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耀这远远一看,似乎有点儿年份,便凑近上前。
之前光注意盘子去了,上前一看,原来这两个人,就是之前看“云青花”的那两口子。
摊主是个中年人,肤色黧黑,身材健硕,还真不太容易判断具体年纪。
余耀上前,两口子看到了,男子不由有些尴尬地朝他笑了笑,余耀微笑回应了一下,继续看盘子。
“你们说的价儿,实在拿不了,你们看这漆,看这工艺,就是现在做,成本也不止你们说的那点儿啊!”摊主继续对两口子说道。
这种话,在古玩市场里经常听摊主说,听着似乎挺有道理;比如连材料钱都不够,卖了岂不是亏?但古玩不是现代工艺品,成本不能这么算。价值一百万的东西,从农村说不定一百块就收来了!
甚至有可能摊主一百收来,九十就卖,赔钱卖。因为他可能一堆收了好几件,前面的赚大了,剩下一件不好出,多少换点儿钱就行。
两口子一听摊主这么说,干脆直接走了。许是也因为见到余耀不太好意思。
摊主喊了两句,不见两口子回头,转而看见余耀还在看这只盘子,便把盘子放到余耀面前,咧嘴笑了笑,“小兄弟,他俩不识货,你来看看!”
“年份好像比较浅。”余耀已经看明白了这盘子,有点儿年份不假,可最多到清末民初,髹漆工艺和雕工倒是还可以,不难看。
不过,这盘心的图案不单纯是风景,是山崖上一处台子,台子边上,有几个僧人,正在拿着东西喂几只猿猴,同时,山崖上也有几只猿猴攀援而上,有的拿着树枝,有的拿着像是草药的东西。
同时,台子上还有一个老僧,似乎正准备坐下,像是要开坛讲禅的样子。
摊主听了余耀说的,“只要不是新东西,现在民国时期的货,价格也在涨呢。”
“嗯。”余耀含糊应了一句之后,“这盘心的图有点儿意思。”
“这是我们这边流传的一个题材啊,很不错的。”摊主说道,“仙猿听禅。”
这个余耀还真没听说过,“噢?听着是哪位高僧的掌故。”
“对喽!”
余耀此时掏出一支烟,递给摊主,摊主倒不客气,“好烟好烟。”
点了烟之后,摊主接续说道,“这不光是高僧啊,他原先是大理国的皇帝!出家之前名叫段思廉,他之后第四位皇帝才是段正淳,而且中间还经过了亡国,段正淳建立的是后理······”
他这说到正史上,余耀有点儿想起来了。
大致是大理国当时的相国高智升废黜皇帝段素兴,拥立段思廉为帝。
很显然,这是个傀儡皇帝,大权握在权臣高智升手中。高智升掌握兵权,受封鄯阐侯,根本不把段思廉放在眼里。
后来,段思廉禅位其子段廉义,出家为僧。之后的史实,余耀就不那么清楚了,只知道段思廉最后是八十多的高寿无疾而终,在某名山上,好像还建了舍利塔。
没想到,他还有个“仙猿听禅”的掌故,“这是讲禅之时,连猿猴都给感化了?”
“嗯,在他晚年时,大理国人都称他老活佛呢!”摊主一看余耀似乎有点儿兴趣,也起了兴致:
“他啊,一开始出家在无为寺。中原有个高僧,佛号普明,云游到大理,段思廉得以拜普明大师为师,由此得了佛号广德······”
“什么?普明广德?”余耀一下子想起了石碑上的内容!原来除了字面意思,这还是一师一徒两个佛号啊!
“对啊!”摊主顿了顿,“广德跟着普明云游,走遍了天下的名山宝刹,六十多岁才回到大理,建寺讲禅,也收了不少的弟子。”
“嗯。”余耀收回思索,应了一声。
“这图案上的山崖,名叫恭罗崖,广德大师在恭罗崖上建立了禅台,常在上面对弟子讲禅。恭罗崖上的猿猴,也被吸引的前来听禅,甚至学会了坐禅,还经常为附近的寺庙送来树枝为柴,灵草妙药;而僧人们也经常喂食猿猴。”
“原来是这样啊。”余耀心道,看来无量山山谷中的地窟,很可能与这个禅位高僧有关系了!
“怎么样?买了吧?”摊主接着问道。
“什么价儿?”
