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这样好吗?”
柳夫人进了宫,对于女儿压下了大儿子给大儿媳妇请封的折子,担心会影响到他们兄妹之间的感情。
“如果他真在乎这些,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素月把折子扔在了柳夫人的面前,让她自己看。
“……冤孽啊~~”
柳夫人看完折子差点被气晕过去,折子里的字迹明显是个女子的笔迹,虽然已经很努力的模仿自家儿子的笔迹。可是做为柳正行的亲娘,又怎么会认不出自己儿子的笔迹呢!
虽然有七、八分相似,但字中无骨,模仿得再像也是假的。
“娘,我已经跟皇上了,让他把大哥调回来。反正现在边关没有多少战事,二哥留在边关就行了。”素月这话不过是跟柳夫人说一声,前朝皇帝已经和柳尚书说过了,他没有什么意见,反而赞同自家女儿的决定。
大儿子似乎有些走偏了,回来也好。
柳家起得太快,下一任皇帝又是柳家的外孙,可能让柳正行有些飘飘然起来。
“也好,正好也要让老身见见那个大儿媳妇,一直待在边关从没有立过规矩,显然这规矩差了点,老身得让她知道柳家的儿媳妇不是那么好当的。”
柳夫人也是个有决断的人,既然大儿子一家行差了路,在他们做出更大的错事之前,放在眼皮子底下才能把人拘着。
“你二哥家的几个孩子也要回来了。”
“嗯?”
这么多年没回来,怎么突然决定回来了?二哥家有三个儿子,再加上柳正行刚出生的儿子,柳家现在就有四个孙儿,而阿宝却是唯一的姑娘,
“你二哥这些年倒是没有忘记阿宝这个侄女,每次送礼回来,都有阿宝的份,还都是好东西,老身体全都做主留下来以后给阿宝当嫁妆。”
当爹的靠不住,只能她这个做祖母的多考虑几分。
“这一次你二哥还是不回来,就你二嫂带着几个孩子回来,是大郎和二郎年纪不小了,你二哥希望两个儿子能在京中找儿媳妇,边关的姑娘规矩差了点,咱们柳家又不同别的武将世家,最好不要找那些有权有势人家的姑娘。”
还是往清贵或是没落的勋贵家中找,只是这一次不会再挑王家那般的人家,会更谨慎一些。
“原来大郎和二郎也倒这个年纪了吗?”
素月掐指一算,果然确实到要说亲的年纪了。大郎只比阿宝小一岁,现在都快十四了,二郎也有十二了,说亲也不是一两日就能谈成的,等亲订下来二郎差不多也到十四岁了,不怪二嫂子会突然回京来。
“是啊,也到这个年纪了。”
柳夫人感叹道,连她的小女儿的儿子最大的都有四、五岁了,果然是老了啊!
“娘,二嫂回来你带她和几个侄儿进宫让我瞧瞧,至于那个新大嫂和小侄儿,我就不见了。人家有丈夫和爹娘疼,轮不到我这个外嫁的姑姑多事。”
素月的性格就是这样,她看到不顺眼的事就会管上一管,特别当事人还是她很疼爱的侄女,这让她无法以平常心来对待这新大嫂一家。
“好,老身明白了。”
中午留了饭,素月带着两个孩子陪着柳夫人用的,皇帝独自在正阳宫用膳,怨气都快冲破云宵了。
“怎么样?娘娘怎么说?”
柳夫人一回家,就被太夫人叫了去。
“让儿媳带老二母子进宫让她瞧瞧,老大家的就不见了。”
柳夫人坐在下首,面无表情的把皇后的旨意告诉了婆婆。
“也好,不见就不见吧!回来后你就直接告诉她们,老二家我也得见见,这么多年没有回来,也不知道模样变了没有,几个曾孙可像他们的父亲?至于老大家的我也不见他们了,年纪大了精神不好。”
太夫人也是个直脾气,当年她就见不得这些,现在老了脾气也更大了,更不待见这样的人。连大孙儿在她这里的印象都打了折扣,干脆老大一家都不见了,他们不心疼阿宝,她还心疼这个养在自己身边的曾孙女呢!
特别是这个孙女模样与在宫中的孙女有六、七分相似,一看到她就像是看到了孙女,太夫人怎么不疼她呢!
