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婉约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人。

【作者简介】

李慈铭字爱伯,号莼客。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及第。官山西道监察御史。著有《霞川花隐词》。

【注释】

①蜡鹅花:古代年节以蜡捏成、或以蜡涂纸剪成凤凰为饰物,蜡鹅花当即此类。

②钗符金胜:均为女子发饰,菱形者称方胜,圆环者称圆胜。

③好宜:旧俗除夕写“宜春帖”或吉利语以祈福。

④“非官”句:李慈铭于清光绪间在京任闲职,不掌政务,读书著作遣日。

⑤屠苏:古俗,除夕合家饮屠苏酒以避疫,屠苏为茅庵,相传屠苏中一仙人所酿,故名。

【评解】

此词咏除夕合家“岁筵”,喜气洋洋。“一声鸡唱,五十六年人。”鸡鸣添岁,写得质朴而富于情味。

【集评】

《清词菁华》:慈铭词坚峭佚荡,拔萃当时。小令最隽美,如春云曳空,淡不留滓。

郑文焯浣溪沙从石楼、石壁,往来邓尉山①中

一半黄梅杂雨晴,虚岚浮翠②带湖明,闲云高鸟共身轻。山果打头休论价,野花盈手不知名,烟峦直是画中行。

【作者简介】

郑文焯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大鹤山人,又号冷红词客。奉天铁岭(辽宁铁岭县)人。流寓吴越间。光绪元年(1875)中举。官内阁中书。著有《樵风乐府》九卷,《词源斠律》等。

【注释】

①石楼、石壁、邓尉山:均在江苏吴县西南,因汉代邓尉隐居于此而得名。

②虚岚浮翠:形容远山倒影入湖。湖:指太湖。

【评解】

此词上片咏梅子半黄,乍晴还雨,往来于邓尉山中,眼前虚岚浮翠,显出湖光格外明净,闲云与高鸟齐飞,令人心旷神怡。下片咏山行时野果打头、野花盈手,烟雾缭绕,此身如在画中。全词烘出清醇的山林气息,而词人欣愉之情也跃然纸上。

【集评】

俞樾《瘦碧词序》:君词体洁旨远,句妍韵美。

叶恭绰《广箧中词》:叔问先生,沉酣百家,撷芳漱润,一寓于词,故格调独高,声采超异,卓然为一代作家。读者知人论世,方益见其词之工。

朱孝臧乌夜啼

同瞻园①登戒坛②千佛阁春云深宿虚坛,磬③初残,步绕松阴双引④出朱阑。

吹不断,黄一线,是桑干⑤,又是夕阳无语下苍山。

【作者简介】

朱孝臧一名祖谋,字古微,号沤尹,又号彊村。浙江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及第。官至礼部右侍郎。著有《彊村语业》二卷。身后其门人龙榆生为补刻一卷,入《彊村遗书》中。

【注释】

①瞻园:指张仲炘,有《瞻园词》。

②戒坛:寺名,在北京门头沟区。

③磬:一种乐器。

④双引:谓两人携手同行。

⑤桑干:桑干河。

【评解】

此词写佛阁之高,先云“春云深宿”,是仰视;继说“吹不断,黄一线,是桑干”,是俯视。写天色将晚,先从“磬初残”的听觉入手,继由“夕阳无语下苍山”的视觉下笔,不仅两两相衬,富于变化,而且粗线勾勒,造句奇特,将登临所见尽置眼底。意境开阔,描述精妙,的是佳作。

