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淮南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何也?”子朱曰:“令尹轻行而简礼,其辱人不难。”明年,伏郎尹而笞之

三百。夫仕者先避之,见终始微矣。

夫鸿鹄之未孚于卵也,一指蔑之,则靡而无形矣;及至其筋骨之已就,而羽

翮之既成也,则奋翼挥,凌乎浮云,背负青天,膺摩赤霄,翱翔乎忽荒之

上,析惕乎虹霓之间。虽有劲弩利矰微缴,蒲且子之巧,亦弗能加也。江水之始

出于岷山也,可扌搴衣而越也,及至乎下洞庭,骛石城,经丹徒,起波涛,舟杭

一日不能济也。是故圣人者,常从事于无形之外,而不留思尽虑于成事之内。是

故患祸弗能伤也。

人或问孔子曰:“颜回何如人也?”曰:“仁人也。丘弗如也。”“子贡何

如人也?”曰:“辩人也。丘弗如也。”“子路何如人也?”曰:“勇人也。丘

弗如也。”宾曰:“三人皆贤夫子,而为夫子役。何也?”孔子曰:“丘能仁且

忍,辩且讷,勇且怯。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为也。”孔子知所施之也。

秦牛缺径于山中,而遇盗。夺之车马,解其橐笥,拖其衣被,盗还反顾之,

无惧色忧志,驩然有以自得也。盗遂问之曰:“吾夺子财货,劫子以刀,而志不

动,何也?”秦牛缺曰:“车马所以载身也,衣服所以掩形也,圣人不以所养害

其养。”盗相视而笑曰:“夫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形者,世之圣人也。以此而

见王者,必且以我为事也。”还反杀之。此能以知知矣,而未能以知不知也。能

勇于敢,而未能勇于不敢也。凡有道者,应卒而不乏,遭难而能免,故天下贵之。

今知所以自行也,而未知所以为人行也。其所论未之究者也。人能由昭昭于冥冥,

则几于道矣。《诗》曰:“人亦有言,无哲不愚。”此之谓也。

事或为之,适足以败之;或备之,适足以致之。何以知其然也?秦皇挟录图,

见其传曰:“亡秦者,胡也。”因发卒五十万,使蒙公、杨翁子将,筑修城。西

属流沙,北击辽水,东结朝鲜,中国内郡挽车而饷之。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

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

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驰弩,使临禄

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

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

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谪戍以备之。当此之时,男子不得修农亩,妇人不得

剡麻考缕,羸弱服格于道,大夫箕会于衢,病者不得养,死者不得葬。于是陈胜

起于大泽,奋臂大呼,天下席卷,而至于戏。刘、项兴义兵随,而定若折槁振落,

遂失天下。祸在备胡而利越也。欲知筑修城以备亡,不知筑修城之所以亡也。发

近戍以备越,而不知难之从中发也。夫鹊先识岁之多风也,去高木而巢扶枝,大

人过之则控鷇,婴儿过之则挑其卵;知备远难而忘近患。故秦之设备也,鸟鹊之

智也。

或争利而反强之,或听从而反止之。何以知其然也?鲁哀公欲西益宅,史争

之,以为西益宅不祥。哀公作色而怒。左右数谏不听。乃以问其傅宰折睢,曰:

“吾欲益宅,而史以为不祥。子以为何如?”宰折睢曰:“天下有三不祥,西益

宅不与焉。”哀公大悦而喜。顷,复问曰:“何谓三不祥?”对曰:“不行礼义,

一不祥也;嗜欲无止,二不祥也;不听强谏,三不祥也。”哀公默然深念,愤然

自反,遂不西益宅。夫史以争为可以止之,而不知不争而反取之也。智者离路而

得道,愚者守道而失路。夫儿说之巧,于闭结无不解。非能闭结而尽解之也,不

解不可解也。至乎以弗解解之者,可与及言论矣。

或明礼义、推道体而不行,或解构妄言而反当。何以明之?孔子行游,马失,

食农夫之稼,野人怒,取马而系之。子贡往说之,卑辞而不能得也。孔子曰:

