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宝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明辰挠了挠头。是啊,人家没说真假,只说要是送拍不成,可以再联系,希望便宜点儿。
  “合着你这趟来,什么也不买啊!”
  上官雨起身,“买卖不成仁义在,我下午去看看你哥和你嫂子。”
  余耀跟着慢慢起身,却指了指墙边那个五斗橱上的一个蓝色花瓶,“我倒是看上那个花瓶了,你卖么?”
  这花瓶体量挺大,得有四十厘米高,双耳,孔雀蓝色,还有菊花和蜜蜂的纹饰。里面插着几支花。
  不过,现代气息很浓郁,而且乍一看,就是个玻璃瓶子。
  “啊?花瓶?”赵明辰不由一愣。
  “是啊!”余耀慢慢走上前去,腾出一只手摸了摸,“好看!”
  上官雨也跟了过去,仔细一看,外面的确像是“罩”了一层玻璃;不过,从瓶口里侧也能看到,有胎。但是这胎不是瓷胎,像是陶胎。
  这玩意儿,上官雨并不熟悉,但也不会当成普通的玻璃花瓶。
  一来,这花瓶有非玻璃的内胎,应该算是彩釉陶器,和唐三彩类似。不过,这釉充满了玻璃质感,和唐三彩的釉料自然大为不同。
  二来,这瓶子的色彩和纹饰虽然充满了现代气息,但上官雨细看纹饰,却不是现代技法。
  “这玻璃花瓶,倒也是个老东西。”赵明辰见余耀似乎真想买,便介绍道,“这也是我太爷爷留下的,好像还是从晋省带回来的,一直留着。我小时候,还有一对来着,忘了是家里谁给打了一只,现在就剩这一只了。”
  “不会是你打的吧?”余耀笑道。
  “咳咳,这个我确实记不清了。”赵明辰看着余耀,“你真想要?”
  “我和他不同。”余耀指了指上官雨,“他是玩古的,我是玩艺术的,这瓶子就是因为看着漂亮才想买!”
  上官雨差点儿没憋住,捂着嘴嗯哼了两声。你不玩古谁玩古?!
  “这花瓶一直就这么摆着······你等等,我问问我大哥!”赵明辰说着便拿起了手机。
  之前那些东西,是因为哥俩商量好了,他才说能做主,这出现突发情况,他最终还是要和大哥商量。
  赵明辰拿着手机,到了客厅一角。
  上官雨低声问余耀,“真买?”
  余耀点点头,“对,出去再细聊。”
  上官雨也点点头,“画也有点儿道道。”
  余耀一听上官雨这么说,心道那幅画看来也有自己没看透的地方。
  赵明辰挂了电话,走上前来,“别的东西,确定都不要?”
  “这画我想要啊,可你们不落价儿啊!”上官雨应道。
  “这画我大哥也说了,你这个人他觉得不错,最低可以让到九十八万!如果你这价买了,这瓶子就送你了!”
  上官雨失笑,“就让这点儿?我建议你们先拿到前面说的两个大拍行试试,回头再和我谈价。”
  赵明辰眉头一皱,“你这不明说,却又像拿了一把小刀子刮擦我!我也不和你论了,不过丑话说前头,要是真上拍了,可别拍大腿!”
  上官雨应道,“我的心理价位和你报的差太远。不要说你送拍成功,就是我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人要,我也不懊悔。”
  “行!”赵明辰又看向余耀,“这花瓶,单拿的话给两万吧!”


第484章 法花釉,后门造
  余耀听了两万的价儿,没有立即回应,低头点了一支烟,“两万,我能找人做十个更漂亮的!”
  “这话说的!这是老东西,起码是民国的,年份钱在里边呢!”
  “就像你说的,要是和原先一样成对,我或许能出两万拿下。”余耀摆摆手,“这么着,进家门扰你一趟,我多出点儿,八千,行就行。不行的话······要不你也送拍卖行试试?”
  “你们俩怎么都一个调调?!”赵明辰面露不悦,“这价儿想都别想!我大哥说了,要是少了,就当留个念想了!反正一直当花瓶用着!”
  “那好吧!”余耀看了看上官雨,又对赵明辰说道,“真是打扰了,我们这就告辞。”
  赵明辰似有不甘,但也没降价,咬牙挤出俩字儿:“慢走!”
  余耀迈了两步,上官雨一看赵明辰没喊,心领神会地打起了配合,“别介啊,挺漂亮一花瓶,有钱难买心头乐不是?你再加点儿!”
