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世宗颇好道术,谓嗣晖曰:“尚食官毋于禁中杀羊豕,朔望上七日有司毋奏
刑名。”大定七年,蒲察通除肇州防御使,上责其饰诈,因顾嗣晖曰:“如卿不
可谓无才,但纯实不足耳。”久之,有榜匿名书于通衢者,称海陵旧臣不得用者
有怨望心,将图不轨。上曰:“岂有是哉。”谓嗣晖曰:“正隆时,卿为执政,
今指卿以为怨望,朕极知其不然。卿性明达能辨,但颇自炫,钓众人之誉,所以
致此媒蘖,后当改之。”十年,将有事南郊,廷议嗣晖在海陵时凡宗庙禘祫辄行
太常事,复拜参知政事,诏以执政冠服摄太常。礼成,薨。
赞曰:赵兴祥、石抹荣自拔流离艰厄中,而克有所树立,固其识之过人,亦
其所遭际致然也。迹世宗之却声伎、减庖人,仁爱若是,而其下孰不兴起哉!
卷九十二 列传第三十
○毛硕李上达曹望之大怀贞卢孝俭卢庸李偲徒单克宁(本名
习显)
毛硕,字仲权,甘陵人。宋末,试弓马子弟,硕中选,调高阳关路安抚司准
备差使。寻辟河间尉,再辟兵马都监。宗望军至,硕以本部迎降。齐国建,由淮
东路第一副将擢知滑州。刘麟伐宋,充行营中军统制军马。天眷间,历汴京路、
山东西路兵马都监。皇统元年,权知拱州。宋将张俊据亳州,而柘城酒监房人杰
叛以应俊,硕发兵讨之。至柘城,躬扣城门,呼耆老以谕意。县人缚人杰以降。
硕径入县署,召百姓慰安之,众皆感悦,刻石纪其事。四年,真授拱州刺史。元
帅梁王宗弼承制超武义将军,改知曹州。有书生投书于硕,辞涉谤讪,僚属皆不
能堪。硕延之上座,谢曰:“使硕常闻斯言,庶乎寡过。”士论以故嘉之。迁郑
州防御使,寻改通州。天德二年,充陕西路转运使。硕以陕右边荒,种艺不过麻、
粟、荞麦,赋入甚薄,市井交易惟川绢、干姜,商贾不通,酒税之入耗减,请视
汴京、燕京例给交钞通行。而巩、会、德顺道路多险,盐引斤数太重,请一引分
作三四,以从轻便。朝廷皆从之。秦州仓粟陈积,而百姓有支移者,止就本州折
纳其直,公私便之。改河东南路转运使。上言:“顷者,定立商酒课,不量土产
厚薄、户口多寡及今昔物价之增耗,一概理责之,故监官被系,失身破家,折佣
逃窜。或为奸吏盗有实钱,而以赊券输官,故河东有积负至四百余万贯,公私苦
之。请自今禁约酒官,不得折准赊贷,惟许收用实钱,则官民俱便。”至今行
之。秩满,除南京路都转运使。大定六年致仕,卒于家。硕文雅好事,性谨饬,
每见古人行事有益于时者,常书置座右,以为莅官之戒云。
李上达,字达道,曹州济阴人。在宋时以荫补官,累东平府司户参军。挞懒
取东平,上达给军须,号办治。齐国建,为吏部员外郎,摄户部事。刘豫行什一
之法,乐岁输多,歉岁寡取之,盖古人助法也。收敛之时,蓄积盖藏,民或不以
实输官,官亦不肯尽信,于是告讦起而狱讼繁,公私苦之。上达论其弊,豫改定
为五等之制。齐国废,以河南与宋人,上达随地入宋。宗弼复取河南,上达为同
知大名尹,按察陕西、河南。是时,关、陕、蒲、解、汝、蔡民饥,上达辄以便
宜发仓粟赈百姓。累迁知山东西路转运使。上达到官再期,比旧增三十余万贯。
户部以其法颁之邻路。上达长于吏事,能治繁剧,猾吏不能欺,所至称之。卒官,
年六十一。
曹望之,字景萧,其先临潢人,辽季移家宣德。天会间,以秀民子选充女直
字学生。年十四,业成,除西京教授。为元帅府书令史,补正令史,转行台省令
史。录教授资,补修武校尉,除右司都事。吏部侍郎田珏素薄望之,望之愿交不
肯纳,遂与蔡松年、许霖构致党狱。改行台吏部员外郎。
海陵为相,尝以书致其私,望之不从。天德元年,调同知石州军州事,坐事
免。丁母忧,久之,除绛阳军节度副使,入为户部员外郎。诏买牛万头给按出虎
八猛安徙居南京者,望之主给之。撒八反,转致甲仗八万自洺州输燕子城。运米