“夫以人之所不能听说人,譬以太牢享野兽,以《九韶》乐飞鸟也。予之罪也,

非彼人之过也。”乃使马圉往说之。至,见野人曰:“予耕于东海,至于西海,

吾马之失,安得不食子之苗?”野人大喜,解马而与之。说若此其无方也,而反

行。事有所至,而巧不若拙。故圣人量凿而正枘。夫歌《采菱》,发《阳阿》,

鄙人听之,不若此《延路》、《阳局》。非歌者拙也,听者异也。故交画不畅,

连环不解,物之不通者,圣人不争也。

仁者,百姓之所慕也;义者,众庶之所高也。为人之所慕,行人之所高,此

严父之所以教子,而忠臣之所以事君也。然世或用之而身死国亡者,不同于时也。

昔徐偃王好行仁义,陆地之朝者三十二国。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

反朝徐。”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厉曰:“臣

闻之,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且夫为文而

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

遂灭之。知仁义而不知世变者也。申菽、杜茝,美人之所怀服也;及渐之于滫,

则不能保其芳矣。古者,五帝贵德,三王用义,五霸任力。今取帝王之道,而施

之五霸之世,是由乘骥逐人于榛薄,而蓑笠盘旋也。今霜降而树谷,冰泮而求获,

欲其食则难矣。故《易》曰:“潜龙勿用”者,言时之不可以行也。故“君子终

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终日乾乾,以阳动也;夕惕若厉,以阴息也。因日

以动,因夜以息,唯有道者能行之。夫徐偃王为义而灭,燕子哙行仁而亡,哀公

好儒而削,代君为墨而残。灭亡削残,暴乱之所致也,而四君独以仁义儒墨而亡

者,遭时之务异也。非仁义儒墨不行,非其世而用之,则为之禽矣。

夫戟者,所以攻城也;镜者,所以照形也。宫人得戟,则以刈葵;盲者得镜,

则以盖卮。不知所施之也。故善鄙不同,诽誉在俗;趋舍不同,逆顺在君。狂谲

不受禄而诛,段干木辞相而显,所行同也,而利害异者,时使然也。故圣人虽有

其志,不遇其世,仅足以容身,何功名之可致也!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行,则

有以任于世矣。知天而不知人,则无以与俗交;知人而不知天,则无以与道游。

单豹倍世离俗,岩居谷饮,不衣丝麻,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颜色。

卒而遇饥虎,杀而食之。张毅好恭,过宫室廊庙必趋,见门闾聚众必下,厮徒马

圉,皆与伉礼。然不终其寿,内热而死。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毅修其外而疾攻

其内。故直意适情,则坚强贼之;以身役物,则阴阳食之。此皆载务而戏乎其调

者也。

得道之士,外化而内不化,外化,所以入人也,内不化,所以全其身也。故

内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诎伸、赢缩、卷舒,与物推移,故万举而不陷。所以贵圣

人者,以其能龙变也。今捲捲然守一节,推一行,虽以毁碎灭沉,犹且弗易

者,此察于小好,而塞于大道也。

赵宣孟活饥人于委桑之下,而天下称仁焉。荆亻次非犯河中之难,不失其守,

而天下称勇焉。是故见小行则可以论大体矣。田子方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

以问其御曰:“此何马也?”其御曰:“此故公家畜也。老罢而不为用,出而鬻

之。”田子方曰:“少而贪其力,老而弃其身,仁者弗为也。”束帛以赎之。疲

武闻之,知所以归心矣。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

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

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回车而避之。勇武闻之,知所尽死矣。

故田子方隐一老马而魏国载之,齐庄公避一螳螂而勇武归之。汤教祝网者,而四

十国朝;文王葬死人之骸,而九夷归之;武王荫暍人于樾下,左拥而右扇之,而

天下怀其德;越王勾践一决狱不辜,援龙渊而切其股,血流至足,以自罚也,而

战武士必其死。故圣人行之于小,则可以覆大矣;审之于近,则可以怀远矣。

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