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宝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部落有一定距离呢。”
  “噢?都靠着丰富的水系,那细封氏和米擒氏,是不是都擅长水事和捕鱼什么的?”
  “正史没有什么记叙,不过野史杂记确实有过,这两个部落,和党项族其他部落有点儿不一样,都比较擅长水事;另外,细封氏还擅长开凿山洞;米擒氏还擅长行舟。这也挺奇怪,游牧部落,擅长开洞和行舟······”
  “行舟······”余耀想了想,“那这附近的金沙江流域,米擒氏来过也不是没可能啊。”
  贺文光苦笑,“他们是少数民族部落,我哪能研究那么精深?”
  “总比我现查现问的强。”余耀笑道。
  “不对!”贺文光看着余耀,“你来不是玩的,就是探究细封氏和米擒氏部落的吧?”
  “真是来玩的!”余耀没法跟贺文光说实话,“不过啊,我听了一个江龙的传说,还说细封氏将江龙作为江神祭祀,才特别感兴趣。至于米擒氏,是我查到,细封氏和米擒氏曾经一起协助隋文帝南征,才觉得这两个部落可能靠得挺近,都在三江并流区域哩。”
  这么一说,贺文光就信了,“隋文帝利用过他们,好像有这种说法。后来唐朝扶持南诏,南诏统一六诏之后,对境内的党项族部落还驱离过。不过,这些都不是正史内容,做不得准。”
  余耀抬手指了指江水,“据你所知,米擒氏真没在这一带活动过?”
  “这我是真不清楚。”贺文光推了推眼镜,“不过,细封氏和米擒氏,在唐朝可能有过争斗。”
  “争斗?”
  “是这样,我看过所里一杂记孤本,作者不详,叫做《异族兴荣考》;在唐朝部分,提到了细封氏和米擒氏,说了一些,大体内容是:两部落积怨已久,米擒氏一直落在下风;所以在南诏驱离细封氏的时候,米擒氏不仅袖手旁观,还暗中使坏;不过,米擒氏最终也没逃过被驱离的命运。”
  “噢。”余耀不由连连点头。
  贺文光这么一说,他便大致理出一个思路来了。首先,贺文光说米擒氏主要在川省阿坝一带活动,可能只限于对唐朝的描述。
  而在南北朝末期到隋朝,应该就是石碑上说的,在三井并流区域金沙江东岸活动。所以当时细封氏驻澜沧江,米擒氏驻金沙江。
  后来,两个部落应该发生了矛盾和争斗,细封氏获胜,把米擒氏给打跑了!所以唐朝时候,米擒氏已经不在原来的金沙江区域活动。
  米擒氏擅长行舟,有可能沿江而走,而且经由长江支流岷江,最后又居住在了川省阿坝附近这一片区域。
  综合石碑内容和刚才分析,如果米擒氏在金沙江边有什么隐秘空间,与得沁县一江之隔的得茂县可能性最大!


第727章 又见玉牌,只是半块
  想到这里,余耀露出一丝微笑;但很快,却又变成了苦笑。
  因为,这是在米擒氏能建造隐秘空间的前提下;如果没有建造,那也可能白分析。这里头还有一个不利因素,贺文光说细封氏擅长开凿山洞,米擒氏却是行舟,未必有建造隐秘空间的能力。
  但是,得茂县必须一行!
  贺文光要走了,临走前却郑重握了握余耀的手,“什么时候在古玩行里累了,科研院所欢迎你!”
  “我只是个本科。”
  “我是博导,你想要学位很简单。”贺文光笑了笑,“就是个形式,共同研究。”
  余耀也笑了笑,“贺所,我就是找个借口而已,你这么当真我多不好意思。”
  贺文光却拍了拍余耀的肩膀,“门给你留着。”
  贺文光走后,萧影从一侧走上前来,瞥一眼还在远处拍照的阿张,“贺文光难道有线索?”
  余耀简单概述了一下,萧影点头,对着阿张喊了一声,阿张过来笑道,“怎么样,我没说错吧?”
  萧影遥指环绕日锥峰下部的盘山公路,“要是开车走一圈,也很爽吧?”
  “不识庐山真面路,只缘身在此山中。”阿张摇头晃脑。
  阿张的意思自然是在观景台上远望,景色壮观,但是要是开车行在其中的盘山路上,反而感受不到这些了。萧影摆手,“既然来了,咱们就沿着江边的公路,走一走得茂县全境。”
  “你是老板,你说了算。”阿张咧咧嘴,“那现在走?”
