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宰臣谓:“河流东南旧矣。一旦决之,恐故道不容,衍溢而出,分为数河,不复

可收。水分则浅狭易渡,天寒辄冻,御备愈难,此甚不可!”诏但令量宜减南岸

郡县居民之赋役。五年夏四月,敕枢密院,沿河要害之地,可垒石岸,仍置撒星

桩、陷马堑以备敌。

○漕渠

金都于燕,东去潞水五十里,故为闸以节高良河、白莲潭诸水,以通山东、

河北之粟。凡诸路濒河之城,则置仓以贮傍郡之税,若恩州之临清、历亭,景州

之将陵、东光,清州之兴济、会川,献州及深州之武强,是六州诸县皆置仓之地

也。其通漕之水,旧黄河行滑州、大名、恩州、景州、沧州、会州之境,漳水东

北为御河,则通苏门、获嘉、新乡、卫州、浚州、黎阳、卫县、彰德、磁州、洺

州之馈,衡水则经深州会于滹沱,以来献州、清州之饷,皆合于信安海壖。溯流

而至通州,由通州入闸,十余日而后至于京师。其它若霸州之巨马河,雄州之沙

河,山东之北清河,皆其灌输之路也。然自通州而上,地峻而水不留,其势易浅,

舟胶不行,故常徙事陆挽,人颇艰之。世宗之世,言者请开卢沟金口以通漕运,

役众数年,竟无成功,事见《卢沟河》。其后亦以闸河或通或塞,而但以车挽矣。

其制,春运以冰消行,暑雨毕。秋运以八月行,冰凝毕。其纲将发也。乃合众,

以所载之粟苴而封之,先以付所卸之地,视与所封样同则受。凡纲船以前期三日

修治,日装一纲,装毕以三日启行。计道里分溯流、沿流为限,至所受之仓,以

三日卸,又三日给收付。凡挽漕脚直,水运盐每石百里四十八文,米五十文一分

二厘七毫,粟四十文一分三毫,钱则每贯一文七分二厘八毫。陆运佣直,米每石

百里百一十二文一分五毫,粟五十七文六分八厘四毫,钱每贯三文九厘六毫。余

物每百斤行百里,平路则春冬百三十一文五分,夏秋百五十七文八分,山路则春

冬百四十九文,夏秋二百一文。凡使司院务纳课佣直,春冬九十文三分,夏秋百

一十四文。诸民户射赁官船漕运者,其脚直以十分为率,初年克二分,二年克一

分八厘,三年克一分七厘,四年克一分五厘,五年以上克一分。

初,世宗大定四年八月,以山东大熟,诏移其粟以实京师。十月,上出近郊,

见运河湮塞,召问其故。主者云户部不为经画所致。上召户部侍郎曹望之,责曰:

“有河不加浚,使百姓陆运劳甚,罪在汝等。朕不欲即加罪,宜悉力使漕渠通也。”

