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宝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开锦盒之后,里面却是一本书,线装刻本。
  在酒桌上,看这种东西是很麻烦的,郑文治干脆起身,将锦盒放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既然贺文光说了,余耀便让他先看。
  贺文光很讲究,先拿湿巾仔细擦了擦手,又拿干纸巾把手擦了一遍,这才拿了起来。他看的时候,余耀也如法炮制。
  这刻本很厚,保存相当完好,封面上印着书名《金云翘传》,同时还有“青心才人编次”。
  《金云翘传》是一本小说,算是个爱情故事,流传度也不低。
  贺文光看完了封面,然后又翻了翻里面,很快便放下了,“清初的刻本,全本,四卷二十回。这也不是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啊。”
  郑文治却面露得意之色,看向余耀,“我就说他不行吧?”
  余耀拿了起来,翻看了几处重点,郑重说道,“确实是真品!难得!”
  “清代的刻本也难得?”贺文光一愣。
  郑文治拍手,“还是余耀老弟懂行!这青心才人编的《金云翘传》,清初的刻本太少见了!倭国内阁文库藏有一部真品,国内我只是听说过有发现真品的消息,但却没见过实物,不好断定真假。”
  余耀点点头,“青心才人编的《金云翘传》,清初刻本,史料上有明确记载,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国内都没有发现真品。郑处说的发现真品的消息,当时还引发了关注。不管怎么说,这个刻本,的确是很少见的。”
  “好家伙!原来真是个漏儿啊!”贺文光不由叫道。
  “那个店主,犯的错误和你贺所一样,不求甚解,当成普通的清代刻本卖给我的!”郑文治说的时候,身体不由微微晃动。
  贺文光却又摆摆手,“就算这刻本确实很少见,但我知道这小说的大致内容,不就是一个妓女嫁给一个海盗么?难登大雅之堂。”
  “你这就是抬杠了。照你这么说,红楼梦也没什么!”郑文治辩道。
  这《金云翘传》,其实算得上比较著名的文学作品。主人公王翠翘,历史上确有其人,生活在明代嘉靖年间,本来是个青楼女子,最终嫁给了大海盗徐海,长期漂泊。后来徐海被剿灭,她最后也自尽了。
  越南有个诗人叫阮攸,还根据这个改编成了叙事诗,又叫《断肠新声》,在越南很有影响力。
  不过,刻本的价值是刻本的价值,余耀却并不喜欢这部文学作品。
  他放好书,合上锦盒,回到自己座位上点了一支烟,“其实,这个女人算是助纣为虐,祸国殃民。”
  贺文光和郑文治都不由怔了怔。
  “老弟,你好像有什么感慨啊?”郑文治一边说,一边收好锦盒,而后也点了一支烟。
  余耀笑了笑,“也没什么,这个女人,其实算是个汉奸,因为她嫁给海盗徐海,徐海和倭国人一起,在东南沿海烧杀抢掠,而且她还给徐海出谋划策。但是呢,《金云翘传》却只是传颂她的坚贞爱情,为了爱情,不顾一切,轰轰烈烈。但为了一己私情,残害自己的同胞,沿海黎民饱受倭寇之患,家破人亡,这有什么值得传颂的?”
  贺文光鼓掌,“说得好!”
  郑文治没说话。
  余耀接着对郑文治说道,“郑处,两码事儿啊,你这的确是捡漏了,我说的只是故事内容,个人看法。”
  郑文治这才开口道,“你说的很对,古玩本来就是不是独立于历史之外的。我也没事儿,该收藏还是得收藏,本来就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嘛!”
  贺文光再度鼓掌,“老郑你说得也很好,批判地继承,这才是真正的玩古!”
  三人相视大笑,而后同时举杯。
  这场酒喝到挺晚,余耀回家沾着枕头就睡着了。
  第二天余耀是被电话铃声吵醒的,一看来电显示,居然是久违的钟毓。


第386章 宋画谜团
  余耀翻身坐起,接了电话。
  两人先是寒暄了两句,互问近况,都说得比较平稳。余耀一听,那就是钟毓有事儿了,便直接问了问。
  “是有事儿,牵扯到一幅画。”
  “什么画?”
  “崔白《高枝寒蝉图》。”
  “啊?”余耀不由连声问道,“真假拿不准?还是别的问题?”
