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宝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老板路子挺广啊,江州也有朋友。”
  “不是江州的,是这个朋友也要来江州,碰巧我又在内地。”谢治豪干咳两声,“咱们两个人老板老板的叫着,太不舒服了,我比你大一点,你叫我老谢,我叫你小余,怎么样?”
  “行,老谢,那你就不用发了,中午我请你吃饭再说吧。”
  既然认识了,他又来了江州,不尽尽地主之谊说不过去。此人眼力不错,又在港岛做这一行,朋友多了路好走。
  不过,谢治豪没发过来的照片上的东西,显然想让余耀帮着掌掌眼,现在还不知道货主是谁,暂时不能贸然多说什么,还是当面聊为好。
  中午,余耀定了江上月的一个包间,单独请谢治豪吃饭。
  “是这样啦,昨天和我一起去碧空寺上香的朋友,是羊城人,本来是要和我一起来江州的,可是昨晚临时有急事回去了。这张照片和货主联系方式,是他发给我的,本来生意是他要谈的,现在就成中间人了。”
  谢治豪说着,拿着手机,调出了一组照片,“你的眼力我在瓷都的地摊上就很惊艳啦!”
  “原来如此。你来,是为了见一个外地来的朋友。而你那个一起上香的朋友,是要来谈一笔生意;你俩本来要一起来的,他这一有急事回去,这笔生意你就接了。”余耀笑笑,“他要没急事回羊城多好!省了我的事儿了。”
  “不会让你白白掌眼的啦!”谢治豪推了推眼镜,哈哈大笑。
  “我不是那个意思。就怕江州这边的货主我认识,万一认识,不一定方便见面。”
  “所以让你先看看照片嘛!”
  余耀没再说话,看起了照片。
  这是一件白瓷达摩像。
  “德化窑?”余耀看到第一张照片,便开了口。
  “对啊,我主要是研究明清官窑多,这德化窑还真没什么研究,可也不能因噎废食啊。没想到老天爷也帮我,你就在江州!”
  德化窑是一处民窑,从宋代就有了,不过当时名气很小。明代以后,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明代德化窑出现了别具一格的白瓷佛像。
  德化窑的白瓷佛像,和普通的瓷器不同,因为主要靠的是雕工而非画工。瓷胎雕刻精美,釉和瓷胎的融合性也很强,所以体现出一种很强的雕塑感。
  谢治豪提供的照片,一共有十几张,有正面,有背面,有各个细部,还有款识特写。
  这尊白瓷达摩像,展现的是达摩一苇渡江。达摩表情生动,目光炯然,双耳长圆下垂,赤脚立于一枝芦苇之上,周边还泛着浪花。底座与浪花结合自然,却又不失端庄。
  达摩的衣纹刻画得也很到位,线条简洁却又富于变化,流畅翻转,自然有力。
  仅仅从图片上看,也有种传神写意的感觉。
  余耀微微点头,最后又看了看款识。
  款识是落在背面下方的,是一个葫芦形的印章,里面三字小篆:
  何朝宗!
  “何朝宗?”余耀看了看谢治豪,“你这朋友够大方啊?这么一笔大买卖,就这么放手给你?”
  谢治豪的小眼睛闪了闪,“这话不能明着说啦。我很小心的,这不是还有你帮忙嘛!”
  余耀的意思,自然暗含你朋友不会是想做局坑你吧?
  朋友这个称呼,有时候是至交知己;有时候,却仅仅就是个称呼。
  谢治豪也是个明白人,含糊应了一句,意思是也不是没防备。
  不怪余耀这么想。这东西他没见实物,只看照片暂时不能定论,但何朝宗的白瓷佛像真品,随便拎一件出来,都有可能过千万。
  何朝宗生活在明代的嘉靖到万历年间,他的手艺是打小学的,他就生在德化。德化不仅有不少瓷窑,还有泥塑和木雕艺术的传承。
  何朝宗的瓷塑作品,正是吸收了泥塑和木雕艺术的特点,同时他熟悉瓷土特性,也掌握烧制瓷器的技术,完成了里程碑式的开创。
  何朝宗在年少学艺的时候,曾经跟着前辈为寺庙泥塑佛像,在这方面尤为擅长。所以,何朝宗的主要作品,就是白瓷佛像,其中达摩像和观音像最具代表性。
  可以说,德化窑在明代的大发展,何朝宗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人将其称为华夏瓷塑佛像第一人,并不为过。
  他的白瓷佛像,不仅在雕塑上技艺超群,艺术性极高,而且“白”得独树一帜。
  首先,他选用瓷土非常讲究,用的是德化城关观音崎的一种土,是当地的特色;还要经过多次淘洗和炼制甚至陈放腐化;同时,釉料调制和上釉也极为讲究,烧成之后,白中微微泛黄,类似“象牙白”。
  这种“白”,被海外称作“中国白”,自此之后成了德化窑的经典传承;虽然后世难以达到何朝宗的水准,但也算近似了。
  何朝宗,宗师的宗。
  “有一眼吧?”谢治豪见余耀看完,轻声问道。
  “只看照片,很多东西感受不到,肯定是不能定论。不过最起码从整体造型上,确实有一眼!”余耀顺势点了一支烟,“能有这样的东西,还不走大拍,想私下出手·····”
  谢治豪呵呵笑道,“走拍卖相对复杂。而且现在很多人走拍卖,其实是为了洗金啦。”
  余耀沉吟。
  “怎么样,小余兄弟,你帮我掌掌眼,佣金方面少不了啦!”
