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山自己也焦头烂额,又被阳关界的人找上门来。
此次连敷衍都难,只能对来人直说不止天山一家在弄这个。
阳关界能量很大,称得上人族修士领袖,但也很难处理天山周边的事。
首先作为领袖,做事还得讲点表率,也要师出有名。
低密度灵石泛滥这件事,就很难找到什么正经的理由喊打喊杀。
其次他们现在也回过神来,既然天山不是唯一的卖家,那其他几家的来源就有些可疑了。
大门派做事动静大,比如天山只要往市场上大批量卖什么,很快就会被知道。而现在其他的供货方,只传闻有个什么王家的小家族,是不是还有更多都不知道。
势力不大,却能跟天山一起分润低密度灵石的收益,天山又是出了名的强硬,只诡谲一词能形容这状况。
阳关界来的人想知道更多情况,派了一小队人在天山周边调查。
调查的结果还没出,结果低密度灵石在两个月后又一次降价!
这回零售商的价格都被打到十两左右。
价格低到这个程度,拿去外地卖同样能有不少利润,外地缺钱的或者消息灵通想做此生意的,也能赶到本地来找直销商批发。
低密度灵石降到这个地步,低品灵石已经无人问津,并开始有人把手头积压的低品灵石向外地倾销。
……道灵界当然没有反倾销方案。
实际以各个拥有灵石矿势力的保守程度,流到外面的灵石很多都被消耗掉了,能用于买卖的量本就不多,达不到倾销的规模,只要接受金银买卖很容易能卖掉,立刻就会变成消耗品消耗掉。
从外面拿回来的钱,买低密度灵石也很舒服,若是愿意跑的,也能帮着商人们把灵石分销至更远的地方。
销售渠道拓展开并稳定下来,低密度灵石开始出现价格回升的意思时,市场供应量又一次增加!
可惜现在外地需求量日渐增大,这次的供货量提升没伴随着跌价,让各商户空期待一场。
没几日爆出消息,远方的神剑谷也开始卖低密度灵石了。
……
神剑谷的引入,功劳在那些在海边搞事被抓的人身上。
这些人容易受人怂恿,但被抓后安静下来也能看出不少东西。
其中有两个神剑谷的外门弟子,被释放后赶去神剑谷求见大佬。
大佬们当然不容易见到,可耐不住两人有干货,他们大概估算出天山和海边的交易额,就猜到里面有事。
神剑谷距离天山一千多里,跟魔族控制区的距离反而近很多,不到四百里。
这样的所在,自然会极为关注灵石价格的变化,早就明里暗里打听起天山的事,没想到是两个不成器的外门弟子立功。
神剑谷得外门弟子回报后,先派了组玄元境的小孩来海边试探,黄大发没搭理他们。
倒不是诚意问题,而是这几人身份不够,做不得决定谈着都没用。
这组人也不是毫无收获,把海边堆积的大小矿山用留影法术录下来回去交差。
矿山和矿山是截然不同的,海边的“矿山”都是碎矿石,明显是人为堆积起来的。用矿山影像能勉强计算出大概的量,再参考外门弟子带回来的消息,会发现是笔多庞大的财产。
神剑谷很快第二次派人来海边,这次带头的直接换成了破劫境的人情总管。
对了,神剑谷的管理体系比较特别。
他们有三个掌门,称大剑主、二剑主和三剑主。下面没有长老,直接就是各种事务的总管。三剑主同时承担了掌门的管理和长老的监督事务。
人情总管管理的业务类似于外交,不过神剑谷不是国家,自然是人情往来或者称业务联络之类的,虽然没太多实权,也的确是神剑谷里最重要的职位之一。
沈文剑对神剑谷的重视程度很满意,从人情总管处了解到更多神剑谷的情况后,便同意他们购买工厂法宝。
不过规则与天山又有所不同。
第一,神剑谷没有大仙,即使纯剑修门派有大量战斗力加成,破劫境的剑主、总管也有十来个,仍然存在被魔族大仙们抢掠的可能。
第二,剑修门派的炼器、炼丹都不能指望,不是脑子问题,而是剑丹就不适合干这活。
所以和神剑谷的方案没有提三亿多两积金的事,五十万两黄金拿走工厂法宝,然后按一般供货价配方粉末就成。
价格比之前的1。11版更贵,因为这个版本的产能上限更高,整月生产的产能有两千吨。
把这个卖掉,加上前几个月天山买到第三个,修真家族也有了第四家,低密度灵石的产能上限已经达到每月八千吨(标准1。11版产能900吨)。换算下来,则是每月输出两亿的灵能储备能力。
两亿,黄大发这样水准的顶一百一十个,虽然以道灵界的情况,储能体不能直接换算做战斗力,但八千吨的月产能也绝对是无法忽视的补给力量。
拿到立方体法宝的人情总管一阵感慨,搞了几年原来根本不是矿,是炼出来玩意啊!
