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各大洋的各个渔场,在世界各个港口,总之一句话,在所有有捕鲸人出没的地方,你都会找到鲸的影子。
当然,我这里说的不是活生生的鲸,而是以各种形式存在的鲸。
相当多数量的是捕鲸者们自己创作的艺术品,其中包括刻在抹香鲸的牙齿上的鲸形,刻在用露脊鲸的骨头做的女人腰袋上的鲸的图案,还有许多各种精巧的以鲸为反映对象的小工艺品。
还有一种用木头刻的鲸,也是著名的工艺品。
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水手们自己创作的,工具只是一把小刀,这对于心灵手巧的水手来说,已经是足够了。
在长期脱离了社会而流浪在海上的生活中,水手们很容易地恢复了自己的野蛮状态,但是也造就了他们坚强、刻苦和耐劳的精神。
这些大量的做工精巧花样繁多的手工艺品就是证明。
要仔细地寻找鲸的痕迹,其实是不难的。
在乡间的一些老式房屋的靠路边的大门上,有的还挂着当门环用的鲸尾,不过现在来看,也就是个摆设了。
在一些老式教堂的尖顶上,人们用铁板做成鲸的样子,放在那里做风信针。
在一些地区我们还可以发现一堆一堆的岩石块,这其中就有鲸的化石。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捕鲸人,有足够的眼力的话,你完全可以在起伏的山脊间,找到鲸的侧面的影子,不过这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想像力的话,我们也可以坐着小艇飞向天际,去寻找天上的大鲸。
不管是在北极,还是在南极,我们都可以仰见鲸星座的存在,只是,我们无法得知那其中究竟有什么奥秘。
58.专横的海洋
绕过好望角以后,我们向东南行驶了一小段,之后便折向了东北方向。
我们开始自西南向东北穿越印度洋,目标指向亚洲东南的马六甲海峡。
转弯儿之后,我们开始遇到了成片成片的鱼群。
这是一种很是细小的黄鱼,但数量很大,有的竟然会绵延好几海里远。
于是,我们就像是在麦收季节驶进了一大片看不到边的麦地一样。
这种黄鱼是露脊鲸的食物,我想我们该遇到露脊鲸了。
果然,这猜想第二天就应验了,我们发现了露脊鲸,而且为数甚多。
这些露脊鲸正忙着在黄鱼群里美餐,笨拙但是快活,并没有太在意我们。
它们在麦地里穿行,就像是举着大镰刀,在愉悦地收获着金黄的麦子一样。
它们大张着嘴巴,穿梭往来,把一群群可怜的小黄鱼纳入自己的腹中。
有时,它们也会停下来,稍微歇一会儿。
这时候从桅顶望去,它那黑乎乎的脊背浮在海面上,就像是一堆乱石块儿,乍一看都搞不清是什么,就像是你走过平原,无法辨出像黑土堆一样躺着的大象一样。
陆地上的人对海洋总是不如对陆地那样有感情,对海洋中的动物也有一种不太喜欢的感觉,认为它们没有灵性,虽然生物学家早就指出,海洋中的动物和陆地上的动物原本是一家的。
可是人类却永远不可能把海洋彻底征服,也不可能让它在陆地面前俯首称臣,不管他们的力量发展到多大,技术发展到多先进。
海洋对于人类来讲,总是未知的,虽然哥伦布从那么早就环游了地球,但是海洋却永远也不会向人类低下头来。
海洋虽然没有对第一个环游地球的哥伦布施以暴行,没有让他永远地留在海洋之中,而是放他返回了他的故乡葡萄牙,但是,它的残暴的内心并没有改变和减弱,它一直把对人类的仇视埋在心里,把人类企图征服海洋的雄心击得粉碎,把企图征服海洋的人击得粉碎。
迄今为止,无数的灾难已经降临到了雄心勃勃冲向海洋的人的身上,而且这悲剧还在不断地上演着。
但是,人类却丝毫没有从中体会到什么,对海洋依旧很是慢怠,不给予起码的礼遇,更别说是尊敬。
对于本性阴险的海洋来讲,人类的这种态度无疑是对它的挑衅,所招致的也无疑是毁灭。
也许,这海洋真的就是《圣经》中记载的洪水,至今还没有退去,还占据着世界三分之二的领地。
海洋不仅仅是对于人类如此的无情,就是对于生息于自己的怀抱的生灵们也是如此。
就是被认为海洋中最有威力的大鲸,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经常被巨浪冲向礁石,摔个七零八落,和同样零落的船只并排接受祭奠。
