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宝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军先在手里转了几转,两只核桃偶有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玉石一般,然后才道,“这应该是清末民初的东西,一百年了!”
  徐军看着有点儿爱显摆,但是这文玩古董的玩家,对于心爱的、经常盘玩的东西,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种自得的心理,在所难免。
  余耀微微一笑,“确实不错。这对核桃,也能值十几二十万的。”
  “兄弟果然懂行!这是纯野生的老款狮子头,现在没有了!如今就算是野生核桃,分量还可以,但哪有这种矮桩?这种闷尖?哪能配出这么好的对儿?”
  文玩核桃的“桩”,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指核桃的底到尖的高度;如果高度大于对边的宽度,那就是高桩;如果高度明显小于宽度,那就是矮桩。就狮子头来说,矮桩比高桩要好看,更受欢迎,往往价格也更贵。
  现在市场上的文玩核桃,大部分都是嫁接种植的;而深山里的野生核桃,很少有矮桩,也很难配对儿。
  至于闷尖,是指核桃的尖不那么明显、尖部的位置有所收敛,这样就显得更加圆润,手感也会更好。
  徐军越说越得意,“没准儿啊,是从清末哪个王府里流出来的呢!”
  清代,确实非常盛行玩核桃,乾隆也很喜欢,他还写过一首诗:掌上旋日月,时光欲倒流;周身气血涌,何年是白头?
  到了清末,一对好核桃甚至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品位的标志。有顺口溜说:贝勒手中三件宝,扳指核桃笼中鸟;还有顺口溜说:文人盘核桃,武人转铁球,富人玩葫芦,闲人遛遛狗。
  现在故宫里,还藏有清代的文玩核桃呢。
  两人一边聊一边吃,余耀眼见时间不早了,便瞅个当口儿提出散局。
  徐军似乎意犹未尽,因为除了聊核桃,余耀也说了一点儿关于鉴定方面的东西,就这一点儿,已经让他佩服不已。
  “嘿嘿!”徐军露出坏笑,“你反正今晚没事儿,我接着再请你娱乐一下子吧?”


第614章 吃瘪的濮杰
  “我实在是太累了,得回去休息了。”
  徐军还想坚持,但余耀随后拒绝的更干脆,他也只好作罢。
  晚上余耀睡觉之前琢磨了一会儿,总觉得在长安先后遇上的这几个人有点儿不对劲儿,从老陶爷俩,到胖瘦二人,甚至包括那个老徐。也不知道哪里不对劲儿,就是觉得不对劲儿。
  这个徐军感觉算是比较简单,就是个核桃商家和古玩玩家。
  不过既然想不清楚,余耀也便没再多想,在长安,他不过是一个过客,过了就过了。
  回到江州之后,余耀先给才朋玺打了个电话,一来才朋玺是传人里面年长的,二来余耀和才朋玺的交流一直比较融洽顺畅。
  余耀说了说无量山的进展和王莽宝藏的事儿,才朋玺听了之后,觉得暂时没必要让传人们碰头,可以先一一说下,各自琢磨。因为王莽宝藏的事儿确实比较麻烦,直接碰头未必有结果。
  余耀没把任何一个传人当外人,觉得这样可行。挂了电话之后,又给萧影打了一个,萧影也觉得可以提前先说说。余耀便就一一告知了。
  这件事儿,每个人的反应不一样,才朋玺和滕昆吾的反应都算是比较平稳,毕竟都已经是老人了。
  林丰草比较惊讶,但兴趣不是很大,现实难度是一方面原因,他这个人的特点也是一方面原因。
  钟毓的反应不是很激烈,但却说,肯定要全力搞出来,至于办法,可以慢慢想。
  上官雨是反应最激烈的一个,这很出乎余耀的意料。上官雨直接叫道,“还真有王莽宝藏啊!”
  不过,他反应激烈主要是在吃惊和兴奋上,而不是第一时间想要去挖掘出来。
  余耀对每个人都说了各自想想办法,在合适的时候再碰头。
  当天余耀也没出门,就在家里好好休息了一下。
  第二天余耀很早就起了床,溜达着去了格古斋。本来他觉得够早了,结果却看着濮杰已经在里面,大清早的正在抽闷烟呢。
  “你咋来这么早?”
  “你不是回来了么?等你呗。”
  “你这是让人给做局了?还是打眼了?”