  阿张的车是一辆老款途胜,车况马马虎虎,不过,阿张的驾驶技术没得说,自称高中毕业后当过三年汽车兵。
  这金山江大拐弯的观景台,是在U形凸起的这一侧,属于得沁县;而环绕拐弯中间日锥峰底部的U形盘山路另一侧,则是得茂县的范围。
  时令已是夏初,日锥峰上看不到什么高大树木,黄褐色的山体上,散生这一蓬蓬的灌木丛。这U型盘山路其实还不算难走,到了得茂县境内,余耀和萧影真正体会了什么叫山路十八弯。而且有的所谓省道,还比不了平原地区的县道。
  金沙江大拐弯的江岸,总体位于得茂县的南部。而金沙江从北往南,贯穿得茂县的西线,也就是得沁县东线。
  得茂县的地势是北高南低,最高的北部山脊线海拔高达五千米;但是,相距不过几十公里的南部江流区,海拔还不到两千米。这里还有不少金沙江的支流,都是从高海拔峡谷中穿流而来。
  北部高海拔地区,余耀和萧影果断放弃。
  同时,得茂县的金沙江段,属于干旱河谷区。阿张介绍说,这些年,得茂县的金沙江水位,下降还是挺严重的。
  不过,得茂县能去到江边的地方很多,而且大部分地方不似大拐弯景点有那么多人。
  在得茂县的一个叫荣村的地方,附近还有一座跨江大桥。
  余耀和萧影在这里下了车,在桥上走了走。“得茂县有两座跨江大桥呢。”阿张介绍,“以前过江靠溜索,后来有了吊桥,再后来有了跨江大桥。”
  这跨江大桥,跨的是江,连通两县就是连通两省,因为得沁县属于滇省,得茂县属于川省。
  “这都过了午饭点了,挺饿,村里能吃饭么?”萧影忽然问道。余耀会意,也看向阿张。
  “这年头,还有钱买不到的饭么?”阿张笑着眨眨眼。
  随后,三人进村。走了一会儿,便在村道上碰到一个扛着一圈电线的汉子,约莫有个四十岁左右。阿张上前打招呼,说路过这地方,饿了,想寻个吃饭的地儿。
  汉子看了看他们三个,“想吃得多好?”口音有些生硬。
  “不挑。”余耀笑道,“热饭热菜就行,我们出钱。”
  “我也没吃,家里有腊肉有白米,还有些青菜,行就跟我来吧。”汉子说了一句,便径自往前走。
  阿张快步跟上,先塞了三百块钱,他是照一人一百算的。
  汉子皱眉,“多了。”
  “不多不多,打扰你了。”
  汉子的家是个小院子,拢共就三间瓦房,院子一角有个搭棚旱厕。家里也没见其他人,不过余耀他们也不会多问。
  汉子没招呼他们进屋,而是在门口摆下桌子和小凳,让他们坐下之后,进屋做饭。
  米饭一盆,青椒炒腊肉一大碗,炒白菜一大盘,还有萝卜干咸菜一罐子,味道马马虎虎。不过吃饭的时候,汉子喝了点儿酒,气氛渐渐就融洽了。
  汉子自称姓彭,是荣村所在栏子镇的电工;汉子也问余耀他们干什么的,余耀就说是古玩商,本来是到香格里拉看看有什么东西能收,今天向导带着看了大拐弯,便到附近转转。
  余耀知道萧影想问些什么,麻利说完便看向萧影。
  结果还没等萧影问,汉子放下筷子说:“你们等等!”便进了屋。
  汉子拿出来的,竟是半块玉牌!
  余耀和萧影见了这半块玉牌,脸色登时变了!
  这玉牌的大小和细封氏免死玉牌大小相当,不过只有上半截,一个“免”字清晰可见。
  “这是我从金沙江边捡的,你们看看,值多少钱?能收吗?”汉子说道。
  “我先看看。”余耀稳住心神。
  这块玉牌和细封氏的免死玉牌不同,不是蓝田玉,而是和田玉!虽然不算很白,但也要高一个档次。
  正面的刻字也是阳雕,因为是半块断裂的玉牌,只剩一个“免”字。同时,“免”字两侧,和细封氏免死玉牌一样,刻了两条龙。
  背面也是阴刻了小字,但同样因为断了一半,只能看到“米擒”二字;不过,剩下的其他两字部分,有一处和细封氏又不一样!
  不是“族长”,而是“族娥”。因为断了,族娥下面的字自是看不到。
  年份是没问题的,余耀接着递给萧影,“你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