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宝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喊。”这时候,柜台底下传来了声音,一个老者从柜台后站了起来,手里还拿着一个打火机,看来是刚才打火机掉柜台底下了。
  余耀和老者一打照面,不由一愣,“是您啊!”
  这个老者,正是文瑞堂里的见过的、也是在咸亨酒店看过中年人印章的祁老。
  老者看着余耀和林丰草,不由也稍稍一怔,而后笑道,“两位,看来咱们还真是有缘。老朽姓祁,祁长河,‘长河落日圆’的长河。不知两位怎么称呼?”
  余耀和林丰草对视一眼,而后也不便再推挡,各自报了姓名。
  “两位想看什么?”祁长河笑问。
  “祁老爷子,您这店,也不方便看啊,一道柜台全给隔开了。”
  “你这么有眼力,这点儿距离算什么?”
  “我哪有什么眼力啊,倒是您,这两家店来回跑,眼力肯定是很高的。”
  祁长河搓了搓火机,掏出烟递给余耀和林丰草,而后自己点了一支,“文瑞堂那边,我是照顾故友之后。这家店,只是我躲清静的地方。另外,小余先生你也不用瞒我,那件百宝箱,‘六器’年份不一,小林先生没看出来,是你看出来的吧?”
  余耀咳嗽两声,“老爷子说笑了。”
  祁长河没继续这个话题,转而抬手指了指两侧和身后的货架,“既然来了,那就先看看,有什么需要,我必给你个最低的价钱。”
  他说得对,既然来了,那就先看看。余耀大致扫了扫,这三面货架,两侧的两面是瓷器,最里头的一面,则是玉器、铜器、杂项都有。这店里没有书画,没有软片子。
  所有的东西,体量都不大,最大的一件梅瓶,也不到三十厘米高。
  而且东西摆得比较稀疏,总量不多。
  余耀来回扫了扫。这么看,肯定不会太真切,但余耀大致觉得,好像没有太老的,基本都是新仿,虽然水平不低。
  这······
  “有合眼的么?”祁长河适时问道。
  “好像没有。”余耀苦笑。
  “为何?”
  “感觉都有点儿刺眼。”
  祁长河抚掌大笑,“我就说你好眼力!后生可畏啊!”
  祁长河说完,随手从一侧的货架上拿了一件青花花卉纹碗,放到了柜台上,“上上手?”
  余耀早就注意到这只碗了。这只碗摆在与手平齐的格子里,能看到碗心很浅,但从碗的外壁看,却要高得多。
  这是一只诸葛碗。
  诸葛碗,也叫温碗。
  碗心和碗底中间是空的,碗底有孔;可以使食物不会凉得太快,所以叫温碗。
  而之所以叫诸葛碗,是源自三国故事。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坚守不战,只派人刺探情报,坐等“食少事繁”的诸葛亮自己先垮了。诸葛亮为了迷惑刺探之人,进食便用了这种中空的碗,看似能吃一碗饭,显示自己状态不错,其实却连半碗也吃不了。
  这只碗从造型到胎釉到青花发色,仿的都是成化官窑,水平虽然不低,但是成化官窑器上,那种枝叶细弱的感觉,还是没有完全到位,所以余耀不用上手,远看初定,近看便能完全确定了。
  不过,祁长河好似随手拿的,余耀有点儿不明就里,略略犹豫还是上手翻了底。
  这一翻底,却不由微微一怔。


第427章 重合的鸟篆
  祁长河却微微一笑,“这里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带款儿的。”
  余耀应道,“既然如此,那就不是卖的了,老爷子还说给我最低价儿?”
  “怎么不卖?总比那些乱七八糟的仿品强。”
  这诸葛碗的碗底,确实带款儿,不过不是“大明成化年制”,而是“祁氏仿古”。
  “也是,仿古也算是没跳出大圈子,不过我确实不感兴趣。”余耀笑道,“老爷子这是独辟蹊径。”
  “你一说独辟蹊径,我倒想起来了,这里的东西也不都是仿古,还有一件老东西,或者说,我也吃不准。既然这么有缘,一观如何?”
  林丰草一直没说话,不过他对祁长河的眼力是肯定的,一听有这样的东西看,眼睛不由一亮。
  余耀也不推挡,“那就跟着老爷子开开眼界。”
  祁长河推开柜台一侧的挡板走出来,先是把店门从里面关了,而后示意余耀和林丰草坐到高凳上,接着又走进了柜台,打开了里侧货架下面的柜子,露出了一个和高高的柜子齐平的保险箱,又从保险箱中取出了一个斜放的长木匣。
  祁长河将木匣平放柜台上,缓缓打开。
  里面,居然是一把青铜剑!
