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懂纸么?”
“纸?像是竹纸吧?不过,好画都是用绢或者宣纸啊!”
“对,竹纸用来作画少见,你就没先从这方面先寻思下?”
杨锐一个激灵,“难道不是一张画?”转而又道,“可为什么要裱起来呢?”
“这我怎么知道?不过,这装裱的绫子虽老,却是新裱工!有可能是老板裱了,为了补上缺了屏芯的插屏。也有可能老板得到的时候就已经裱了;他不识货,又加了个薄片木边框,充作屏芯。”
“不识货?”杨锐苦笑,“这玩意儿满屋的人都没看懂,哪这么容易识货啊!”
“你想想,哪有这么长的扇面?这弧度也不对啊!”
“这个没错。但是,字画这东西,实在不好说裁没裁过啊。”
余耀笑了笑,直接转到了正题上,“你听说月影灯么?”
“月影灯?听说过,但却没见过······”杨锐忽而瞪大了眼睛,“难道,这是月影灯上的灯罩贴片!”
余耀点点头,“明末,大好河山落入鞑子之手,这幅旭日河山,说不准是有人特意做的,也只能关门闭户,对着月影奇观慨叹······”
“你就别抒情了!我说,这月影灯,真的不只是一个传说,确有这么神奇的东西?你是怎么能断定的?难道以前见过月影奇观?”
余耀想了想,“我也没见过,月影奇观到底能奇到什么地步,那得做一个带灯罩的灯架,点灯试试!不过,这张竹纸画,各方面都是符合的,年份上也没超出大范围,据说月影灯的贴片技法,就是明末清初失传的。”
杨锐听了之后,皱着眉捏了捏下巴,“这件,你不会也有赌的成分吧?”
“这肯定不是赌!”余耀没法解释眼力来源,又确实没见过真正的月影灯,是不太容易对杨锐说明白,他重新理了理思路:
“月影灯的神奇,全靠灯罩贴片。而要制作月影贴片,只有特制的竹纸或者高丽纸才行。这张竹纸,比寻常的竹纸要厚,但是透明度却偏高,显然不是寻常竹纸。另外,还需要特殊的墨,加入秘制材料,这画的墨色也有点儿怪。再就剩下技法了,具体操作我当然不可能知道,但这幅画,看似笔法不显功力,却没有稚拙感,墨的浓淡,重复,层次,凌乱之中又好似藏着什么东西。”
“我怎么听着听着就信了呢!”杨锐一拍大腿。
据说,月影灯需要在全黑的环境中点亮,点亮之后,周围会投射出贴片上绘制的景物,景物会出现3D效果,而且随着灯罩的旋转,还会出现动感。
同时,投影出现的景物,有些是在贴片上看不到的。
这有点儿类似电影的效果,只不过,贴片只是一张画,不是连续的胶片。月影贴片描绘的具体技法,早已失传,自是不得而知。
“灯架也很难找到高手做啊!关键是灯架上的灯罩!不是号称能在蜡烛的热力之下旋转么?必须很轻,机关也很巧。这也是个麻烦事儿!”杨锐接着又道。
“总比有灯架没贴片要强!可以找林丰草问问,他在这方面路子广。”余耀笑笑,“好了,这贴片的年份和特点都没问题,月影灯到底有多神奇,等到灯架做好了就知道了。”
“到时候别忘了叫我看啊!”杨锐逐渐露出兴奋之色,“对了,明天周日,我还有空,先一起解决蒙造皮子活的事儿吧?”