且难怪身份不够谈都不能谈,这东西要是被魔族知晓了,非直接开打不可。
送走神剑谷的总管,沈文剑就开始策划下阶段的搞事方式。
考虑到储能体能够循环利用,只在极端情况下有损耗,如超高温和修士自爆,八千吨产能勉强可以应付之前积压的需求。
下个阶段,就要让大伙知道,储能体不仅仅是下品灵石的替代品,而是灵石的全面替代者。
实现这一点,只需要登场一种极为简单的小装备——灵能转换用扳指、手镯等。
第一百二十四章 钱景不好的小装备
王正明接货的时候,收到侄儿们的口信和礼物。
礼物既让人惊喜,却又没特别意外。
一打共十二个扳指,五行各属性都有至少两个,王正明对应的土系多两枚。
一试之下,立刻感觉到非同凡响之处。
市场上偶尔也能淘到转换灵气属性的法器,不过大概因为没有针对低密度灵石制作,效果只比自己转换多一成。
侄儿送的扳指转换率明显更高一些。
一下子送一打,倒也符合“黄家”的行为方式,他们似乎不愿意维持稀缺度以坐地起价。
接货的时候侄儿也说了,接下来每个月都会造一些送来,但数量恐怕不会比这次多很多。
对此,王正明感觉很高兴。
他原本已经打算好侄儿们十年八年都学不会炼器皮毛,不成想在“黄家”的调教下,短短几年已经能批量做小法器了。
自己拿了两个扳指,剩下的都分给另外三家造低密度灵石的。
按说他们也有小辈在海边学习,早晚也能弄到一样的东西,可早一点总是好的,以后他们若有好东西或者也会想到王家。
……
海边。
灵能转换小装备的量产进度不快,沈文剑和青柳两人借此机会教导两个小王,如何实现炼器量产。
产量方面也没有强行要求,先打好基本功,慢慢提产量也不迟。
至于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不会发生。
沈文剑本来就很少用高产量的招数,只要技术领先,其他都是小事。而对海边小团队来说,玻璃体储能体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帮助他们早早的积累大量资源,不会一直捏在手上。
这次不急,一部分是考虑到它大量出现后,让玻璃体储能体实用度提高,会大大刺激众修士购买欲,反过来造成零售价再次上涨。
另一部分,是龙蛋孵出来了,沈文剑也没太多功夫盯着外面的消息。
四枚龙蛋在最近都顺利孵化,特调型孵出来的是条蓝龙……颜色比青龙淡一些,鳞片还反射彩光。
小蓝天生就能浮空,其实一点都不方便,它现在还不会主动操使灵能,导致长期飘在海水池子上干瞪着另外三条在水里吃小鱼小虾。
仅仅一个月,小蓝和其他三条的生长速度就出现明显差距,比青龙和白龙都慢很多。
当然龙的生长本来就很慢,迟发育个十几年都不算事,可长期不接触海水健康会出问题。就必须关注了。
冷云和刘湘香两个每天早晚分别对小蓝进行手动投食、手动海水浴。
沈文剑负责给四条下龙编写教案,每隔两天记录小龙们的生长情况,每个月体检一次。
养龙这事青柳没掺和,她在教学之外,还要做两套设备的调试:核能装置与芯片炼制器。
核能装置就是搜集些运行数据,为后面升级提供依据。
芯片炼制器是沈文剑和青柳最近一年多的成果。
它采用的是三代芯片的构架,优势是生产过程参与的设备数量少,容易管理,缺点则是炼器式的设备提升产能时,设备和成本等比增加,产能扩大并不能带来成本降低的效果。
不过说是第三代芯片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