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宝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寒暄介绍之后落座,蒋邦泰的老伴出去了,子女不在这里住,有个小保姆端茶倒水的。
  蒋邦泰先是和才持璜聊了聊,问了问才朋玺的近况,才持璜也礼节性地问好。
  他俩说话的时候,余耀打量了下客厅,看到就在墙角一侧,有个小展柜,下半部分木制,上半部分是玻璃罩,里面是一件玉斧。
  虽然隔着一定距离,又隔着玻璃,但余耀看了一会儿之后,便觉得应该是一件西周玉斧。
  西周的玉斧,一般是仪仗用器,王侯贵族,有些活动要用到仪仗队,队伍里有人举着玉斧。不同规格的玉斧,表明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这一件玉斧,整体差不多有一个巴掌大小,从造型上就知档次不低,不是简单的“片子”,也不是简单的坡面玉块,而是半圆的斧背,中部还有隆起,斧刃部位有优美的弧形,带钩角。
  而且,玉质上佳,玉色青绿,正是所谓的“熊胆青”。玉斧一面还有大块的金黄色斑沁色,俗称“地焖黄”——这是玉器深埋底下,靠着千年的地热“捂”出来的沁色。
  玉斧有孔,后配了一根紫檀的斧柄。
  “小余好像对我这件收藏多年的玉斧很感兴趣。”蒋邦泰和才持璜聊天暂告一段落之后,看着余耀开了口。
  “不怪我忍不住多看,确实是好东西。”余耀笑道。
  “那就仔细看看嘛!”蒋邦泰说着便起身,走向柜子,同时朝余耀抬了抬手,余耀便也起身跟上了。
  才持璜之前见过蒋邦泰,但也是第一次到他家里,也跟着过去了。
  细看之后,余耀连连点头,“熊胆青,地焖黄,又出土了至少百年,表层已经被盘出来了。”
  “好眼力!”蒋邦泰面色一变。
  他对余耀,本来也是比较重视的,能让才朋玺郑重介绍并帮忙,显然不是一般人。不过,不是一般人,未必是眼力上的不一般。而且,余耀太过年轻。
  但是,此言一出,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不是高手是说不出来的。
  “持璜你也是第一次看吧?”蒋邦泰稍稍一顿,便又看向才持璜。
  “他都说了,我还能有什么可说的。”才持璜咳嗽一声。
  蒋邦泰不由又是一怔,“这可不像你啊!在珠宝玉石界,你才持璜这几年声名鹊起,我可听说少有你看上眼的人呐!我这个糟老头子,怕是也入不了你的法眼吧?”
  “可不敢!”才持璜立即应道,“看不上谁也不可能看不上您,我爷爷对您也是赞不绝口。”
  余耀不由想起昨晚才持璜刚说过看不上蒋邦泰的眼力,只能尽量让自己表情正常。
  蒋邦泰也没继续,转而看向余耀,“小余,你也是专攻古玉吧?”
  “谈不上专攻。”余耀笑了笑,“我就是靠古玩吃饭,样样都得涉猎,可也样样稀松。”
  “您别听他假谦虚,他眼力毒着呢!”才持璜插了一句。
  “噢?”蒋邦泰再度打量余耀,沉吟片刻,“我正好刚得了一件东西,正好持璜也在,独乐了不如众乐乐,一起看看?”
  “今天有眼福!”才持璜一听有东西,又知道蒋邦泰的好东西多是玉器,兴趣顿起。
  “恭敬不如从命。”余耀见才持璜先说了,便也没说别的。
  蒋邦泰拿出来一个锦盒,锦盒里面,是一件玉扳指。
  确切地说,应该叫韘。因为从形制上来看,不是明清时期扳指的造型,而是春秋时期韘的造型。
  韘,音同射。扳指最初的用途,就是保护手指,利于射箭,后来才转化成纯粹的装饰品。特别是满清时期大大兴盛,贝勒手上三件宝,扳指核桃笼中鸟。
  这是一件白玉韘,四周满纹饰,还带着血沁和黄沁。造型自不是现在常见的圆筒形,而是如同一个无顶遮阳帽,前面有个探出来的斜坡面,此处还刻有弦槽,这就是为了勾住弓弦。
  春秋时期韘的造型,还有一种,就是在旁边会多一个柄形或者钩形的凸翼,用凸翼来勾住弓弦。
  这算是小玉件,但玉质很白,又是一圈满纹,沁色也漂亮,所以乍一看,还是很吸引人的。
  才持璜先上了手。余耀虽然没上手,但在一旁也跟着看起来。
  看着看着,才持璜的脸色似乎起了变化,同时看了看余耀才开口道,“春秋白玉扳指,本就少见,还带双色沁,果真是好东西啊!”
