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宝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没有。此人与我素不相识,慎言速行,来去匆匆,,甚至······”
  “甚至什么?”
  “甚至还有些诡异,这个我也很难说清楚。”余耀不是很难说清楚,是压根儿就没法儿说!
  不过,在滕昆吾看来,如此重要的托付,鬼脸花钱和大掌眼切口一并传授,肯定不会有错。实际上,萧影和钟毓也是这么想的。
  于是滕昆吾也没有再追问,“如此,估计你也不可能琢磨明白了。”
  余耀看了看滕昆吾,重新从脖子上摘下了这枚“鬼眼穿心”,细细打量,但仍旧看不出什么差别,就是一枚清代的铜铸花钱。
  “老爷子,您再看看。”
  滕昆吾之前看,出于礼貌和敬重,并没有上手,但此时既然提出了疑惑,余耀又直截了当,他便就手接了过来。
  即便他堪称铜器大师,但依然没什么收获,除了大小和背面铸字不同,其他和衣铁寒传给他的“鬼眼穿金”一样,同炉同工,也没什么别的特异之处。
  滕昆吾轻轻摇头,又将“鬼眼穿心”交还给余耀,“我虽然隐居此地,但从来没断了对外界消息的打探。鬼眼门秘藏想重见天日,必须齐聚所有传人,勠力同心才行。”
  余耀点点头,“现在算是已有四位传人互通,还差三人,起码过半了。”
  滕昆吾却叹了口气,“这种事,靠的是机缘。差的人多,说不定一下子就聚齐了;就算只差一位,却也说不定是遥遥无期。
  “这我当然明白,但总得乐观点儿。”
  “倒不是我没有耐心,只是我这一把年纪了,内定个传人最好,可惜······”滕昆吾黯然神伤,看了眼余耀,苦笑道,“本来,碰上你我很兴奋,结果,你居然是大掌眼的传人,成了我‘领导’了!”
  余耀一听,这话赶上了,时机正好,“老爷子,其实这次来,确实是有人指路。”
  滕昆吾颔首垂目,双手交叠,波澜不惊,“是贺文光和你一起来的吧?”
  “啊?您已经猜到了?”余耀心道,这次好歹没说“混球”。
  “你虽然眼力过人,但终究是个民间的古玩商,官方怎么会让你出面来请我?杨四海来的时候问过我,当时你表情没变,眼神却变了。”
  滕昆吾的情绪倒是变化不大,“在密室的时候,若不是我说师伯遗言琢磨不透,你就该替他当说客了吧?”
  余耀尬笑,“老爷子,其实他一直很后悔。而且令嫒的意外,他其实是最不想的,一日夫妻百日恩啊。”
  “我不比你清楚?”滕昆吾突然翻了个白眼,“这个人品德没问题,要不然我怎么会放心把掌上明珠交给他?还想让他传承‘鬼眼穿金’?只是我毕竟没有在他身边生活过,还是没想到,他的脾性会导致两人走不下去。”
  “十年了。”余耀小心赔笑,“老爷子真要耗到他只能见您最后一面啊?”
  “这话真特么丧气!”滕昆吾摆摆手,“冲你的面子,不对,更多的是冲许先生在天之灵的面子,且看他如何应对上门叫嚣的倭国人吧!完事儿再说!”
  余耀挠了挠头,“您都知道东江省博的不真了,他还能怎么应对?”
  “如果你是将要和倭国人会晤的首席专家,你最想怎么办?如何向上头建议?”滕昆吾反问一句。
  “我?根本不给倭国人机会,坚持东江省博的是真品,不必会晤!他们在外头,爱怎么叫嚣怎么叫嚣!太颠方鼎,该怎么公开展览怎么公开展览!反正他们也不可能找出具体证据!”
  这其实是余耀不假思索的直接反应。这事儿,轮不到他做主,说什么也没用;而且滕昆吾有此一问,想必心里也盘算过了,所以余耀干脆直接就这么说了。
  权当抛砖引玉。
  滕昆吾捻了捻手指,“这是中策。坚壁清野,守得住城池,却免不了风言风语。”
  余耀点上了一支烟,会心一笑,“我就知道老爷子已有考虑,那就请一并赐教赐教下策和上策吧?”
  “下策有什么好问的?”滕昆吾抬手抻了抻袖子,“上策才是首选!”


