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铜时代的终结战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中国的老祖宗和文化遗产,经过我们的历史课学习,终于全被否定了。我们都赤贫光着腚了——当然是指精神上。
期间我们也做实验,使用砝码还有大老介(就是蛤蟆),给它开膛。同时测出了我的血型是B,此外就没有什么心得,只是死背书罢了。
我到了大学,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却不甚好读书,人变得愤世嫉俗,甚至留了披头长发,爹来学校时被迫剪短。由于考试成绩不高,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我铤而走险,跑到北京大学去散心。北京大学有一个女孩是我老乡的同室,是江南人,就是一说话就笑的那种,一米六五,正好合我的鼻尖平齐(根据目测)。
我跟她们一起去假装听课,当然我主要是看她。这个老师很坏,总是让她翻译最难的部分,而且讲的都是我们出生以前的事情,譬如郑国的城门叫什么之类的,讲书的名字叫《左传》。学生们鬼鬼祟祟,这老师也蔫得不行,估计是为分房子的事忧心忡忡。总之没有什么心得,倒是窗外他们文史楼屋檐一带的雨燕,常在阴天里翻翻地结队飞翔,好像很有一点意思。
后来,我就不再去北大听《左传》了,因为那个女生,跟我在湖边说了好些言不由衷的话,把我气得,惹出了士的儿子的愤怒了。我就假装吃醋,再不去北大了。她也并不来找我。一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怎样了。而那个老师,到底分到了房子没有,也不知道。
后来我就毕业出国了,经常在新泽西州立大学的池沼高阜散步,看见外国夜空里的星光烂漫秀远,而北大那个女生,也渐行渐远渐不能思想了。
有时候,在国外我也会翻翻手边的《左传》,这是从北大跟她听课的班上带来的。书上这些古文字,就像中药一样,对于留学异国的人,大有镇定止痛、益肾养颜之功效的。我特别反省了自己的人生历史,我认识到,如果当初不意气用事的话,现在也应该跟她比翼双飞,实现小康了吧。
一边回忆着她,一边翻看着破旧的《左传》。我把她没有翻译通畅的部分,反复诵读,琢磨理顺,全部搞定,并且带着对她的迷茫的怀念,假装写起了小说,就是《青铜时代的恐龙战争》,正是叙述《左传》所描述的春秋时代。我希望借着写它,和已逝的青春景象遥相张望,和已失的她的青青衣衫,仿佛重看。
《左传》的那个时代,中国人还比较笨,西方人已经进入铁器时代,而这时的中国人还抡着青铜武器,用很讲礼数的奥运精神在打仗呢,所以我把春秋时期冠以“青铜时代”的名词。插一句的说,所谓中国五千年文明,其实大有水份,如果以青铜器、文字作为文明肇始的标志,那么中国最多是商朝中叶进入了青铜时代,充其量只有3500年文明迄今罢了。
春秋时代的五位霸主,因为脾气好,打仗讲礼数,所以被我形容成颇有古风的恐龙。当然晋文公是个例外,他的贵族气不浓,因为流浪的时间长,心理变态也较多,所以有刘邦的风格,小资情调少一些,市井机巧多一些。于打仗没有不耍奸的。孙武子后来把他的著名战役“城濮之战”的打法,总结提炼出“以正合、以奇胜”的新军事理论——所谓“兵者,诡道也”,至今在商海里还被人津津乐道。
后来我又写了《青铜时代的蜥蜴战争》,这些大蜥蜴们没有春秋霸主的古风了,主要擅长在泥塘里打滚,其中尤其夫差、勾践的故事最为令人目瞪口呆。
由于忙着写东西,耽误了申请绿卡的正经事。到了临近2000年的时候,我拒绝掉了资本家的低薪聘请,回到了国内,在北京一家枯燥的技术公司里假装当了一个人事经理。
