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列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欤?顾问左右,左右不知。问外朝,外朝不知。问在野,在野不知。尧乃微服游

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不则。”尧喜问

曰:“谁教尔为此言?”童儿曰:“我闻之大夫。”问大夫,大夫曰:“古诗

也。”尧还宫,召舜,因禅以天下。舜不辞而受之。

关尹喜曰:“在己无居,形物其箸,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故其

道若物者也。物自违道,道不违物。善若道者,亦不用耳,亦不用目,亦不用力,

亦不用心。欲若道而用视听形智以求之,弗当矣。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用之弥

满,六虚废之,莫知其所。亦非有心者所能得远,亦非无心者所能得近。唯默而

得之而性成之者得之。知而亡情,能而不为,真知真能也。发无知,何能情?发

不能,何能为?聚块也,积尘也,虽无为而非理也。”

汤问第五

殷汤问于夏革曰:“古初有物乎?”夏革曰:“古初无物,今恶得物?后之

人将谓今之无物,可乎?”殷汤曰:“然则物无先后乎?”夏革曰:“物之终始,

初无极已。始或为终,终或为始,恶知其纪?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

也。”殷汤曰:“然则上下八方有极尽乎?”革曰:“不知也。”汤固问。革曰:

“无则无极,有则有尽;朕何以知之?然无极之外复无无极,无尽之中复无无尽。

无极复无无极,无尽复无无尽。朕以是知其无极无尽也,而不知其有极有尽也。”

汤又问曰:“四海之外奚有?”革曰:“犹齐州也。”汤曰:“汝奚以实之?”

革曰:“朕东行至营,人民犹是也。问营之东,复犹营也。西行至豳,人民犹是

也。问豳之西,复犹豳也。朕以是知四海、四荒、四极之不异是也。故大小相含,

无穷极也。含万物者,亦如含天地。含万物也故不穷,含天地也故无极。朕亦焉

知天地之表不有大天地者乎?亦吾所不知也。然则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

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

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

百川水潦归焉。”

汤又问:“物有巨细乎?有修短乎?有同异乎?”革曰:“渤海之东不知几

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

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

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

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鹘源陨

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

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

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

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

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员峤二山流于

北极,沉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帝凭怒,侵减龙伯之国使阨,侵小龙

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农时,其国人犹数十丈。从中州以东四十万里得憔侥国,

人长一尺五寸。东北极有人名曰诤人,长九寸。荆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朽壤之上有菌芝者,

生于朝,死于晦。春夏之月有蠓蚋者,因雨而生,见阳而死。终北之北有溟海者,

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

垂天之云,其体称焉。世岂知有此物哉?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

而志之。江浦之间生麽虫,其名曰焦螟,群飞而集于蚊睫,弗相触也。栖宿去来,

蚊弗觉也。离朱子羽方昼拭眦扬眉而望之,弗见其形;俞师旷方夜敗

首而听之,弗闻其声。唯黄帝与容成子居空峒之上,同斋三月,心死形废;徐以

神视,块然见之,若嵩山之阿;徐以气听,砰然闻之,若雷霆之声。吴楚之国有

大木焉,其名为櫾,碧树而冬生,实丹而味酸。食其皮汁,已愤厥之疾。齐州

珍之,渡淮而北而化为枳焉。鸲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矣;地气然也。虽然,形

气异也,性钧已,无相易已。生皆全已,分皆足已。吾何以识其巨细?何以识其

修短?何以识其同异哉?”

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

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

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

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山之,曰:“甚

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不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

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蛾氏

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谓不足,

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

里焉。

大禹曰:“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

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夏革曰:

“然则亦有不待神灵而生,不待阴阳而形,不待日月而明,不待杀戮而夭,不待

将迎而寿,不待五谷而食,不待缯纩而衣,不待舟车而行。其道自然,非圣人之

所通也。”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途,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

其国名曰终北,不知际畔之所齐限,无风雨霜露,不生鸟兽、虫鱼、草木之类。

四方悉平,周以乔陟。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甀。顶有口,

状若员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氵粪,臭过兰椒,味过醪醴。一源分为

四埒,注于山下。经营一国,亡不悉遍。土气和,亡札厉。人性婉而从物,不竞

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

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织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其民孳阜亡数,

有喜乐,亡衰老哀苦。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饥惓则饮神氵粪,

力志和平。过则醉,经旬乃醒。沐浴神氵粪,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周穆王

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既反周室,慕其国,忄敞然自失。不进酒肉,不召嫔御

者,数月乃复。管仲勉齐桓公因游辽口,俱之其国,几克举。隰朋谏曰:“君舍

齐国之广,人民之众,山川之观,殖物之阜,礼义之盛,章服之美;妖靡盈庭,

忠良满朝。肆咤则徒卒百万,视捴则诸侯从命,亦奚羡于彼而弃齐国之社稷,从

戎夷之国乎?此仲父之耄,奈何从之?”桓公乃止,以隰朋之言告管仲。仲曰:

“此固非朋之所及也。臣恐彼国之不可知之也。齐国之富奚恋?隰朋之言奚顾?”

南国之人祝发而裸,北国之人鞨巾而裘,中国之人冠冕而裳。九土所资,或

农或商,或田或渔;如冬裘夏葛,水舟陆车。默而得之,性而成之。越之东有辄

沐之国,其长子生,则鲜而食之,谓之宜弟。其大父死,负其大母而弃之,曰:

“鬼妻不可以同居处。”楚之南有炎人之国,其亲戚死,其肉而弃之,然

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积而焚之。牎

则烟上,谓之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