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等了半刻功夫,才见前方出现一道黑线,显然就是那西夏地大军。
要说起骑兵,还得说是后来蒙古人的无敌轻骑,来去如电,纵横如风。大迂回大穿插,将冷兵器时代的骑射之功发到淋漓尽致,也把骑兵神话带上了巅峰。
可眼前的西夏军马却是慢吞吞的过来,真看不出有骑兵那种纵横驰骋的杀气。
这西夏的骑兵可真是够慢的,如果骑兵是这个速度,真是连个渣也不如,所有的宋军士卒都是和李二一样的想法两军相对,战阵摆开,李二差点笑了出来,这就是叫李清闻风丧胆的军队?不会吧?真卖相也忒惨了吧?
但见西夏人马黑压压的一片,细看却是战阵不整,节奏错乱。前排的军兵已经来开架势,后面的士卒还是乱糟糟一片。武器更是五花八门,刀枪剑戟参差不齐,更有许多人干脆手持扁担木锄等物,真不知道他们是来打仗的还是务农地。更为扎眼是几个家伙连号衣也没有,干脆披着长衫站在那里,分明就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不晓得李清为何被这样的军队吓的魂飞魄散。
如果这还算是军队的话。
反观自家身后的宋军,军容齐整,旌旗丽日;刀枪寒光飒飒,剑戟冷气森森。兵如虎狼猛,马似蛟龙雄。战鼓一住齐整的列队而迎,这才是真正地军队,这才是大宋的雄师!李二甚至认为这场战斗根本不必真正的打起来,就会分出胜负。这还用打么,两军的实力摆在那里。根部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对方战鼓似雷鸣一般响起,宋军多是久经沙场的老兵,闻得鼓声便知道敌军要开始进攻。箭上弦刀出鞘地只等厮杀。
朔风猎猎,战旗飘扬,浓重的杀气弥漫开来。
令李二和所有宋军士卒掉眼珠子的事情发生了,对面的西夏人马闻得战鼓,竟然没有疯狂的往前冲杀,甚至微微地后退。
刘十三从来没有听说过战鼓擂响,军兵后退这样的诡异场面:”我说兄弟,西夏人不会是被咱们吓破了胆子要跑路的吧?”
李二感觉今日地战斗处处透着诡异。绝对不可能如刘十三所说,西夏人定然有甚么厉害的杀招,不然李清不会不战而逃。
答案出来了:
但见西夏大军猛然往两旁一分,奔出一票骑兵。这骑兵果然雄壮,比寻常的骑兵要魁梧的多。黑色甲胄罩住全身。便是脸上也蒙了黑色的面罩,只露出双眼。马匹亦然,连体的马铠通体乌黑油亮。想来这便是李清所惧怕的铁鹞子,可是除了比寻常的骑兵魁梧高大之外,看不出有丝毫地独特之处。
众人都清楚骑兵一出场,紧接着的便是风驰电掣般的迅猛冲锋。李二探手到腰间,想要抽出宝剑摆个威风凛凛的模样。奈何不知剑鞘有个小小的卡口,无论如何也拽不出宝剑,只好一把连带剑鞘拽了下来,高高举起:“弓箭手上前!刀牌手掩护,长枪兵准备……”
李二地布置便是当时对方骑兵的经典方法,以弓箭远程射杀骑兵,以长枪抵挡冲近地敌人,最后用刀牌手解决战斗。虽然这样仍然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也是步兵对付骑兵最简单有效的战法了。
惊天动地的战鼓雷鸣也似的在空旷的大地响起,敌军骑兵开始发动,惨烈的战斗即将打响!
宋军士卒本就守城的军兵,弓箭手最多,对付骑兵也最占优势。弓箭手弯弓如满月,只待敌人骑兵进入射程便箭去如流星。
不曾想到的是那西夏的骑兵却是慢慢腾腾的小跑而来,没有半分要风驰电掣的意思。这样的速度对于战马来说完全就是在散步,而马上的骑士更是直挺挺的把巨大的长毛挺在胸前,没有丝毫要驰射的样子。
这也叫骑兵么?李二心里疑惑的紧了!随着距离的拉近,骑兵还是不加速,不紧不慢的靠近,沉重的马蹄敲打着每一个的人的神经。
往常遇到骑兵唯恐箭射的太慢,总是不要命的速射。如今费了老大的力气把弓张开,敌人却在远处散步,宋军的弓箭手拽着弓弦,膀子都酸了,对方的骑兵还没有冲过来。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骑兵!
李二高举着带鞘的宝剑,却不敢落下,因为他的手臂一落,便会万箭齐发。
西夏的战马翻亮着四蹄儿终于进了射程,李二也放下了心中悬着的石头:嘿嘿,只要你进我射程,不把你这鹞子射成刺猬才怪!”李二手臂猛的一落,大吼一声:“射!”