五年正月,尚书省奏,可调夫数万,上曰:“方春不可劳民,令宫籍监户、东宫

亲王人从、及五百内里军夫浚治。”二十一年,以八月京城储积不广,诏沿河恩

献等六州粟百万余石运至通州,辇入京师。明昌三年四月,尚书省奏:“辽东、

北京路米粟素饶,宜航海以达山东。昨以按视东京近海之地,自大务清口并咸平

铜善馆皆可置仓贮粟以通漕运,若山东、河北荒歉,即可运以相济。”制可。承

安五年,边河仓州县,可令折纳菽二十万石,漕以入京,验品级养马于俸内带支,

仍漕麦十万石,各支本色。乃命都水监丞田栎相视运粮河道。

泰和元年,尚书省以景州漕运司所管六河仓,岁税不下六万余石,其科州县

近者不下二百里,官吏取贿延阻,人不胜苦,虽近官监之亦然。遂命监察御史一

员往来纠察之。五年,上至霸州,以故漕河浅涩,敕尚书省发山东、河北、河东、

中都、北京军夫六千,改凿之。犯屯田户地者,官对给之。民田则多酬其价。六

年,尚书省以凡漕河所经之地,州县官以为无与于己,多致浅滞,使纲户以盘浅

剥载为名,奸弊百出。于是遂定制,凡漕河所经之地,州府官衔内皆带“提控漕

河事”,县官则带“管勾漕河事”,俾催检纲运,营护堤岸。为府三:大兴、大

名、彰德。州十二:恩、景、沧、清、献、深、卫、浚、滑、磁、洺、通。县三

十三:大名、元城、馆陶、夏津、武城、历亭、监清、吴桥、将陵、东光、南皮、

清池、靖海、兴济、会川、交河、乐寿、武强、安阳、汤阴、监漳、成安、滏阳、

内黄、黎阳、卫、苏门、获嘉、新乡、汲、潞、武清、香河、漷阴。

十二月,通济河创设巡河官一员,与天津河同为一司,通管漕河闸岸,止名

天津河巡河官,隶都水监。八年六月,通州刺史张行信言:“船自通州入闸,凡

十余日方至京师,而官支五日转脚之费。”遂增给之。

贞祐三年,既迁于汴,以陈、颍二州濒水,欲借民船以漕,不便。遂依观州

漕运司设提举官,募船户而籍之,命户部勾当官往来巡督。四年,从右丞侯挚言,

开沁水以便馈运。上又念京师转输之劳,命出尚厩牛及官车,以助其力。兴定四

年十月,谕皇太子曰:“中京运粮护送官,当择其人,万有一失,枢密官亦有罪

矣!其船当用毛花辇所造两首尾者,仍张帜如渡军之状,勿令敌知为粮也。”陕

西行省把胡鲁言:”陕西岁运粮以助关东,民力浸困,若以舟自渭入河,顺流而

下,可以纾民力。”遂命严其侦候,如有警,则皆维于南岸。时朝延以邳、徐、

宿、泗军储,京东县挽运者岁十余万石,民甚苦之。元光元年,遂于归德府置通

济仓,设都监一员,以受东郡之粟。定国军节度使李复亨言:“河南驻跸,兵不

可阙,粮不厌多,比年,少有匮乏即仰给陕西,陕西地腴岁丰,十万石之助不难。

但以车运之费先去其半,民何以堪?宜造大船二十,由大庆关渡入河,东抵湖城,

往还不过数日,篙工不过百人,使舟皆容三百五十斛,则是百人以数日运七千斛

矣!自夏抵秋可漕三千余万斛,且无稽滞之患。”上从之。时又于灵璧县潼郡镇

设仓都监及监支纳,以方开长直沟,将由万安湖舟运入汴至泗,以贮粟也。

○卢沟河

大定十年,议决卢沟以通京师漕运,上忻然曰:“如此,则诸路之物可径达

京师,利孰大焉!”命计之,当役千里内民夫,上命免被灾之地,以百官从人助

役。已而,敕宰臣曰:“山东岁饥。工役兴则妨农作,能无怨乎?开河本欲利民,

而反取怨,不可!其姑罢之。”十一年十二月,省臣奏复开之,自金口疏导至京

城北入壕,而东至通州之北,入潞水,计工可八十日。十二年三月,上令人覆按,

还奏:“止可五十日。”上召宰臣责曰:“所余三十日徒妨农费工,卿等何为虑

不及此。”及渠成,以地势高峻,水性浑浊。峻则奔流漩洄,啮岸善崩,浊则泥

淖淤塞,积滓成浅,不能胜舟。其后,上谓宰臣曰:“分卢沟为漕渠,竟未见功,

若果能行,南路诸货皆至京师,而价贱矣。”平章政事驸马元忠曰:“请求识河

道者,按视其地。”竟不能行而罢。二十五年五月,卢沟决于上阳村。先是,决

显通寨,诏发中都三百里内民夫塞之,至是复决,朝延恐枉费工物,遂令且勿治。

二十七年三月,宰臣以“孟家山金口闸下视都城,高一百四十余尺,止以射粮军

守之,恐不足恃。傥遇暴涨,人或为奸,其害非细。若固塞之,则所灌稻田俱为

陆地,种植禾麦亦非旷土。不然则更立重闸,仍于岸上置埽官廨署,及埽兵之室,

庶几可以无虞也”。上是其言,遣使塞之。夏四月丙子,诏封卢沟水神为安平侯。

二十八年五月,诏卢沟河使旅往来之津要,令建石桥。未行而世宗崩。章宗大定

二十九年六月,复以涉者病河流湍急,诏命造舟,既而更命建石桥。明昌三年三

月成,敕命名曰广利。有司谓车驾之所经行,使客商旅之要路,请官建东西廊,

令人居之。上曰:“何必然,民间自应为耳。”左丞守贞言:“但恐为豪右所占,

况罔利之人多止东岸,若官筑则东西两岸俱称,亦便于观望也。”遂从之。

六月,卢沟堤决,诏速遏塞之,无令泛溢为害。右拾遗路铎上疏言:“当从

水势分流以行,不必补修玄同口以下、丁村以上旧堤。”上命宰臣议之,遂命工

部尚书胥持国及路铎同检视其堤道。

○滹沱河

大定八年六月,滹沱犯真定,命发河北西路及河间、太原、冀州民夫二万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