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宝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琉璃厂有家店铺的老板也盯上了这一堂杯子,可他上门之后,只是收些小东西,和府里的大爷熟了之后,还经常做东,带着这位大爷出去逍遥。
  这位大爷本来就是个耍货,只是家道没落没钱了才忍着;现在有人出钱,那自然是玩得好不快活。
  有时候这老板在大爷家里待着,碰上来问这堂珐琅彩杯子的,他就想办法打岔,比如某某楼新来了一个姑娘啦,某某馆子又上了什么新菜啦,大爷便直接拒了收货的跟他走。
  憋得差不多了,这老板有天拎着个包袱上了门,大爷自然得问什么东西啊?老板便说从哪个以前的王府收来的东西,多好多好云云。
  大爷不服气,说那府里有什么好东西?
  这老板便拿出了一堂珐琅彩的杯子。当然,这肯定不是真货,故事也是编的。
  大爷一看,这堂杯子和自己的很像啊!老板趁机添油加醋,说他们府上也是乾隆皇帝赏赐的,最气人的是,临时加价!
  老板报了个百八十块大洋的成交价。大爷很吃惊,说这东西加价还卖这么少?
  老板说,这就算多的了!我也是因为有顾客寻摸,才肯出这个价儿。然后又说,最气人的不是临时加价,是他们笑话大爷你,说要不是大爷家里也有堂珐琅彩的杯子不肯卖,他们也卖不了这么高的价儿。
  大爷一听恼了,好家伙,我这特么成了他家的垫脚石了!
  接着便一拍桌子对老板说道:就凭咱俩这交情,这一堂杯子我卖给你也甘心!也是这个价儿给你,看看到底是谁给谁当垫脚石!
  这老板这憋了这么久,就等这一下子,但这时候还得最后绷一绷,先是推辞,后来又说多少加点儿。
  但这位大爷的脾气上来了,说你要不把杯子带走,咱俩就绝交!
  好嘛!这老板本来也没打算和他长交,买了杯子就完事了。
  最后,这老板用百八十块大洋,憋走了这一堂乾隆官窑珐琅彩杯子。
  这一堂四只杯子被堂而皇之摆进了琉璃厂的店铺,整条古玩街都有点儿轰动的意思。
  珐琅彩本就是古玩奇珍,更何况是一堂四只,齐数齐套。
  这一堂杯子的后续去处,稀里哗啦有好几个版本,但传得最多的,是被东北来的张少帅买去,送给了赵四小姐。
  花了多少钱呢?八万大洋!
  余耀想明白了县里收古玩的是想从摊主手里憋宝之后,便也没再多问些细枝末节,“八百八你觉得不够,就说多少今天能给我吧?差不多我就出了,我买东西讲究眼缘,喜欢的可以多出点儿。”
  说完,递给摊主一支烟。
  摊主接过烟,“我也觉得你这小伙儿不错,行,可以卖给你!不过,可不能少了两千!咸菜我送给你!”
  余耀没想到摊主张口才出这样的数儿,微微一怔。
  古玩行的买卖,和其他买卖不一样,古玩行的买卖有时候开价和还价差距太大,报几万、还几百那是常事儿。但是对于摊主这种只做过小买卖的,从八百八提到两千,那就是挺猛的一下子了。
  余耀一怔之后,微微沉吟起来。当然,这价儿他恨不能马上应了,但又怕惊了摊主,陡生变故。
  “你觉得高了?”摊主此时不由追问了一句。
  “我再看看。”余耀抬了抬手。
  摊主将装着小酱瓜咸菜的小罐子递给了余耀,余耀稳稳拿住,心里踏实了很多,暗道他们县里这个收古玩的,严格来说不应该叫憋宝,因为他并没有真正识宝,不过是看似精明地打着小算盘而已。


第602章 小镜天
  因为之前看货的,肯定没有真正识宝,不然以摊主这种认知,本就开不出高价来,还憋什么憋?拿下就是大漏儿!
