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宝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如今的青铜器交易,是受到很多限制的,绝大多数东西都是被禁止交易的。
  青铜器的交易,多是暗地里来的,更别说这么堂而皇之的摆在摊子上。所以,如果在古玩市场看到摆出来的上三代的青铜器,基本都是高仿工艺品。
  但是这只青铜错金扁壶,余耀扫了两眼,却感觉像那么回事儿。
  凑上前弯腰细看,锈色有红有绿,铜质古旧,错金也挺讲究。
  这个摊子上,大部分都是青铜器,但是其他的在余耀眼里,基本都是一眼两眼的高仿,这只错金扁壶如同鹤立鸡群,所以一下子吸引了余耀的目光。
  摊主是个收拾得挺干净的中年人,四十岁左右,面皮白净,头发梳得整齐,见余耀盯着扁壶看,就开了腔:“朋友,喜欢这只壶?”
  余耀微微点头,就势掏出烟来,顺手递给摊主一支。
  “不会。”摊主摆手,“这壶可以欣赏,但是不卖。”
  余耀不由愣了下,旋即先把烟点了,“那你摆出来,说不定还有反作用。”
  “反作用?”
  “既然不卖,还摆出来,不就是为了吸引顾客么?”余耀笑道,“但你摊子上其他的东西,一比之下,可就相形见绌了。”
  摊主不由笑起来,“吸引顾客?有那么点儿想法吧。不过,我主要是为了让这壶吸收点儿人气。”
  “啊?”余耀暗道,这个说法真新鲜,难道这是壶精啊?还吸收人气?
  “就是一个比方,老锁在保险柜里,暗无天日也不好。”摊主简单解释道。
  余耀也不再多问,却又想,这只壶既然这么堂而皇之摆出来,那来路肯定是很正了!不过,既然不卖,那也没什么可聊的了,“行,那你忙着,我再转转。”
  摊主却道,“老弟喜欢青铜器?”
  “就是看到合适的东西便瞅瞅。”
  摊主一听,抬手一指街对面,“那是我的店,去坐坐瞅点儿东西?”
  余耀扭头一看,街对面的那家店面,挂了个“鸣金阁”的牌匾。这摊主文气柔和,给余耀的印象不错,便点点头,“好啊,简单看几样东西也行。”
  濮杰和老周此时在看旁边的摊子,余耀一说,他俩也没跟着去,说分头先看看也行。
  摊主收扁壶进了一个木盒,拿好对余耀说道,“走!”
  “你摊子不管了?”
  “嗐!没啥正经东西,再说我回店就让伙计过来了。”
  两人进了鸣金阁,摊主让店里的一个小伙儿去支应摊子。店里还有另一个小伙儿,“这是我外甥。”摊主介绍道,而后吩咐小伙儿倒茶。
  余耀坐下,摊主笑道,“我叫张一鸣,怎么称呼?”
  “我姓余。”
  “余先生稍等。”张一鸣说着,便拿东西去了。
  张一鸣拿来三个盒子,一个木盒俩锦盒。木盒最小,他先打开了。
  余耀一看,居然又是一件青铜错金。


第573章 错金不成,再上银牌
  这是一件战国青铜错金嵌松石带钩。
  带钩这东西,既是实用器,也是装饰品;现在服饰和古代不同,自是用不上了,不过带钩的大小和形制很适合把玩,所以也算是“畅销货”。
  这件带钩弧形凤首,通体错金,钩面的中心嵌了一颗绿松石,钩身还有兽面纹。铸造、错金、镶嵌工艺还是比较复杂的。
  不过,余耀看了几眼之后,便轻轻摆了摆手。
  这是一件现代仿品,而且仿造水准极高;但想瞒过余耀的眼力,还差了火候。
  “怎么?”张一鸣还问了一句。
  “我还是喜欢老东西。”余耀淡淡应道。
  张一鸣微露尴尬。虽然余耀看出错金扁壶是真品好物,但他对余耀的眼力了解并不深,还以为这件一流高仿余耀能看上眼呢。
  本来余耀对张一鸣印象还不错,但见他引自己进来,第一件东西就想蒙人,立即就发生了转折。
  正所谓人不可貌相,不管是高低,还是好坏,看着文气柔和的张一鸣,一样有着狡狯的心思。
  张一鸣调整很快,放下木盒之后,迅速便将两件锦盒摆好,没有停顿,连续都给打开了。
  余耀表面不动声色,迅速看了看。
  靠他近的锦盒里,放的是一只“宣德炉”;而另一锦盒比较大,放的是一件高20多厘米的青铜簋。
  余耀看完之后心道,怪不得他要拿一件青铜错金扁壶放到外面,原来除了这扁壶,就没什么真东西啊!拿出一件真品精品,说不能卖,然后再捧出一堆高仿,看来是想蒙一个算一个。
  “张老板这鸣金阁,真是名不虚传,都是铜器金器啊。”余耀没有评论张一鸣拿出的东西,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而且说完之后,便顺势缓缓站了起来。
  “余先生果然是好眼力!看来一般的东西入不了你的法眼啊!”张一鸣此时竟已毫无尴尬之色,“还有一件东西,估计能让余先生满意,就是价儿高了点儿······”
  “张老板不方便,那就甭看了,我也不能耽误张老板做生意不是?”余耀拱拱手,“要不您先忙,得空儿我再来叨扰?”
