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淮南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故贵者必以贱为号,而高者必以下为基。托小以包大,在中以制外,行柔而刚,

用弱而强,转化推移,得一之道,而以少正多。所谓其事强者,遭变应卒,排患

扌干难,力无不胜,敌无不凌,应化揆时,莫能害之。是故欲刚者,必以柔守之;

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强

胜不若己者,至于若己者而同;柔胜出于己者,其力不可量。故兵强则灭,木强

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之敝。是故柔弱者,生之干也;而坚强者,死之

徒也。先唱者,穷之路也;后动者,达之原也。

何以知其然也?凡人中寿七十岁,然而趋舍指凑,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

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何者?先者难为知,而后者易为攻也。先者

上高,则后者攀之;先者逾下,则后者蹶之;先者隤陷,则后者以谋;先者败绩,

则后者违之。由此观之,先者则后者之弓矢质的也。犹錞之与刃,刃犯难而

錞无患者,何也?以其托于后位也。此俗世庸民之所公见也,而贤知者弗能避

也。所谓后者,非谓其底滞而不发,凝结而不流,贵其周于数而合于时也。夫执

道理以耦变,先亦制后,后亦制先。是何则?不失其所以制人,人不能制也。时

之反侧,间不容息,先之则太过,后之则不逮。夫日回而月周,时不与人游。故

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

挂而弗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也。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因循应变,

常后而不先。柔弱以静,舒安以定,攻大坚,莫能与之争。

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修极于无穷,远沦于无

涯,息耗减益,通于不訾。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弗得不生,百事

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无好憎;泽及蚑蛲,而不求报;富赡天下而不既,德

施百姓而不费;行而不可得穷极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击之无创,刺之不伤,

斩之不断,焚之不然,淖溺流遁,错缪相纷,而不可靡散。利贯金石,强济天下。

动溶无形之域,而翱翔忽区之上;邅回川谷之间,而滔腾大荒之野。有余不足,

与天地取与,授万物而无所前后。是故无所私而无所公,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

无所左而无所右,蟠委错紾,与万物始终。是谓至德。夫水所以能成其至德于

天下者,以其淖溺润滑也。故老聃之言曰:“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出于

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音者,声之大宗也。其子为光,其孙为水。皆生

于无形乎!夫光可见而不可握,水可循而不可毁。故有像之类,莫尊于水。出生

入死,自无蹠有,自有蹠无而为衰贱矣!

是故清静者,德之至也;而柔弱者,道之要也;虚无恬愉者,万物之用也。

肃然应感,殷然反本,则沦于无形矣。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所谓一者,无匹

合于天下者也。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通九天,下贯九野。员不中规,方不中

矩。大浑而为一,弃累而无根。怀囊天地,为道开门。穆忞隐闵,纯德独存,布

施而不既,用之而不勤。是故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循之不得其身;无

形而有形生焉,无声而五音鸣焉,无味而五味形焉,无色而五色成焉。是故有生

于无,实出于虚,天下为之圈,则名实同居。音之数不过五,而五音之变,不可

胜听也;味之和不过五,而五味之化,不可胜尝也;色之数不过五,而五色之变,

不可胜观也。故音者,宫立而五音形矣;味者,甘立而五味亭矣;色者,白立而

五色成矣;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

是故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际天地。其全也,纯兮若朴;其散也,混兮

若浊。浊而徐清,冲而徐盈。澹兮其若深渊,泛兮其若浮云;若无而有,若亡而

存。万物之总,皆阅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其动无形,变化若神;其行无

迹,常后而先。是故至人之治也,掩其聪明,灭其文章,依道废智,与民同出于

公。约其所守,寡其所求,去其诱慕,除其嗜欲,损其思虑。约其所守则察,寡

其所求则得。夫任耳目以听视者,劳形而不明;以知虑为治者,苦心而无功。是

故圣人一度循轨,不变其宜,不易其常,故准循绳,曲因其当。

夫喜怒者,道之邪也;忧悲者,德之失也;好憎者,心之过也;嗜欲者,性

之累也。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薄气发喑,惊怖为狂。忧悲多恚,病乃成积;