''第130章…史上最垃圾骑兵←
箭矢如雨端得不是夸大之词呐!
弦声响动,万余张强弓齐发,密集的箭支带了破空之声泼将出去,声势真真的骇人,电影上的“秦王箭阵”也不过如此了吧。
看那比步兵快不了多少的西夏骑兵不过四五千人的模样,当此雷霆万钧一击,便是不至于全线崩溃也要损失大半。
宋军的这些弓箭手射法娴熟,也不看攻击效果,更不等待进一步的命令,立即再次引弓搭箭,力图在骑兵冲近之前多射几箭出去。
遭此猛烈攻击的西夏骑兵既没有鬼哭狼嚎的慌乱,也没有损失过半的伤亡,依旧保持了那不紧不慢的速度压将过来。
李二骇然,这西夏骑兵竟然不惧箭矢!
正这时候,弓箭手射出第二波箭矢,由于距离已经渐渐拉近,箭头打在骑兵身上发出爆豆一般的密集声响。
射出的箭矢击中目标之后,纷纷掉落,宋军还是头一遭见到这刀枪不如的骑兵,登时便馁了。
不知道是哪个呼喊一句:“是铁甲骑兵!”
队伍当即开始骚动,李二看架势不好,心里也是胆寒,却不敢后退半步。身为最高指挥,如果退却绝对是兵败如山倒的崩溃局面,宋军的溃败将一发不可收拾。
李二终于知道为什么李清不战而逃了,咬着牙吼道:“射马,给我射马。”
好在敌人的骑兵速度不快,弓箭手有足够的时间射箭,士卒得到“射人先射马”的命令,立刻瞄准马匹不要命的疾射一通。
还是同样清脆的金属撞击声,箭矢还是同样的掉落在地!李二真的想骂人了:他娘地西夏人连马匹身上都罩了铁质的马铠,真是变态到家了。这样的重装骑兵不是欧洲骑士才装备的么?
其实欧洲的重装骑士要比西夏的重装骑兵晚了两百多年,欧洲的骑兵和宋时候地骑兵军团比起来完全是不值一提。想那欧洲蛮夷之地。方圆不过百里有个小小的城堡就敢称国王,三五百人的队伍就称为军团,要是叫宋人知道了,还不笑掉大牙?
就是再过两百年,欧洲人见到西夏骑兵这样的规模也会吓的魂飞魄散,数万步兵大军为主力,五千重装骑兵为先导地军队是欧洲人根本不敢想象的。16K小说网…直到了几百年后蒙古人蹂躏欧洲的时候,十几个国家组建的欧洲军团也比李二所处这个战场上的总兵力多不了多少。
这支骑兵队伍才是真正地铁鹞子,是西夏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武装起来的王牌,轻易不肯使用地。
每一名骑兵浑身上下都以铁片包裹,真的便是刀枪不入。便是马匹也罩上通体的铁铠,可以说每一个骑兵都是一座可以移动的小型堡垒。既能为后面的步兵遮挡箭矢,又可以直接冲进敌军阵中厮杀。
由于当时冶炼技术的局限,骑兵的铠甲不可能制造的精巧。所以那些铠甲都是用生铁铸造,然后紧密链接而成。虽然厚实坚固不惧刀枪。却是极其地沉重,光是一顶带面罩的头盔就有十几斤的重量,全套的铠甲足足有一百余斤。若不是身体非常强健之人。根本就披挂不起来这样沉重的铠甲。
而黄河流域地马匹都是冷血马,要说短途冲刺和爆发力根本不能和西域的热血马相比,冷血马最擅长地便是长途跋涉。再给冷血马罩上百十斤重的马凯,坐上一位光“衣服”就一百多斤的魁梧骑士,拿上巨大长矛,马儿无论如何是跑不快的。
这样的钢铁骑士本身动转就极不灵光,上马的时候也要三两个人搀扶。到了战场虽然是刀枪不惧,却只能直挺挺的端着巨大长矛僵硬的冲击。若是能够灵活的使用弓箭,李二他们最少已经死过三回的。
眼看着射人射马都射不穿,宋军愈发的慌乱,那些投降过来的西夏已经有几个掉头就跑,当即被捧了大刀片儿的督战队执行了战场纪律。
其实李二对于这样的重装骑兵有一定的了解。并不似那些士卒一般的慌乱。对于步兵来说,最可怕的是那些轻骑兵。不仅冲击快如闪电,而且擅长驰射,瞬间的功夫就可以射出三箭。还不等步兵完全反应过来,就已经举着马刀到了面前,高速冲击的惯性完全不是步兵可以抵挡的。等到将帅的有效命令下达之时,轻骑兵已经穿插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