  “别!”张一鸣抬手,“既然我把余先生从街上请进来了······这么着,还是看看!如果要,我必给个最低价儿;如果还是不要,好歹也是件像样的东西,欣赏下也算余先生不白进来。”
  说完,张一鸣没等余耀应答,便转身走到了柜台后面。
  余耀低头点了一支烟,心说也不差这一件了,分分钟的事儿。
  这一次,张一鸣捧过来一个很上档次的木盒。
  虽然这木盒很小,只有一个成人手掌大小,但却是上好的紫檀老料,盒面还镶嵌金银丝的福寿图案。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宝靠盒装,看这盒子,似乎里面装的东西也应该不赖。
  这一次,张一鸣没有自己打开,而是将紫檀木盒摆在余耀面前,“余先生,请!”
  余耀伸手打开,这一次竟然没有失望。
  里面不是铜器,是一块银牌。
  看着,长度有个十二三厘米,宽度在七八厘米,形制椭圆,牌头祥云;有孔,不是居中单孔,而是两侧各有一孔,如此穿绳挂戴,会更牢靠;而且感觉更正式。
  这块银牌的纹饰还是比较精到的。
  牌头祥云,两侧则是“二龙戏珠”,不是普通的龙,五爪龙,龙须龙鳞全都錾刻得很细腻。
  牌面居中则是一列铭文:太上皇帝御赐养老。
  而背面也有铭文:丙辰年太极殿千叟宴重十两。
  原来是一块乾隆千叟宴养老银牌。
  这块银牌,余耀掂在手上,沉甸甸很有手感。
  清代一斤十六两,一两三十克冒头,十两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六两多点儿。牌面写的是十两,牌子的重量也是一致的。
  如果这块千叟宴养老银牌是真品,那的确是不折不扣的好东西。
  丙辰年,是嘉庆元年,乾隆已经退位当了太上皇,所以才有这样的牌面铭文。
  乾隆这个皇帝,可以算的上华夏历史上最“舒服”的皇帝。二十来岁登基,八十多岁退位,还当了三四年的太上皇;前面他的祖父康熙、父亲雍正,又给他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底子,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治国难题了。
  乾隆老了时候,洋洋自得地号称“十全老人”;同时认为老人的生活状态,最能反应一个国家的状态。
  所以啊,他在嘉庆元年,也就是这个丙辰年,搞了个“千叟宴”,从全国召集了大概三千个老人参加。
  每一个赴宴的老人,乾隆都赏了一块银牌。
  这养老银牌不是都一样,分有不同的形制区别。这种“十两”的,是最普通的,发给七十到七十四岁老人的。
  另外,七十五到七十九岁的,发的是“十五两”;八十到八十四岁,发的是“二十两”;八十五到八十九岁,发的是“二十五两”;九十岁以上,发的是“三十两”。
  不要以为有三千块银牌,同时“重十两”的最普通,最多见。实际上,这几百年过去了,如今市面上,千叟宴养老银牌,还没发现过“二十两”以上的。
  只发现过“十五两”和“十两”的。就连“十两”的,根据余耀了解的情况和资料,市面上也只是个位数的存在。
  曾经有一块“重十两”的千叟宴养老银牌出现在拍卖会上,成交价高达一百多万。
  这种银牌,材质不用说了,就是银;工艺价值,虽然精到细腻,但其实也算不得顶级艺术佳作;它的价值,在于特殊的历史意义、文化内涵、美好寓意,和收藏心理的结合之后,很容易出高价。
  余耀细看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