  每个人的眼光和境界不一样,同样的机会,结果也就不一样。
  “价儿可真不能降了啊,你要是想讲价,就给我拿回来吧!”此时,摊主又不放心似的说了一句。
  “好吧,还是拿了吧。”余耀此时略显“犹豫”地点了点头。
  货款两清之后,余耀拿着所有买的东西,直接就回了度假酒店。他在村子转悠,基本能掌握的也就这么多了;更关键的是,这个小罐子有点儿贵重,不能拿着乱晃悠了。
  这是金代的磁州窑黑釉拉线罐。其实也就是南宋时期的东西,只不过宋在南方,金在北方,磁州窑是北方的窑口,所以一般说金代的。
  拉线罐这种造型,在瓷器里属于罕见的造型。磁州窑出现过,多是黑釉;龙泉窑也出现过,多是青釉。
  金代磁州窑黑釉拉线罐的精品完整器,价值应该在两千万左右。
  这一只拉线罐,就是金代磁州窑的精品。
  只不过,这小罐子,不全,没盖子了。但是除了没有盖子之外,整体保存完整,而且工艺精湛,特别是细长的双耳,工艺难度高,造型极为优美。
  所以余耀两千块拿下的这只金代磁州窑拉线罐,价值也能到一千万以上!
  他哪能拎着一千万的东西再去转悠?
  余耀回到酒店,把拉线罐里的小酱瓜咸菜倒到了塑料袋里,而后彻底清理了一番,立马感觉又上了一个层次。
  “漂亮!”余耀自言自语一句,而后点了一支烟,又欣赏了一番。
  一支烟还没抽完,萧影的电话来了:
  “你在哪里?”
  “我回酒店了。”
  “没什么新发现是吧?”
  “有。只是我在附近一个小集市上买了件好东西,就直接回来了。”
  “行,我这就回去。”
  “你这么快完事儿了?”
  “嗯,居龙山本来就那么大个范围,我今天去了最高处,大致就有个数儿了。”
  “行,这马上到午饭点儿了,边吃边说吧。”
  余耀挂了电话,随后又在度假酒店的餐厅定了个小包间。
  吃饭的时候,余耀拿了些小酱瓜咸菜和山核桃,让服务员给装盘了,两人点了几个当地的特色菜,上齐后便屏退了服务员。
  两人都有点儿饿,便先吃了几口饭。
  “嗯,这小酱瓜咸菜不孬!”萧影赞道,“你不会是从卖咸菜的那里买的好东西吧?”
  “就是。”余耀接着便简单介绍了一番。
  说完了这事儿,萧影放下筷子,压低声音,“今天有点儿发现,这居龙山的风水,并不适合藏宝。”
  “什么意思?”
  “简单说吧,居龙山的风水,若是藏宝,必不持久,随时外泄的风险。”萧影解释道,“如果王莽宝藏,真的暗藏在居龙山中,恐怕不会两千年来无人发现。”
  余耀点了一支烟,“无根道人指出王莽宝藏在太白山腹地,若不是居龙山,怕是再没有这么多巧合的地方了,似乎就连倭国人,也认定了这个地方。”
  萧影道,“我看,得开开这个铁盒看看才行。”
  “怎么开?”
  “回我渝州的工作室开,比较稳妥,工具和法器齐全,能应对任何意外情况。”萧影说完,忽又问道,“对了,你说也有发现是吧?”
  “对。”余耀介绍,“我今天详细观察了一下傍龙村的地形,发现像一个倾斜的大罐子,前低后高,罐口就是村口,正对石桥。”
  “噢?”萧影眉头一挑,“还有么?”
  “还有。村外西侧,有一个形似扁豆的水塘,面积不小,村里人说,这水塘底下有暗河,通着傍龙河。”
  “扁豆?”萧影立即拿手比量了一下,“是不是这样?”
  “对!”
  “这不是扁豆,这是一钩弯月!”
  余耀一听,“怎么?”
  萧影忽而一拍桌子,“好一个回流小镜天!”
  “回流小镜天?”
  “居龙山的风水极佳,但易生波折,好运难以长久。王莽龙脉寄托于此,所以他的朝代很短命。王莽在大势已去之时,怕是已经知道了这一点;所以,黄金宝藏若暗藏于此,怕是也容易出问题。”
  萧影后说的这些,似乎和他刚才说的“回流小镜天”不挨边,余耀知道还有下文,便也没有打断。
  萧影继续说道,“但是,这么好的风水之地,而且王莽之前必定也极为满意,所以,弃之不用太可惜了!”
  “那就改造?”余耀接口。
  “对!”萧影接着说道,“这水塘,应该天然形成的,在旁边根据地势,加以改造,形成一个‘接水’的罐子,然后‘罐口’冲向傍龙河和居龙山!”
  “我好像明白了。”余耀点点头,“你的意思是说,如此一来,居龙山的风水,能通过傍龙河和水塘,镜射到傍龙村;同时,通过罐子的‘回流’之势,又改变了难以长久的不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