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释】
①鸂鶒:水鸟。趁:乘便,乘机。
②戍楼:古时边防驻军筑以望远者。
【评解】
征人远戍,虽曰“休相问”,心中却自难忘。而昨夜风雨,黎明轻寒,不觉更加思念远方征人。他久无音信,实在让人牵念。这首小词,辞语浅易,而情思缠绵,写得极有韵致。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言己拼得不相闻问。人苦独居,不及相趁鸂鶒,而晓来过雨,忽念征人远戍,寒到君边,虽言“休相问”,安能不问?越抛开,越是缠绵耳。
《餐樱庑词话》况周颐云:语淡而真,亦轻清,亦沉着。
更漏子
春夜阑①,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②。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
【注释】
①阑:残,尽,晚。
②丁香结:此处谓固结不开,犹人之愁固结不解。
【评解】
子规声声,夜月沉沉,已经是夜阑人静的时候了。而人既不见,梦又难凭。独对孤灯,彻夜无眠。转眼“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令人益增愁思。这首春宵怀人的小词,情景兼融,婉丽多姿,为“花间”名篇之一。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上阕言春夜之怀人。质言之,人既不见,虚索之梦又无凭,则当前相伴,惟此一点纱灯,照我迷离梦境耳。下阕言春日之怀人,霞明雾散,见燕双而人独也。
栩庄《栩庄漫记》:如此首之婉而多怨,应为其压卷之作
第四节
阎选定风波
江水沉沉①帆影过,游鱼到晚透寒波。渡江双双飞白鸟,烟袅②,芦花深处隐渔歌。扁舟短棹归兰浦,人去,萧萧竹径透青莎。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
【作者简介】
阎选,孟蜀时布衣。以小词供奉南唐后主,人称为阎处士。其词与毛文锡相伯仲。《花间集》收阎词八首。
【注释】
①沉沉:深沉。
②烟袅:云烟缭绕。袅,形容烟之状态。
【评解】
江水沉沉,白鸟双飞,枫叶芦花,征帆渐远。“人去”之后,惟见园荷滴露,冷月照人,莎满荒径,凄凉冷落。这首词着意描绘了萧索的秋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含蓄地流露了诗人的无限感怀。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纯是写景,惟“人去”二字见本意。在陆则莎满径荒,在水则露寒月冷,一片萧寥之状,殆有感于王根,樊重之家,一朝零落,人去堂空,作者如燕子归来凭吊耶?
欧阳炯南乡子
画舸①停桡。槿花②篱外竹横桥。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作者简介】
五代后蜀词人欧阳炯,益州华阳(今四川双流县)人。善吹长笛,工词,曾任前蜀中书舍人。前蜀亡,又任后蜀翰林学士等。后蜀亡,仕宋,任散骑常侍。曾为赵崇祚所编《花间集》作序,说明编选的宗旨。
【注释】
①画舸:彩饰游船。桡:船桨。
②槿花:一种落叶灌木,紫色浅花,南方民间多用以代替篱笆。
【评解】
《花间集》收欧阳炯《南乡子》八首,此其二。词写舸中游人与沙岸上女子的搭话,笑语可闻,情态宛然。全词风格清新婉丽,情感健康纯朴,气氛欢悦、和谐。起句优美多姿,结句饶有余思。为词家所称赏。
【集评】
汤显祖《花间集评》中,曾对欧阳炯《南乡子》词八首作过这样评价:“诸起句无一重复,而结语皆有余思。”
《全唐诗话》:欧阳炯《南乡子》词最工。
《栩庄漫记》云:写景纪俗之词,与李珣可谓笙磬同音。俨然一幅画图。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欧阳炯《南乡子》词写蛮乡新异景物,以妍雅之笔出之,较李珣《南乡子》词尤佳。
南乡子
路入南中①,桄榔②叶暗蓼花③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④,树底纤纤抬素手⑤。
【注释】
①南中:古地区名。可以泛指我国南方,也可以专指云、贵、川一带。但这里是指南粤。
②桄榔:常绿高大乔木,多产在南国。
③蓼花:这里指水蓼,花淡红色或白色。
④红豆:朱红色,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⑤纤纤素手:古代指女子柔细的手。
