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宝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钧窑香炉。当然,钧窑器型里的香炉也不算很多。
  “对啊,这小宋水平如此之高,为何之前就发现这么一件留款儿的?”濮杰追问。
  “这其实是个谜团。”余耀低头点了一支烟,“一直没有确凿公认的说法。”
  “靠!”濮杰叫道,“你这闪得我不轻!”
  余耀笑了笑,“不过,有个野史的说法,想不想听?”
  “你大爷的!这么吊人胃口有意思么?”
  老周却在一旁笑道,“是人家没说完,你非要着急打断。”
  余耀则直接说开了,“根据野史的说法,这个‘小宋’,不是因为他姓宋;这个‘自造’,也不是留给自己用的······”
  元代初年,因为战乱,不少窑口都被毁了;高水平的钧窑工匠也是越来越少。这位小宋的父亲,则是一名技艺高超的钧窑工匠。
  后来,小宋的父亲被元军征收,成为一名匠户,年幼的小宋跟着父亲入了匠籍;所谓匠籍,就是你得一直从事手工业,子承父业代代相传,不能再干别的了。
  小宋深得父亲真传,也很有天赋,一步步成长,钧窑制瓷水准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窑变的控制,也越来越高明。
  小宋渐渐有了名气,但是匠人身份低微,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姓甚名谁,只知道他是南宋遗民,便习惯称呼他为小宋。
  而小宋被叫多了以后,干脆也就自称“小宋”。
  钧窑的窑变釉色,在宋元时期是很受欢迎的,同时高水平的钧窑瓷器,价值自是不低。元代疆域极大,亚欧通商便利,包括钧窑在内的很多瓷器,在欧洲的销路都很好。
  这时候,忽必烈的曾孙、怀宁王海山,召集了一批能工巧匠,专门为他烧制瓷器,销往欧洲。
  这其中,就有小宋。
  小宋的技艺出众,他烧制的钧瓷,深受欧洲商人喜爱,获利无数;同时怀宁王也很喜欢,于是越来越器重小宋。
  1307年,怀宁王海山登基,就此成为元代皇帝之一,是为元武宗。
  而此时的小宋,却因为笃信佛教,产生了想出家为僧的想法。可是,不要说入了匠籍不能出家,就是元武宗,也不会同意小宋放手烧制钧窑瓷器。
  这种情况下,小宋也没办法,便在元武宗的默许下,给很多寺庙烧制瓷器。
  1308年,一座大型寺庙重修完成;此后,小宋耗费了一年心血,为寺庙烧制了一件佛前供器香炉。
  1309年九月十五,香炉烧成。这件香炉,是小宋烧造的钧窑瓷器中,最为满意的一件;于是,他便第一次在自己烧制的钧瓷上刻了款儿:
  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
  为寺庙烧制的,却要刻“自造”,是因为小宋在内心深处对佛教的虔诚,所表达的意思不言而喻。
  在这件香炉烧成之后,小宋就此销声匿迹。这也是他在历史上没有留下真实姓名的原因之一。
  小宋走后,元武宗的心理比较复杂,当然会发怒,更有深深地惋惜。
  元武宗慨叹:小宋一走之后,钧瓷神技从此绝矣!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这件“小宋自造”香炉出土,随后便进入了博物馆陈列。
  “己酉年,小宋烧完这件香炉就遁世了,而你买下这件,却是第二年庚戌年的,这能说得通么?”濮杰不由问道。
  余耀抬手一点香炉,“不仅说得通,而且,更加说明是真品,断然不可能是仿造!”


第569章 老蜜蜡
  听了余耀说的,老周微微点了点头。
  余耀继续说道,“第一,这是一件元代钧窑瓷器,没有问题。第二,这件钧瓷技艺之高,远远超出同时期的钧窑水准。第三,若非极为满意之作,小宋不可能在遁世后再度刻款,而同时期的人即便想仿造,也不可能选一个小宋遁世之后的时间留款。”
  老周接口,“而且,这件香炉的胎土和釉色窑变很特别,也说明不是常规窑口烧出来的,和博物馆里的那件大不相同。”
  “既然他遁世了,为什么还要烧一件香炉呢?”濮杰又问
  “他是不是突然遁世,这只是一个野史的记载。而且,咱们就从他遁世来看,肯定是去一心面佛了;这件‘二刻’香炉的形制,也是佛家宝鼎;所以这也是很有可能的。”
  此时老周和濮杰一起点头,又异口同声,“价值怎么估量?”