“不贵,两千块。刚才那俩非要一千,我哪能卖啊?”
“优惠点儿吧?”
“给你一千八,可以了吧?”
“一千二!”
“不行不行,一千六,最低了!”
余耀也没和他继续磨叽,最后一千六拿下了。
这盘子,行情差不多就在两千左右,赔是赔不了,可意思也不大。要不是因为牵扯到“普明广德”,余耀也不会买。
拿下盘子,余耀便出了古玩市场,看看时间已经下午三点多了,萧影说午时调息,这时间也过了,便直接回了酒店。
第583章 入谷,蹊跷
余耀回到酒店见了萧影,他已完全恢复了平时的状态。
在萧影的房间,余耀拿出了这只剔黑漆盘。
“这玩意儿好像很普通,你买它作甚?”萧影看了之后,不由问道。
“意思确实不大。不过,盘心这个图案给了我启发,而且也不亏,我就顺手买了下来。”余耀说着,便将段思廉禅位出家,而后拜师普明、佛号广德、仙猿听禅,这一系列的情况说了说。
萧影听了,也有点儿吃惊,“这么说,这个地窟,很有可能和大理国皇帝段思廉、后来的高僧广德有关系了?”
余耀点点头,“如果和他有关系,那么,我们破解入口的机关,就多了一条参照。”
“不怀相尚,普明广德。这到底是通过字面意思巧妙地嵌入了两个佛号?还是,根本就不是字面意思呢?”萧影沉吟。
“我也还没琢磨透。如果不是字面意思,那么这个‘不怀相尚’,到底是说他自己和执掌大权的高智升?还是他和师父普明?也不好判定。”余耀应道。
“大理国的历史,我除了武侠小说里的那点儿,真是知之甚少。”萧影皱了皱眉。
“嗯。”余耀介绍,“据我所知,段思廉是迫于高智升的权势被迫禅位,只是在禅位后于佛法境界了得。”
萧影接着问道,“高智升,他还有什么特别的事儿么?”
余耀想了想,“他一直大权在握,后来另一个权臣杨义贞杀了皇帝段廉义,自立为皇帝。高智升让儿子高升泰起兵灭了杨义贞。高智升死后,高升泰继续把持大权,后来干脆自己称帝了,国号‘大中’。”
“这么说,大理国中间也有过亡国的历史?”
“对,不过很短暂,高升泰临死之前,遗诏又还政与段正淳,其实还是段氏大理国。但因为段氏政权中断过,一般称为‘后理’。”
“噢?那段正淳后面的皇帝是段誉了?”因为段正淳和段誉在武侠小说里很出名,萧影不由追问了一句。
“段正淳的儿子叫段正严,字和誉,确实是段誉的原型。段正严其实算是大理国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在位39年。不过,虽说他是皇帝,但当时大理国向北宋称臣,宋徽宗给段正严的封号是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
萧影捻动手指,回转思路,“你说,我们要是直接前去,会不会在石碑前空费时间?”
“你当时受伤了,没能仔细参研,我却是见也没见;我看,还是得先去一次,现场详细研究一下,哪怕白跑一趟。”
“好,那明天一早咱们就出发。”
第二天早上六点,两人便上了提前包下的车。本来余耀想联系那个出租车司机,但萧影在景凉县已经待了不短的时间,他着手安排了,余耀便也没再提。
车子开到一处山坡上的村庄,便只能停驻了。萧影交代好之后,和余耀进山。
从村庄所在之处,向上翻过一座山头,便到了一处有溪水的山谷,逆着溪水向上游走了一段,两人又翻过了一处山头,而后就在山体高处行进。
一路上都很不好走,不过两人准备充分、装备齐全,萧影又来过,所以速度还算可以。
两人在临近中午的时候,终于到了萧影所说的山谷,这条山谷的谷底相对平坦,只是荒草丛生,野树纵横,时不时还会惊出飞鸟、蹦出野兔。
“就是这里!”到了一处贴近山壁的地方,萧影抬手一指。
石碑是贴着山壁竖立的,石碑前有一处大致椭圆形的区域,看着像是一大块完整的青石,长直径有三米左右,短直径有两米半左右。周围则都是土质的谷地。
大青石上有裂纹,像是时长日久自然风化开裂的,缝隙中有积土,还长出了野草。
石碑上的刻字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