娘娘为了这个家牺牲了这么多,她疼阿宝是她们姑侄的缘分,而阿宝也长得像娘娘,太夫人自然要多护着阿宝,何况阿宝身体也挺招人疼的,所以太夫人对大孙儿就特别的有意见。
做为家中辈份最长的女性,她不见柳正行的妻子就代表了这个孙媳妇没得到她的承认,在柳家她就没有办法直起腰来。
离京城还有一百里的官道上,几输马车载着母子四人往京城而去。
“娘,京城是怎样的?儿子们都没有印象了。”
柳保骑在马上,对马车里的母亲道。他已经快十四岁了,个子是标准的柳家身高,十四岁不到就已经有将近一米七的个头,所以骑在马上很轻松,不像两个弟弟还只能陪娘一起坐在马车里赶路。
“离开京城的时候你还小,自然没什么印象。你只要知道京城很繁华就是了,并且在京城不要惹事,要知道京城那地啊,随便一块瓦掉下来就能砸到几个贵人。”
柳二夫人掀开窗帘,遥望远方,那里有她的家,有她的娘家,十几年没有回来,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变化,想来应该变化很大吧!她连京中现在流行什么都不知道了。
“娘,我们能见到姑姑吗?娘和爹一直说姑姑很疼我们,我们身上穿的衣裳料子全是姑姑送的,还有我们的小刀小马和弓箭,也都是姑姑送的。”
做为年纪最小的柳卫,今年不过刚满八岁,正是天真活泼的时候。
“娘也不知道,你们的姑姑是皇后娘娘,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
柳二夫人想到小姑子,心中一阵难受。
虽然与小姑子相处的时间并不久,但是这个小姑子她却一直惦记着。和娘家别的出嫁的姐妹不同,她从没有受到婆婆和小姑子的刁难,所以对婆家很是有好感。
特别是那个说话温温柔柔,从不会为难自己的小姑娘,比娘家的那些姐妹更让她喜欢。小姑子发生那件事时,他们一家远在边关,等接到消息的时候,小姑娘也进了宫。
那时相公在校场不断的用拳砸着地上,而她则在房中默默流泪。孩子们还小不懂得皇宫的险恶,见父母伤心也都跟着哭了起来。
那时他们一直担心小姑子在皇宫里遇上危险,生怕有一天会接到父母报丧的信。那一年是他们家最难熬的一年,整整一年家中没有任何笑声。
直到后来废后被废,小姑子突然被封了皇后,他们提着的心才算放下来。
与此同时,还有几辆马车往京城里赶,与柳家二夫人的车队只相隔了几十里路。
而这一群人正是柳大少柳正行一家,他们与柳二少一家几乎是同时接到的信,就算心中再不情愿,也只得把职务与皇帝派来的将军交接,然后收拾行李包袱回京。
“相公,我们真的要回京城吗?”
新任的柳大奶奶抱着才几个月大的儿子,一脸担忧的问丈夫。柳家对她的态度一直是不冷不热的,她是真心不想回来。
但是做为女人,她不可能自己留在边关,而且……
看向柳正行,他从上了马车后就一直不怎么出声,甚至对于她的问话也都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柳大奶奶理解他现在的心情,毕竟任何一个男人突然被收回兵权再被调回京城任了一个无关紧要的闲职都会像柳正行一样,心情是怎么也不可能好起来的。
虽然在接到圣旨的时候就有人说是她害了夫君,可她自己本人却从不这样认为。只是她有些气恼,因为嫁给柳正行两年了,儿子也生了,结果她到现在还是一个白身,每次在边关参加宴会虽然身份上按理来说她最高才对,皇后的娘家嫂嫂,这地位怎么可能不高。
但是因为在她身上没有品级,所以每次坐的位置都要往后靠,大秦是一个讲究身份地位的国家,而她只是一个白身,就相当于没有什么特殊的身份,哪怕她嫁的人是皇后的兄长,而她做为皇后的大嫂也不行,因为她没有诰命,所以见了那些命妇她得先打招呼,先行礼。
“你要不想回去,你可以离开。”柳正行终于肯说话了,但是他说出来的话却让柳大奶奶心里很不舒服。
她要能离开,还会等到现在。
“哇哇~~”
抱在手中的儿子突然哭了起来,她只好忍下怒气哄儿子。
柳正行对这一切仿佛都没看在眼里,而是打开车窗跟守在车队两边的亲兵们使了个眼色,很快这辆马车的周围安排的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