  “都差不多。”濮杰确实一脸郁闷。
  余耀坐下,也点了一支烟,“那肯定是吃瘪了!说说吧。”
  “我去,你现在很有大佬派头啊!”濮杰撇了撇嘴,“是一幅字画的事儿。”
  余耀一愣,“字画你也敢倒腾?胆子有点儿大了啊!”
  “谁说不是呢。”濮杰接着便把过程说了说。
  濮杰经常在江州周边收货,所以有些跑腿收货的夹包袱的和他都挺熟了,有什么东西和消息也会给他打电话。
  前一阵有个夹包袱的给濮杰说,郊县县城有个人想出手一幅画,是清末画家任伯年的钟馗神威图。
  濮杰一听就来了精神,怎么着呢?因为正好有个火锅城的老板托他买幅钟馗的画呢!
  而这个夹包袱的说,他之所以自己没收,是因为最近手头紧,通知濮杰也能赚个提成。
  濮杰到了这人家里,是个老头儿,老头儿待客礼数很周到,也让濮杰看了画,只是谈价钱的时候磨叽了一阵儿,一会儿说老伴看病得花钱,一会儿说儿子结婚得花钱,最后开价二十万。
  这画的尺幅不大不小,一米长半米宽。要说任伯年也是个名家,这价儿不算贵。
  但是濮杰不懂字画,看了一通也拿不定主意,便约定第二天再来看。
  回去之后濮杰就约了逸墨斋的老板黄永逸,老黄。老黄看画是没问题的,一口答应一起去帮着看看。
  濮杰和老黄一起去了,老黄上眼一瞧,先给濮杰递了个肯定的眼色,意思是有一眼。
  正待细看,老黄接了个电话,说他儿子在学校和人打架,被打掉一颗牙,老黄一听就急了,匆匆忙忙先走了。
  濮杰虽然不懂字画,但是跟着余耀混了这么久,对装裱、纸墨啥的多少也能看出个新老。
  最后,濮杰挺费劲地压了两万块,十八万拿走了这幅画。
  当天晚上,濮杰就约了火锅城的老板看画,人家还请濮杰在自家店里吃了顿火锅。
  火锅店老板看了这幅钟馗神威图之后,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特别是钟馗一手持剑,一脚翘起的姿态。
  这幅画,濮杰赚了十二万,三十万卖给了火锅店老板,心里美滋滋。可没过两天,人家找来了,说这不是任伯年的真迹,这是东江美院一个研究生画的!
  这个研究生专画人物,钟馗和关公最拿手。而且美院有个仿画小团队,分工协作,有人画人物,有人画山水,有人画花鸟,等等;还有人管着刻章,有人模仿笔迹落款。
  这个小团队只高仿清末到民国的的名家作品,也不仿什么吴昌硕、齐白石这样的顶级名家,还挺会玩路子。
  按说这行里不能找后账,可这火锅店老板不是行里人,而且人家直接把底儿给搬出来了,也不知道怎么打听出来的。
  最后人家还说,兄弟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可能你也打眼了,这么着,你少退给我几千,就当你的辛苦费了。
  濮杰闹了个大红脸,三十万原数退给了人家,拿着画就去了七星桥古玩市场逸墨斋。
  老黄在店里细细一看,这才拍大腿说,有些细微的地方是不太到位,他当天只是整体看了一遍,还没来得及细看。不过呢,这装裱绫子和纸墨,都是清末的老材料。
  老黄还挺不好意思,但那天确实是事儿赶事儿了,濮杰也不好怪人家。但老黄这么二次细细鉴定,那就说明应该是一张高仿了。
  余耀听到这里,皱了皱眉,“我说,那个夹包袱的老户叫什么?”
  “不是他做的局。”濮杰摆摆手,“他也是着了道儿了。”
  “你确定?”
  “嗯,那老户我后来查过。”
  “那就是货主老头儿做的局了?”
  “多半就是。”濮杰又点了一支烟,“但这事儿没法找后账,人家当时就说了,是自己逛古玩市场买的,价儿就是那价儿,真假不保。”
  “提前强调这个,那就肯定是做局了。”余耀冷笑,“现在流行新玩法么?坐家里摆局?”
  “这美院仿画小团队,我咋不知道呢?”濮杰哼哼两声。
  “那画在么?我先看看。”余耀抬了抬手。


第615章 小团队的大活儿
  濮杰起身,从柜台下面的箱子里拿出了一个书画盒,然后拿出画作,展开,就这么举着让余耀看。
  余耀起身端详了一番。
  这任伯年,是清末海派四家之一;清末海派四家,有吴昌硕、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