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锐笑道,“这个我们掌握得也不多啊。而且民间的东西,被倭国人搜刮走的更多。”
“嗯,我是说要是有什么线索,别忘了告诉我。”
“你这寻宝的路子,可越来越野了啊!忘不了,那先这样吧。”
余耀本来还想说说谢治豪要见他的事儿,但是最终还是没说,现在还不能确定,还是等等再说吧。
只是没想到没等多久,谢治豪来得比余耀想象的要早。只隔了一天,便到了江州。
他联系了余耀,余耀当天中午便订了饭店包间,安排了接风。
谢治豪不是一个人。
和他同来的,是一个面色黝黑的小伙儿,看着年纪和余耀差不多。谢治豪介绍,说是自己新聘的助理,叫左东。
不过,左东开口说话,发音虽然也有点儿涩,但却没有粤港的味道,一时竟然很难听出是哪里人。
余耀便笑问了一句:“不知左助理是哪里人啊?”
“我祖籍其实是浙省人,小时候跟随父母在燕京呆过,后来出国留学,然后才定居港岛。”左东很自然地解释道。
开局后,余耀先是一些常规的待客礼数。而谢治豪也不说为什么来,主要精力放到了吃喝上。他本来就挺能吃,一会儿工夫嘴上就流油了。
余耀点了一支烟,“谢老板,你现在生意越做越大了啊!”
“你又不是不知,古玩一行,跑腿的活计很多,有时候还真得靠体力!要不然,我怎么也得配一个靓女助理啊!”
“听你这意思,来了内地,还钻山沟收货去了?”
谢治豪放下筷子,一拍大腿,“还真让你说对了!”
余耀一听,心下更加明确,原来,自己和福满仓、天和拍卖一样,都应该是谢治豪试探的目标之一。
就此余耀便没有顺茬儿说下去,话锋一转,“那你又跑到江州干什么?”
谢治豪没想到余耀拐了个弯儿,先是哈哈一笑,接着也点了一支烟,“来内地,就是绕路也得来看看你啊!我可跟你不一样,到了港岛也不给我说一声。”
“我说也没用啊,你这不是要来内地么?”
“你要说了,我肯定拖一拖。”谢治豪说着,小眼睛眯了眯,“不过这都是命,要是我拖两天来,可收不着这么好的东西了!”
说罢,谢治豪朝左东使了个眼色,左东立即伸手提起了座位旁边的黑色提包。
“我还没说想开眼呢!”余耀微微一笑。
“是我上杆子请你欣赏,可以了吧?”谢治豪抬手弯了弯四指,左东起身,往后撤了撤椅子,然后拉开了提包,取出了一个锦盒,放到了椅子上。
谢治豪也起身,“余大老板,我不信你听了好东西不动心?别架着啦!过来看看吧!酒席小插曲,也是助兴嘛!”
余耀也便起了身,来到椅子旁边,“哪个山沟里的东西,还给配这么精美的锦盒啊?”
“看看!”谢治豪指着余耀对左东说道,“什么是行家?这就是行家!心细如发!”
左东冲余耀翘了翘大拇指,“余老板,这盒子是我们后配的,东西也清洗了,本来就裹着报纸用个破网兜带出来的。”
“我问是哪个山沟里的东西,你俩这一唱一和,根本没回答啊!”余耀伸手点了点他俩。
“货主死活不让说出去,也不知道这东西他怎么来的,我也是冒了一定风险。不过,你了解我啦,风险和利益是并存的嘛!是冀北的一个山村,多了就不好说了。”
此时,左东从锦盒里拿出了一件瓷瓶。
余耀一看,竟然是珐琅彩!
黄地珐琅彩折枝莲纹橄榄瓶!器型不大,精巧优美。
明黄色的底釉上,有粉瓣黑蕊的莲花,有绿、紫、蓝诸色的折枝卷叶,图案生动逼真,色彩浓淡适宜,彩料很是鲜艳,没有旧气的感觉。
珐琅彩这样的名器,即便是高仿,也不会特意在表层做旧,因为会破坏色彩的感觉,多是采用特殊的办法放置和加速表层氧化的速度。
见余耀只是看,没上手,谢治豪瞅个空当,小心拿了起来,向余耀展示底款,“怎么样?确实是好东西吧?”
