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宝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耀细看之后,开口问道,“张老板,你说价儿高,是怎么个高法儿?”
  “如果余先生想要,我就报一报。”
  “我要不要,还得看价格如何。”
  “行,痛快儿的,一百八十个!”
  余耀一听,好家伙,这比拍卖会上落槌价儿还高!
  “张老板,这价儿我拿不动。”
  “那余先生还一口儿我听听?”
  “你开这价儿,我还都没法儿还。”
  “漫天压价,坐地还钱。如果想要,还是可以商量的嘛!”张一鸣做生意的劲儿还是挺足的,机会再小,也是机会。


第574章 弃金银,取檀香
  余耀想了想,“你说一百八十万,我也用这数字,不过,只有一千八。”
  “什么?”张一鸣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千八百块。”余耀一字一句重复。
  “老弟!”张一鸣陡然改变了称呼,“你开玩笑呢吧?”
  “张老板,你自己说的,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怎么我一还,就成开玩笑了呢?”
  “好,好,算我白忙活。余先生高人哪!你肯定很忙,我也就不留了!”
  “不白忙活。”余耀抬手一指靠柜台最近的一个货架上的一个木雕,“银牌你如果不想卖,这东西我还想看看。”
  这件木雕呈褐黄色,像一个大印章。高度在十一二厘米,边长在八厘米左右。印钮部分,雕刻得比较特别,不是什么龙凤兽形之类的,而是立体山水。
  山势逶迤,起伏盘旋,很有气势,山谷中有江河奔流;近景则有山腰处的凉亭、树林、水潭。印钮四周,还雕刻了一圈祥云纹。
  “哦?”张一鸣微微一愣,“余先生对木雕还有研究啊!”他这称呼又改回来了。
  “看着像檀香木,有点儿意思。把玩还是不错的。”余耀微微一笑,“叨扰张老板这么长时间,不给你送点儿钱,好像也有点儿过意不去。”
  “哈哈哈哈!”张一鸣大笑,“确实是檀香木的,既然余先生看上眼了,那我就拿过来让你细瞅瞅。”
  檀香木,有人也叫白檀,华夏起初没有这种木材,主要产自印度、印尼,还有非洲;后来华夏南方部分地区引种,也栽培成功了。
  檀香木最大的特点就是香。木料的香味儿,做成珠串玩件,把玩时能明显闻到,碎木料燃香也很不错。
  所谓沉檀龙麝,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它也是著名的四大香料之一。
  檀香木中,如今市面上最著名的品种是印度老山檀香,肉色越深品质越佳,玩家一般喜欢叫“黑肉老料”。
  不过,余耀注意到这一檀香木雕,不是因为材质,而是因为感觉够老。
  余耀拿到手上一看,果然是印章!也果然够老!
  而且,因为块头儿不小,印文清晰,一看就能看明白印文:
  道光御览之宝。
  看了这印文,余耀笑了笑,同时看向了张一鸣。
  张一鸣从余耀的笑里看不出到底是什么意味,而且对于这路东西,他的水平比铜器金银器可差远了。这方印章,他是收一批铜香炉的时候一起来的,看着也挺好看,便摆到了货架上一只盘龙鼎式炉的旁边。
  “余先生,够档次吧?”张一鸣打了个哈哈。
  说实话,他能看出这印章不是新的,但究竟老到什么程度,他可看不明白,二十年还是二百年他都闹不清。最关键的是,这刻了个“道光御览之宝”!
  他也查过,“道光御览之宝”,不是玉石的么?!
  这类皇帝闲章不算正式的玺,虽说同一印文,可能有多枚不同材质的印章;但这檀香木的,确实有点儿说不过去,要说随型小闲章还行,这方方正正的大印章,用木料似乎说不过去。最起码容易损坏,不易长久保存。
  皇帝用的东西,不长久,似乎有点儿不太好吧?在清代,好像只有慈禧这个老娘们喜欢用檀香木印章。
  所以,单凭这个,他就觉得不可能真是道光皇帝的闲章。
  余耀没应声,对着张一鸣又是笑了笑,手上却又翻转一下,将印章竖立面上的题款刻字朝张一鸣微微一晃。
  这檀香木印章的竖立面上,确实刻了题字:山河之光,於心发扬,承势而载,以柔和刚。
  并有落款:定意。
  刻字是行书,刻得很见功力,以刀代笔,遒劲而又飘逸。
  但正因为有题字落款,使得张一鸣进一步确定这不可能是道光皇帝的闲章!皇帝用的东西,就算不是正式的玺,也得造办处来操办,怎么可能让匠人随便题字落款?