  这把剑很短,总长到不了两尺,但是剑身偏宽,应该在八厘米左右,剑柄也偏长,得有将近二十厘米。不过剑格和剑柄的造型,与春秋时期吴越一带铸剑相类。
  这把剑上没有丝毫锈迹,而且比之其他春秋时期的青铜剑,略略发红。剑尖中心偏下,还刻有几个很奇怪的符文,显得有些诡异。
  这符文,余耀和林丰草都不识得,不像是文字,刻痕不深,痕迹内略略发白。
  “能上手么?”余耀问道。
  “当然。”祁长河拿出了一副手套,递给了余耀。
  余耀接过戴上,一手抓住剑柄,一手托起剑身。入手之后,感觉比一般的青铜剑要偏重,翻转过来,另一面的剑尖中心偏下,也刻了同样的符文。
  再往下看,余耀和林丰草却不由同时叫出了声:
  “错金铭文?!”
  是的,在这一面靠近剑格的剑身上,有竖着的两列错金铭文,共八个字。
  鸟篆。
  余耀虽然不懂鸟篆,但一看这八个字,居然能认识六个!
  右侧四个字全认识:钺王鸠浅。
  左侧四个字,上面两个认识:乍鐱。
  只有左侧下面两个字不认识。
  其实,不要说余耀了,但凡研究过青铜古剑、细致点儿的人,都会认识这六个字。
  因为这和那著名的八字错金铭文中的其中六个字相同!
  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践剑,1965年出土于望山楚墓群。剑身同样的位置,就是这八字错金铭文:
  钺王鸠浅,自乍用鐱。
  钺王鸠浅,自乍用鐱——意思就是:越王勾践,自作用剑。春秋越国的语言是古越语,越王的名字用汉字表达,其实只是音译。古越语中,鸠浅和勾践,发音是一致的。现在,可以看做能替换的通假字。
  而余耀眼前这把青铜剑,和越王勾践剑,差别很大,除了剑格和剑柄的形状类似,别的地方都不一样。
  甚至剑柄也不完全一样。越王勾践剑剑柄的顶部、也就是剑墩,是立体圆形,这把剑的剑墩,则是椭圆。
  越王勾践剑的剑身上,有菱形花纹,应该是镀上的一层成分多样的合金,以致千年不锈。
  这把剑,同样没有锈迹,但是剑身无有花纹,只是略略发红,更像是纯铜的颜色。
  而这把剑上的八字铭文,就应该是:钺王鸠浅,乍鐱某某。后面的某某,很可能就是这把剑的名字。
  林丰草一直在盯着这八字错金铭文,余耀见他专注,便将剑重新放入木匣,而后摘了手套递给他。
  林丰草接过手套戴上便上手了。
  余耀问祁长河,“祁老爷子,这把剑锋利程度如何?”
  “我只试过白纸和毛发,切纸如无物,吹毛则立断。只是不知硬物如何,也不敢乱试。”
  余耀点点头,欲言又止。
  祁长河摆摆手,“你想问这把剑的来路是吧?确实不能多说,不过,不是市场上来的。”
  余耀会意,“既然老爷子不藏私,我也就照实说了,这把剑,应该能到春秋。”
  “但是形制差异很大啊。”祁长河应道。
  “要是制式与其他春秋古剑一致,反而要怀疑。”余耀分析道,“这把剑,不用看别的,从错金的工艺上就能判定。”
  “噢?但是这八字鸟篆,和越王勾践剑上有六字重合······”很显然,祁长河也不认识余下的两字,应该一时还没找到能够辨认的人。
  “字形仿来不难,但春秋时期青铜器的错金铭文,是很有特点的,工艺细节很难完全一致。”余耀拱手,“在我看来,就应该恭喜老爷子得宝了!”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余耀寥寥数句,祁长河却已经能基本接受了,因为他也不是个庸手。
  此时,林丰草重新归剑入匣,而后摘下手套,面色凝重,“这两个字······”
  余耀和祁长河一听,不由齐齐望向他。
  余耀心道,差点儿忘了这茬儿了,林丰草可算得上是历史学者啊,鸟篆虽然极难辨认,但他未必没有研究过!当然,研究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