好憎繁多,祸乃相随。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通而不变,静之至也;嗜欲不载,

虚之至也;无所好憎,平之至也;不与物散,粹之至也。能此五者,则通于神明;

通于神明者,得其内者也。是故以中制外,百事不废;中能得之,则外能收之。

中之得则五藏宁,思虑平,筋力劲强,耳目聪明;疏达而不悖,坚强而不鞼,

无所大过而无所不逮。处小而不逼,处大而不窕。其魂不躁,其神不娆,湫漻寂

寞,为天下枭。大道坦坦,去身不远,求之近者,往而复反。迫则能应,感则能

动,物穆无穷,变无形像,优游委纵,如响之与景。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

行险,无忘玄伏,能存之此,其德不亏。万物纷糅,与之转化,以听天下,若背

风而驰,是谓至德。至德则乐矣。

古之人有居岩穴而神不遗者,末世有势为万乘而日忧悲者。由此观之,圣亡

乎治人,而在于得道;乐亡乎富贵,而在于德和。知大己而小天下,则几于道矣。

所谓乐者,岂必处京台、章华,游云梦、沙丘,耳听《九韶》、《六莹》,口味

煎熬芬芳。驰骋夷道,钧射鹔嚼趾酰课崴嚼终撸说闷涞谜咭病7虻

其得者,不以奢为荣,不以廉为悲,与阴俱闭,与阳俱开。故子夏心战而臞,

得道而肥。圣人不以身役物,不以欲滑和,是故其为欢不忻忻,其为悲不惙,

万方百变,消摇而无所定,吾独慷慨遗物,而与道同出。是故有以自得之也,乔

木之下,空穴之中,足以适情;无以自得也,虽以天下为家,万民为臣妾,不足

以养生也。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

夫建钟鼓,列管弦,席旃茵,傅旄象,耳听朝歌北鄙靡靡之乐,齐靡曼之色,

陈酒行觞,夜以继日,强弩弋高鸟,走犬逐狡兔,此其为乐也。炎炎赫赫,怵然

若有所诱慕,解车休马,罢酒彻乐,而心忽然,若有所丧,怅然若有所亡也。是

何则?不以内乐外,而以外乐内。乐作而喜,曲终而悲。悲喜转而相生,精神乱

营,不得须臾平。察其所以,不得其形,而日以伤生,失其得者也。是故内不得

于中,禀授于外而以自饰也。不浸于肌肤,不浃于骨髓,不留于心志,不滞于五

藏。故从外入者,无主于中,不止;从中出者,无应于外,不行。故听善言便计,

虽愚者知说之;称至德高行,虽不肖者知慕之。说之者众,而用之者鲜;慕之者

多,而行之者寡。所以然者何也?不能反诸性也。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

入于耳而不著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声出于口,

则越而散矣。夫心者,五藏之主也,所以制使四支,流行血气,驰骋于是非之境,

而出入于百事之门户者也。是故不得于心,而有经天下之气,是犹无耳而欲调钟

鼓,无目而欲喜文章也。亦必不胜其任矣!

故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许由小天下而不以己易尧

者,志遗于天下也。所以然者,何也?因天下而为天下也。天下之要,不在于彼

而在于我,不在于人而在于我身,身得则万物备矣!彻于心术之论,则嗜欲好憎

外矣!是故无所喜而无所怒,无所乐而无所苦,万物玄同也。无非无是,化育玄

耀,生而如死。夫天下者亦吾有也,吾亦天下之有也,天下之与我,岂有间哉!

夫有天下者,岂必摄权持势,操杀生之柄,而以行其号令邪?吾所谓有天下者,

非谓此也,自得而已。自得,则天下亦得我矣。吾与天下相得,则常相有已,又

焉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