八十万斛由蔡水入淮,馈伐宋诸军,期以一日。望之如期集事。进本部郎中,特
赐进士及第。
大定初,讨窝斡,望之主军食,给与有节,凡省粮三十万石,省剉草五十万
石。帅府以捷入告,议者欲遂罢转输,望之以为元恶未诛,不可弛备。既而大军
追讨,果赖以济。以劳进一阶,兼同修国史。请于大盐泺设官榷盐,听民以米贸
易,民成聚落,可以固边圉,其利无穷。从之。其后凡贮米二十余万石。及东北
路岁饥,赖以济者不可胜数。
三年,上曰:“自正隆兵兴,农桑失业,猛安谋克屯田多不如法。”诏遣户
部侍郎魏子平、大兴少尹同知中都转运事李涤、礼部侍郎李愿、礼部郎中移剌道、
户部员外郎完颜兀古出、监察御史夹谷阿里补及望之分道劝农,廉问职官臧否。
望之还言,乞汰诸路胥吏,可减其半。诏胥吏如故。于是始禁用贴书云。迁本部
侍郎,领复实缮修大内财用,费用大省。复以劳进阶,上召见谕勉之。
望之家奴袁一言涉妖妄,大兴府鞫治。望之恐,使户部令史刘公辅问其事于
大兴少尹王全,全具其事语公辅,公辅以语望之。御史台劾奏刘公辅言泄狱情。
上曰:“妖妄之言,交相传说何也?”于是,望之决杖一百,王全杖八十,刘公
辅杖一百五十,除名。
顷之,运河堙塞,世宗出郊见之,问其故。主者奏曰:“户部不肯经画,岁
久以致如此。”上责望之曰:“有水运不浚治,乃用陆运,烦费民力,罪在汝等,
其往治之。”尚书省奏当用夫役数万人。上曰:“方春耕作,不可劳民。以宫籍
监户及摘东宫、诸王人从充役,若不足即以五百里内军夫补之。”
《太宗实录》成,监修国史纥石烈良弼赐金带一、重彩二十端。同修国史张
景仁、刘仲渊、望之皆赐银币有差。望之叹赏薄,谓人曰:“栽花接本乃加爵命,
勤劳者不迁官。”无何,张景仁迁翰林学士,望之又曰:“止与他人便遣,独不
及我哉。”世宗闻之,出望之德州防御使,谓之曰:“汝为人能干而心不忠实。
朕前往安州春水,人言汝无事君之义。朕敕臣下,有过即当谏争。汝但面从,退
则谤议,此不忠不孝也。汝自五品起迁四品,《太宗皇帝实录》成,优赐银币,
不思尽心竭力,惟官赏是觊。今出汝于外,宜改心涤虑。不然,则身亦莫保。”
望之到德州,有惠政,百姓为立生祠。改同知西京留守事。
上书论便宜事:其一,论山东、河北猛安谋克与百姓杂处,民多失业。陈、
蔡、汝、颍之间土广人稀,宜徙百姓以实其处,复数年之赋以安辑之。百姓亡命
及避役军中者,阅实其人,使还本贯。或编近县以为客户,或留为佃户者,亦籍
其姓名。州县与猛安事干涉者无相党匿,庶几军民协和,盗贼弭息。其二,论荐
举之法虚文无实。宰相拔擢及其所识,不及其所不识。内外官所举亦辄不用,或
指以为朋党,遂不敢复举。宜令宰执岁举三品二人,御史大夫以下内外官终秩举
二人,自此以下以品杀为差等。终秩不举者遇转官勒不迁,三品者削后任俸三月。
其举者已改除,吏部以类品第,季而上之。三品阙则于类第四品中补授,四品五
品以下视此为差。其待以不次者,宰执具才行功实以闻。举当否罪当如律。廉介
之士老于令幕无举主者、七考无赃私罪者,准朝官三考劳叙。吏部每季图上外路
职官姓名,路为一图,大书赃污者于其名下,使知畏慎。外任五品以上官改除,
令代之者具功过以闻。年六十以上者,终更赴调,有司察其视听精力,老疾不堪
厘务,给以半禄罢遣。其三,论守边将帅及沿边州县官渔剥军民,擅兴力役,宜
岁遣监察御史周行察之。边部有讼,招讨司无得辄遣白身人征断,宜于省部有出
身女直、契丹人及县令丞簿中择廉能者,因其风俗,略定科条,务为简易。征断
羊马入官籍数,如边部遇饥馑,即以此赈给之。招讨及都监视事,宜限边部馈送
驼马。招讨司女直人户,或撷野菜以济艰食,而军中旧籍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