  余耀还没上手,但却也看了个差不离了,而且才持璜还故意不说韘而说扳指,目的就是暗示余耀也别说实话了。
  余耀心道,这玉件确实有问题。若老爷子当真品特地拿出来,被指东道西,脸面上必定挂不住。
  不过,蒋邦泰拿出来之后,并没有定论。他到底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呢?还是想考校一下晚辈?


第431章 残器巧改,绿釉后上
  余耀一边想,一边拿起了这个“扳指”。
  该想的都想了,无非就是这两种情况,所以,余耀看的时候,仿若无意问了蒋邦泰一句,“蒋老先生,这物件,看来您是很喜欢了?”
  蒋邦泰不动声色,“我收藏,肯定是有原因的。”
  这话模棱两可,但才持璜不由看了蒋邦泰一眼。才持璜为人狂傲,但脑子是很灵的,心下暗忖,难道低估这老爷子了?
  余耀闻言,却微微一笑,“老先生,我也说不好,不过您能收藏,说明您是真喜欢古玉。”
  这又是一句模棱两可的话,才持璜又看了余耀一眼。
  蒋邦泰哈哈大笑,指了指余耀没说话,又指了指才持璜,“持璜啊,你的心意我心领了,知道给我留面子。不过,我还不至于这么不堪吧?”
  “我给您留什么面子了?”才持璜反应不慢,“这就是一件春秋白玉扳指,双色沁也是对的,单凭这两点,不管有什么别的问题,那也可以说是好东西!”
  “滑头!”
  蒋邦泰又看余耀,“小余,你就详细说说吧?”
  余耀心道,果然,这蒋邦泰应该是看明白了的。
  “老爷子,这本是一件残器,但能修得这么好,难得。更难得的是,修整之处的纹饰,衔接自然,我要是不细看,真就打眼了。”
  这一件春秋白玉韘,其实本来的造型并不是这样,而是一侧有一个凸翼的造型,但想必原先断裂掉了,后来经过了修整,抹平了断口,而且加雕了纹饰,与周边纹饰衔接起来了。
  而且,不止修整了这一处,还在坡面上加刻了一道弦槽。
  加雕的纹饰与周边纹饰衔接自然,加刻的弦槽也采用了老工艺,都是极难辨识的。
  不过,以余耀和才持璜的眼力,还是能看出来的。
  这件春秋白玉韘,算是残器巧改,而且只是“小残”,主体完整,依然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蒋邦泰轻拍两下巴掌,“后生可畏!你没上手就看出来了吧?老朽痴迷玉器数十年,还不如你一个后生眼快!”
  “老先生言重了,主要是才兄盯着一个地方老是看,我受了引导而已。”
  才持璜接口对蒋邦泰说道,“您不知道,他是路路通,不光在玉器上!”
  若是没有刚才这一出,蒋邦泰对此未必相信,但此时,脸上却写满了惊讶之色,思忖片刻,忽而起身,“你俩稍坐,等我一等。”
  说罢便出了客厅。
  蒋邦泰走后,余耀点了点才持璜,低语道,“老兄,你这不是多事么?本来是拜个码头就走的事儿。”
  才持璜不以为意,“你不知道,老爷子平时······”
  他没有说出来,只是一手比着眼睛往头顶一比划,而后接着说道,“我没想到他是考校咱俩。”
  余耀无奈笑笑,心下却暗道,说人家眼高过顶,你何尝又不是呢?
  其实,很多人都会有自负的情况,余耀也不例外,但表不表现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不多会儿,蒋邦泰又抱着一个锦盒来了,这锦盒不小。
  打开锦盒,蒋邦泰将一件瓷器拿了出来,摆到了茶几上,“小余既然是全才,这件就请你帮我掌掌眼吧?”
  “不敢不敢。”余耀连连摆手。
  才持璜这次学乖了,直接往后退了退。再说了,瓷器本也不是他的长项。
  “直言无妨。”蒋邦泰开口道,“这件我确实吃不准,但来价也不高,权且玩玩而已。”
  “我先欣赏下。”余耀也不好再推辞,便上手看了起来。
  这是一件绿釉刻花梅瓶,有个三十厘米高,釉色青翠,器身刻花,肩部是瓣纹,腹部是莲纹,足部是蕉叶纹,胎底无釉。
  乍一看,是定窑的器物。
  定窑以白釉为主,绿釉偏少。虽然少,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