【集评】

夏敬观《忍寒词序》:侍郎词蕴情高夐,含味醇厚,藻采芬溢,铸字造辞,莫不有来历,体涩而不滞,语深而不晦,晚亦颇取东坡以疏其气。

王国维《人间词话》:彊村学梦窗,而情味较梦窗反胜,盖有临川、庐陵之高华,而济以白石之疏越者,学人之词,斯为极则。

清平乐夜发香港

舷灯渐灭,沙动荒荒①月。极目天低无去鹘,何处中原一发②?江湖息影初程,舵楼一笛风生。不信狂涛东驶,蛟龙偶语分明。

【注释】

①荒荒:月色朦胧。

②“极目”二句:化用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句意。

【评解】

此词上片写船发香港时的夜景。舷灯渐灭,月色朦胧,极目远望,景色疏淡空旷。下片记水上夜行。狂涛东驶,龙语分明。舵楼一笛风生。光景幽隐而深邃。

【集评】

《清词菁华》:祖谋之为词,运意最精,凝神入化,及其下笔,篇章句字,无不穷工极变,尽掩众长。读之却又轻松流转,力避晦涩,初不着力,其妙处正在此。

王敬之转应曲

寒梦。寒梦。梦被诗魔调弄①。醒来吟落灯花②,灯暗纸窗月斜。月斜。月斜。巷口柝声③敲歇。

【作者简介】

王敬之字宽甫,江苏高邮人。咸丰贡生。官户部主事。著作有《三十六陂渔歌》。

【注释】

①调弄:调侃嬉弄,纠缠。

②吟落灯花:喻苦吟多时。

③拆声:打更声。

【评解】

此词描写寒夜苦吟。构思新颖,造语工巧,极有情致。

【集评】

《清词菁毕》:敬之词专攻姜夔,小令得其逸炼,长调得其疏越,时有俊气,未极清虚。

陈洵南乡子己巳①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不用问田园②,十载归来故旧欢③。一笑从知春有意④,篱边,三两余花向我妍⑤。哀乐信无端,但觉吾心此处安。谁分去来乡国事⑥,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

【作者简介】

陈洵字述叔,广东新会人。生于清同治十年。晚年任中山大学教授。著有《海绡词》。

【注释】

①己巳:公元1929年。

②不用问田园:不用求田问舍。《三国志·陈登传》载:刘备批评许汜说:“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

③故旧:老朋友。

④从知:从来知道。

⑤余花:剩在枝头上的花。

⑥谁分去来乡国事:谁分,谁能判别。分,判别。《易》:“分阴分阳。”去来:谓过去未来。乡国:家乡。

【评解】

此词抒写重返家乡时的悲欢心情。真挚动人,极有情味。

上片写老大还乡,朋辈欢聚之乐。下片写俯仰今昔时的心情。

“哀乐信无端”,除了乐,还有哀。当年作者与区菶吾均为少年,家乡尚是承平之世;而今重见,则世事日非,不禁为之凄然。

【集评】

朱孝臧手批《海绡词》云:海绡词神骨俱静,此真能火传梦窗者。

又云:善用逆笔,故处处见腾踏之势,清真法乳也。

又云:卷二多朴遬之作,在文家为南丰,在诗家为渊明。

叶恭绰《广箧中词》:述叔词最为彊村翁所推许,称为一时无两。

述叔词固非襞积为工者,读之,可知梦窗真谛。

况周颐苏武慢寒夜闻角

愁入云遥,寒禁霜重,红烛泪深人倦。情高转抑,思往难回,凄咽不成清变①。风际断时,迢递天涯,但闻更点。枉教人回首,少年丝竹,玉容歌管。凭作出、百绪凄凉,凄凉惟有,花冷月闲庭院。珠帘绣幕,可有人听?听也可曾肠断?除却塞鸿②,遮莫③城乌,替人惊惯。料南枝明月,应减红香一半。

【作者简介】

况周颐原名周仪,字夔生,号蕙风,广西桂林人。清光绪五年(1879)举人,官内阁中书。工填词,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

【注释】

①变:变声。当指七音中的变徵变宫。

②塞鸿:边塞的鸿雁。

③遮莫:偶语,义同尽教。

【评解】

此词抒写寒夜闻角声时的感受。作者况周颐在《惠风词话》中说:余少作《苏武慢·寒夜闻角》云:“凭作出、百绪凄凉,凄凉惟有,花冷月闲庭院。珠帘绣幕,可有人听?听也可曾断肠?”半塘翁最为击节。比阅方壶词《点绛唇》云:

“晓角霜天,画帘却是春天气。”意与余词略同,余词特婉至耳。

【集评】

王国维《人间词话》:境似清真,集中他作,不能过之。

叶恭绰《广箧中词》:“珠帘绣幕”三句,乃夔翁所最得意之笔。

梁启超金缕曲丁未①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

瀚海飘流燕②。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惟有年时芳俦③在,一例差池双剪④。相对向、斜阳凄怨。

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⑤。忍抛得,泪如线。

故巢似与人留恋。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

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⑥犹软。又生恐、重帘不卷。十二曲阑⑦春寂寂,隔蓬山⑧、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

【作者简介】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清光绪十五(1889)年举人。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辛亥革命后,曾拥护袁世凯,出任司法总长。后又讨袁。晚年在清华大学任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