  “底线,肯定也要比元代钧窑精品高;至于高点到什么地步,实在是没有可参照的。博物馆那件,也没法儿估量价值。”余耀应道。
  “即便是一件保存完整的元代钧窑香炉精品,那也能值几百万;这件,底线不能低于一千万吧?”老周想了想说道。
  “对,一千万只是个底线。想知道高点,除非经历一次市场的检验。不过,我肯定是不会出手的。”余耀也想了想,“还有一点比较奇怪。”
  “你是说原主为什么要出?”
  “嗯,他能定到一百万的底价,说明是懂这东西的。”
  老周笑道,“懂,也要看到什么程度。影响判定这个香炉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二刻’!一般人,上来先会想,有了‘小宋自造香炉一个’,那后人仿造,肯定会依据这个来,就会越看越觉得是仿款儿!”
  濮杰接口,“对。其实也不用那么多弯弯绕,归根结蒂,就是一点,眼力!不是谁都能一锤子定死这就是元代钧窑;即便能定死这是元代钧窑,但又有几个能定死这香炉远远高出一般元代钧窑的水准呢?”
  “这人哪,本就千奇百怪,遇上的事情呢,也不一而足。你的判定我是妥妥信服了!所以,管他原主为什么这么卖!?什么情况都有可能。”老周又道。
  余耀不由笑笑,“是啊,有时候想太多也未必是好事儿。走,吃饭去。”
  吃了午饭,老周和濮杰还有点儿兴奋。这虽然不是他们捡的漏儿,但这样的东西实在是太提神了!于是,老周提出接着到中州的古玩市场逛逛,濮杰举双手赞同。
  余耀本想计划计划回江州的,这么一逛,估计今天是走不了了。濮杰道,“现在就订好回程机票,晚一天没啥。”
  结果一看,明天上午九点就有中州飞江州的航班,最后,三人便订了这班机票。
  中州的大型古玩市场主要有两个,当地人喜欢以“新老”来划分。
  新古玩市场,是中州古玩城,主体四层的大楼,正门挂着“中州古玩城”的牌匾,侧门好几个,还挂着“中州珠宝城”、“中州家具城”等等牌匾,纯粹的店铺型古玩城。
  老古玩市场,分布相对松散。有两条街,居中也有一栋两层老楼,挂着“古玩城”的牌匾,里面虽然有一些店铺,但大部分却是一排排的摊位。两条街上,有不少门头房,同时也有摆摊的。
  现在的古玩市场或者古玩城,实际上已经不太“古”了,现代工艺品和文玩品类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道理很简单,老物件越来越少,真品已经难得一见,遍地高仿,假货泛滥。而且能玩得转古玩的,比文玩一族要少得多。
  三人就这一下午的时间,也都想去老古玩市场。
  他们是从其中一条街的一头儿走进去的;走了一半,发现两侧的门头房小店面,大部分逃不开三类:蜜蜡、绿松、南红。
  这三样算得上当下文玩产品的热门,却也是坑人假货的集中营。即便是真货,不少也都给处理过了,比如什么蜜蜡烤色、水煮,绿松、南红的注胶,等等手段太多了。
  这些东西,有个词儿很关键——原矿,就是原材料须得未经任何优化处理。老玩家只认原矿。
  当然,一般的手段也是瞒不过老玩家的,商家瞄准的是源源不断闯进文玩领域的新手,特别是爱贪便宜的新手。
  这段路,三人一个小店也没进,走得也比较快;到了一处小店门口的摊子前,才停了停。
  这个摊子上,有一部分老蜜蜡。
  老蜜蜡,可以算得上古玩了。大致有这么几种:一种是西亚蜡,多是饼子桶珠;一种是欧洲贸易珠,枣形珠相对多一些,饼子也有;还有一种是藏蜡,藏蜡的来源多出于西亚蜡,不过经过了藏地居民的佩戴把玩,氧化和包浆往往很到位。
  不管是西亚蜡还是欧洲贸易珠,最初基本都是货币的功能。欧洲贸易珠还有很多是窖藏的,装在罐子里,后来被挖出来了。这个类似于华夏挖出来一罐子元宝、铜钱的道理。
  用蜜蜡充当货币的功能,是因为欧洲波罗的海周围,贵金属相对稀缺,琥珀蜜蜡矿藏却很丰富,用蜜蜡制成不同形态的珠、筒、饼,代表不同的货币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