第121章 唐镜昆仑奴
  余耀确实一时想不出什么上策,至于下策,按照滕昆吾的意思,估计就是该会晤会晤,但寸步不让。
  即便千贺美术馆的是真品,两尊“太颠方鼎”要摆在一起,虽然这边找不出他们的毛病,但他们也找不出这边的毛病。至于气韵上的问题,高手虽然能看出来,却做不得证据,咬死牙口不认就行了。
  但这样,可就不是风言风语的问题了。双方参与会晤的,必是真正的高手,其实都就明白了;而且两者必有一真一假,就此留下的隐患还是不小的,假以时日,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余耀虽然想不出,但想着姜还是老的辣,他估计滕昆吾怕是已经想出来了。
  这是个好事儿,说明滕昆吾别看嘴上还骂着贺文光,其实心底还是有那么一缕关心的。
  “那就请老爷子赐教上策!”余耀接口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连人家的东西是什么都不知道,如何取胜?”滕昆吾摆手道:
  “上策我也没想出来!但起码应该先去看看!”
  呃。
  我耳屎都掏了,您给我说这个?
  余耀算是直接被闪了一下子。
  好嘛,原来您也没想出来啊?没想出来就说是上策?照这么说,这上策,或许根本想不出来啊。
  不过,滕昆吾的思路是对的,对方的东西还没看过呢,要是千贺美术馆现在能展出,该先去看看啊!
  如果不展出,也该想办法动用各种关系尝试一见,见不了再说。
  “我知道了,老爷子。”
  滕昆吾却盯着余耀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
  “老爷子,有话就说,您这样,我有点儿发毛啊。”
  “你这个小伙子,是有点儿不一样。年纪轻轻的,还能想到化解这种事儿。看来,‘鬼眼穿心’交到你手里,倒是没有选错人。”
  “得,您的贤婿还在等着我呢,就此告辞了,随联吧老爷子。”
  滕昆吾倒是也没挽留,却开口道,“该走走。不过,你来一趟,又顶着大掌眼传人的帽子,我送你件东西。”
  “高仿我可不要啊!”余耀蹬鼻子上脸。
  “行啊,一真一仿,你挑对了算我倒霉!”
  余耀嘿嘿一笑,不过心里却道,滕昆吾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眼力还这么说,说明这件仿品是他的得意之作。他有真品,原样比照仿作,甄别难度肯定是极大的。
  最后摆到余耀面前的,是两面看着一模一样的唐镜。
  都是黑漆古的皮壳,润泽黑亮。
  唐代的古镜,是古镜收藏中的大热门;而黑漆古皮壳,确实漂亮,广有拥趸。
  这两面唐镜,尺寸适中,直径有个二十厘米左右。
  镜子自然是两个面,正面光滑为镜,背面铸有纹饰。这铜镜的纹饰是以莲花宝珠纹将主纹饰区分为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的纹饰都是健硕高大的胡人形象。主纹饰区外围,还附有一圈吉祥纹饰。
  四个胡人,在干四种活儿,有牵马的,有拉车的,有搬运的,有挖掘的。
  “唐代昆仑奴镜!”余耀看了看滕昆吾,“老爷子,我能甄别也不好意思要啊,这可是几百万的东西!”
  “客气什么!唐镜之中,以海兽葡萄镜最精。这昆仑奴镜,又不是头模,算是你来一趟的车马费。”
  好家伙,头次听说几百万的车马费。
  这昆仑奴镜,确实不是头模,从纹饰的细节能看出来。所谓头模,顾名思义,模具第一次用,第一炉的铸品,自然是最好的。不过,这件也绝对不是普品。
  “既然老爷子这么说,我就不客气了。”余耀上手仔细看了起来。
  胡人是个泛称,外邦外族都可以这么称呼;但昆仑奴,就是特指了。
  一说“昆仑”这个词儿,首先想到的是昆仑山。不过,昆仑还有另一个意思,古汉语中并不鲜见,就是“黑”。有一种纯黑发亮的花岗岩,就叫做昆仑黑。
  因为有这个意思,所以“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林邑是个古称,现在大致就在越南的范围内;林邑以南,就是菲、马、印尼一带。
  “欲废平生无鬼论,回头却是黑昆仑”。
  像鬼一样难看,古代是带有鄙视色彩的。
  在唐代,从这些地方来的卷发黑身的人,多是干些奴仆杂役的活儿,就被称为昆仑奴。
  唐代在华夏古代史中,可以算作是最辉煌的时期;首都长安,真正的国际大都市,犹胜现在的纽约伦敦巴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