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亦未尝形于怒色。大安三年,试补尚书吏部掾,未几,转御史台令史。宣宗闻其

材干,兴定三年特召为近侍,奉职承应,甚见宠遇,勒留凡三考,出为同知申州

事。无何,召为笔砚直长,擢监察御史,秩满,敕留再任,盖知其材器故也。开

兴元年,关陕完颜总帅屯河中府,与大元军战败绩,哀宗遣国纲乘上厩马,径诣

河中问败军之由,还至中途,值大兵见杀,时年四十四。

麻九畴,字知几,易州人。三岁识字。七岁能草书,作大字有及数尺者,一

时目为神童。章宗召见,问:“汝入宫殿中,亦惧怯否?”对曰:“君臣,父子

也。子宁惧父耶?”上大奇之。弱冠入太学,有文名。南渡后,寓居郾、蔡间,

入遂平西山,始以古学自力。博通《五经》,于《易》、《春秋》为尤长。兴定

末,试开封府,词赋第二,经义第一。再试南省,复然。声誉大振,虽妇人小儿

皆知其名。及廷试,以误绌,士论惜之。已而隐居不为科举计。正大初,门人王

说、王采苓俱中第,上以其年幼,怪而问之。乃知尝师九畴。平章政事侯挚、翰

林学士赵秉文连章荐之,特赐卢亚榜进士第。以病,未拜官告归。再授太常寺太

祝,权博士,俄迁应奉翰林文字。九畴性资野逸,高蹇自便,与人交,一语不相

入则迳去不返顾。自度终不能与世合,顷之,复谢病去。居郾城,天兴元年,大

元兵入河南,挈家走确山,为兵士所得,驱至广平,病死,年五十。

九畴初因经义学《易》,后喜邵尧夫《皇极书》,因学算数,又喜卜筮、射

覆之术。晚更喜医,与名医张子和游,尽传其学,且为润色其所著书。为文精密

奇健,诗尤工致。后以避谤忌,持戒不作。明昌以来,称神童者五人,太原常添

寿四岁能作诗,刘滋、刘微、张汉臣后皆无称,独知几能自树立,耆旧如赵秉文,

以征君目之而不名。

李汾,字长源,太原平晋人。为人尚气,跌宕不羁。性褊躁,触之辄怒,以

是多为人所恶。喜读史。工诗,雄健有法。避乱入关,京兆尹子容爱其材,招致

门下。留二年去,之泾州,竭左丞张行信,一见即以上客礼之。元光间,游大梁,

举进士不中,用荐为史馆书写。书写,特抄书小史耳,凡编修官得日录,纂述即

定,以稿授书写,书写录洁本呈翰长。汾既为之,殊不自聊。时赵秉文为学士,

雷渊、李献能皆在院,刊修之际,汾在旁正襟危坐,读太史公、左丘明一篇,或

数百言,音吐洪畅,旁若无人。既毕,顾四坐漫为一语云“看”。秉笔诸人积不

平,而雷、李尤切齿,乃以嫚骂官长讼于有司,然时论亦有不直雷、李者。寻罢

入关。明年来京师,上书言时事,不合,去客唐、邓间。恒山公武仙署行尚书省

讲议官。既而仙与参知政事完颜思烈相异同,颇谋自安,惧汾言论,欲除之。汾

觉,遁泌阳,仙令总帅王德追获之,锁养马平,绝食而死,年未四十。

汾平生诗甚多,不自收集,世所传者十二三而已。

元德明,系出拓拔魏,太原秀容人。自幼嗜读书,口不言世俗鄙事,乐易无

畦畛,布衣蔬食处之自若,家人不敢以生理累之。累举不第,放浪山水间,余酒

赋诗以自适。年四十八卒。有《东岩集》三卷。子好问,最知名。

好问字裕之。七岁能诗。年十有四,从陵川郝晋卿学,不事举业,淹贯经传

百家,六年而业成。下太行,渡大河,为《箕山》、《琴台》等诗。礼部赵秉文

见之,以为近代无此作也。于是名震京师。中兴定五年第,历内乡令。正大中,

为南阳令。天兴初,擢尚书省掾,顷之,除左司都事,转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

金亡,不仕。

为文有绳尺,备众体。其诗奇崛而绝雕刿,巧缛而谢绮丽。五言高古沈郁。

七言乐府不用古题,特出新意。歌谣慷慨,挟幽、并之气。其长短句,揄扬新声,

以写恩怨者又数百篇。兵后,故老皆尽,好问蔚为一代宗工,四方碑板铭志,尽

趋其门。其所著文章诗若干卷、《杜诗学》一卷、《东坡诗雅》三卷、《锦禨》

一卷、《诗文自警》十卷。

