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宝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块民国的老‘硝子’,看着油润,是因为包浆的事儿,并不是质地本身的原因。”余耀解释道。
  硝子,是古玩行的老话,指的是料器。说白了,就是块带颜色的玻璃。当然了,硝子的工艺比玻璃要复杂,做好了,足以乱真玉器。比如,白硝子可媲美和田白玉,绿硝子可媲美翡翠。
  黄永逸听到这里,不由仔细回忆了一下,“好像是太白了。”
  “对啊,这么白的和田玉,你见过么?这么白,又很油润,还没有半分杂质,一万八怎么可能买到?但要是块老硝子,也就是几千块的事儿。”余耀接口。
  常玩儿和田玉的都知道,就白玉来说,越白的料,密度和油性越是难以兼得。
  羊脂玉为什么珍贵无比?就是因为不仅白,而且密度和油性也十分出众。而实际上,羊脂玉并不是最白的和田玉,微微有点儿泛黄。
  最白的和田玉,从广义上说,往往出在俄料和QH料上,但是俄料发干,QH料水透;真正玩玉的行家,都是在密度和油性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追求白度,或者颜色。
  黄永逸眉头一展,“相见恨晚啊!”
  余耀刚喝口茶,差点儿被呛着,一个半老头子对自己说这话,听着还真是有点儿别扭。
  “我说,这件宣德青花大碗,你准备怎么出?”老周此时又转回来了。


第32章 郎世宁
  “还没想好。”余耀实话实说。这东西,他甚至都有心收藏,毕竟是一件宣德官窑青花。可惜残了,要收藏最好还是完整器。
  但是,暂时不出手,让子弹适当在枪膛里闷一闷,还是可以的。
  老周是个明白人,点了点头,不再多问。
  这茶喝得差不多了,黄永逸的情绪也舒缓了不少。
  如今的古玩行,不比以前,真东西越来越少,捡漏越来越难,但打眼,却是常事儿。
  花高价买了假货,这种打眼,又叫吃药,不吃几次药,也不容易成长。
  而像老黄,愣是拿着真东西又放出去了,这种打眼,又叫走宝。那一胖一瘦兄弟俩,好东西低价贱卖了,也叫走宝。
  同时,黄永逸这会儿是真真有心结交余耀,“这都快到饭点儿了,晚上我做个小东,大家一起喝点儿吧。”
  “行啊!”濮杰正在高兴劲儿上,一口就应了。
  老周笑笑,“黄老板,我看还是让余耀请吧,今天他才是大户。”
  其实,一顿饭而已,谁请都无所谓。老周这是因为和黄永逸关系不错,所以怕余耀不想去,才耍了个小心眼儿。你要说别人请客不去,那是客气;但让你请客你不请,那就是小气了。
  “对,还是我来吧。”余耀应道。
  “这哪能呢!”黄永逸立马摆手,“主要是我还有件东西,正好今儿人多,大家一起掌掌眼,完事儿了还不该我请么?”
  若仅仅是刚认识的朋友,余耀未必愿意去掌眼。但今儿黄永逸漏了一件好东西,还让余耀给拾起来了;虽说这都是凭眼力来的,古玩行本就是这样的态势,但余耀多少也有点儿不太好意思。
  “不会又是瓷器吧?”余耀问道。
  “不是,是一幅画。”
  “黄老板的逸墨斋主营字画,这,还用我献丑么?”
  “这里面稍微有点儿复杂,再说了,我是服了余老板了,你这是年少高才,各类古玩通吃啊!”
  老周一听有东西看,居然直接站起来了,“那走吧?天也不早了!”