  崔白是北宋大家,也是开创写生精神的鼻祖,是北宋画坛的革新“主将”,最出名的,就是鹅、蝉、雀三绝。
  宋画,崔白,若是真品,应当是拍卖会上过亿的东西。
  “是我们钟家的一个铺子的事儿。”钟毓解释道,“这铺子叫瑞丰楼,明面儿上有字号有老板,其实是我们钟家的产业,除了古玩,还有珠宝名表的生意。这样的铺子,在瓷都我们有几家。”
  “这我明白,不必解释,你直接说事儿吧。”
  “瑞丰楼明面儿上的老板叫黄志祥,在字画上是有些眼力的,头些天······”钟毓就此便说开了。
  这天,有人拿着一幅画到了瑞丰楼,黄志祥看了这幅画。
  崔白的《高枝寒蝉图》,从绢到裱到墨到笔法,他没看出什么问题。
  这个货主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听口音是瓷都本地人。他说这幅画是祖传的东西,而他年后要移民国外,打算卖了这画安享晚年。
  所以,等不到上明年的春拍了。他开出了六千万的价格。
  这样的东西,对于懂字画的人来说,自然是很激动的。而六千万的价格,也很让人心动。
  不过,黄志祥不是新手,头脑也很灵便,马上想到这种好事儿怎么会从天而降?
  于是,黄志祥便先说肯定是可以收的,同时又推说自己这两天上火,早晨一起来满眼眵目糊,不舒服,看东西受影响,又约了第二天详细看看。货主答应了。
  黄志祥立即将此事告知了钟毓,同时钟毓安排人手调查了这个货主。调查结果是没有问题的,此人发妻早逝,独生儿子在澳洲,的确在办理移民相关事宜。
  当然,这东西是不是他家祖传的,就很难查证了。但是,崔白的画,要是来路不正也容易查证,钟毓并没有发现什么不良信息。
  钟毓在字画方面的眼力,远远比不了瓷器,而且这种事儿,不方便找信不过的行家。第二天看画的时候,钟毓又找了一个人帮着一起看,算是钟家自己人当中在字画方面眼力最高的。
  黄志祥和这个人又一起看了这幅《高枝寒蝉图》,最终认定没问题。
  当时钟毓也没有露面,黄志祥根据钟毓的指示,告诉货主,六千万不是小数儿,能不能给个时间凑凑?
  这个人又答应了,给了五天的时间;而且还提出,可以把画留下,只要黄志祥开个收条就行。
  黄志祥更是犯起了嘀咕,如此名贵的一幅画,怎么会如此草率?便婉拒了,只说凑够了钱就联系。不过,顺着那人的话,提出要拍几张照片。
  如今,已经过去了三天,还剩两天。黄志祥和钟毓合计了好几次,实在是想不出哪里有问题。根据黄志祥和另一个鉴定者的说法,这画很开门,应该不是高仿。
  如果不是高仿,来路又没问题,那应该是比较踏实了。但,崔白的画很难得,却来得太容易,钟毓思前想后,还是不放心。
  昨晚没睡好,钟毓今天一早便给余耀打了电话。
  余耀先让钟毓把照片传了过来,先看看再说。
  用绢用墨装裱的问题,图片上也能看,却不会很透彻。不过,钟毓既然信得过黄志祥和另一个掌眼的,这些基础的东西,他们应该能看明白。所以,余耀重点还是看笔法笔意。
  崔白的画,是很难仿的。他以写生见长,最核心的东西,是自身的洞察力。他用笔展现的自然情趣,带着一种生机。只要能捕捉到这一点,就算抓住了崔白的画的要点。
  这也是黄志祥觉得开门的原因。
  余耀看了之后,也觉得没有任何问题。
  虽然只是看图片,但余耀仍旧有一种强烈的直觉,定然是真品无疑!
  如果是真品,这画当然值得收。若要是做局,东西是最关键的。不是假的,来路又没问题,价儿还不高,那这局图的什么呢?
  不过,余耀和钟毓一样,在古玩行里混,总是要多加警醒的,这是个大便宜,虽然起价高,但利市也大,就这么轻飘飘从天上掉下来,终究还是会犹疑的。
  余耀复又给钟毓拨了过去,“我看没问题。不行这样吧,我去一趟瓷都,最后交易前再看一眼。”
  钟毓沉吟了一番,“六千万不是小数儿,最近我手头也比较紧,得拆东墙补西墙勉强才能凑出来,要是一旦出问题······你能来,自然最好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