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宝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耀想起在海南潜水的经历,加上探陵独特的吸引力,“我说,到时候我能不能下去看看啊?”
  “我尽力安排!”郑文治说完,便出了门。
  余耀当天就住在了这里,晚上沈歌还问他;好在沈歌知道他是特殊文物调查局的特聘专家,余耀告诉她临时有任务。
  第二天一早,余耀跟着郑文治、贺文光来到江边,上了一艘清淤作业船,来到了江北岸山体旁。
  郑文治还真给安排好了,不过他本人得留在船上指挥,余耀和贺文光,跟着两个特调局的专业“潜水员”一起下了水。
  头一次潜这么深,其实是很难的,不过仗着潜水设备先进,下潜勉强还算顺利。
  此时,山体底部已经清理出来了,确实露出了入口。
  而且,入口两侧的山体石壁上,高浮雕的,竟然是两排神兽!露头的两处,只是因为靠近墓门最近、高度最高。
  余耀粗略看了一下,有狻猊、辟邪、麒麟等等。心道,如此规格,的确堪称为“陵”,里面葬的,不是皇就是王,等级确实很高啊!
  这个入口,本来有高约两米、宽约一米半的两道石门,余耀看到的,就是已经敞开的。
  在下水之前,余耀已经收到消息反馈了。
  这说明,在清理出封住入口的淤泥之前,已经有人进去过了。而且,进入的时间距今应该还不短了,至少也得几十年,不然淤泥不会再度堆积又封住了入口。
  余耀游着进入了石门,果然,里面是斜上的台阶。
  有台阶辅助,而且往上游,那就快多了。余耀的头露出水面之后,还有几阶台阶,台阶尽头,是一处敞口石室。
  四人进入石室,开了应急灯。这个石室约有五米见方,高约三米,修凿得很是规整,正对宽大入口的最里侧,也有一道石门。石门和水下的不一样,只有一扇,也是开着的。
  石门前,还立有一座石碑,下有石雕赑屃(音bi xi,龙九子之一,好负重,常驮碑)。


第458章 皇陵盗空,疑点重重
  这个石室,地面还有些潮湿,这说明曾经进过水,而且观察石碑可以发现,水位还不算太低,能到石碑的一多半。
  同时,在碑和赑屃之间,有一个长条形的“台面”,感觉比那把仿制“惊鲵”的剑匣略大。
  “这地方,莫非就是原先放置剑匣之处?”余耀心中暗道。
  那这把“惊鲵”,到底是如何离开原位、沉陷江底的呢?
  墓门已经被开启,说明这座水下皇陵肯定是被发现过、并且被盗了。
  但是,这把“惊鲵”却没有被真正取走。
  这间石室曾经进过水,如果进水是在墓门开启之后,盗墓贼当时没有取走“惊鲵”,也是有可能随着江水涌入导致沉陷江底的。
  不过,余耀从盗墓贼的角度分析,没拿的可能性是不大的,费了这么大劲儿,还不把墓里的东西给搂干净了?
  那么,就有可能是当时拿了,但是却在出去的过程中,在江流中不慎丢失,沉入江底。
  而此时,贺文光已经盯着石碑仔细看了起来。
  因为这碑上,刻有碑文!
  而另外两个“潜水员”,则拿出仪器,探测石室内的空气质量。探测之后,他们暂时解下了面罩,同时示意余耀和贺文光。
  这石室中空气质量尚可,想必山体中是暗中设有通风孔的。
  解下面罩的同时,余耀又多了一个疑点,一座陵墓,为何要设置通风孔呢?
  “这居然是一座皇陵!”贺文光此时已经大致看完了碑文,不由脱口而出!
  余耀一听,立即凑了上去。
  凑上去的同时,疑点再生。
  东晋的皇陵,虽说大部分都找不到具体陵址,但大范围,根据史料和考古研究是基本确定的,就在东晋当年的都城建康周边。怎么会多出一个水下陵墓?
  余耀的目光在碑文上审视之后,这才明白,原来,虽然是东晋这个历史时期的皇帝,却不是东晋的皇帝!
  “是啊,他也算是个皇帝。但他最后身首异处,被当成国贼,怎么会有如此规格的陵墓?”
