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泰州,又请左丞衡于抚州行枢密院,出军西北路以邀阻珝,而自帅兵出临潢。
上从其策,赐内库物即军中用之。其后斜出部族诣抚州降,上专使问襄,襄以为
受之便。赐宝剑,诏度宜穷讨。乃令士自赍粮以省挽运,进屯于沔移剌烈、乌满
扫等山以逼之。因请就用步卒穿壕筑障,起临潢左界北京路以为阻塞。言者多异
同,诏问方略。襄曰:“今兹之费虽百万贯,然功一成则边防固而戍兵可减半,
岁省三百万贯,且宽民转输之力,实为永利。”诏可。襄亲督视之,军民并役,
又募饥民以佣即事,五旬而毕。于是西北、西南路亦治塞如所请。无何,泰州军
与敌接战,宗浩督其后,杀获过半,诸部相率送款,襄纳之。自是北陲遂定。
襄还临潢,减屯兵四万、马二万疋。上以信符召还,遣近臣迎劳于途。既至,
复抚问于第,入献边机十事,皆为施行,仍厚赐之,复拜左丞相。初,襄至自军,
上谕宰臣曰:“枢密使襄筑立边堡完固。古来立一城一邑,尚有赏赉,即欲拜三
公,三公非赏功官,如左丞相亦非赏功者,虽然可特授之。”遣左司郎中阿勒根
阿海降诏褒谕。四年正月,进拜司空,领左丞相如故。
襄重厚寡言,务以镇静守法。每掾有所禀,必问曰:“诸相云何?”掾对某
相如是,某相如是。襄曰:“从某议。”其事无有异者。识者谓襄诚得相体。时
上颇更定制度,初置提刑司,又议设清闲职位,如宋朝宫观使,以待年高致仕之
官。襄言:“年老致仕,朝廷养以俸廪,恩礼至渥。老不为退,复有省会之法,
所以抑贪冒,长廉节。若拟别设,恐涉于滥。”又言:“省事不如省官,今提刑
官吏,多无益于治,徒乱有司事。议者以谓斯乃外台,不宜罢。臣恐混淆之辞,
徒烦圣听。且宪台所掌者察官吏非违,正下民冤枉,亦无提点刑狱、举荐之权。
若已设难以遽更,其采访廉能不宜隶本司,宜令监察御史岁终体究,仍不时选官
廉访。”上皆听纳。俄乞致仕,不许。
时方旱,命有司祈雨,襄及平章政事张万公、参政仆散揆等上表待罪。上召
翰林学士党怀英草罪己诏,仍慰谕襄等视事。泰和元年春,承命驰祷于亳州太清
宫及后土方岳。以其世封远,特改授河间府路算术海猛安。明年,皇子生,襄复
自请报谢。既祀嵩岳,还次芝田之府店,遂以疾薨,年六十三。讣闻,辍朝,遣
使祭于路,葬礼依太师淄王克宁。谥曰武昭。命张行简铭其碑。
襄明敏,才武过人,上亲待之厚,故所至有功。其驻军临潢也,有以伪书遗
西京留守徒单镒,欲构以罪。书闻,上以书还畀襄,其明信如此。既而果获为伪
书者。在政府二十年,明练故事,简重能断,器局尤宽大,待掾吏尽礼,用人各
得所长,为当世名将相。大安间,配享章宗庙廷。
夹谷衡,本名阿里不,山东西路三土猛安益打把谋克人也。大定十三年,创
设女直进士举,衡中第四人,补东平府教授。调范阳簿,选充国史院编修官,改
应奉翰林文字。世宗尝谓宰臣曰:“女直进士中才杰之士盖亦难得,如徒单镒、
夹谷衡、尼庞古鉴,皆有用材也。”迁修起居注。章宗立,为侍御史,转右司员
外郎,敷奏称旨,升左司郎中。明昌二年,擢御史中丞,未几,拜参知政事。三
年八月,以病,表乞致仕,诏抚慰不许。
衡久在告,承诏始出,上见其羸瘠,复赐告一月。四年,诏赐今名,谕之曰:
“朕选大臣,俾参机务,必资谋画,协赞治平。其或得失晦而未形,利害胶而未
决,正须识见纯直,方能去取合公。比来议事之臣,鲜有一定之论,盖以内无所
守,故临事而惑,致有中失,朕将何赖?卿忠实公方,审其是则执而不回,见其
非则去而能果,度其事势,有若权衡。汝之所长,衡实似之,可赐名衡。古者命
名,将以责实,汝先有实,可谓称名,行之克终,乃副朕意。”
参知政事胥持国言区种法。衡曰:“若苟有利,古已行之,且用功多而所种
少,复恐荒废土田,徒劳民,无益也。”进尚书右丞。旧制,久历随朝职任者,