  说罢又看向赵明辰,“你也降点儿,两万买一个民国的玻璃花瓶,是高了!”
  古玩一行,不管是卖东西还是买东西,两个人往往比一个人更有利,只要能配合起来。要是余耀一个人,这“欲擒故纵”得慎着使,万一赵明辰不喊,就歇菜了,或者腆着脸再回头按原价买。但有上官雨在,就不用顾忌。
  赵明辰看了看上官雨,又看了看余耀,“行了,我虽然不是古玩行的人,但也听说过‘兄弟杵’,你俩就别配合了。听好了啊,最后一口,就让两千,图个吉利,一万八!”
  随后,余耀又说了两句,上官雨也笑着让再降降,但赵明辰就是不松口了。
  余耀最后只好用一万八把这花瓶给拿下了。
  赵明辰还没盒子,只给找出了几份报纸,又给了两个黑色的大塑料袋。
  货款两清,余耀和上官雨告辞而去,赵明辰送到门口,临了忽而问了一句,“你俩今天下午真去医院啊?”
  “既然说了,就不是瞎扯。”上官雨应道,“上次我买了一幅字儿,这次我朋友买了一个花瓶,都两回交道了,看看是应该的。”
  赵明辰干笑两声,“你俩吧,说话挺刺挠,但这事儿还是挺讲究的。”
  上官雨没有再应声,挥手而去。
  远离了院门,上官雨苦笑,“惭愧了!其实去医院看他大嫂,只是为了问他大哥事儿。”
  “相辅相成,咱也不是纯功利,看也是真看啊!我出钱,买点儿好的营养品、水果什么的。”
  “行啊,也是没办法。”上官雨瞅瞅四下无人,“这个花瓶到底什么来路?起码不是民国的吧?”
  余耀点点头,“这是明代的法花釉,晋省的窑口,所以他说这是他太爷爷从晋省带回来的,那是对上了。”
  “这就是法花釉啊!”上官雨面露疑色,“我倒没见过实物,但是看过图片,不是黄绿紫三色为主么?而且看图没这么强的玻璃质感。”
  “你说的没错,确实以黄绿紫三色为主,不过也有蓝、白,只是像这种单独全蓝的,不多见。至于玻璃质感,也跟颜色有关,蓝色会显得更强一些。其实,别的颜色也都有玻璃质感,因为这法花釉的配方,就是在琉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法花釉,最初是元代出现的,元代烧造琉璃瓦很盛行,法花釉的配方就是烧琉璃派生的。它是一种低温釉陶,而不是瓷器。
  法花釉的主要产地就在晋省南部的一些窑口。到了明代,法花釉的技术就很成熟了;不过,毕竟是陶器,又有地域局限性,所以知名度相对偏低。
  在明清两代,瓷都的窑口也曾仿烧过法花釉,但因为是瓷胎,釉料又不太一样,所以和晋省所产法花釉陶器差别很大。
  “这法花釉双耳瓶,价值到底能到多少?”上官雨又问。
  “肯定不止一万八了。”余耀笑了笑,“不过毕竟是民窑的东西,明代的法花釉精品,也就是三五十万。”
  “那也是不小的漏儿啊!”上官雨摆手,“不似那幅《野林骏行图》,一幅高仿,本身价值都到不了三五十万,居然开价百万!”
  余耀接过话题,“这幅画,虽是高仿,但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这郎世宁画马,宫廷画,画得都太过严谨,甚至说太板;这画呢,笔法和郎世宁极像,马却平添了几分生气!所以你想买,我也不奇怪,但你又说‘还有道道’······”
  “因为我能看出这是谁仿的!此人,算是仿郎世宁最厉害的一位了!”
  “啊?”余耀还真是吃了一惊,“这画,应该是后门造吧?但我看不像是马晋的手笔。”
  所谓后门造,之前简单提过,是指在清末民初,在地安门,也就是故宫后门一带,有不少字画铺子,以经营假画为主业。所造的假画,主要就是清代的“臣字款”宫廷画,兼带明代名画。
  作伪所用材料,不少是清宫流出的老绢老纸老墨;而请来的仿作画家,大多也都不是庸手,比如请过画家祁昆来画唐伯虎。
  这后门造的假画中,相对最多的,就是郎世宁的作品。郎世宁的作品中,相对最多的,又是马。其中有个画家也姓马,叫马晋,仿郎世宁的马最出名。
  马晋的父亲曾经为一个满清贵族管理马匹,所以马晋从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