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袁世凯死后,杨度曾经专心学佛,有点儿遁入空门的意思,这虎头陀,还有一个虎禅师的号,就是这时候来的。当时他也写了不少论佛的文章。
而后,杨度再度入世,曾经当过杜月笙的师爷,后来又改变过主张,追求进步。他的经历太多太复杂,是个很奇特的人。
“王奶奶,刚才您说这把折扇是祖传的?”
“是啊,来历我也大体知道,小时候我爷爷给我说过。”老太太介绍,“我的太爷爷在民国时期,是在津门开当铺的,这幅扇面,当期到了没被赎走,他又很喜欢,就留下了。后来给了我爷爷,就这么留下来了。我出嫁的时候,我父亲把它送给我了。”
“噢,您不是江州人啊?”
“对,我是津门人。”
余耀点点头,又想了想,还是问道,“既然是祖传的,怎么还要出手?”
“我的孩子都不喜欢这把折扇,我也不是很感兴趣,只是因为祖传老物件才一直留着,但是时间久了,就脏污了。我这不是刚去找专业店铺清洗了么。”
老太太顿了顿,继续说道,“小余老板,我这也算是临时起意,看你是个懂行的,人又好,便觉得出手也可以。”
“王奶奶,刚才不过是我举手之劳。生意是生意,可不能混为一谈。”
老太太笑了笑,“扇面我看过,也不是什么名人字画,可能是当时的佛门中人写的,本来估计价也不会高。”
“那您家传下来的时候,没说是谁的作品?”
“我太爷爷好像知道,但是我爷爷不喜欢这个,也没给我父亲说。其实我父亲也就那么一直放柜子里,我出嫁的时候,因为要远嫁南方,所以才找出这件有渊源的老物件给我。”老太太应道,“我家老头子生前倒是喜欢古玩,但是他不喜欢书画,也没太在意。”
一行有一行的规矩,余耀此时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道,“好。我可以收,您打算多少出?”
“你给一千块钱吧,行么?”
“行。”余耀没有砍价,“不过,刚才那蝈蝈葫芦您说了不找后账的事儿,这把折扇·······”
“我也不找!”
“好。”余耀点点头,“王奶奶,要是以后还有打算出手的古玩,可以联系我,我给您张名片。”
老太太接过名片,“只要出手,我肯定找你。”
货款两清之后,老太太便提出告辞,余耀把他送出门,看着她上了出租车,这才返回店中。
这把折扇,光单凭一幅杨度的书法扇面,估计市场价格就应该在十万以上。同时,这红湘妃的扇骨也不便宜。总的来说,这是一把民国时期的精品折扇,很是值得欣赏把玩。
余耀回到店里坐下,不由又拿起这把折扇。因为刚刚经过专业清洗,所以显得很是干净,看着真是赏心悦目。
余耀还拿着轻轻扇了两下,不过也就是轻轻两下。这把折扇年头儿也不算短了,欣赏把玩可以,自不能真的当扇子来用力扇风。
正在欣赏把玩,濮杰急匆匆进店来了,“太好了,我猜你就可能在店里!”
“怎么了?”余耀收起折扇,准备放进锦盒。
“这是收到啥好东西了?”
“今天收了两件,这是把折扇,还有一个蝈蝈葫芦。”
“那我先看看!”
余耀瞅了瞅濮杰的挎包,有点儿鼓囊,“你也收东西了吧?”
“那还是先看我的吧!”濮杰忽又改变了主意,“先看我的,回头再看你的,反正你收的肯定没啥问题了!”
说着,濮杰从挎包里也拿出了一个锦盒。这锦盒是方的,不大,边长和高度都在十几厘米左右。
“你是付钱收了还是活拿的?”
“活拿的。要不这么着急么?你要不在店里,我就给你打电话了。”濮杰将锦盒放到桌上,打开,从里面拿出了一只杯子,“先看好了再说。”
余耀定睛一看,这应该是一只酒杯,个头儿不小,高度得有十厘米,小圈足、单环柄,有点儿像唐代的造型。
第624章 拓片识杯
不过,唐代的酒杯样式比较多,其中高足杯是专用于饮酒的。
濮杰拿出的这只酒杯,也是高足杯,酒杯外侧没有任何棱瓣纹饰,是光面的,而且很薄。
最关键的是,酒杯材质似乎很特殊。乍一看像是青玉的,但是,底子似乎又像是浅色,只是上面有密集的青色纹理。密集的纹理如同细丝,而且非常杂乱。
“这东西能断代吧?”濮杰在余耀还在细看的时候,就插嘴问道。
“断代?这是什么材质我都看不明白。”余耀皱眉道,“这东西你是从哪里来的?”