  这不喜欢文玩古董的人,可能不太容易体会玩家的心情,一听有东西,特别是好东西,常常都是猴急猴急的。
  四人离开了茶楼,来到了七星桥古玩市场的逸墨斋。
  逸墨斋的门店,是两套门头房连在一起的,规模稍大。而且黄永逸店里的俩伙计,都是女孩儿,样貌清秀不说,嘴皮子都挺溜。逸墨斋的生意还真是不错。
  带着三人进了里间,黄永逸关上门,从大立柜里拿出了一个画框。
  拿出来的时候,画框是背着余耀的,但余耀一看,画框是铁力木的,而且雕了如意纹的边。这很少见,因为铁力木很硬,在以往的传统家具中,没大有雕刻的。
  画框的背板也是乌木的。整个画框色调深,给人很庄重的感觉。
  这画框高两尺多,宽一尺半,余耀瞅着,像是个老框。
  “诸位都是行家,我就不多说了,先看。”黄永逸抬手将画面朝上,平放到了茶几上。
  余耀一看,怪不得连黄永逸也吃不准。因为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幅国画,而是融合了中西画法的一幅作品。
  画面中央,山石上有两只锦鸡,色彩浓烈鲜明,周围则是花枝招展,花团锦簇,其间还点缀有青草碧丝,蝴蝶翩翩。
  画面一角落着款儿:锦绣报春图,臣郎世宁恭绘。下面还有两方小印,白文是“臣朗”,朱文是“世宁”。
  这印其实有点儿别扭,哪有这么拆的?“臣郎世宁”应该弄一方印上。哪怕你一方是个“臣”,另一方是个“郎世宁”也行。
  但实际就是这样,这两方印都是正常可考的。郎世宁是个外国人,兴许思维有点儿特殊。
  “郎世宁的画儿?”濮杰忍不住开了口。
  不要说他们了,就是圈外人,大体也都知道郎世宁的名头。
  他是个拿了大清国“绿卡”的意大利人,二十来岁就来到京城传教,后来入皇宫进了如意馆。如意馆在康熙朝的时候,主要是研究和陈列西方科技成果,到了乾隆朝,就成了造办处的一个作坊了。
  郎世宁在清朝皇宫里一待就是五十多年,历经康雍乾清三代,最后是死在京城葬在京城的。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个外国人在宫廷画师里的名头,比很多华夏人都大;他懂西洋画,又学了国画,所以探索出了一条西画中用的路子,创造了一种新的画法,号称“郎世宁新体画”。
  看了这幅画,老周不由眉头一皱。
  因为,郎世宁虽然是个宫廷画师,作品不少,但流入民间的却寥寥无几。除了故宫的藏品,也基本都在世界各地的大博物馆才有。
  而曾经出现在拍卖会上的郎世宁的几幅画作,基本没有低于千万的。而那幅著名的《圆明园行乐图》,在近二十年前,就拍出了过亿的天价,当时结结实实震撼了一把收藏界。
  老周不由看了一眼余耀。
  余耀捏了捏下巴,“黄老板,这框不是原框吧?”
  黄永逸点点头,“确实不是,这画儿我得手的时候,原裱残了,而且很厉害,基本就剩画心了,我就找人修了修边。这画框呢,以前收来的,我看是个老东西,大小又合适,画和框一配,还挺好看。”
  “这是个绢本,又兼带西洋画细腻的画法······”余耀沉吟,“能拆开让我看看绢本的背面么?”
  “这有什么不行的?”黄永逸说着,就把画框拿了起来,小心启开背板四周的小卡头,随后把背板拿了下来。
  余耀随后便开始看画的背面。老周凑上来,“你这看得够细的!”
  “嗯,这画是得仔细看。”余耀应了一句,“绢是老绢,不是做旧沉色。”
  黄永逸在一旁说道,“没错,这个我也研究过。”
  “好了,背面不用看了。”余耀呼出一口气,离开桌边,才点了一支烟,“黄老板,你觉得颜料如何?”
  黄永逸应道:“我看是老颜料,应该没问题,就是似乎有点儿过于平整,没有丝毫剥落。不过,要是保护得当,不过三百年,也是可以的。”


第33章 珂罗版
  余耀点点头,“既然你请我来了,我就实话实说,这画,不是仿摹的。”
  黄永逸松了口气,“对,我对比过真迹画册上的题款印章,如果是仿摹的,应该不会如此严丝合缝。”
  “不过,我还没说完。”
  “你说。”黄永逸又感到了不安。这事儿,换谁也难平静。若是真品,那可是过千万的东西!
  “这画,是印刷品。”余耀终于落听。
  濮杰直接被惊到了,顺手拿起了摆在一旁的一个放大镜,比着看起来,一边看一边倒抽冷气,“印刷品能印成这样?一点儿都看不出网点,而且这色彩的浓淡层次也太自然了!”
  黄永逸却看着余耀,“你的意思是,这是珂罗版?”
  “对!而且是绢本珂罗版,绢本比纸本更难辨认。我为什么要看背面?这张珂罗版,用了老绢,而且印成之后,定然是经过了高手画师局部手工润色,又对画面整体采用了熏制做旧,极难辨识。但是背面,手绘的真品和印刷的珂罗版,在颜料渗透上,还是有不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