晚年尤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几及汉、唐,国亡史作,己

所当任。时金国实录在顺天张万户家,乃言于张,愿为撰述,既而为乐夔所沮而

止。好问曰:“不可令一代之迹泯而不传。”乃构亭于家,著述其上,因名曰

“野史”。凡金源君臣遗言往行,采摭所闻,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为记录,至百

余万言。今所传者有《中州集》及《壬辰杂编》若干卷。年六十八卒。纂修《金

史》,多本其所著云。

赞曰:韩昉、吴激,楚材而晋用之,亦足为一代之文矣。蔡珪、马定国之该

博,胡砺、杨伯仁之敏赡,郑子聃、麻九畴之英俊,王郁、宋九嘉之迈往。三李

卓荦,纯甫知道,汾任气,献能尤以纯孝见称。王庭筠、党怀英、元好问自足知

名异代。王竞、刘从益、王若虚之吏治,文不掩其所长。蔡松年在文艺中,爵位

之最重者,道金人言利,兴党狱,杀田珏,文不能掩其所短者欤?事继母有至行,

其死家无余赀,有足取云。

 卷一百二十七 列传第六十五

◎孝友

○温迪罕斡鲁补陈颜刘瑜孟兴王震刘政

孝友者,人之至行也,而恒性存焉。有子者欲其孝,有弟者欲其友,岂非人

之恒情乎?为子而孝,为弟而友,又岂非人之恒性乎?以人之恒情责人之恒性,

而不副所欲者恒有焉。有竭力于是,岂非难乎。天生五谷以养人,五谷之有恒性

也。服田力穑以望有秋,农夫之有恒情也。五谷熟,人民育,岂异事乎。然以唐、

虞之世,“黎民阻饥”不免以命稷,“百姓不亲、五品不逊”不免以命契,以是

知顺成之不可必,犹孝友之不易得也。是故“有年”、“大有年”以异书于圣人

之经,孝友以至行传于历代之史,劝农兴孝之教不废于历代之政,孝弟力田自汉

以来有其科。章宗尝曰:“孝义之人,素行已备,虽有希觊,犹不失为行善。”

庶几帝王之善训矣。夫金世孝友见于旌表、载于史册者仅六人焉。作《孝友传》。

温迪罕斡鲁补,西北路宋葛斜斯浑猛安人。年十五,居父丧,不饮酒食肉,

庐于墓侧。母疾,刲股肉疗之,疾愈。诏以为护卫。

陈颜,卫州汲县人。世业农。父光,宋季擢武举第,调寿阳尉,未赴。值金

兵取汴,光病,围城中。颜间关渡河,往省其父,因扶疾北归。光家奴谋良不可,

诬告光与贼杀人。光系狱,榜掠不胜,因自诬服。颜诣郡请代父死,太守徐某哀

之,不敢决,适帅臣至郡,以其状白,帅曰:“此真孝子也。”遂并释之。天会

七年,诏旌表其门闾。

刘瑜,棣州人。家贫甚,母丧不能具葬,乃质其子以给丧事。明昌三年,诏

赐粟帛,复其终身。

孟兴,蚤丧父,事母孝谨,母没,丧葬尽礼。事兄如事其父。明昌三年,诏

赐帛十匹、粟二十石。

王震,宁海州文登县人。为进士学。母患风疾,刲股肉杂饮食中,疾遂愈。

母没,哀泣过礼,目生翳。服除,目不疗而愈,皆以为孝感所致。特赐同进士出

身,诏尚书省拟注职任。

刘政,洺州人。性笃孝,母老丧明,政每以舌舐母目,逾旬母能视物。母疾,

昼夜侍侧,衣不解带,刲股肉啖之者再三。母死,负土起坟,乡邻欲佐其劳,政

谢之。葬之日,飞鸟哀鸣,翔集丘木间。庐于墓侧者三年。防御使以闻,除太子

掌饮丞。

◎隐逸

褚承亮王去非赵质杜时升郝天挺薛继元高仲振张潜王汝梅

宋可辛愿王予可

孔子称逸民伯夷、叔齐、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其立心造行之异同,

各有所称谓,而柳下惠则又尝仕于当世者也。长沮、桀溺之徒,则无所取焉。后

世,凡隐遁之士,其名皆列于史传,何欤?盖古之仕者,其志将以行道,其为贫

而仕下列者,犹必先事而后食焉。后世干禄者多,其先人尚人之志与叹老嗟卑之

心,能去是者鲜矣。故君子于士之远引高蹈者特称述之,庶闻其风犹足以立懦廉

顽也。作《隐逸传》。

褚承亮,字茂先,真定人。宋苏轼自定武谪官过真定,承亮以文谒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