“收的啊,就是先打了个条,活拿,没给钱。”
“同行?”
“不是,是我妈原先同事的邻居,是个中年妇女,也不是玩古的。”
余耀一听,“我去,你这是拐了几道弯儿啊?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敢让你活拿?”
“嗐,这有什么?她爱贪便宜呗!先说好了价儿,而且我说一天之内给答复,如果不收,还得给她一千块钱耽误时间的费用呢。”
“哟呵,你现在挺大方啊!”
“我就是瞅这东西有点儿特别。”濮杰点了一支烟,“这东西吧,是她老爸的东西,听说她老爸是个老玩家,也经常跑外地,且收了些东西;老爷子后来去世了,她妈就把大部分东西分给她和她弟了。我听说她妈也卖了一些东西。”
余耀也点了一支烟,“我怎么听着,像是我收东西的老太太一家呢?”
“啊?”濮杰一愣,“这女的姓宫,她妈姓王好像,据说老太太是挺文雅的一个人,现在不和儿女住一起,独门独户。”
“还真是姓王!”余耀想了想,“至于她家老伴儿是不是姓宫,她没提。”
“先别管这个了,是不是都无所谓。你先看看这杯子啊!像什么时期的?”
“这有点儿像唐代的造型。不过这材质我从来没见过,不好从工艺处理和包浆上断代。”
濮杰挠了挠头,“这应该是一种地方玉吧?”
“像是玉石类,不过这种润度和光感和一般玉石又不一样。而且这细如乱丝的纹理,也极为特别。”余耀看着看着,目光突然停在了杯足上,“这里······”
“怎么了?”濮杰探过头来。
“这地方好像有刻字痕迹。”
“嗯?我来之前详细看过,就盼着找个刻字啥的。”濮杰盯着看了看,“这里也看过,像是青色纹理脱落的痕迹,不是刻字吧?”
余耀又仔细看了看,“对,不是刻字痕迹,这像是镶嵌痕迹,好像还有细微的金痕!工艺极为巧妙,不是一般的错金,痕迹很浅,现在基本完全脱落了。”
“错金?”濮杰叫道,“一般的杯子,怎么可能错金?那就是说这杯子非同寻常了?”
“嗯。关键是这里让我有新的断代依据了!”余耀接着说道,“虽然有些脏污,但这痕迹的情况,怕是少说几百年了!多说的话,闹不好还真是唐代的酒杯!”
濮杰搓了搓手,“要不要刷干净?看看能不能判断原先错金了什么字?”
“你不是活拿的么?刷了之后,退不了怎么办?”
“你都这么说了,我还不敢赌!?”濮杰笑道,“再说了,一万块钱,也值得赌。”
余耀想了想,“行,就算是个普通的石杯,这做工和年份,打底也能值俩钱儿。”
余耀也没敢用别的刷,准备了一盆清水,用纳米细毛塑料刷仔细刷了错金的痕迹。
擦干之后,杯足上的痕迹,果然大致像是字迹,像是从右至左横排了三个字。
只是,因为痕迹很浅,而且周围也有一定磨损,依然看不出是什么字,只能勉强看出有点儿像是小篆字体。
“这酒杯看来真不是普通东西啊!”濮杰又点了一支烟,“只是连你都认不出是什么玉石······”
“这材料真是挺特殊。或许正是因为材料特殊,才会有如此精工,还加了错金。”余耀应道。
濮杰连连点头,“是啊,现在关键是搞清楚是什么字迹!”
余耀揉了揉太阳穴,“不行就拓片试试。”
“拓片?你也会?”濮杰怔了怔。
“我也没拓过,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一次不行两次,多试几次还能拓不出来?”
拓片算是古老的技术,是将石碑或者青铜器上的文字和图案拓下来,一般用宣纸和墨汁,也算是一种简单的拷贝方式。
要说完成一张精良完整的大幅拓片,技术难度确实不低,但是余耀只是想借用拓片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