  而且,这个“定意”,闻所未闻,查之无果。
  余耀在张一鸣打哈哈之后,却也基本料定了,张一鸣看不懂这东西!
  所以,他又把题款朝张一鸣展示一下。如果看不懂,这题款就更加能证明,这东西,极有可能就是一件臆造工艺品!
  果然,张一鸣见余耀如此,轻轻摆了摆手,“别的就不说了,如果余先生想要,那就看着给个价儿吧!”
  余耀这次没有半分犹豫,“这东西挺有意思,而且看着也得有个十年二十年的。这么着,还是一千八,如何?”
  张一鸣一听,“余先生啊,就算是刚做出来的工艺品,就这块上好的檀香料子,它也不止一千八吧?咱们再来看雕工,再单论一下,光这雕工,也不是一千八能找人刻出来的!”
  他这话说得其实没毛病。
  这块檀香木料品质上乘,光买块差不多的木料,怎么也得几千块;同时,雕工委实不俗,有这种功力的木雕师傅,就不是一般的师傅了,工费应该比木料还贵。
  “嗯······”余耀含糊应了一声,不置可否。
  余耀都开这么低的价儿了,张一鸣索性也撒开了,“就算把这‘道光预览之宝’磨掉,当成没有印文的工艺品,你也不该开一千八啊!”
  余耀放下印章起身,点了一支烟,踱了两步,似乎在犹豫。其实他心里已经乐开了花,当成一件现代工艺品谈,那怎么谈也是个漏儿了!
  “那行,张老板你给开个最低价!”余耀站定开口。
  张一鸣略略沉吟,“要我说啊,怕是得再加个零,一万八!”
  “高了!”余耀立即摆手。
  “余先生,这东西我收来也有本儿啊。你眼力高,是吃肉的主儿,好歹让我也能对付口汤吧?”
  两人你来我去,谈了有个三五分钟。最后,余耀以一万的整数儿拿下了这枚印章,张一鸣给装进了一个大小合适的锦盒里。
  生意做成,张一鸣的态度更好了,开口说晚上请余耀吃顿便饭。余耀不管他是真心还是假意,直接拒绝之后,拿好东西立马就告辞了。


第575章 玛瑙杯,糊弄谁?
  出了鸣金阁,余耀一边往前走着找濮杰和老周,一边想,自己手上已经有一枚乾隆碧玺印章“德日新”,没想到又得了一枚“道光御览之宝”。
  这不怪张一鸣看不明白,因为想彻底明白确实不容易。
  皇帝的印,称之为玺。不过,这个“玺”,一般是指正式的那几种。除了那几种,皇帝还会有很多种类的用印,比如钤印收藏品和和类似赏玩功能的,一般也会统称为玺印,但也有不少玩家和收藏家称之为皇帝闲章。
  这方檀香木的“道光御览之宝”,就是皇帝闲章。
  皇帝的玺,少有民间收藏;但是皇帝闲章,流入民间相对就多一些,特别是清代皇帝的闲章。但这只是相对,总数依然很少,绝大部分还是躺在故宫里的。
  一般来说,就算是皇帝闲章,那也是内务府相应的“作”的工匠按照程序完成,选料、雕钮、定印文,皇帝御览之后,刻制、打磨、完成,最后进呈,等等都有规定。
  玺印的材质五花八门,除了玉石类,金银竹木牙角等等都有。实际上,清代皇帝用过檀香木印章的不止一个,只不过不及玉石类珍贵和引人注目罢了。除了慈禧,历史上也有其他的太后、皇后用过檀香木的印章。
  这种“御览之宝”,是典型的收藏钤印。一般来说,某某皇帝的“御览之宝”不可能只有一方,有个十方八方的甚至也不稀奇。
  所以从材质上来说,这檀香木“道光御览之宝”是有可能存在的;只不过,这个得有眼力才能最终确定。张一鸣不仅没有这个眼力,而且对皇帝闲章了解都不多。
  当然,最解释不通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印章上的题款。
  但,这个“解释不通”,在余耀这里不存在。
  因为余耀知道,清代的皇帝闲章,有一部分是来自民间印章。做好了印型,雕好了印钮,只要没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