邪,求诸弘益,其义无取。

地理书者,若朱赣所采,浃于九州;阚骃所书,殚于四国。斯则言皆雅正,

事无偏党者矣。其有异于此者,则人自以为乐土,家自以为名都,竞美所居,谈

过其实。又城池旧迹,山水得名,皆传诸委巷,用为故实,鄙哉!都邑簿者,如

宫阙、陵庙、街廛、郭邑,辨其规模,明其制度,斯则可矣。及愚者为之,则烦

而且滥,博而无限,论榱楝则尺寸皆书,记草木则根株必数,务求详审,持此为

能。遂使学者观之,瞀乱而难纪也。于是考兹十品,征彼百家,则史之杂名,其

流尽于此矣。至于其间得失纷糅,善恶相兼,既难为覼缕,故粗陈梗概。且同自

郐,无足讥焉。

又案子之将史,本为二说。然如《吕氏》、《淮南》、《玄晏》、《抱朴》,

凡此诸子,多以叙事为宗,举而论之,抑亦史之杂也,但以名目有异,不复编于

此科。

盖语曰:“众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历观自古,作者著述多矣。虽复门

千户万,波委云集。而言皆琐碎,事必丛残。固难以接光尘于《五传》,并辉烈

于《三史》。古人以比玉屑满箧,良有旨哉!

然则刍荛之言,明王必择;葑菲之体,诗人不弃。故学者有博闻旧事,多识

其物,若不窥别录,不讨异书,专治周、孔之章句,直守迁、固之纪传,亦何能

自致于此乎?且夫子有云:“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知之次也。”苟如是,

则书有非圣,言多不经,学者博闻,盖在择之而已。

 内篇 辨职第三十五

夫设官分职,儜绩课能,欲使上无虚授,下无虚受,其难矣哉!昔汉文帝

幸诸将营,而目周亚夫为真将军。嗟乎!必于史职求真,斯乃特为难遇者矣。

史之为务,厥途有三焉。何则?彰善贬恶,不避强御,若晋之董狐,齐之南

史,此其上也。编次勒成,郁为不朽,若鲁之丘明,汉之子长,此其次也。高才

博学,名重一时,若周之史佚,楚之倚相,此其下也。苟三者并阙,复何为者哉?

昔鲁叟之修《春秋》也,不藉三桓之势;汉臣之著《史记》也,无假七贵之

权。而近古每有撰述,必以大臣居首。案《晋起居注》载康帝诏,盛称著述任重,

理藉亲贤,遂以武陵王领秘书监。寻武陵才非河献,识异淮南,而辄以彼藩翰,

董斯邦籍,求诸称职,无闻焉尔。既而齐撰礼书,和士开总知;唐修《本草》,

徐世勣监统。夫使辟阳、长信指挥马、郑之前,周勃、张飞弹压桐、雷之右,斯

亦怪矣。

大抵监史为难,斯乃尤之尤者。若使直若南史,才若马迁,精勤不懈若扬子

云,谙识故事若应仲远,兼斯具美,督彼群才,使夫载言记事,藉为模楷,搦管

操觚,归其仪的,斯则可矣。但今之从政则不然,凡居斯职者,必恩幸贵臣,凡

庸贱品,饱食安步,坐啸画诺,若斯而已矣。夫人既不知善之为善,则亦不知恶

之为恶。故凡所引进,皆非其才,或以势利见升,或以干祈取擢。遂使当官效用,

江左以不落为谣,拜职辨名,洛中以职闲为说。言之可为大噱,可为长叹也。

曾试论之,世之从仕者,若使之为将也,而才无韬略;使之为吏也,而术靡

循良;使之属文也,而匪闲于辞赋;使之讲学也,而不习于经典。斯则负乘致寇,

悔吝旋及。虽五尺儿童,犹知调笑者矣。唯夫修史者则不然。或当官卒岁,竟无

刊述,而人莫之省也;或辄不自揆,轻弄笔端,而人莫之见也。由斯而言,彼史

曹者,崇扃峻宇,深附九重,虽地处禁中,而人同方外。可以养拙,可以藏愚,

绣衣直指所不能绳,强项申威所不能及。斯固素餐之窟宅,尸禄之渊薮也。凡有

国有家者,何事于斯职哉!

昔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又语云:“虽无

老成人,尚有典刑。”观历代之置史臣,有同嬉戏,而竟不废其职者,盖存夫爱

礼,吝彼典刑者乎!昔丘明之修《传》也,以避时难;子长之立《记》也,藏于

名山;班固之成《书》也,出自家庭;陈寿之草《志》也,创于私室。然则古来

贤俊,立言垂后,何必身居廨宇,迹参僚属,而后成其事乎?

是以深识之士,知其若斯,退居清静,杜门不出,成其一家,独断而已。岂

与夫冠猴献状,评议其得失者哉!

 内篇 自叙第三十六

予幼奉庭训,早游文学。年在纨绮,便受《古文尚书》。每苦其辞艰琐,难

为讽读。虽屡逢捶挞,而其业不成。尝闻家君为诸兄讲《春秋左氏传》,每废书

而听。逮讲毕,即为诸兄说之。因窃叹曰:“若使书皆如此,吾不复怠矣。”先

君奇其意,于是始授以《左氏》,期年而讲诵都毕。于时年甫十有二矣。所讲虽

未能深解,而大义略举。父兄欲令博观义疏,精此一经。辞以获麟已后,未见其

事,乞且观余部,以广异闻。次又读《史》、《汉》、《三国志》。既欲知古今

沿革,历数相承,于是触类而观,不假师训。自汉中兴已降,迄乎皇家实录,年

十有七,而窥览略周。其所读书,多因假赁,虽部帙残缺,篇第有遗,至于叙事

之纪纲,立言之梗概,亦粗知之矣。

但于时将求仕进,兼习揣摩,至于专心诸史,我则未暇。洎年登弱冠,射策

登朝,于是思有余闲,获遂本愿。旅游京洛,颇积岁年,公私借书,恣情披阅。

至如一代之史,分为数家,其间杂记小书,又竞为异说,莫不钻研穿凿,尽其利

害。加以自小观书,喜谈名理,其所悟者,皆得之襟腑,非由染习。故始在总角,

读班、谢两《汉》,便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

当时闻者,共责以为童子何知,而敢轻议前哲。于是郝然自失,无辞以对。其后

见《张衡》、《范晔集》,果以二史为非。其有暗合于古人者,盖不可胜纪。始

知流俗之士,难与之言。凡有异同,蓄诸方寸。

及年以过立,言悟日多,常恨时无同好,可与言者。维东海徐坚,晚与之遇,

相得甚欢,虽古者伯牙之识锺期,管仲之知鲍叔,不是过也。复有永城朱敬则、

沛国刘允济、义兴薛谦光、河南元行冲、陈留吴兢、寿春裴怀古,亦以言议见许,

道术相知。所有扬榷,得尽怀抱。每云:“德不孤,必有邻,四海之内,知我者

不过数子而已矣。”

昔仲尼以睿圣明哲,天纵多能,睹史籍之繁文,惧览之者之不一,删《诗》

为三百篇,约史记以修《春秋》,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