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饶乐之事则佞兑而不曲,辟违而不悫,程役而不录,横行
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弃。
行而供冀,非渍淖也;行而俯项,非击戾也;偶视而先俯,非恐惧也。然夫
士欲独修其身,不以得罪於比俗之人也。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
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
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
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倚魁之行,
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故学曰:“迟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则
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故蹞步而不休,跛鳖千里;
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
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
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
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人无法,则伥伥然;
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
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
则是圣人也。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
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故学也者,礼法也。夫师,以身为正
仪而贵自安者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此之谓也。
端悫顺弟,则可谓善少者矣;加好学逊敏焉,则有钧无上,可以为君子者矣。
偷儒惮事,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加愓悍而不顺,险贼而不弟
焉,则可谓不详少者矣,虽陷刑戮可也。老老而壮者归焉,不穷穷而通者积焉,
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而贤不肖一焉。人有此三行,虽有大过,天其不遂乎!
君子之求利也略,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君子贫穷而志
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君
子贫穷而志广,隆仁也;富贵而体恭,杀埶也;安燕而血气不惰,柬理也;劳倦
而容貌不枯,好交也。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书曰:“无有作好,
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
不苟第三
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怀负石而赴
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山渊平,
天地比,齐、秦袭,入乎耳,出乎口,钩有须,卵有毛,是说之难持者也,而惠
施、邓析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盗跖吟口,名声若日月,与舜、
禹俱传而不息;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故曰: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
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诗》曰:“物其有矣,惟其时矣。”此
之谓也。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
不比,言辩而不辞。荡荡乎,其有以殊於世也。
君子能亦好,不能亦好;小人能亦丑,不能亦丑。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
开道人,不能则恭敬繜绌以畏事人;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妒嫉
怨诽以倾覆人。故曰:君子能则人荣学焉,不能则人乐告之;小人能则人贱学焉,
不能则人羞告之。是君子小人之分也。
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寡立而不胜,坚强而不
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夫是之谓至文。《诗》曰:“温温恭人,惟德
之基。”此之谓矣。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言
己之光美,拟於舜、禹,参於天地,非夸诞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
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诗曰:“左之
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此言君子能以义屈信变应故也。
君子,小人之反也。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小心则畏义而节;知则明通而类,
愚则端悫而法;见由则恭而止,见闭则敬而齐;喜则和而理,忧则静而理;通则
文而明,穷则约而详。小人则不然,大心则慢而暴,小心则淫而倾;知则攫盗而
渐,愚则毒贼而乱;见由则兑而倨,见闭则怨而险;喜则轻而翾,忧则挫而慑;
通则骄而偏,穷则弃而儑。传曰:“君子两进,小人两废。”此之谓也。
君子治治,非治乱也。曷谓邪?曰:礼义之谓治,非礼义之谓乱也。故君子
者,治礼义者也,非治非礼义者也。然则国乱将弗治与?曰:国乱而治之者,非
案乱而治之之谓也,去乱而被之以治;人污而修之者,非案污而修之之谓也,去
污而易之以修。故去乱而非治乱也,去污而非修污也。治之为名,犹曰君子为治
而不为乱,为修而不为污也。
君子絜其辩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故马鸣而马应之,非知也,
其埶然也。故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弹其冠,人之情也。其谁能以己之潐々,
受人之掝々者哉!
君子养心莫善於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行。诚心守仁
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
谓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
有常,以至其诚者也。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夫此顺命,
以慎其独者也。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不形则虽作於心,见於
色,出於言,民犹若未从也,虽从必疑。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
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
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
失之。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
初则化矣。
君子位尊而志恭,心小而道大,所听视者近而所闻见者远。是何邪?则操术
然也。故千人万人之情,一人之情是也;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后王
是也。君子审后王之道而论於百王之前,若端拜而议。推礼义之统,分是非之分,
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若使一人。故操弥约而事弥大。五寸之矩,尽天下之
方也。故君子不下室堂而海内之情举积此者,则操术然也。
有通士者,有公士者,有直士者,有悫士者,有小人者。上则能尊君,下则
能爱民,物至而应,事起而辨,若是,则可谓通士矣。不下比以暗上,不上同以
疾下,分争於中,不以私害之,若是,则可谓公士矣。身之所长,上虽不知,不
以悖君;身之所短,上虽不知,不以取赏,长短不饰,以情自竭,若是,则可谓
直士矣。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畏法流俗而不敢以其所独甚,若是,则可谓
悫士矣。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此六生者,
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
欲恶取舍之权: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必前
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如是,则常不失陷矣。
凡人之患,偏伤之也。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其
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人之所恶者,吾亦恶之。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
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於晻世者也,险莫大焉。故曰:盗名不如盗货。田仲、
史䲡不如盗也。
荣辱第四
憍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者,偋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