  华夏历史上,从秦始皇到溥仪,所谓的皇帝,一共出现了将近五百个。不过,这个数字是比较“水”的算法,只要称帝就算。
  从碑文上看,这是“大楚永始皇帝”。
  这个人,名叫桓玄,其实只当过五个月的皇帝,是逼晋安帝退位之后上台的,改国号为楚,建元永始。
  桓玄是桓温的儿子。
  东晋王朝,家族把持极为严重,有过“四大家族”,最著名的,是王氏和谢氏家族,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家和谢家还出了不少文化名人,比如王羲之,谢灵运。
  另外两个,就是桓氏和庾氏。
  桓温,是桓氏家族的代表人物,长期执掌朝政大权,三次北伐虽然最终都不算成功,但也算打出了“资本”。
  他还曾经废掉过傀儡皇帝司马奕,其中有个理由很搞笑,说司马奕某方面功能障碍,其实司马奕孩子都生了好几个。
  桓温之心,路人皆知,但因为种种原因,自己没能登上皇位。
  最终逼迫晋帝退位、登上皇位的,是他的儿子桓玄,就是这个所谓的“大楚永始皇帝”,史称“桓楚”。
  公元403年,桓玄逼迫晋安帝退位,在建康建立桓楚政权。
  但桓玄刚刚登基不久,刘裕(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小名寄奴)就举北府兵起义,桓玄战败,逃至江陵,又遭到西讨义军,再败。最后桓玄想到蜀地避避风头,结果被益州督护冯迁所杀,身首异处,人头被送到了建康。
  就这么一个皇帝,怎么会有陵墓?
  余耀一边想,一边把碑文系统地看完了。碑文主要是歌功颂德,其实没什么看头。不过,其中有一句“暂以衣冠安之,且待龙兴重振”。
  同时,立碑之人也有“落款”。
  这个人是桓石绥,桓玄的从弟。
  桓玄被杀之后,桓石绥依然带着一部分兵力,继续抵抗了东晋几年,最后才被干掉。
  通过这些,不难推断,这里,是桓玄的衣冠冢,因为桓石绥也没法儿得到桓玄的尸身首级。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要把陵墓秘密修建在水下,因为这里当年也是东晋的地盘,桓石绥有可能是暂时驻扎过,但也不能保证长期保护。
  如果桓石绥能够干掉东晋政权,那么想必是要为桓玄重建皇陵的。
  但是他没有。所以,只留下这个秘密的水下陵墓。
  桓石绥很可能见过真正的“惊鲵”,但桓玄死后,他却得不到,为了“定陵”,保证水下皇陵的安稳,便仿制了“惊鲵”,安放在石碑之处。
  “走,进去看看!”此时,贺文光开口道。
  四人走进了石碑后开着的石门。
  门后,又是一条甬道。
  甬道平行延伸,潮湿得很,腥气很重。
  走了有个二三十米,最终是一处方形平台。平台一侧连通甬道,两侧都是石壁,而最里面一侧,居然毫无遮拦,探灯向下看去,原来是一条暗河!
  平台上湿漉漉的。
  余耀明白了!刚才所在的石室里进水,不是外面的江水进来过,是这条暗河的水暴涨时所致!
  “这算是个什么皇陵?!”贺文光皱眉。
  “当年形势不容乐观,能开凿出这么个地方,已经不错了。想必这个平台,原先是想建主墓室的,结果一下子挖开了山壁,露出了地下暗河,也就没法继续了。”余耀说道。
  说完之后,余耀开始用探灯扫射两侧石壁,先看一侧,只是修凿得比较规整,并没有发现什么。
  “即便是衣冠冢,也得有棺椁,这地方怎么放······”贺文光一边说着,一边用探灯往顶部扫了扫。
  “原来是吊棺!”贺文光叫了一声。
  余耀本来正要探照另一侧石壁,贺文光这一说,立即抬头看去。果然,顶部有四个深深的孔洞,想必原先是嵌入铁链一类的东西固定的。
  只是,吊链连同棺椁,都已没了,想必是全被盗走了!
  余耀叹了口气,转而拿探灯照射还没看的另一侧的石壁。
  这一侧的石壁修凿得也比较规整,但在石壁的下方,有一块方形区域好像不太一样。
  余耀上前蹲身,“这块石板好像能打开!”


第459章 真鼎现身
  一听余耀这么说,贺文光立即凑了过来,而另外两个“潜水员”则在一边帮着举灯照射。
  余耀能感觉到这块方形区域不一样,还得归功于青苔;有细微缝隙,若只是石壁,在这种环境里,人眼未必能立即发现,但青苔的长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