海洋是个六亲不认的家伙,除了它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什么可以控制和支配它,所有有这种思想的人都会是它的手下败将。
鲸吞食黄鱼,人捕杀鲸,海洋埋葬人。
人、生物和自然就这么相互凶残地角逐着。
看看这有时还显得平静和温柔的海洋吧,这里面竟隐藏着这么多的祸心。
再看看我们碧绿温和的大地,那才是我们真正可以寄托灵魂的所在呀。
虽然它也被海洋包围着,但是我们可以在那里乞求上帝的庇护,而在海洋呢,我们却听不见上帝的声音。
别离开陆地。
59.白乌贼
我们慢慢地驶过黄鱼群,向我们既定的东北方向驶去。
天气不错,海上一片安宁的气氛。
我们的大船徐徐前行,三只桅杆像是三棵棕桐树一样,悠悠摇荡着。
每隔一段时间,夜军那神秘的银白色的喷水就出现一次。
这天早晨,阳光灿烂,轻涛荡漾,天空一望无际地蔚蓝,气氛宁静得叫人感到简直有些夸张。
大个子在桅顶上瞭望。
他看到了远处一个奇怪的东西在海里浮沉着。
那东西是白色的,很大很大,速度却很慢很慢。
它慢吞吞地从海里冒出来,越冒越高,甚至直到腾空于海面之上了。
它的颜色是雪白的,甚至刺眼,就像是雪崩一样。
它在海面之上闪动了一会儿,又慢慢地沉了下去。
它就这样反复着。
大个子盯着那东西,心里在嘀咕着:
“也许这就是莫比·迪克吧?”
等到那大白家伙再次冒出来的时候,大个子叫了起来:
“看呀,它来了,白鲸,白鲸来了!”
他的声音之尖,就像是一把利剑,把正在打盹的水手们都给刺醒了。
“在哪里?”
水手们挤在甲板上。
“就在前方,正前方,快看!”
亚哈船长立在阳光下面,沿着大个子所指的方向向前望着。
一大团白色的东西映入了他的眼帘。
“快放艇!”
亚哈船长命令。
四只小艇一会儿就出现在了海面上,亚哈船长的小艇一马当先。
他们迅速地划向他们的猎物。
快要接近的时候,那东西又沉了下去,我们只好把桨放下等着。
等到那东西又在原地浮上来的时候,我们顿时被一种奇异的景致吸引住了。
这哪里是什么白鲸,分明是一大团软绵绵的像是棉花一样的东西,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着奶白色的光。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那家伙竟有大概八分之一海里见方那么大,并且还从身体的中央辐射出了无数条细长的手臂来,这些手臂弯弯曲曲,七缠八绕的,像是一大群蟒蛇一样。
看着这怪物在波涛间不住地浮游,谁都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
“我宁肯和莫比·迪克拼一场,也不愿意和这个大白妖怪纠缠。”
斯达巴克看着它说。
“可那到底是什么呢?亚哈先生。”
弗拉斯克问亚哈船长。
“大乌贼鱼,我们捕鲸船看到这东西的机会不多,只是听人说过。”
不知什么时候,亚哈船长的小艇已经掉头回去了。
看到了大白乌贼鱼,大家都觉着有些晦气,认为这是不祥的预兆。
可是,大家毕竟开了眼,因为这么大的海洋生物,恐怕以前谁都没有见到过。
只有少数多少有点见识的水手,才隐隐约约地感到,好像抹香鲸这回真的要来了。
原因并不太明了,因为以前他们曾看到大抹香鲸吐出过什么东西的残臂,竟有二二英尺长,现在看来,就是这乌贼鱼的了。
所以他们觉着这乌贼是大抹香鲸的食物。
既然见到了大抹香鲸的食物,那么恐怕离抹香鲸不会太远了。
60.捕鲸索和人生的危险
下面,我很快就要讲到“裴廓德号”开始捕鲸的事儿了。
在开始讲捕鲸的事儿之前,我必须先给大家讲清一件我们在捕鲸时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器具。
这就是捕鲸索。
在我们这些出海捕鲸的人看来,捕鲸索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令人恐惧的。
捕鲸索是用大麻做成的专门用来捕鲸的绳子。
捕鲸索每根有三分之二英寸粗,至于长度,根据捕获对象各有不同。
以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