伴随着自己的迁走流离,手稿烙下不同时期我的心绪,时而文辞清扬,时而牢骚吹贯。回到北京不久,我就听说她(那个北大女生),嫁给了一个31岁的老外。参加宴会的人向我转述,俩人正是中西合璧、郎才女貌的一对儿,Yeah!而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空气污染严重,治安问题多多的北京五环外远郊地区、家徒四壁的(当然四壁之间有一台电脑)我的住处,假装看古书呢!身边并无佳人斯守,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长此以往,我想这对我的身心健康无疑将非常不利。而卡拉OK的高嗓,“爱情两个字好心苦”的情歌,又时时在晚间唱起,打扰着假装写作的我。
我于是以受了宫刑的司马迁作学习榜样,目不斜视,眼不窥园,一定要把与她相处时分所读过的《左传》,重新写出来,就像失去了一条腿的人,还珍藏着记忆深处的一只鞋子。 
夜晚大面积的寂静淤积于小屋,门外偶尔有野狗嘘嘘地放两声预警,正是坐卧不宁的春前季节。
如何把春秋的故事写的有趣,对于一个生活原本无趣的我,实在是个挑战了。鸡小拦之类的戏说,对于我想写的严谨内容的历史,显然是不适合的。写历史,非要“信、达、侃”不可,信就是准确,达就是顺畅,侃就是调侃。有了一定的调侃,写的又全是准确的史实,庶几可免乎难吧。对于想了解中国历史又无暇钻故纸堆的朋友,不妨可以读我写的东西。
古代有所谓一种谋士,比如三国里的陈琳,他教袁绍不要邀请西凉的董卓进京来剿灭宦官,袁绍不听。果然引狼入室,董卓夺了袁绍的权柄。这些谋士,他们的真知灼见并不源于天生能掐会算,而是后天读了很多古书,参照古事,很多时势就可以预测和分析了。因为早在周幽王时代,周幽王的长子被废,为了夺回继承权,遂借用犬戎兵来帮忙。结果呢,犬戎趁机入侵镐京,逼得周长子失去半壁江山,也是引狼入室的教训。所以,读古可以鉴当今,知未来。总之读读历史,对今天的人,不论上班办事,部门管理,周旋人际,乃至泡妞,都是颇有裨益的。至少朋友一群围桌小坐,酒菜间引一些古代小事以调笑同座的今人今事,也是颇有一种雅趣的。以小资为己任的朋友,不可不察也。
还有一桩。看看古人对政治筹谋、人际斗争、国际形势、权力较逐、敌军压境,是怎么思索和决策的,结果又好坏如何,无疑可以提高人的理解力和分析力,总得说是提升了人的智力。看史书,仿佛打一场场游戏,是可以提高你的智力和聪明度的。
后来,写完《青铜时代的恐龙战争》,我赶紧准备出门干正经事去。不料得到阅读者的鼓励,又迫我拿起狗笔,续上一段狗尾,就是《蜥蜴战争》、《鳄鱼战争》什么的。看看多不满意,就使劲改,终于越改越坏,直至潇狼技穷,从无柳暗花明。最后我又写了《蕨类战争》,把中国虚无飘渺的史前时代,以及夏商西周的浮光掠影,在纸面上鱼贯而过了。
接下来,是《青铜时代的终结战争》,在这一本书的末尾,秦始皇已经统一中国了,分封制的青铜光泽,也在专制时代的门坎上开始暗淡下去了,而我自家身边的夜色,亦已深矣。
写完最后一页,灯光正照在更深的我的井底一样凝滞的楼上房间,万籁哑寂,我的心情竟不知所措起来,引发得这五环郊外的野狗,也呕呕地叫起来。一种难言的情怀,踌躇于人生边缘,缭绕不散。
我放下纸笔,拉开窗帘,看见星群的宁静和颤抖。
从古代世界里钻出来,走上小区平台。星星幽弱的烛光,照耀着两千年后电子时代的年轻小区。小区里随处可见的是青春的片段,这个太平时代没有刀枪,几个溜滑板的家伙叫唤着风驰电掣。青春啊,总是这样乱云飞渡地突如其来,又突如其去。我不禁假装很老成地轻轻叹息:人生啊,当行路者渐渐稀少,当她在北大校园里的青青衣衫渐渐模糊,索性把旧有的青春年少交付给一片绝望而又欢快的雪中,雪花一直飘到她的江南去吧。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