“行啊。”余耀点点他,“不过,到时候你可别把我的事儿说出去,像那件半身观音像一样。”
“那是别人的说给你听,你的我能说给别人听么?”杨锐哈哈一笑。
两人随后便去交款取了东西。这里给准备的小礼物,原来是一人一块鹿顶骨三界牌,还特别说明是自然死亡的梅花鹿。
三界牌,一般由动物的头顶骨切割磨制而成,多会做成盾形。因为顶骨中心,会有自然生长的三条不规则的骨缝纹路,将顶骨分成三部分,所以俗称三界牌。号称这是动物一生阳气汇集之处,辟邪殊胜。
三界牌之中,鹿顶骨用的最多,鹿的美好寓意比较多,有仙缘,又通“禄”。
文玩类的产品往往都是这样,名字好听很重要,比如龙眼菩提,其实就是上面带了一个三角芽眼,且莫说没有龙,就是传说中的龙,龙眼也不是这种三角形啊。
在车上,余耀提议,先把东西放杨锐那里,处理完了他再找专业的古玩托运公司运回江州。
“没问题。”杨锐应道,“我认识铜器方面的高手,明儿一早我就约,定了之后我来酒店接你。”
第312章 我有灯架(为长老影子没有梦加更)
杨锐将车开到了酒店门口,余耀下车时,只拿上了那件瓜形罐,剩下的包得严严实实的两个大件,还放在杨锐车里。杨锐临走前还特别保证了两句,说东西必定会保管好。
余耀笑笑,“丢了你赔呗。”
余耀今儿实在是累了,别看没有运动量,但是太费脑子了,回去之后,简单冲了个澡就睡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已经是八点多了,洗漱之后,他先去餐厅吃了早餐。这时候,杨锐仍旧没有打电话过来,余耀便先给林丰草打了一个。
林丰草一听月影灯,直接喊了一句,“在酒店等我。”便挂了电话。
余耀苦笑,“东西不在我这儿啊!”但也没再打回去,来了再说吧,再找杨锐就是。
而且,这月影贴片,还需要找个高手揭裱,要是林丰草没这方面的熟人,还得问问上官雨或者吴臣。
林丰草来了之后,关上门就要看东西。
“在杨锐那里,还有件铜佛像也在他那里,我怀疑藏了东西,他说认识铜器方面的高手,可以试试能不能取出。毕竟是佛像,最好不要乱来······”
“那你说说贴片有多大?”林丰草表现出了少有的急切,打断了余耀。
余耀想了想,又大致比划了一下,给了个大体数据。
“好像差不多。”
“什么差不多?你不会见过这张月影贴片吧?”
“这倒没有,不过,我有灯架!”
“什么?”
“大致也是明末清初的,乌木的。”
林丰草说的乌木,不是阴沉木的那个乌木,是现在红木大类中的一种。明代的时候,乌木做筷子比较多。
“你还真有啊?”
“不仅有,而且是一对!不过,干一对灯架子,就是没有灯罩贴片!”
“你怎么确定的是月影灯的灯架?”
林丰草的语气这才缓和下来,“你也太小看我了!我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月影灯灯架的形制和特点,是有史料可查的!而且我详细研究过了,灯罩内的构造,确实能放置贴片。我还贴上薄纸点过蜡烛,几百年过去了,灯罩还能转!”
“找你还真是找对了!”余耀兴奋不已,拿起手机,“我这就给杨锐打电话,先别折腾蒙造皮子活儿了,去你那点灯吧?”
“点什么灯?你不说还没揭裱么?得先揭裱啊!”
“靠!之前老提这茬,这会儿却给忘了。你认识这方面的高手么?”
“装裱师傅我倒认识一两个,可不是高手啊!”
“那就得找上官雨问问了!”余耀点点头,稳了稳心神,刚才确实有点儿兴奋过头了。
随后,他点了一支烟,先把上官雨和何以濯的一些情况给林丰草说了说。
本来这也算是上官雨的私事,但这也是关乎鬼眼门的事儿。这几个传人之间,重要的信息一定不能隐瞒,因为到时候必须同心协力。
林丰草听完,有些感慨,“这要是何以濯得了何上善掌眼的传承,恐怕何以濯都有可能将鬼眼穿水传给上官雨。”
“是啊,不是没有这个可能。但很显然,何上善掌眼是传给了长子何以涤的。”余耀又道,“不过,现在上官雨也算半个自己人,而且我看此人的人品没有问题。”
林丰草点点头,“你先给他打电话吧。”
余耀给上官雨打了个过去,但是却被挂断了,便没有再打。
过了两分钟,上官雨打了回来。
“刚才刷牙呢,本想着正要给你打呢!祝枝山那幅揭裱书法的来源,查到了!根据金正泰从师大教授那里问到的线索,我又托了个在美国读书时台岛的同学,进一步追查了一下,货主就是隐性为谭家办事的!”
“你可以啊,隐性办事儿你都能查出来?”余耀不由说道。
“我那同学家里,带响儿的都倒腾,也是个大家族。”上官雨道,“看来,谭家真有这样的高手啊!不过,如你所料,谭心定没看出来,我已经收账了!”