得奉使江表。衡未使而拜执政,特赐钱六千贯。六年,迁尚书左丞,寻出行省于
抚州。洎还入朝,闻父忧去,上亟召回,起复本职。承安二年,出为上京留守,
寻改枢密副使,行院规画边事。三年,以修完封界,赐诏褒谕。四年正月,就拜
平章政事,封英国公。薨,年五十一。上闻之恻然,为辍朝,命官致祭,赙赠有
加。遣使敕葬,谥曰贞献。
完颜安国,字正臣,本名阇母。其先占籍上京,世有战功。祖斜婆,授西南
路世袭合札谋克。安国沉雄有谋画,尤善骑射。正隆元年,从军为谋克,常以少
击众。大定中,为常山簿,转虹县令。会王府新建,选充虞王府掾。再迁仪鸾局
副使。明昌元年,改本局使。会大石部长有乞修岁贡者,朝廷许其请,诏安国往
使之。至则率众远迓至帐,望阙罗拜,执礼无惰容。
时北阻珝迫近塞垣,邻部欲立功以夸雄上国,议邀安国俱行讨之。安国以未
奉诏为辞。强之,不可。或以危言怵之,安国曰:“大丈夫岂以生死易节。暴骨
边庭,不犹愈于病死牖下。”众壮其言,馈赆如礼。既还,以奉使称旨,升武卫
军都指挥使。出为东北路副招讨,未赴,改西北路副招讨。
六年,左丞相夹谷清臣用兵,以安国为先锋都统。适临潢、泰州属部叛,安
国先讨定之,以功迁本路招讨使,兼威远军节度使。承安元年,大盐泺之战,杀
获甚众,诏赐金币。既而右丞相襄总大军进,安国为两路都统,大捷于多泉子。
襄遣安国追敌,佥言粮道继,不可行也。安国曰:“人得一羊可食十余日,不如
驱羊以袭之便。”遂从其计。安国统所部万人疾驱以薄之,降其部长。捷闻,进
官四级,迁左翼都统。
承安二年,以营边堡功,召签枢密院事。赐虎符还边,得以便宜从事。时并
塞诸部降,谕使输贡如初。进拜枢密副使。泰和元年,特授世袭西南路延晏河猛
安,兼合札谋克。帝幸庆宁宫,命安国严饬边备。奏西南路边戍私窜者乞招诱以
安人心,上是其言。三年,以疾致仕,封道国公。四年,起复前职,卒。上闻之,
辍朝。敕有司葬以执政礼。赠特进。
安国在军旅几十五年,号令严明,指麾卒伍如左右手。又善伺知敌人虚实及
山川险易,战必身先士卒,故所向辄克。诸部入贡,安国能一一呼其祖先弟侄名
字以戒谕之,诸部皆震悚,甚为邻国所畏服。
瑶里孛迭,北京路窟白猛安陀罗山谋克人也。以军功历海滨令,迁徐王府掾。
以称职,再任御史台。察廉,升同知震武军节度使事。明昌初,为唐州刺史,寻
授西北路招讨副使。未几,改东北路。六年正月,北边有警,聚兵围庆州急,孛
迭率本路军往救,敌解去,州竟无患。承安元年,丞相襄北伐,孛迭为先锋副统,
进军至龙驹河,受围,会襄引大军至,得解。后授镇宁军节度使,以六群牧人叛,
改宁昌军。孛迭为都统,领步骑万次懿州,敌数万来逆战,兵势甚张,孛迭亲陷
阵,奋力鏖击却之,身中二创,捷闻,迁一官。承安二年,飐军千余出没剽掠锦、
懿间,孛迭追败之,复获所掠,悉还本户。三年,从同判大睦亲府事宗浩为左翼
都统,战移密河,胜;战骨堡子西,杀获甚众。五年,授知广宁府事,俄改东北
路招讨使。以捍边有功,赐诏褒谕,三迁为崇义军节度使。泰和六年,卒。讣闻,
遣官致祭,赐银五百两,赠金紫光禄大夫。
孛迭勇决善战,自幼以军功显,任兵镇十余年,所向克捷,凡再迁官,赐金
币,甚为上倚注云。
赞曰:《易·师》之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盖初为师之始,出师之
道,当慎其始。清臣首议出师,遽以贪小利败。襄虽贤,竭力而后胜其任。衡、
安国、孛迭之功又亚于襄者也。然而兵连祸结,以终金世。故兵无常胜,制胜在
势。势制兵者强,兵制势者亡。迹襄之开筑壕堑以自固,其犹元魏、北齐之长城
欤?金之势可知矣。势屈而兵胜,亡国之道也。金以兵始,亦以兵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