【评解】
欧阳炯《南乡子》具有南粤浓烈的乡土气息。把南国风光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引人入胜。南国的秋天,景色佳丽。一阵细雨,桄榔树浓荫遮暗,淡红的蓼花掩映其间。就在这风光如画的环境里,一双纤纤素手正在树下采撷红豆。全词色彩艳丽,语言清新,不故作愁苦之态。这些都是欧词艺术上的特点。
【集评】
况周颐《历代词人考略》:欧阳炯词,艳而质,质而愈艳,行间句里,却有清气往来。大概词家如炯,求在晚唐五代,亦不多见。
《唐宋词鉴赏集》:欧词《南乡子》主要写南粤景色。这是诗词园地的新天地。这里有“海南”红光艳发的石榴,有越王台前的刺桐花,有“认得行人惊不起”的孔雀,有“芭蕉林里”的人家。词中的妇女虽然还是花间美人,但已经洗去脂粉。她们或者“竟携藤笼采莲来”,或者“竞折团荷遮晚照”,或者就象这首词写的那样,女子正在桄榔树下采撷红豆。总之欧阳炯笔下的南国风光,不仅在唐五代词里别开生面,就是在宋以前的诗歌中也是不可多得的。
《古今词统》卷一徐士俊云:致极清丽,入宋不可复得。
江城子
晚日金陵①岸草平,落霞②明,水无情。六代③繁华,暗逐逝波声④。空有姑苏台⑤上月,如西子⑥镜,照江城⑦。
【注释】
①金陵:今江苏南京。
②落霞:晚霞。
③六代: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均建都于金陵。
④暗逐逝波声:默默地随江水东流的声音消逝了。
⑤姑苏台: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为长夜之饮。
⑥西子:即西施。春秋时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
⑦江城:指金陵,古属吴地。
【评解】
此词是五代词中写怀古题材较早的一首。把金陵的景象与词人眼见古都兴衰而慨然兴叹的悲凉情感,形象地描绘并抒写出来。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全词感情色彩极浓,写景抒情,真切动人,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集评】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欧阳炯)为《花间》里堪继温、韦之后的一个大作家。”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本词写景与抒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全词情景交融,可谓天衣无缝。
《大雅集》卷一陈廷焯云:于伊郁中饶蕴藉。
《栩庄漫记》:此词妙处在“如西子镜”一句,横空牵入,遂尔推陈出新。
毛熙震清平乐
春光欲暮,寂寞闲庭户。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含愁独倚闺帏,玉炉烟断香微①。正是销魂时节,东风满树花飞。
【作者简介】
毛熙震,蜀人,后蜀孟昶时,官至秘书监。通音律,工诗词。“词中多新警,而不为儇薄。”(《齐东野语》)《栩庄漫记》谓其词:“浓丽处,似学飞卿,然亦有清淡者,要当在毛文锡上,欧阳炯、牛松卿间耳。”《花间集》收其词29首。
【注释】
①烟断香微:言无心在香炉内添香,故“烟断香微”,正是愁人情态。
【评解】
暮春时节,庭户寂寞,粉蝶穿槛,疏雨黄昏。东风送暖,落红成阵。此情此景,令人魂销。闺中人独自含愁,哪里还有心肠料理玉炉香烟!这首词通过春景的描写,含蓄地透露了人物内心的离别相思之情。诗人以风华之笔,运幽丽之思。
全词写得清新柔美,婉转多姿。
【集评】
《全唐诗话》:熙震有《清平乐》词云:“含愁独倚闺帏,玉炉烟断香微,东风满树花飞。”为人们传诵。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仅为清稳之作,结意含蓄,自是正轨。
陈廷焯《别调集》卷一:情味宛然。又《白雨斋词话》:“东风”六字精湛,凄艳。
定西番
苍翠①浓阴满院,莺对语,蝶交飞,戏蔷薇。斜日倚阑风好,余香出绣衣。未得玉郎消息,几时归?
【注释】
①苍翠:青绿色。指枝叶繁茂。
【评解】
春风和煦,绿阴满院。蔷薇盛开,莺啼蝶飞。风光绮丽而玉郎未归。黄昏倚阑,不觉勾起了绵绵相思。这首春日怀人的小词,写得情殷语婉,纡回不尽。
【集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