  “你还没告诉我货主是谁呢?”
  “这个当然得告诉你了!可你还没答应我。”
  “我答应了你,万一这个人不方便见面,岂不是还得反悔?”
  “规矩我当然懂!我先告诉你,要是你认识,再看深浅啦,真觉得不行,那自然是不能去见面的。”
  这样的好东西,余耀当然也想亲眼一见,“行!你先说吧。”


第124章 老邻居
  谢治豪露出一丝狡黠之色,“你肯定不认识,因为这个人不是你们江州古玩行的人。据说是祖上传下来的,一直没有出手,今年这是要买房子。这位先生姓吴,口天吴,四五十岁吧。”
  余耀想了想,在古玩圈里,还真是没听说这么一号姓吴的。这港胖!原来是早料定自己不认识!
  “那行,你约了什么时候看?”余耀倒不是为了什么鉴定费,主要是何朝宗的作品实在是难得一见。
  再说了,其实这东西不真的可能性反而多一点儿。
  要是真品,谢治豪得宝,拿出一笔鉴定费是皆大欢喜的事儿。但要是不真,人家本来就算白跑一趟,也就不好意思再要鉴定费了。
  “说好了今天联系,我这就打电话!”谢治豪立即拿起手机拨号。
  结果,对方说下午和晚上都行。谢治豪当场拍板说那就下午吧,事不宜迟。
  下午余耀和谢治豪到了江州城南的一处小区,这地方距离格古斋所在的老街并不远。
  这个小区不老不新,里面大多是小高层,余耀跟着谢治豪进了九号楼,上电梯到了十一层。
  门铃响过,门很快就开了。
  开门的一刹那,余耀愣住了:
  “吴二叔?”
  “余耀?你怎么来了?”对方显然也很震惊。
  谢治豪之前也没见过他,但一看他居然和余耀认识,而且余耀还口称“吴二叔”,也是愣了一下子,心说怎么还有这么巧的事儿?!
  顿了顿,谢治豪才开口道,“你是吴华庆先生吧?我是联系过你的谢治豪,港岛来的。”
  这位吴华庆,以前是余耀家隔壁的邻居,上头还有个大哥吴中庆,分家后也住在同一条巷子。
  余耀的老爸,以前叫他们兄弟俩吴老大吴老二,余耀呢,就叫吴大叔吴二叔。
  余耀家的老房子所在的巷子,都是带院的平房,前两年拆迁了,余耀和吴老二都属于签协议最早的一批。拆迁之后,余耀暂时住在店里,也很少和这些老邻居联系了。没想到,谢治豪说的货主居然就是吴老二!
  一愣之后,余耀也倍感疑惑,吴老二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东西?别说他了,他们整个姓吴的一大家子,就没有一个懂古玩的!
  这个吴老二没有脑血栓,但还是哆嗦了一下子,“对,我,我就是。”
  他似乎有点儿犹豫,但面对余耀也没法儿说不是,余耀连他老婆孩子叫啥都知道。
  谢治豪不由看了看余耀。他开始还以为他俩肯定不会认识,结果不但认识,还叫了声“吴二叔”。现在人都见了,余耀想怎么办,只能看他自己的意思了。
  余耀咳嗽了两声,“那什么,吴二叔,老谢是我的朋友。”
  然后又对谢治豪说道,“老谢,我和吴二叔以前是邻居。”
  “既然都认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