底款是方框青花四字楷书:康熙御制。
余耀看了之后,只是点了点头,仍旧没表态。
谢治豪一看,便又放下了。这时候,余耀才上了手,一上手,感觉重量上没问题。
一般的仿品,无论胎、釉、彩,密度都会小一点儿,所以高手能感觉到手感偏轻。
同时,触手彩料,也没有过分的凸起感;而釉面的手感,也比较均匀。
这件东西,余耀是“先入为主”的,料定就是一件顶级高仿,这谢治豪是来通过自己验证一下,到底能不能以假乱真。
余耀放下了橄榄瓶,后撤几步,又点了一支烟,稍远距离又审视了一下。
谢治豪见余耀看得仔细,很是高兴,嘴上却说,“兄弟,你好像不太相信我的眼力啊,怎么觉得你有种看假货的感觉?”
“我看任何东西,都是先当不真来看的,如果找不出毛病,那才能当成真的。”
“这话说得对!”谢治豪又开始附和。
余耀最终看完,点头示意,而后又坐到了座位上,“我说老谢,你收这橄榄瓶,也没少花吧?”
“花多花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找没找出毛病哦!”
“康熙珐琅彩是清三代珐琅彩瓷中最特殊的,因为不管是彩料还是调油,全部使用进口;直到雍正时,才自主配制成功了国产料。”余耀不咸不淡说了一句,心下却暗暗吃惊。
第509章 眼力入股
余耀之所以吃惊,是因为这件珐琅彩橄榄瓶,让他有种无懈可击的感觉。
如果是高仿,这可比那件青釉高足碗、比那八件明清官窑的水准要高得多!看来,谢治豪还是挺“看得起”自己的,拿了最高等级的东西来试探。
不过,在最后一刻稍远距离审视时,余耀还是察觉了一丝端倪。这也亏得他“先入为主”,若是冷不伶仃拿出这么一件,或许会更难。
刚才余耀说了,康熙珐琅彩,全部使用进口彩料。同时,珐琅彩彩料的调制,用的是油。康熙珐琅彩所用的油,也是进口的,叫做“多尔门油”。
这个多尔门油是音译,翻译过来,就是木油。但是木油的种类太多了,而康熙珐琅彩到底用了哪一种木油,就不容易考证了。
余耀也不知道。
但是,康熙珐琅彩的真品,调了“多尔门油”的彩料烧成后,会有一种特殊的质感,这种质感里带着层次。
珐琅彩和其他很多瓷器品种不同,仿制历史很短。要说仿出那种玻璃质感,仿出晶莹艳丽、光亮润泽的感觉,不少高仿能做到。但是这种质感里带的层次,却很难到位。
这种特殊的层次感,和美感未必能划上等号;比如雍正珐琅彩用了自主配方,美感也不弱于康熙。但是,这种层次感,却可以作为鉴定的依据。
余耀后撤稍远距离观察,看的就是这个。
和真品还是有区别的。
但这种区别太细微了,就连余耀都是如此费劲,何况其他人?定然是真假莫辨。
余耀心下暗道,谢治豪他们背后的这个高手,善仿彩瓷和颜色釉,特别是这珐琅彩,料想即便是钟千粟在世,见了之后怕也得感慨不已。
不过,此人定然不擅长青花器,华珍艺术品公司送来的三件青花,被天和拍卖的专家组就给Pass掉了。
或者,他们背后不止这一个高手,这个高手不做青花,而做青花的,水平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这到底是个什么人呢?肯定不是瘸爷的手笔。
水准之高,怕是能和钟千粟并驾齐驱。当世还有这种人物?
此时,谢治豪见余耀说了一句话之后便沉吟不语,不由笑问,“这可不像你啊!犯难了?”
“是啊,找不出毛病,可不是犯难么?”余耀回神应道。
“哈哈,那就是真品啊!反正我是当真品收的。”
余耀没再表达意见,招呼道,“来来来,菜都要凉了,动筷动筷。”
“我刚才就吃得差不多了。”谢治豪笑着拿起筷子,又夹了一块鱼肉。
左东一直吃得不多,而且慢条斯理。此人的气质隐隐有卓然之感,谢治豪有点儿压不住,总之不像是他的助理。
吃了几口之后,谢治豪呷了口茶,又嘻嘻笑着问余耀,“真的找不出毛病哈?那我可捡漏了!”
“我找不出,也不代表东西一定真啊!”余耀面无表情,“珐琅彩这东西,我也没见过什么真品。”
“别谦虚啦!就连福满仓都对你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